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cmk分位計演算法

cmk分位計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6-25 20:10:12

Ⅰ 請問Cmk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和PPK的一樣嗎

Cmk的計算公式和PPK完全一樣、抽樣方法完全一樣;
連續抽樣30件以上。。。
計算公式為Cmk/PPK=(1-偏移)T除6西格瑪

Ⅱ 設備能力分析CMK的詳細計算公式是什麼並有計算公式每個名代號的具體解釋,謝謝!

CMK=公差帶(上差-下差) 除去6個西格瑪×(1-偏移)

西格瑪=(實際值減中值)絕對值連加/N個數

SPC的西格瑪:偏移簡單=均值減中值/公差帶

Ⅲ 什麼是CMK機器能力指數CMK是什麼意思CMK計算公式與CPK區別

1、Cmk為臨界機器能力指數,是德國汽車行業常採用的參數,是「Machine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它僅考慮設備本身的影響,同時考慮分布的平均值與規范中心值的偏移;由於僅考慮設備本身的影響,因此在采樣時對其他因素要嚴加控制,盡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

2、機器能力指數:某設備加工某產品某尺寸,加工的一致性是其設備能力(CM);若加以某公差條件,即能計算出設備能力指數CMK。

3、計算公式CMK=公差帶(上差-下差) 除去6個西格瑪×(1-偏移),西格瑪=(實際值減中值)絕對值連加/N個數,SPC的西格瑪:偏移簡單=均值減中值/公差帶。

4、CMK、CPK區別

CPK:強調的是過程固有變差和實際固有的能力,

CMK:考慮短期離散,強調設備本身因素對質量的影響;

CPK:分析前提是數據服從正態分布,且過程受控,

CMK:用於新機驗收時、新產品試制時、設備大修後等情況;

CPK:至少1.33,

CMK:至少1.67;

CMK一般在機器生產穩定後約一小時內抽樣10組50樣本,

CPK在過程穩定受控情況下適當頻率抽25組至少100個樣本。

(3)cmk分位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對於能力調查必須確定特性和方法

機器能力:對於機器設備包括模具,在新購進使用以前應由機器和模具製造商或驗收方驗證其能力。

在下列特定情況下,必須與顧客商定: 新零件的訂單, 新的模具/設備, 公差縮緊,加工流程/輸入狀態的更改,維修後(對產品有影響),機器搬遷後,長期停產以後

機器能力的證明應能提供給過程能力作評價。在能力調查時,機器應該同模具,必要時同一體化的檢具和調整裝置一起被視為一個實體。對於短期離散,能力指數至少應該Cmk=1.67。出現偏差時,必須規定糾正措施,措施完成後實施新的能力調查。

過程能力:對於產品質量有決定性影響的產品特性和過程參數,必須證明過程能力。原則上,所有的特性必須位於公差范圍之內。對產品質量的重要特性必須加以規定,並且與顧客取得一致。如果對於重要特性,過程能力證明不了,則必須規定措施。

Ⅳ CMK和CPK的不同

一、定義不同:

1、CMK:

CMK是「Machine Capability Index」 的縮寫,稱為臨界機器能力指數。

2、CPK:

意思是過程能力指數,過程能力指數(Process capability index)表示過程能力滿足技術標准(例如規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記為CPK。

二、內容不同:

1、CMK:

CMK僅考慮設備本身的影響,同時考慮分布的平均值與規范中心值的偏移;由於僅考慮設備本身的影響,因此在采樣時對其他因素要嚴加控制,盡量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擾。

2、CPK:

指工序在一定時間里,處於控制狀態(穩定狀態)下的實際加工能力。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說它是工序保證質量的能力。

(4)cmk分位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工序能力這個參數能否滿足產品的技術要求,僅從它本身還難以看出。因此,還需要另一個參數來反映工序能力滿足產品技術要求(公差、規格等質量標准)的程度。這個參數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數,它是技術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

過程能力指數的值越大,表明產品的離散程度相對於技術標準的公差范圍越小,因而過程能力就越高;過程能力指數的值越小,表明產品的離散程度相對公差范圍越大,因而過程能力就越低。因此,可以從過程能力指數的數值大小來判斷能力的高低。

Ⅳ 測試數據裡面,單側CMK的計算公式是什麼求詳細點的解答.

只有上公差:CMK=(公差上限-均值)除3西格瑪
只有下公差:CMK=(均值-公差下限)除3西格瑪
很簡單的

Ⅵ CP,CPK,PPK,CMK的定義及計算公式是什麼

Cp=(55-45)/(6*5.08/2.3259)=0.7631Ca=[50.12-(55+45)/2]/[(55-45)/2]=0.024Cpk=Cp*(1-Ca)=0.7631*(1-0.024)=0.7448Ca: 製程准確度。 Cp: 製程精密度A++級 Cpk≥2。0 特優 可考慮成本的降低A+ 級 2。0 > Cpk ≥ 1。67 優 應當保持之A 級 1。67 > Cpk ≥ 1。33 良 能力良好,狀態穩定,但應盡力提升為A+級B 級 1。33 > Cpk ≥ 1。0 一般 狀態一般,製程因素稍有變異即有產生不良的危險,應利用各種資源及方法將其提升C 級 1。0 > Cpk ≥ 0。67 差 製程不良較多,必須提升其能力D 級 0。67 > Cpk 不可接受 其能力太差,應考慮重新整改設計製程
它們之間計算,可以直接用SPC軟體來自動計算就行了,無需人工去計,具體的可以去太友科技官方網站上下載視頻教程,
他們網站上也有個SPC軟體免費下載試用版本的,可以下載下來試用下咯: http://gztaiyou.com/jian/SPCMonitor.asp

Ⅶ Cmk計算公式

和CPK的計算公式一樣,只是取樣組數不一樣!

Ⅷ 請問Cmk值(設備能力指數)怎麼測算啊

這是一個以SMT(電子行業貼片作業的過程):

當今產品的普遍趨勢是小型化,同時又要增加性能和降低成本,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在SMT所有領域中的更大的工藝開發。例如,高性能貼裝系統的用戶希望供應商有新的發展,從而可以大大增加貼裝產量,同時又提高貼裝精度。就貼裝的最重要方面:貼裝精度而言,用戶都希望所規定的設備參數值可以維持幾年不變。這些規定的值通常作為機器能力測試(MCT, machine capability test)的一部分,在供應商自己的地方為貼裝機器的客戶進行檢驗。
MCT工藝
貼裝系統的標准偏差和標稱值的平均值偏差,是貼裝精度的兩個核心變數,作為MCT的一部分進行測量。MCT是以下列步驟進行的:首先,將某個最少數量的玻璃元件貼裝在一塊玻璃板上的粘性薄膜上。然後使用一部高精度測量機器來測定所有貼裝的玻璃元件在X,Y和θ上的貼裝偏差。測量機器然後計算在有關位置軸X,Y和θ上的貼裝偏移(標稱值的平均值偏差)。
在圖一中以圖形代表的MCT結果得到如下的核心貼裝精度值:
標准偏差 = 8 µm
貼裝偏移 = 6 µm

圖一、MCT結果的圖形表示
通常,我們可以預計貼裝偏差符合正態高斯分布,允許變換到更寬的統計基數,如3或4σ。對於經常使用的統計基數,上述指定的貼裝系統具有32µm的精度。
將導出的精度與所要求的公差極限相比較,則可評估機器對於一個特殊要求的可適用性。機器能力指數(cmk, machine capability index)已經被證明是最適合這一點的。它通常用來評估機器的工藝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一旦上限(USL, upper specification limit)與下限(LSL, lower specification limit)已經定義,cmk可用來計算貼裝精度。
由於極限值一般是對稱的,我們可以用簡化的規格極限SL=USL=-LSL進行計算,如圖一所示。
cmk= 規格極限-貼裝偏移 3x標准偏差 = 3SL-µ 3σ
以下的cmk結果是針對圖一所提出的條件和客戶所定義的50µm規格極限。
cmk= SL-µ 3σ = (50-6)µm 24µm =1.83
因此,cmk評估貼裝位置相對於三倍的標准偏差值的分散與平均偏差(貼裝偏移)。
在實際中,我們怎樣處理統計變數σ、cmk和百萬缺陷率(DPM, defects per million)?在今天的電子製造中,希望cmk要大於1.33,甚至還大得多。1.33的cmk也顯示已經達到4σ工藝能力。6σ的工藝能力,是今天經常看到的一個要求,意味著cmk必須至少為2.66。在電子生產中,DPM的使用是有實際理由的,因為每一個缺陷都產生成本。統計基數3、4、5、6σ和相應的百萬缺陷率(DPM)之間的關系如下:
3σ = 2,700 DPM4σ = 60 DPM5σ = 0.6 DPM6σ = 0.002DPM
這里是其使用的一個實際例子:在一個要求最大封裝密度的應用中(如,行動電話),對於0201元件的貼裝精度要求可能是75µm。
第一種情況:我們依靠供應商所規定的75µm/4σ的貼裝精度。在這種情況中,我們希望在一百萬個貼裝中,不多於60個將超出±75µm的窗口。
第二種情況:MCT基於某一規格極限產生1.45的cmk。因為1.33的cmk准確地定義一個4σ工藝,我們可以預計得到由於貼裝偏差產生的缺陷率低於60 DPM。
貼裝偏移的優化
在SMT生產工藝中,如果懷疑在印刷電路板上的整個貼裝特性由於外部機械的影響而已經在一個特定方向移動太多,那麼貼裝設備必須重新校正。因此這個貼裝偏移必須盡可能地減少。有大量貼裝系統的表面貼裝元件(SMD)電子製造商以類似於MCT的方法進行貼裝偏移的優化,並使用其它的測量機器。在相關位置軸X、Y和θ上得到的貼裝偏移結果手工地輸入到貼裝系統,用於補償的目的。
下面描述的是結合在貼裝機器內的一種貼裝偏移優化方法。
這里想法是要在貼裝系統上允許運行一個類似的測量程序,該程序通常是MCT的一部分。目的是,機器找出在X、Y和θ上的貼裝偏移,然後以一種不再發生偏移的方式使用。
整個過程是按如下進行的:盡可能最大數量(如48)的玻璃元件使用雙面膠帶貼裝在玻璃板上。每一個玻璃元件在其外邊緣上都有參考標記。在板上也有參考標記,緊鄰元件的參考標記(圖二)。

[img]

圖二、找出貼裝偏移的原理
在貼裝之後,用PCB相機馬上拍出板上和元件上相應的參考標記的四張連續的照片。然後把通過評估程序計算出的和用戶接受的X、Y和θ貼裝偏移傳送到有關的機器數據存儲區域。再沒有必要使用傳統的手工位移輸入。由於該集成的方法使用了相對測量而不是絕對測量,位置精度與貼裝系統的動態反應不會反過來影響結果的質量。只有PCB相機的圖象解析度和質量才是重要的。因此這個所描述的專利方法具有測量機器的特性。
下面的例子顯示1.33的cmk可以怎樣使用集成的貼裝偏移優化來提高至1.92。
假設如下初始條件:
SL = 50 µm
標准偏差 = 8 µm
貼裝偏移 = 18 µm
原始 cmk:
cmk= SL-µm 3σ = (50-18)µm 24µm =1.33

[img]http://www3.6sq.net/cdb/pic/UXNz_zrTDMP7Mw==.bmp[/img]

將貼裝偏移減少到,比如說,4µm如圖三所示,那麼cmk的值將有很大改善。
貼裝偏移優化之後的cmk:
cmk= SL-µm 3σ = (50-4)µm 24µm =1.92
安裝在生產線中的貼片機可以升級到盡可能最高的貼裝精度,而不需要復雜的、昂貴的和通常難買到的測量機器。或多或少通過簡單按下優化過程的按鈕,該貼裝系統就轉換成一部高精度測量機器。

Ⅸ Cmk計算公式 機械

1、計算公式為Cmk/PPK=(1-偏移)*T/6西格瑪,很簡單的
2、連續抽樣30件以上,當然是穩定生產條件下;
3、Cmk的計算公式和PPK完全一樣、抽樣方法完全一樣;區別是,Cmk表示設備的能力及能力指數-針對設備加工能力的;而PPK是表示初始過程能力及指數-針對產品一致性的...

閱讀全文

與cmk分位計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編譯小視頻軟體 瀏覽:595
盒馬app買東西怎麼送 瀏覽:119
編譯原理國產 瀏覽:691
在線用pdf轉word 瀏覽:424
咪咕app怎麼發表文章 瀏覽:209
phpsftp上傳 瀏覽:936
php可以幹嘛 瀏覽:879
梁箍筋加密區需要滿綁扎嗎 瀏覽:330
程序員半個月工資多少 瀏覽:821
雲伺服器租賃還是私有 瀏覽:752
php七牛視頻上傳 瀏覽:14
php五星 瀏覽:311
使用api訪問外部文件夾 瀏覽:220
自來水加密閥能控制水量嗎 瀏覽:351
移動花卡定向app怎麼訂 瀏覽:429
php調用txt 瀏覽:260
西安軟體公司程序員鼓勵師 瀏覽:135
預制樁的加密區怎麼區分 瀏覽:86
ea安裝游戲選擇文件夾 瀏覽:873
linuxapache負載均衡配置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