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低鈉演算法

低鈉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8-15 01:26:55

① 人體一天所需哪些營養,量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人體一天需要的熱量是這樣計算的:
絕大多數的女性,每天攝入熱量可以控制在1500大卡左右;男性可以在1800大卡左右。同時最低熱量攝入不要低於1200大卡。
一、計算方法
1. 簡單的演算法
REE(靜態能量消耗值)= BMR(維持基本生理機能的最低熱量值)× 1.1
例如一個姑娘體重為58公斤,
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BMR = 58(公斤) × 24(小時) = 1392(大卡)
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392 × 1.1 = 1531(大卡)
2. 比較精確計算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都會隨著活動量而有所不同,因此必須把活動系數算進去,才能得到真正的基本熱量值。
女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161
男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5
舉上述的姑娘為例,其身高為160公分,年齡為25歲,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0 × 58) +(6.25 × 160) - (5 × 25) - 161 = 1294(大卡)
由此看來,多元化考慮體重、身高和年齡狀況,和前面計算方法所得的結果會稍有出入,但是誤差值仍是被允許的。
二、由活動系數計算出每天所需的熱量
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不動活動狀態的活動系數:卧床(全天)1.2;輕活動生活模式(久坐或緩步)1.3;一般活動度 1.5~1.75;活動量大的生活模式(重工作者)2.0。]
再以上述姑娘為例,她是屬於一般活動度的上班族,其活動系數約為1.5,如果以上述第二種方式得到的REE來計算,
其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 1294 × 1.5 = 1941(大卡)
三、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健康、最有效率的減肥速度是每周減0.5-1公斤。因為,過速的減肥不只對健康無益,還可能造成危險性很高的酮酸中毒,而且復胖率也比較高。
首先,參考自己的理想體重,訂出目標體重,來決定想減掉的體重;再按減每公斤體重須減少7700大卡的熱量值,計算出欲達到目標體重所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然後以每周減0.5~1公斤為標准,決定合理的減肥期間,再將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除以天數,得到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最後,將前面計算的每天所需的熱量,減去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就是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仍以上邊的姑娘為例,她的身高160公分,體重為58公斤。
其標准體重 = 51 + 0.5 (身高-155) = 51 + 0.5(160-155) = 53.5(公斤)
由於她的身材是屬於小骨架的,標准體重必須向下修正3%~5%,所以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體重是52公斤。她想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將體重由58減至52公斤(平均一周減0.5公斤),於是,她通過以下算式,找出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想減掉的體重 = 目前體重 - 目標體重 = 58-52=6(公斤)。
三個月內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 6 × 7700 = 46200大卡。
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 46200 ÷ 90(天) ≈ 513大卡。
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 每天所需的熱量-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1941 - 513 = 1428(大卡)
也就是說,只要她有恆心每天將飲食攝取熱量控制在1428大卡,三個月後,一定可以由58降到52公斤的。

② 食品營養標簽NRV%怎麼計算

食品營養標簽NRV計算方式如下:

③ 食品的營養成分表怎麼算

通常營養表都是以每100克或100ml為單位標注的,但也有按整包裝、每小包等為單位,所以讀營養成分表時不要以為裡面的數值就是整包的數值。
至於後面的「營養素參考值%」,簡單來說就是國家對於熱量值和每一種營養素都有給出「每日膳食推薦量」,」營養素參考值%「就是指給出的營養素含量占每日膳食推薦的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為多少,即營養成分表中的「營養素參考值%」=「該物質每份含量/營養素參考值」,我國的營養素參考值如圖:

那我們根據來算一算第一個圖的營養素參考比值:每100克里,能量值為2325kJ,而營養素參考值表格里能量為8400kJ,那麼能量的」營養素參考值%「=2325kJ/8400kJ=0.276≈28%;蛋白質的」營養素參考值%「=36.9克/60克=0.615≈62%;脂肪的」營養素參考值%「=43.1克/60克=0.718≈72%;碳水化合物的」營養素參考值%「=3.8克/300克=0.012≈1%;鈉的」營養素參考值%「=244毫克/2000毫克=0.122≈12%。而有的產品營養成分表中營養素較多,其營養素參考值(NRV)%也都是根據以上方法計算所得。

④ 補液量計算公式是什麼

1、按體重減輕估計補液量

生理鹽水補液量(L)=正常血鈉濃度(142mmol/L)×體重減輕量(kg)/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2、按血細胞壓積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實際紅細胞壓積-正常紅細胞壓積×體重(kg)×0.2]/正常紅細胞壓積。

正常紅細胞壓積男性為48%,女性42%。

細胞外液量為體重×0.2。

3、按血清鈉估計補液量

補液量(L)=體重(kg)×0.2×(正常血鈉濃度-實際血鈉濃度)/每升生理鹽水NaCL含量(154mmol)

4、依據血鈉濃度計算低滲性失水的補鈉量

補鈉量=[血鈉正常值(mmol/L)-實際血鈉濃度(mmol/L)]×0.6×體重(kg)(女性為0.5)

(4)低鈉演算法擴展閱讀:

補液質

1、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 規格 100ml:5g, 250ml:12.5g, 500ml:25g ;10%葡萄糖注射液 規格 100ml:10g, 250ml:25g, 500ml:50g )

2、鹽:一般指氯化鈉,4-5g (0.9%氯化鈉注射液:取0.9克氯化鈉,溶解在少量蒸餾水中,稀釋到100毫升。 0.9% 氯化鈉注射液 規格 100ml:0.9g, 250ml:2.25g, 500ml:4.5g )

血清鈉<130 mmol/L時,補液。先按總量的1/3-1/2補充。

公式:應補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體重(kg)×0.6(女性為0.5)

應補生理鹽水=[142-病人血Na+(mmol/L)] ×體重(kg)×3.5(女性為3.3)

⑤ 溶液配製濃度計算公式

一、用液體試劑配製:

根據稀釋前後溶質質量相等原理得公式:

ω1ρ1 V1= ω2ρ2 V2

ω1:稀釋濃度ρ1 :密度V1:欲配溶液體積

ω2:濃溶液濃度ρ2:密度V2:需用濃溶液體積

例:要配製20%的硫酸溶液1000ml,需要96%的濃硫酸多少毫升?

查表知:20%時ρ1 =1.139g/ml;96%時ρ2=1.836g/ml

代入公式:

20%×1.139×1000=96%×1.836×V2

V2=0.2 ×1.139×1000/0.96 ×1.836=129ml

二、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配製

1、根據稀釋前後溶質的量相等原則得公式:

C1V1=C2V2

C1: 稀釋前的濃度 V1:稀釋前體積

C2:稀釋後的濃度 V2:稀釋後體積

例:用18mol/L的濃硫酸配製500ml,3mol/L的稀硫酸,

需要濃硫酸多少毫升?

代入公式:

C1V1=C2V2=18mol/L× V1=3mol/L× 500ml

V1= 3mol/L× 500ml/18mol/L=83.3ml

取83.3ml18mol/L的硫酸,在不斷攪拌下倒入適量水中,

冷卻後稀釋至500ml。

2、用固體試劑配製

公式:m=C×V×M/1000

m:需稱取的質量 C:欲配溶液濃度

V:欲配溶液體積 M:摩爾質量

例:欲配製0.5mol/L的碳酸鈉溶液500ml,

該稱取Na2CO3多少克?

MNa2CO3=106g/mol

代入公式:

m=0.5mol/L×500ml×106g/mol/1000=26.5g

稱取26.5克碳酸鈉溶於水中稀釋至500ml。

3、用液體試劑配製

公式:V1×d×a%=C×V×M/1000

例:欲配製2.0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應量

取重量百分濃度為98%,d=1.84g/ml的硫酸多

少毫升? M硫酸=98.07g/mol

代入公式:

V1×1.84×98%=2.0×500×98.07/1000

V1=2.0×500×98.07/1000/1.84×98%=54ml

在化學上用,化學物品和溶劑(一般是水)配製成實驗需要濃度的溶液的過程就叫做配製溶液。配置溶液前需要計算所需物品的多少並清理儀器。

在溶液里進行的化學反應通常是比較快的。所以,在實驗室里或化工生產中,要使兩種能起反應的固體起反應,常常先把它們溶解,然後把兩種溶液混合,並加以振盪或攪動,以加快反應的進行。

溶液對動植物的生理活動也有很大意義。動物攝取食物里的養分,必須經過消化,變成溶液,才能吸收。在動物體內氧氣和二氧化碳也是溶解在血液中進行循環的。

在醫療上用的葡萄糖溶液和生理鹽水、醫治細菌感染引起的各種炎症的注射液(如慶大黴素、卡那黴素)、各種眼葯水等,都是按一定的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植物從土壤里獲得各種養料,也要成為溶液,才能由根部吸收。土壤里含有水分,裡面溶解了多種物質,形成土壤溶液,土壤溶液里就含有植物需要的養料。

許多肥料,像人糞尿、牛馬糞、農作物秸稈、 野草等等,在施用以前都要經過腐熟的過程,目的之一是使復雜的難溶的有機物變成簡單的易溶的物質,這些物質能溶解在土壤溶液里,供農作物吸收。

折疊

操作步驟:

1.計算:n=m/M , c=n/v ,p=m/v

例:實驗室用密度為1.18g/mL,質量分數為36.5%,濃鹽酸配製250ml,0.3mol/L的鹽酸溶液。

v=m/p=(0.25*0.3*36.5)/(36.5%*1.18)

2.稱量或量取:固體試劑用分析天平或電子天平(為了與容量瓶的精度相匹配)稱量,液體試劑用量筒。

3.溶解:將稱好的固體放入燒杯,用適量(20~30mL)蒸餾水溶解。

配製溶液

4.復溫:待溶液冷卻後移入容量瓶。

5.轉移(移液):由於容量瓶的頸較細,為了避免液體灑在外面,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不能緊貼容量瓶瓶口,棒底應靠在容量瓶瓶壁刻度線下。

6.洗滌:用少量蒸餾水洗滌燒杯內壁2~3次,洗滌液全部轉入到容量瓶中。

7. 初混:輕輕搖動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勻。

8.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餾水,液面離容量瓶頸刻度線下1~2cm時,改用膠頭滴管滴加蒸餾水至液面與刻度線相切。

9.搖勻,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

10.由於容量瓶不能長時間盛裝溶液,故將配得的溶液轉移至試劑瓶中,貼好標簽。

11.氫氧化鈉為鹼性化學物質,濃鹽酸為酸性化學物質,注意不要濺到手上、身上、以免腐蝕,實驗時最好戴上防護眼鏡。一旦不慎將氫氧化鈉濺到手上和身上,要用較多的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稱量時,使用燒杯放置。

12.要注意計算的准確性。

13.注意移液管的使用。

14.稀釋濃硫酸是把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5.配好的溶液要及時裝入試劑瓶中,蓋好瓶塞並貼上標簽(標簽中應包括葯品名稱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或摩爾分數)),放到相應的試劑櫃中。

(5)低鈉演算法擴展閱讀

溶液: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物質以分子或離子形式分散於另一種物質中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分散質的粒子直徑<1nm(1×10^-9m)的分散系。分散質是分子或離子,具有透明、均勻、穩定的宏觀特徵。

按聚集態不同分類:

氣態溶液:氣體混合物,簡稱氣體(如空氣)。

液態溶液:氣體或固體在液態中的溶解或液液相溶,簡稱溶液(如鹽水)。

固態溶液:彼此呈分子分散的固體混合物,簡稱固溶體(如合金)。

讀法:一般讀作"某某(溶質)的某(溶劑)溶液",如酒精可讀作"乙醇的水溶液"

說明:如果溶劑是水,可以簡稱為某溶液

如"乙醇的水溶液"可以叫做乙醇溶液

如果兩種液體互溶,有水則以水為溶劑,否則以質量大的為溶劑

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中,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⑥ 血漿滲透壓的計算(詳細)

血漿滲透壓約為313mOsm/kgH2O,相當於7個大氣壓708.9kPa(5330mmHg)。血漿的滲透壓主要來自溶解於其中的晶體物質,特別是電解質,稱為晶體滲透壓。由於血漿與組織液中晶體物質的濃度幾乎相等,所以它們的晶體滲透壓也基本相等。血漿中雖含有多量蛋白質,但蛋白質分子量大,所產生的滲透壓甚小,不超過1.5mOsm/kgH2O,約相當於3.3kPa(25mmHg),稱為膠體滲透壓.由於組織液中蛋白質很少,所以血漿的膠體滲透壓高於組織液.在血漿蛋白中,白蛋白的分子量遠小於球蛋白,故血漿膠體滲透壓主要來自白蛋白。若白蛋白明顯減少,即使球蛋白增加而保持血漿蛋白總含量基本不變,血漿膠體滲透壓也將明顯降低。

血漿蛋白一般不能透過毛細血管壁,所以血漿膠體滲透壓雖小,但對於血管內外的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由於血漿和組織液的晶體物質中絕大部分不易透過細胞膜,所以細胞外液的晶體滲透壓的相對穩定,對於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極為重要。

等滲溶液與等張溶液在臨床或生理實驗使用的各種溶液中,其滲透壓與血漿滲透壓相等的稱為等滲溶液(如0.85%NaCI溶液),高於或低於血漿滲透壓的則相應地稱為高滲或低滲溶液。將正常紅細胞懸浮於不同濃度的NaCI溶液中即可看到:在等滲溶液中的紅細胞保持正常大小和雙凹圓碟形;在滲透壓遞減的一系列溶液中,紅細胞逐步脹大並雙側凸起,當體積增加30%時成為球形;體積增加45%~60%則細胞膜損傷而發生溶血,這時血紅蛋白逸出細胞外,僅留下一個雙凹圓碟形細胞膜空殼,稱為影細胞(ghost cell)。正常人的紅細胞一般在0.42%NaCI溶液中時開始出現溶血,在0.35%NaCI溶液中時完全溶血.在某些溶血性疾病中,病人的紅細胞開始溶血及完全溶血的NaCI溶液濃度均比正常人高,即紅細胞的滲透抵抗性減小了,滲透脆性增加了。不同物質的等滲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紅細胞的體積和形態保持正常;能使懸浮於其中的紅細胞保持正常體積和形狀的鹽溶液,稱為等張溶液.所謂「張力」實際是指溶液中不能透過細胞膜的顆粒所造成的滲透壓。例如NaCI不能自由透過細胞膜,所以0.85%NaCI既是等滲溶液,也是等張溶液;但如尿素,因為它是能自由通過細胞膜的,1.9%尿素溶液雖然與血漿等滲,但紅細胞置入其中後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張溶液。

⑦ 小兒補液怎麼計算

中等脫水一般按100ml/kg計算,那麼是8kg×100=800ml,等滲性脫水,那麼是0.9%鹽水400ml,5%糖水400ml,(10%糖水是高糖,一般不用、但用可以也是400),這是一日量,先補400ml,再觀察,總的講缺多少補多少,補到小孩有尿為止,如果沒有尿,證明還有缺水的現象,補5%的蘇打水一般要看二氧化氮結合力來定,中等脫水一般用1—2ml/kg,計算,為安全起見,你給孩子補8ml、加入100ml糖水中滴。一般來講,只要小孩有尿,不需要補蘇打水,因為腎臟通過排尿自己能調節酸鹼平衡,

⑧ 2:1等張含鈉液的配製

2:1等張液體是2分生理鹽水,一份碳酸氫鈉,180毫升液體是120毫升生理鹽水,30毫升1.4%碳酸氫鈉。因為臨床上是5%的,可以用5%碳酸氫鈉8.5毫升,葡萄糖21.5毫升配比。

所謂張力是指電解質溶液占總溶液的比值。只有糖是非電解質溶液,也就是說把糖除去,其他液體的份數除以總溶液的份數就是該液體的張力。

2:1等張含鈉液 2份生理鹽水1份1.4%NaHCO3 ,不含糖,所以總溶液就是電解質溶液=1張,所以是等張。

(8)低鈉演算法擴展閱讀:

正常情況下,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的滲透壓是近似的。細胞內外滲透壓的取得平衡,是依靠細胞內外之間水分的移動。

當細胞外液比細胞內液的滲透壓高時,水分由細胞內流向細胞外,反之則由細胞外流向細胞內。無論是電解質或非電解質溶液,輸入人體後,其葯物微粒不能進入或很少進入紅細胞內,引起紅細胞內滲透壓相對降低,水分隨之外流。

使細胞發生皺縮,這種溶液屬高張液;若葯物微粒過多進入紅細胞內,使細胞內滲透壓隨之增高,部分水分被吸入紅細胞內,使之腫脹,這種溶液屬低張液;當只有某種輸入的溶液不引起紅細胞形態和體積變化時,才能稱為等張液。

臨床中人們習慣把水鹽紊亂形式以滲透壓的變化來表示。例如,失水大於失鹽,引起血鈉濃度高於150mmol/L時,稱為高滲性脫水;若失鹽大於失水,使血鈉濃度低於130mmol/L時,稱為低滲性脫水;血鈉濃度介於130~150mmol/L時,稱為等滲性脫水。

閱讀全文

與低鈉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UG編程如何多平面輪廓2D倒角 瀏覽:437
視頻壓縮漸變紋 瀏覽:851
什麼app能看財經新聞 瀏覽:39
數學奇跡神奇運演算法 瀏覽:359
大廠的程序員的水平如何 瀏覽:700
遺傳演算法入門經典書籍 瀏覽:878
源碼炮台腳本 瀏覽:620
在位編輯命令 瀏覽:347
曲式分析基礎教程pdf 瀏覽:15
php生成靜態html頁面 瀏覽:965
怎麼分割pdf 瀏覽:813
壓縮垃圾報警器 瀏覽:629
小公司一般都用什麼伺服器 瀏覽:968
java獲取時間gmt時間 瀏覽:821
為什麼csgo一直連接不到伺服器 瀏覽:504
安卓登ins需要什麼 瀏覽:836
機器人演算法的難點 瀏覽:226
全自動化編程 瀏覽:728
程序員高薪限制 瀏覽:693
壓縮圖片壓縮 瀏覽: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