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騰訊程序員之父

騰訊程序員之父

發布時間:2022-06-10 17:01:57

Ⅰ 馬化騰是如何創立騰訊公司的,怎麼會把公司做的那麼出名

騰訊在剛成立的時候,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開發和銷售「BP機尋呼系統」,後來發現市場開始飽和了。於是就轉到互聯網尋呼機系統(TIPS),只是賣這個系統是只賠不賺的,這個時候轉型就成為了騰訊最大的關鍵了。在其他股東的反對下,馬化騰執意開發OICQ。當時馬化騰就是在想:大不了回去做程序員。所以當時的騰訊一邊開發者OICQ一邊賣著(TIPS),盡管收不回錢。

馬化騰曾說過騰訊的成功有一定的運氣。其實,騰訊的成功跟他們創始人們的心態有很大的關系。盡管當時公司的賬上已經沒有錢了,已經好幾個月發不出工資了,可是他們沒有垂頭喪氣。在爭取融資的7個月時間里,沒有人去問什麼時候發工資,也沒有人耽誤自己的工作。盡管他們會吵架,會拍桌子,會相互不理。但他們沒有在工作上面敷衍。馬化騰在騰訊融資的那段時間里還動了腰椎手術。第二次手術的時候他是平躺在病床上高舉著NOOTBOOK辦公的。

跟馬雲的草根逆襲不同的是,馬化騰的家庭很是優越,馬化騰的父親是一家背景雄厚上市公司的董事。在他們創立騰訊的時候 ,幾個創始人的月薪還不到2000元。盡管在那個時候98年一個月2000工資還是很可以的,但是對於創建公司動輒幾十萬的啟動資金而言,他們的錢只是杯水車薪。於是,在這個時候馬化騰的父親就給了馬化騰50萬作為騰訊的啟動資金,為此馬化騰的父親還做過一段時間騰訊的董事長,他的母親是騰訊的法人。

盡管公司成立的資金大部分由馬家出的,但是馬化騰的父親為了平衡各方的利益以及今後公司的發展,馬化騰的父親並沒有讓馬家一家獨大,然而騰訊初期的財務問題都是他父親開著賓士去騰訊處理的。在騰訊的第一筆風險投資中有一個公司是香港盈科,這筆投資就跟他父親有很大的關系。

雖然騰訊在初期馬化騰他爸爸給了他們不少幫助,OICQ也擁有了百萬的用戶,可仍然無法避免他它沒有盈利點的問題,所以很多投資人並不看好它。導致最後馬化騰只想著把它賣掉,可是沒有人要,沒有人願意花個幾十萬去買一個即時聊天軟體,而且當時國內的即時聊天軟體有十幾個,OICQ最小的最弱的那個。既然賣不出去了,馬化騰想想覺得既然已經做了,那就把它做下去吧。

也正是馬化騰的當時的堅持才有了現在的騰訊帝國,當初如果有人接手QQ那也不會有現在的騰訊,難怪馬化騰會說騰訊的成功有些運氣的成分。

Ⅱ 中國第一位程序員是誰

中國第一位程序員是董鐵寶。

董鐵寶(1916年8月-1968年10月18日),男,漢族,生於江蘇省武進縣,中國著名力學家、計算數學家,中國計算機研製和斷裂力學研究的先驅之一,是中國早年真正大量使用過計算機的專家,被譽為「中國計算機之父」。

榮譽

從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中,中國的計算機事業還處於創業階段,當時計算機科學這個名詞也還未形成。董鐵寶在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計算數學教研室工作,從計算力學、計算數學,一直延伸到程序編制、計算機設計的原理等都是他從事的工作。

從力學中提煉出的問題中,董鐵寶及時地抓住了一些重要的計算數學問題,引導青年去鑽研。病態方程是個突出的例子。60年代初,國內有關單位提出了常微分方程求解中的病態問題(這個問題60年代中期在國際上成為常微分方程數值解中的重要課題),他積極支持,組織計算所第四組的研究人員進行學習和討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董鐵寶

Ⅲ 騰訊的老闆是誰啊

騰訊的老闆是馬化騰。

馬化騰,1971年10月29日出生,廣東汕頭人,中國著名企業家,畢業於深圳大學計算機系。1998年11月創辦騰訊,現為廣東深圳騰訊公司現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有QQ之父之稱。

馬化騰,祖籍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成田鎮家美村,由於父母工作關系,他1971年10月生於海南省東方市八所港。身為潮汕人,潮汕文化基因根植於馬化騰等成功潮商心目中。

人物故事

馬化騰從小就是個文靜內向的孩子,他有個愛好,喜歡天文學。最初的理想,是想當一個天文學家。大學畢業後,馬化騰並沒有馬上創業,而是進入一家叫潤迅的公司擔任程序員。一干就是5年。直到1998年從潤迅辭職,自己創辦了騰訊公司。

關於創辦騰訊公司的初衷,馬化騰說我不是商人,也不做商業公司,我所做的是技術服務。我的家人對我的評價就是書獃子,這我也認同。我對倒買倒賣的那些東西一竅不通而且也沒有絲毫興趣。

Ⅳ 中國第一程序員是陳頂天嗎

我第一程序員是陳頂天嗎中國第一個程序員。39年畢業於上海交大。45年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參與第一代電子計算機的設計、編程工作,49年獲博士學位。56年他放棄在美國的優越生活回國,任北大教授。68年在「清理階級隊伍運動」中被指控為「特務」,68年10月18日,弔死在學校附近的一棵樹上。他是中國計算機之父董鐵寶。

Ⅳ 騰訊老總叫什麼

管理團隊 馬化騰:首席執行官 馬化騰,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首席執行官,全面負責本集團的策略規劃、定位和管理。馬先生是主要創辦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本集團。出任現職前,馬先生在中國電信服務和產品供應商深圳潤迅通訊發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聯網傳呼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馬先生於1993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及應用,並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逾十年經驗。 劉熾平:總裁 劉熾平, 2005年加盟騰訊公司,出任本公司首席戰略投資官,負責公司戰略、投資、並購和投資者關系。2006年2月榮任騰訊公司總裁,協助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先生負責公司的日常管理和運營。2007年3月,被任命為執行董事。劉先生曾擔任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的執行董事及電信、媒體與科技行業組的首席運營官。在此之前,劉先生在麥肯錫公司從事管理咨詢工作。他在首次公開招股發售、兼並與收購以及管理咨詢等方面有超過10年的經驗。劉熾平先生擁有美國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學士學位,斯坦福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以及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張志東: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張志東,執行董事兼本公司首席技術官,全面負責本集團專有技術的開發工作,包括基本即時通信平台和大型網上應用系統的開發。張先生是主要創辦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本集團。出任現職前,張先生在深圳黎明網路有限公司任職,主要負責軟體和網路應用系統的研究開發工作。張先生於1993年取得深圳大學理學士學位,主修計算機及應用,並於1996年取得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應用及系統架構碩士學位。張先生在電信及互聯網行業擁有逾八年經驗。 許晨曄: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信息官 許晨曄,本公司首席信息官。許先生是主要創辦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本集團,全面負責網站財產和社區、客戶關系及公共關系的策略規劃和發展工作。出任現職前,許先生曾在深圳數據通信局任職,累積豐富軟體系統設計、網路管理和市場推廣及銷售管理經驗。 陳一丹: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行政官 陳一丹,本公司首席行政官。陳先生是主要創辦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本集團,全面負責本集團行政、法律和人力資源事宜。陳先生亦負責本集團的管理機制、知識產權及政府關系。出任現職前,陳先生曾在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數年。 曾振國:高級執行副總裁兼首席財務官 曾振國,自2001年起出任本公司首席財務官, 全面負責財務、會計及投資者關系。加入本集團之前,曾先生曾在BASF及赫斯特等跨國企業擔任財務及資金管理要職,早前亦曾在美國的國際商業銀行擔任管理要務,參與商業銀行、企業融資、信貸政策、信貸風險評級和策略性規劃工作。曾先生在中國及美國擔任上述財務職位的經驗超過11年。 熊明華:聯席首席技術官 熊明華,2005年加入騰訊公司,擔任聯席首席技術官,負責提升公司研發戰略規劃和流程管理能力,負責管理公司平台研發系統部門包括基礎即時通信平台和大型網上應用系統等部門。出任現職前,熊先生在微軟公司任職九年,主要負責網路瀏覽器,視窗系統和MSN的項目管理工作,並創建了MSN中國開發中心和負責制定了MSN在中國的產品開發策略和步驟。在此之前,熊先生在IBM互聯網部門擔任高級程序員。熊先生於1987年取得中國國防科技大學信息系統工程學士學位,並於1990年在北京的中國國防科技信息中心獲得信息搜索碩士學位。熊先生在軟體開發及項目管理方面擁有逾十五年經驗。 網大為:國際業務高級執行副總裁 網大為,自2001年起出任本公司國際業務部高級執行副總裁,與國際合作夥伴推動騰訊科技的國際業務,並負責騰訊科技在中國大陸境外的服務。在此之前,網大為先生曾任MIH中國業務發展副總裁,負責中國的互聯網策略和合並與收購工作。任職中國MIH之前,網大為先生曾擔任中國電信和資訊科技業的管理顧問。 劉勝義:網路媒體執行副總裁 劉勝義,2006年加盟騰訊,負責公司的網路媒體系統,主力為拓展公司的網路媒體業務以及相關的廣告業務,並負責優化公司及重點產品的品牌策略。劉勝義先生在品牌管理與媒體傳播領域經驗豐富,在知名國際廣告公司的工作經驗超過17年,並在近13年間一直擔任中國多家跨國公司的CEO職位。2007年初,劉勝義先生被中國廣告協會評選為2006年度中國廣告業年度人物;2007年中,劉勝義先生為騰訊網贏得第14和15屆中國廣告節戰略合作夥伴地位,並在國際知名網路廣告大會Ad-Tech主辦單位擔任中國區的顧問。2007年底,劉勝義先生正式成為中國廣告協會副會長,並榮任上海師范大學榮譽客座教授。2008年3月,劉勝義先生榮獲中國廣告協會頒發的「中國廣告30年突出貢獻獎」。加盟騰訊之前,他曾擔任陽獅 (Publicis)中國的執行合夥人,天聯(BBDO)中國的首席執行官,以及在上海擔任電通揚雅(Dentsu Young & Rubicam)和麥肯集團(McCann-Erickson)在京港兩地的高管職位。劉先生在廣告行業著述甚豐,經常在行業會議上發表演說,並曾於2003年擔任上海4A委員會主席。劉勝義先生擁有美國新澤西州立拉傑斯大學的EMBA學位。 任宇昕:互動娛樂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 任宇昕,2000年加入騰訊。曾經擔任過增值開發部總經理,互動娛樂事業部總經理,自2005年9月起擔任互動娛樂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 全面負責互動娛樂業務系統的游戲開發、運營、市場、渠道銷售等工作。 加盟騰訊前,任先生在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任先生於1998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專業。 吳宵光:互聯網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 吳宵光,1998年加盟騰訊,親自主持了騰訊核心產品即時通信軟體QQ客戶端的研發和產品規劃工作,並先後擔任QQ 研發團隊項目經理、即時通信產品部總經理,互聯網事業部總經理,2005年11月起擔任互聯網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全面負責互聯網各項增值業務。在伴隨騰訊發展的8年期間,吳先生積累了豐富的互聯網產品研發、產品規劃、產品運營和營銷方面的經驗。吳宵光先生1996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得天氣動力學學士學位。 劉成敏:無線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 劉成敏,2003年3月加入騰訊,曾任電信事業部總經理、移動通信部總經理。自2005年10月起擔任無線業務系統執行副總裁,全面負責無線業務的開發和運營以及公司區域市場的管理工作。加入騰訊之前,劉先生就職於華為公司,在華為國內營銷部工作。劉先生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得機械學碩士學位。 李海翔:運營支持系統執行副總裁 李海翔,1999年6月1日加入騰訊,自2005年12月起擔任運營支持系統執行副總裁,負責規劃、建設和管理相關運營支持平台,包括技術架構、信息安全、帳務結算、商業智能、渠道接入、基礎IT、應用運維以及客戶服務等平台, 以提升公司的運營管理水平。加入騰訊之前,李先生曾服務於一家系統集成公司,負責金融和網路應用軟體的研發。李先生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獲得計算機軟體學士學位。 曾李青:聯合創始人 終身榮譽顧問 曾李青,騰訊公司五位創始人之一,自1999年起受雇於本集團,曾於1999年-2007年期間擔任本公司首席運營官,全面負責本集團業務范圍及產品種類,同時管理全國各市場推廣工作。在加入本集團前,曾先生曾在深圳市數據通信局工作,熟悉中國互聯網及電信行業。曾先生於2007年6月起擔任公司終身榮譽顧問。

Ⅵ 騰訊元老賺夠錢後辭職,一家人隱居紫蓬山,200畝的庄園都有啥

也許會有人質疑,覺得鄉下田間的住宿條件差,而且冬冷夏熱的,蚊蟲也很多,既然有錢,在上海那種大城市裡都有那麼好的生活,為何還要來「受罪」呢?其實這也是不同的人對待問題都有著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就喜歡追求名牌、高奢、特殊定製等這種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但有些人也喜歡追求安靜平和的田園生活,在回歸山野中尋找真我。哪種生活方式更有意義,並沒有特定的答案,但魏震這種隱居生活,確實也是當今社會中,很多人在追求的。

Ⅶ 馬化騰的成功給我們在創業選項目的啟示

本文是華盛頓大學福斯特商學院教授,《管理視野》主編陳曉萍與馬化騰的采訪實錄。九個問題深度剖析了出於成年期的騰訊所面臨的機會和挑戰,以及一脈相承的發展模式和經驗總結。

本文首發於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共同出版的《管理視野》雜志第九期,原標題為《騰訊的成年焦慮》。

陳曉萍 | 作者

一財網 | 來源

2016年的雙十一,騰訊公司迎來了 18 歲成人禮。一上台就開玩笑說自己「有白頭發了」的馬化騰坦言公司進入了「成年的焦慮」。

騰訊總市值達到2萬億港幣,總回報更高達驚人的19801%,而在《財富》公布的「2016年全球50位最偉大領袖」榜單中,馬化騰亦位列第12名,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商界領袖。

從取得的成績來看,騰訊顯然已經成年,但馬化騰本人卻依舊非常低調、剋制。那麼,騰訊輝煌的成功來源於什麼?馬化騰所說的焦慮又是什麼?帶著一連串的疑問,華盛頓大學陳曉萍教授和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先生有了如下長談。



1讓「一棵大樹」變成了「一片森林」

陳曉萍:馬化騰先生,恭喜您再次在《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的全球最佳CEO榜單上榜上有名,而且是唯一上榜的中國企業家! 您作為騰訊公司的創始人,,對公司成功的原因有哪些思考?

馬化騰:感謝鼓勵!過去19年,騰訊的成長見證了中國和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騰訊一直在快跑,今天我們仍然還在路上,還在一直往前沖。可以說我們很幸運,在國家和行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努力做一些事情。

我相信騰訊今天長到那麼大,受到那麼多的關注,肯定是很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19年前,騰訊初創的時候是一個非常小的公司,為了養活我們第一個2C(對消費者)的產品QQ,我們當時甚至需要接一些2B(對企業)的小生意。然而從第一天開始,我們幾個創辦人就非常看重用戶的需求和體驗。那個時候大家沒日沒夜地為用戶著想,無論是聽到用戶的一點抱怨也好,還是網路的反響也好,我們根本就是二話不說,完全不用發號施令,大家會自發地去做調整和改進。我覺得,這種完全從用戶價值出發的理念,感覺非常好。雖然創業階段已經過去很久了,我們看到直到今天我們公司的產品里,整體上仍然保留著這種強用戶導向的品質,用戶的任何不滿或者時間拖延,我們都會覺得很難受。我想,這是騰訊能夠走得那麼遠的一個重要原因。

騰訊成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我們的開放戰略。以前騰訊像個八爪魚,什麼都做,過去幾年我們逐漸回歸到自己的核心業務,專注做連接,聚焦在內部稱為「兩個半」的核心業務上:一個是社交平台,一個是數字內容,還有半個是正在發展中的金融業務。核心業務以外的領域,都交出去給各行各業的合作夥伴。我很喜歡「半條命」這個說法。「半條命」意味著需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並且我們基本不去主導和控股,而是盡量成為幫助者,讓他們自主地成長為獨立的公司和平台。這種「去中心化」的開放戰略,讓「一棵大樹」變成了「一片森林」,現在看來這也是騰訊能夠長那麼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然,我們還在路上,大家都在邊跑邊想,可能還有很多重要的原因,我們還沒有感覺到重要性,但它們其實一直在默默地發揮著作用。

陳曉萍:您覺得今天的成功是否與您個人的領導風格和管理特點有關?您認為自己生命中的哪些經歷深刻影響了您創業和管理的特點/風格?

馬化騰:我從大學到工作,一開始就靠寫代碼養活自己,算是個典型的程序員。當時我更多的是想做個產品,沒有太多想過開個公司,領導什麼人。連我父母都沒有想到,我這個書獃子還可以開公司。現在想想,如果我當時一個人單槍匹馬地開公司,肯定走不遠的。我覺得當時走對的第一步是找一些合作夥伴,我的缺陷他們可以彌補。

我們最早的創業團隊里,有四位是我的中學或大學同學,大家都知根知底,互相之間的互補性很強。比如我對產品比較在行,我知道我要什麼,怎麼去實現,這方面我想得比較清楚;張志東(騰訊原首席技術官)是個學霸,技術能力很強;陳一丹(原騰訊首席行政官)從政府部門出來,他雖然技術不強,但善於組建團隊,對行政、法律和政府接待都很有經驗。正因為我們都不是全才,所以需要互相補充,這也帶來騰訊的風格比較民主,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沒有出現「一言堂」的局面。

後來騰訊的風格也是這樣,比較民主一點,比較多元化一點,讓不同的聲音出來,我覺得這是好事情。對,關鍵時候還是要強一點。比如說實在講不通,該動手得動手。現在來看,這種風格讓我們後來避免了孤家寡人的情況,也讓很多中途加入的人才,能夠帶著創始人的心態在公司里成長起來。騰訊現在高層和中層人才梯隊比較厚實,也跟早期形成有一定的關系。

Ⅷ 騰訊90後程序員毛星雲離世,他生前給騰訊創造過哪些收益

毛星雲在騰訊工作的數年裡,每年都獲高績效。他生前開發了很多知名的游戲。比如最受歡迎的手游-王者榮耀,這些都有他的付出。他的工作成績給騰訊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效益。他寫的書籍和論文被網友評為無價之寶。星雲是90後,年紀還很輕,已經被程序界稱為大神。他的意外離世,讓人感到非常的惋惜,也給騰訊帶來了損失。

抑鬱的危害

毛星雲的死再一次讓我們感受到了抑鬱的可怕,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和壓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抑鬱,他主要是由於用腦過度、精神緊張、體力勞累等原因造成。如果不及時治療嚴重的可能就會影響生命。每個人在努力工作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問題。

Ⅸ 張小龍為什麼會被稱作「微信之父」

微信之父」張小龍近日現身「微信公開課」,以8000字的演講成為了今天的朋友圈焦點。

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的微信,讓這位產品經理成為神一般的存在。

47歲張小龍的正式頭銜是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微信事業群總裁,他用20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屌絲」程序員的超級逆襲。
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演講
1997年,「碼農」張小龍靠一己之力寫了Foxmail。有人將這款郵件客戶端列入「十大國產軟體」。但電郵軟體是免費的,當時連《人民日報》都為程序員張小龍的生計感到擔憂。
2000年3月26日,《人民日報》在第四版發表了一篇署名「魏然」的時評,題目為《免費軟體餓著肚子揮灑沖動》,文章認為:張小龍「只是個悲劇人物」。
《免費軟體餓著肚子揮灑沖動》
我的電腦屏幕上有一個火紅色如狐狸尾巴的圖標,那是FOXMAIL——一種收發電子郵件的軟體的標志。我每天都要點開它一兩次,收發稿件、聯系作者,已成為每天必做的「功課」。與我同樣的還有很多人,據粗略估算居然有100多萬,分布在美國、加拿大、瑞典、俄羅斯、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從用戶數量上來說,中國人寫的軟體中,FOXMAIL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使用FOXMAIL不用付錢,因為它是免費軟體。在任何一個稍具規模的網上軟體下載站點上,你都能找到FOXMAIL。
FOXMAIL有這么多忠實用戶,並不是因為它不要錢。應該說,目前幾乎所有的郵件軟體都是免費的。我想,佔用資源少、使用靈活方便,應該是它受歡迎的原因。
知道FOXMAIL的人很多,可知道作者張小龍的人很少。在北京見到張小龍時,他正處於失業狀態。這是一個不善言辭的年輕人,也許他的思想和沖動,都通過鍵盤,融進一行行外人看起來枯燥無味的程序之中。
最初創作FOXMAIL的沖動,來源於一個程序員懷才不遇的惆悵。他想通過寫一個好的軟體,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從1997年至今,FOXMAIL已更新了三個版本,知名度越來越高。但這並沒有給張小龍本人帶來任何經濟上或社會地位上的好處。去年起,他離開了廣州一家開發文檔管理軟體的公司,成為一個「自由軟體寫作者」,說白了,就是一個無業遊民,靠臨時給別人寫程序為生。正如一篇題為「懶散的FOXMAIL」的文章所說的,張小龍承認自己是一個懶散的人,他只喜歡天馬行空的生活,不願意呆在一個大公司中,為一個軟體數以千萬行計的程序寫其中的若干行。
然而,FOXMAIL帶給張小龍的,只有不堪重負的感覺。當初寫軟體,對他是一種挑戰。但當軟體寫成,需要一點一點完善時,他已失去了興趣。他覺得,這是商業軟體才會做的事。
像張小龍這樣的熱衷於寫免費軟體的人還有很多,但大部分都像他一樣是餓著肚子寫。「我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也許再過半年,找不到合適的發展機會,乾脆去美國算了,」張小龍這么說。
張小龍的朋友都覺得他可憐,認為這位在100多萬台計算機屏幕上留下大名的人只是個悲劇人物。張小龍目前的狀況,是中國免費軟體的一個縮影。
《人民日報》(2000年03月26日第4版)
有意思的是,就在《人民日報》為張小龍感到悲哀後不到一個月,2000年4月18日,Foxmail以1200萬元被「博大國際互聯網公司」收購,張小龍還被任命為博大公司的首席技術官。5年之後,Foxmail被騰訊收購,張小龍和他的團隊也一並入駐。

Ⅹ 騰訊知名游戲程序員毛星雲意外身故,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毛星雲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個傳奇。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毛星雲在2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成為了行業的佼佼者。在毛星雲還沒有進入騰訊之前,毛星雲就已經自主編寫了關於游戲開發的收集,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教游戲新手從事游戲開發工作。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毛星雲本身就是很多游戲開發人員的入門導師。

一、毛星雲因為意外而身故。

毛星雲是騰訊公司的天美工作室的著名開發人員,同時也是游戲界知名的開發程序員。有新聞表示毛星雲因為抑鬱的問題而跳樓身亡,這個事情令大家感到大為震驚。在外界看來,毛星雲是一名非常成功的游戲開發人士,誰也沒有想到毛星雲會用這樣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閱讀全文

與騰訊程序員之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壓縮氣體氣壓怎麼算 瀏覽:585
手機怎樣建造文件夾 瀏覽:848
websocket編程 瀏覽:675
全球十大加密貨幣友好國家 瀏覽:427
咸魚app什麼賣的最好 瀏覽:305
51單片機c語言proteus 瀏覽:827
電視看pdf文件 瀏覽:533
網盤文件夾能鎖嗎 瀏覽:544
雲伺服器斷開滑鼠不消失 瀏覽:549
javattl 瀏覽:403
伺服器為什麼配置價格不一樣 瀏覽:42
javareplaceall正則表達式 瀏覽:261
編譯器本身使用包 瀏覽:231
加盟什麼項目前景好app 瀏覽:305
河源數據加密電話 瀏覽:627
郵件伺服器怎麼清洗 瀏覽:861
apache22安裝php 瀏覽:833
安卓機便簽繪畫怎麼放大 瀏覽:389
對啊app電子教材怎麼下載 瀏覽:340
地下車庫加密多少合適 瀏覽: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