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發微信
每天乘地鐵下班的時候,都能看到車廂里的人們玩手機,不論多麼擁擠,他們總能找到適合玩手機的縫隙,有時擠得太近了,無意瞟到玩手機的內容,聊微信的人佔大多數。
心中不禁冒出這么一句話:聊天的工具千篇一律,聊天的方式千奇百怪。同樣的微信,不同的用法,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聊天模式。
正如英國作家查·艾霍爾所說:「有什麼樣的思想,就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什麼樣的行為,就有什麼樣的習慣;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有什麼樣的性格;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有什麼樣的命運。」
你的聊天習慣,是由你的性格決定的,你怎樣發微信,就是怎樣的人。
語音一長串,情感泛濫
喜歡發語音的人,大多情感充沛,樂於表達,文字無法形容他的心情,必須親自說出來,對方才能感受事情的精彩。
與聲音相比,文字確實少了些許味道。你可以面無表情的打出一長串「哈哈哈哈哈」,但你無法苦著臉發出「哈哈哈哈哈」的笑聲。
同樣的一句話,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表達出的意思千差萬別。有一次,我的老公出差,趁著晚上空閑了,我想跟他聊會兒天,我還沒說幾句,他便給我發來一句話:「我困了,不說了,睡覺吧。」
我頓時火冒三丈,和我說會兒話就不耐煩了是吧?
看我發火,老公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趕緊發語音跟我解釋:「我不是不想跟你說話,但是忙了一天真的又累又困,想早點睡。」說完,他還打了一連串哈欠。
從他的聲音里,我聽出了他的疲憊,為自己小題大作的行為感到內疚。後來,每次他出差,我們都會發語音或者視頻通話,此類誤會再也沒有發生。
如果一個人喜歡發語音,那他一定是一個熱情的人,他想避免誤會,拉近距離,把自己的心情以最真實的狀態傳遞出去。
當然,事無絕對,有些人發語音,純粹是因為懶得打字,語音一長串,管你方不方便看。
這類人與上一種截然相反,他們情商較低,為了自己省事,完全不考慮對方有沒有時間聽語音,更有甚者,60秒的語音里,往往全是廢話、語氣詞,不到最後幾秒,絕不說重點。
可見,微信語音有好有壞,是否合理使用,體現一個人的情商,即使隔著屏幕,對方也能看穿你的性格。
表情包刷屏,樂趣不停
以前總認為,表情包是無聊的年輕人才用的,殊不知,中年人用起表情包來毫不遜色,甚至更為瘋狂,畢竟,表情包是個好東西,又不要錢,不用白不用。
同事老李最近總愛在同事群用表情包回消息,無論大家發什麼,他總能找到合適的表情回復,能用表情表達的,他絕不多說一個字。大家感到好奇,平時嚴肅正經的老李,怎麼突然轉性了?
原來,自從他兒子離家上學,父子倆便經常用微信溝通,在兒子的影響下,老李迷上了表情包,他開始成為表情包收藏家,無論是影視劇人物、動漫、還是網友創作的魔性小表情,他應有盡有。
老李的行為引起了群內同事的效仿,曾經冷清的群,變得其樂融融。
表情包的存在,本就是為了博人一笑,愛發表情包的人,不僅有一顆年輕的心,更有一顆包容的心,他們善於接納新事物,隨著表情包的更新,與時俱進。
文字一大段,真情不換
兩個人的感情好不好,看兩天記錄就能看出一二。
不秒回你消息的人不一定不愛你,回消息簡短的人也不一定不愛你,他們可能是忙,也可能是天生寡言少語。然而,如果一個人經常給你發大段大段的文字,那麼這個人一定很在乎你。
我的婆婆就是這樣一個人。有次婆婆給我打電話,正好碰上我和老公在外面吃飯,由於不方便接電話,我把桌上的飯菜拍照發給了她之後,就繼續吃飯了。
等吃完飯打開手機,發現婆婆的消息一條條往外涌:你們吃的啥子嘛,這么豐盛!吃這么好要多長肉哦!在外面上班忙,每天都要記得按時吃飯,知道嗎?你感冒了,不能吃辣不能喝冰的,晚上回去一定要吃感冒葯。你們那邊天氣怎麼樣,我們這邊這幾天好冷......
婆婆的消息,從吃飯談到了照顧身體談到了天氣,盡管知道我們在吃飯暫時沒法回復,她的消息仍舊一條沒少,像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這樣的對話情景也不止發生在我與婆婆之間。
想必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厭其煩地給你發送大段消息的親朋,我們自己本身也是大段消息的發送者,因為,我們既被人愛著,也愛著人。
生活這么忙碌,若非真的關心、真的在乎,誰會耗費時間精力打那麼多字呢?當你收到滿屏消息的時候,收起內心的煩躁,認真回復吧,屏幕那頭的人,真的愛你。
鏈接隨手轉,福樂相傳
喜歡轉發鏈接的人,大多愛分享、熱心腸。
對於這類人來說,隨手轉發,是助人為樂的美德。
看到附近超市打折做活動的消息,迅速轉發給左鄰右舍,約著一起橫掃優惠;看到一些鞭辟入裡的好文章,趕緊轉發給親朋好友,共同賞析;看到令人震驚的新聞事件,立馬轉發給身邊的人,以望引起警覺。
他們不僅分享自己覺得重要的東西,也樂於幫別人轉發。朋友生重病了,幫人轉發輕松籌;小孩老人走丟了,幫忙轉發尋人啟事;同事離職創業了,幫忙轉發開業廣告。
許多人討厭這樣的行為,認為過多的分享鏈接打擾了他的生活,加之現在網路信息真假參半,好多事情開始時鬧得沸沸揚揚,往往到最後演變成一場鬧劇,轉發這些的人,最終會擔上『無腦、蠢』的稱號。
誠然,對信息不加辨別的分享,是比造謠更加可怕的行為,但誰都有判斷失誤的時候,無論如何,都不能輕視轉發背後的那一番善意。
如果在你認真思考過後,依舊覺得轉發的東西有意義,那就遵從本心,轉發給需要的人吧,至於那些對此感到厭惡的人,不理就是,假高冷並不比真熱心高尚,保持你的熱心腸,轉發快樂,傳遞幸福!
『貳』 怎麼發微信
下載微信軟體,然後像聊Q那樣,其實跟QQ差不多的
『叄』 怎麼發微信
1、首先在手機上找到並打開微信APP。
『肆』 零基礎小白如何成為程序員需要學習哪些內容
自學編程沒那麼難。只要是理工科學生,邏輯思維好的朋友,都可以開始編程。這里有六種方法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自學編程。這些方法足以幫助您入門和進階:0.書籍+視頻可能是學習編程最好的方式,對於初學者來說,可以通過視頻+書籍來學習。這兩種方式形成互補關系。編程教學視頻可以幫助你快速掌握編程,但通常比較生動,簡單,不系統。書是系統的,透徹的,枯燥的,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書和視頻結合起來。
5.反復練習。編程是一門手藝,需要反復練習。沒有書和視頻能獨立實現嗎?學習的最終狀態無非就是:我沒有他,但是我的手很熟悉。近年來,IT行業變化很快。我們可以大致感受到我們使用的手機和互聯網產品的變化。我們從原來的非智能手機遷移到iPhone和安卓手機。我們從去網吧買電腦變成了6G內存2GHz的智能手機(已經超過了2010年的電腦配置)。
我們從大型PC游戲轉到了手機游戲。我們的每部手機都有將近100個應用。我們用過很多微信官方賬號,微店,mini 程序和mini游戲。我們從5元3000萬變成了隨時隨地刷小視頻,直播。我們很少用現金,因為我們不得不拿錢包取錢,有時我們想拿出10元錢,但我們真的沒有……豐富的互聯網產品(應用程序、H5、小程序、游戲等)背後。),IT其實是由日新月異的IT技術支撐的。
所以作為程序,你必須不斷學習,學習公司需要的任何技術。工作幾年,堅持學習也不算太累。畢竟經歷了幾年,很多東西都很熟悉。零基礎如何自學編程?成為/kloc-0成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這些年來,我開發了各種東西,做了各種編程工作。伺服器後端程序已經開發出來,需要幾種編程語言:java、php、Node.js、Python、SQL等。已經開發了PC網頁和H5,需要Javascript,CSS3,HTML5等。開發了一個App,你需要用JAVA,SQL,HTML5。
我們開發了微信small 程序,需要CSS,Javascript,HTML等等。開發過計算機軟體,需要用到C#、Javascript、C++等。為什麼要學那麼多技術?因為不同的編程語言有不同的長處。比如玩游戲,Unity很成熟很快,很多知名游戲都是用它開發的,所以開發游戲的時候幾乎很多公司都在用它,程序會員一定要學。移動APP的開發主要使用JAVA、Swift、OC等編程語言,開發App必須學習這些編程語言。零基礎如何自學編程?成為/kloc-0成員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沒有接觸過技術開發的人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需要這么多編程語言。這么說吧:翻譯跟英國人說話要說英語,跟西班牙人說話要說西班牙語,跟我們說話要說中文。IT技術的編程語言和我們說的語言類似,不同的領域需要不同的語言。說了這么多,大家都知道程序員工在工作中需要的技能,以及會發展什麼。
我再簡單總結一下::程序工作人員必須掌握自己崗位的編程語言。比如做安卓APP,一定要掌握JAVA。一般掌握編程語言是不夠的。為了提高開發速度,還必須了解各種框架和庫。程序員工將發展什麼?會開發APP,網站,電腦軟體,微信程序等等。不過應該說,行業是有特長的,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工作人員都能開發應用、網站、小程序…有些人只能懂一門技術,但可以是專家,比如資料庫專家。而且這些年我也只是個打雜的,但是各種發展都會...更多的雜工,僅此而已。
『伍』 學習微信公眾號開發需要學會哪些編程語言,0基礎。
需要學習html,css,mysql,php或者java,還要學微信開發,韓順平的149視頻課程講的是前面幾個,泰牛程序員的微信公開課講的就是微信開發視頻的
『陸』 怎麼給對方發微信
摘要 你好,如果想要給一個人發微信,那麼首先打開微信,然後選擇給你想發微信的人發微信,點進去就會看到一個聊天頁面,你如果想發語音,那下面會出現一個按住說話就,按照指示做就可以了
『柒』 java程序員學做微信開發容易不,求java微信開發的教程資源
其實Java程序員要自學安卓開發的基礎知識還是沒有什麼難度的,畢竟語言相通,特性相似,閱讀安卓源代碼的門檻以比較低一些,作為能夠考慮「轉」的合格的程序員的你,自學能力和相關的基礎知識應該不是問題,學習安卓也相對比較輕松一些。
所以Java程序員轉安卓開發可以看做是一次「增量更新」,只需要學習一下安卓的基本組件:Activity、ContentProvider、Service、BroadcastReceiver;
了解一下安卓中的Intent,Handler,Adapter以及各類事件的傳遞方式(onClick,onTouch等);
同時輔助一定的代碼量,像JNI、AIDL什麼的都可以看一下;你還要摒棄「UI元素像素位置」這個概念,安卓本身是允許通過設定元素位置來製作UI的,如果你這樣做導致的結果便是大批機器不適配,那麼顯示效果就有點慘不忍睹了,所以不要妄想通過獲取屏幕大小來調整UI,像LinearLayout在swing或者swt上可有可無的東西,在安卓上是必須要精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