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由程序員能幹到多大歲數還是青春飯嗎
程序員第一大職業風險就是被科技浪潮無情淘汰。
很多行業,從業者的職業生涯從入場到退場,像是在乘機場的自動傳送帶。人少的時候,你可以往前挪挪,或者伺機走一下快速道,越過那些擋在你前面的渾渾噩噩的傢伙,但你能做的也就這些,快不了太多;人多的時候,你只能耐心排著,什麼歲數到什麼位置,前面的人不離場,你不能搶下他的位置。這一路你走的慢慢悠悠,四平八穩,但好歹,不那麼辛苦,除非遇著劇變,你被踢出傳送帶的幾率不大。
程序員不一樣。從入場到退場,活脫脫一出 tomb run 的游戲:身後怪物窮追不舍,你只能不停地往前跑。雖然沿途可以收獲很多金幣(package),但你一旦放慢腳步,或者沒能及時變道,就不得不主動出局或者被清場出局。主動出局一般是體面的 —— 當 manager,當法人,轉 VC,轉 sales,去教書,做莊德撲等等, 總之換個角色浪,從此和之前的角色相忘於江湖;被清場則是不體面的 —— 錢還沒賺夠,就被服務了多年的東家無情拋棄。為了養家糊口,只得 restart,重歸賽道。可賽道哪是那麼好擠回來的 —— 略微謝頂,銀發中間或夾雜著些許黑發,肚腩厚實得,從上往下看,都看不見腳趾的奔四大叔,被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子面試:大叔,說說看,你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價值?
程序員的第二大職業風險是馬太效應過於明顯,有時候稍低的起點就意味著經年累月數倍於別人的奮斗。
2017年的計算機應屆生,我聽說到的白菜價是二十五萬。我信,但這可能是 top 10% 在北上廣深的水平。剩下的,平均收入至少要攔腰。五年後,這些 top 10% 平均水平能上五六十萬,加上股票就沒邊了;而剩下的,平均水平可能還達不到他們同齡人五年前所謂的「白菜價」。
這個游戲是這么玩的:
你學習好,卯足勁上了 985,然後大學的四到六年又認認真真地學習和開發,畢業後工作找你,拿了 BAT 等一線的 offer,兢兢業業工作,工資水漲船高,公司股票翻番,周圍還都是優秀的人,有閑得無聊讀個 MBA 的,有出國接受更大挑戰的,有跑去創業公司當 CTO 的,人比人氣死人,你也就被逼不斷學習維持優秀的狀態,好讓自己不至於墊底。市場上滿滿都是向你拋來的橄欖枝,挪個窩輕松二三成的漲幅,你卻不待見;
你學習不好,僅僅夠上了個一本,大學有點荒廢,代碼沒寫幾行,畢業後你找工作,鞋底磨穿,勉勉強強有個外包公司收留,沒日沒夜地工作,但公司就這么個水平,薪水很難漲,周圍的同事渾渾噩噩地混日子,你稍微努力點,就顯得鶴立雞群。想跳吧,履歷不好,跳不出好結果 —— 給心儀的幾個大公司發了簡歷,卻好像荷葉上瀉過的水,連個痕跡都沒有。
這個行業就是這么操蛋:起點低一些,人生的軌跡就差了很多。你要認清這一點,如果你不幸是那個起點低,現狀差的人,那就加倍努力,想辦法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和咨詢這種出生決定命運的行業,這一行還有很多證明你的水平的機會 —— 起碼,talk is cheap. Show me your code 是行業的共識。
程序員的第三大職業風險是誘惑太多,容易毀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這里的誘惑主要是市場機會的誘惑。前面說了,局部供需嚴重不平衡,因而不乏揮舞著巨額鈔票的工作機會。如果你沒有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也沒有清楚地計算機會成本,那麼就很容易被這樣那樣的高薪誘惑,從而在不合理的時間,不合適的機會上跳槽。當新的工作沒有想像的那麼好,或者新的公司遭遇崩盤,你不得不止損出局。這時候,找下一份工作就相當棘手。市場不認可你的價值,而你卻經歷了由儉入奢的過程,不願回頭,於是下一份工作依舊是一個不夠深思熟慮的選擇。當連續幾次錯誤選擇之後,你的職業生涯就岌岌可危了。
我見過五年換過八份工作的人,也見過對自己沒有穩定定位,在幾個方向上來回飄的人。我還見過履歷倒著來的人 —— 在矽谷,見得多的是 Google - FB - Airbnb 的職業切換,我卻見過 FB - Google - MS 的切換(沒有貶低 MS 的意思)。這種沒有想清楚,僅僅因為 package 一時之高低就隨意跳槽,是程序員們的《傷仲永》。
以上。希望能觸發你的思考。陷入深深的沉思前:請先不吝贊賞
⑵ 做程序員工資高嗎平時工作辛苦嗎~
我出身在一個普通家庭,家庭條件一般。從小時候起,我就發誓,長大後一定要出人頭地,讓家裡過上好日子。從小好好學習,終於考上了重點大學。最近計算機很熱門,聽說賺錢也挺多的,我對計算機也比較感興趣,於是大學就報了軟體工程專業。
大家都軟體行業很辛苦,需要學很多東西,而且需要不停地去學習,因為新的技術發展的太快。於是,我認真聽課,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理論和實踐結合,於是我就經常泡在機房裡做實驗。干程序員這一行,首先必須得精通編程語言,C++、java、C#我都有涉獵,Ruby這樣的腳本語言我也嘗試過。數據結構這門課也很重要,各種演算法、結構 必須瞭然於胸。我平時也比較留意一些公司的招聘,注意到很多公司對linux下的編程經驗都有要求,於是我要自學了linux,自己也做了一些小應用。後來一個老師感覺我不錯,讓我跟他在實驗室幫他做項目。在實驗室里我學到了很多,實驗室里各種大牛,為了不脫後腿,我唯有更拚命的努力。順便說一下,程序員是很辛苦的,以後上班了幾乎每天都在電腦前,沒有好的身體很難堅持下去。我每天晚上都堅持去操場跑步鍛煉身體。跑步的時候可以想想今天學到了哪些東西,規劃一下最近幾天的打算,其實對學習也是很有幫助的。大四了,憑借我扎實的基礎和豐富的項目經驗,我成功的進了華為。我們學院這么多人去,只錄了兩個,我很驕傲。
華為的工資還不錯,不過就是太累了,經常晚上加班,周六周日加班(而且不給加班費)。雖然工資還可以,但是在大城市裡也只夠平時消費,物價太貴,每個月也余不了多少錢。我想,我一定要好好乾,爭取多拿點年終獎,甚至升職,我給自己定了個目標,三年內升項目經理。每天我的生活很固定,公司———租房,雖然很辛苦,我相信總有一天我會成功的。畢竟華為里人才太多,要想在這里嶄露頭角,必須比別人更努力。工作很緊張,甚至上廁所的時候都在想bug怎麼解決。有一天,在廁所的門上,看見了一個廣告:招男女公關,情感陪護,月入過萬不是夢。於是我打了電話去,憑借我大學時每天跑步鍛煉出的好身體,我每個月賺3W以上很輕松
⑶ 我是一個程序員,我想鍛煉身體
晚上去健身中心鍛煉鍛煉就可以,我有個朋友也是天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的,辦了張健身卡,每星期去4-5次,不到一年的時間體型就練出來了,效果很明顯
⑷ 華夏幸福要求員工跑步每月五十公里。且與績效掛鉤他們承諾的年終20%
這個東西有點不靠譜了。
每月跑50公里。
跑不下來怎麼辦呀。
還跟績效掛鉤。
河北企業就是這么奇葩。
⑸ 50多公里開車要多久
30分鍾左右。
開車50公里取決於開車速度與路況,平均速度為60公里每小時則需要半個小時,平均速度為120公里每小時則需要15分鍾,車速的快慢與駕駛者的駕駛風格和路況有關系。
但是無論如何,駕駛的過程中,都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文明駕駛,在參與交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明駕駛,尊重交通規則。道路行駛安全對於交通參與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項技能,所有的交通參與者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開車注意事項
上路前檢查一下車輛,胎壓是否充足、隨車工具等等,雖然隨車工具用得上的幾率很少,但是如果有遺失或者損壞要及時購置。
新手上路,盡量先走最熟悉的路線,培養一下路感和方向感,有些司機一坐進駕駛艙,方向感就丟失了一大半,原本設計好的路線也不知道往哪走了,最終繞來繞去。這種情況就要多留意遠處的交通指示牌,想辦法回到熟悉的主幹道,注意寧可繞路也不要違反交通規則。
⑹ 程序員打50萬行代碼要打多久
有些代碼是自動生成的,那要看你這五十萬怎麼打了,不論怎麼說五十萬不是個小數目,加油吧,祝你就好運啦
⑺ 一天跑步50公里鍛煉身體夠了嗎,是否已經達到鍛煉的效果
如果你不是專業運動員,你的運動量是嚴重過量了,其實對你身體是傷害而不是補益。人體的能量消耗應該同能量補充成正比,一天中50公里的能量消耗靠飲食顯然是補不回來的,所以你是過量了,希望以後減量。最好不超過20公里
⑻ 程序員的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每天在電腦面前度過的。通過不斷地去編程,來完成自己的工作。有時候會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天天都要面對電腦。
⑼ 作為一個兩年的程序員,很迷茫,應該怎麼辦
鹽商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迷茫,不知所措。
其實作為程序員做了兩年,那麼一定是技術很不錯的,也適應了這種生活和工作,就這個階段就需要在進一步的努力突破,現在的技術水平有新的提升,像我那個時候做程序員也有迷茫的時候,後來我又報了一個專業班,進行全方位的進行和學習,從而突破了自己,那麼就從這種迷茫期慢慢的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