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黃家駒一共賺了多少錢
4億港幣。黃家駒一生賺了4億港幣,去世後父母將其吉他拍賣了500萬然後做了愛心捐款,他賺的錢都是通過歌賺的因為他們做音樂不是為了錢、不是為拿獎。
❷ 程序猿復現黃家駒是怎麼回事
今天是黃家駒逝世24周年的紀念日,一段關於網路程序員紀念黃家駒的彩蛋意外地在朋友圈裡刷了屏。小編忍不住去體驗了下,為了紀念偶像,粉絲能費心做到這個效果,走紅也在情理之中。
為了向心中的偶像致敬,懂技術的程序員用這種特殊的方式復現Beyond1991年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辦的生命接觸演唱會里家駒演唱的畫面,這場演唱會被公認為是Beyond樂隊最輝煌的時刻。可能他們希望在今天這樣一個日子,能留住家駒生命中最耀眼的時刻。
❸ 求黃家駒全部資料詳細點
黃家駒(1962.6.10~1993.6.30),中國香港男歌手、原創音樂人、吉他手,搖滾樂隊beyond主唱及創隊成員。
1983年黃家駒以歌曲《大廈》在香港歌壇出道;同年beyond樂隊正式成立,黃家駒擔任樂隊的主唱。1988年發行專輯《秘密警察》。1989年黃家駒作曲的《真的愛你》獲得十大勁歌金曲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1990年憑借《光輝歲月》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1992年發行專輯《繼續革命》。1993年獲得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獎追頒的「無休止符紀念獎」。
黃家駒有獨特的沙啞嗓音,對尾音的顫抖式處理成為他的標志。他擅長詞曲創作以及吉他彈奏,beyond在1983年到1993年這段時期發表的大部分音樂作品均為黃家駒作曲及主唱。
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留醫六天後於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
❹ 關於beyond黃家駒
黃家駒 黃家駒(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中國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主唱兼節奏吉他手,也是其樂隊貝斯手黃家強的二哥,其籍貫為廣東省台山市。於1993年在日本東京意外去世,終年31歲。中文名:黃家駒外文名:Wong Ka Kui(英);Koma(日)別名:黃伯、黑仔、四眼仔國籍:中國民族:漢族出生地:中國香港出生日期:1962年6月10日逝世日期:1993年6月30日職業:音樂人、吉他手畢業院校:博允中學學歷:初中身高:5英尺7英寸籍貫:廣東省台山市語言:粵語、普通話、日語、英語愛好:球類運動、閱讀、釣魚、游泳
❺ 黃家駒一生的經歷,從生到死的全過程。
黃家駒(Wong Ka Kui,1962.06.10-1993.06.30),中國香港已故著名歌手,原創音樂人、吉他手。
1962年生於香港,是香港殿堂級搖滾樂隊Beyond的主唱、吉他手及創隊成員,BEYOND為中國香港也是華人地區的殿堂級搖滾樂隊,亦是樂隊的靈魂人物。不但在香港、中國大陸及台灣均有樂迷,遠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海外華人地區亦有眾多粉絲。樂隊作曲風格屬於原創型,其作品以寫實為主
個人擅長於創作,吉他技術精湛及極具音樂才華,又以獨特的沙啞嗓音、尾音處理巧妙見稱,是香港樂壇公認的巨星。其弟弟(黃家強)也是樂隊低音吉他手。
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留醫六天後於1993年6月30日逝世,享年31歲。由他創作出的《大地》《真的愛你》《長城》《光輝歲月》《海闊天空》等歌曲已成為無數樂迷心中的經典。
八十年代初期,黃家駒通過香港TomLee琴行老闆的介紹下認識了葉世榮,並發覺彼此音樂興趣相近,於是聯同兩位朋友鄧煒謙(又名:鄔林;英文名:William)及李榮潮一起組成樂隊作音樂交流,此為Beyond的雛型。Beyond於1983年正式組建,樂隊在經過幾次人事變動的期間時,貝斯手黃家強和主音吉他手黃貫中先後加入;並自資舉辦「永遠等待」音樂會及推出盒帶《再見理想》,終獲唱片公司經理人垂青而加入樂壇。
Beyond在1983年至1993年的階段時發表的大部分作品均為黃家駒創作及主唱;黃家駒除了為自己的樂隊創作作品之外,偶爾他也為其他的歌手(例如許冠傑、譚詠麟、麥潔文、王菲、蔡興麟等)創作。但遺憾的是,由於當時Beyond四人時代後期所屬唱片公司(華納)的高層抱著「好作品應該留給自己,樂迷想聽Beyond的音樂就應該買Beyond的唱片」的狹隘思想,反對Beyond成員把自己作品交給別人演繹,故有機會與Beyond合作的歌手不多。
BEYOND
黃家駒具有率真的性格,且敢怒敢言!因此有時令娛樂圈中的人不滿;然而其果斷、健談的個性,也令他成為Beyond的隊長,並帶領Beyond力闖多個高峰使其成為了中國香港的殿堂級樂隊。不過由於他們對香港樂壇失望,再加上希望樂隊能夠沖出香港,Beyond決定向台灣、日本、東南亞等地方發展。
1991年9月,Beyond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此時日本唱片公司經理人對Beyond產生了興趣並與他們簽約,帶領Beyond往日本及亞洲其他地區發展。同年年底,他們轉投華納唱片,開始了Beyond的華納時代,黃家駒表示這是他們希望有更大自由度去玩音樂。
1992年,Beyond開始長居日本,並接下大大小小的工作,其中包括他們最不願意的游戲節目;他們在起初時以為日本比香港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做音樂,誰知卻依然要裝「鄰家的小男孩」去得到日本樂迷認同。雖然他們在日本的生活很孤獨,但在那裡學習到了和香港不一樣的音樂成為了Beyond在日本玩音樂最大的推動力。此時的Beyond,在日本的知名度已慢慢上升並引來一些支持者。
編輯本段去世過程
1993年6月24日
Beyond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台拍攝游戲節目「Ucchan-nanchannoyarunarayaraneba」,這是日本的一個非常受歡迎的游戲節目,而這個節目的兩位主持人—內村光良和Nanbara(黑色餅乾的成員之一)在日本十分出名。此節目是富士電視台一個極受歡迎的製作,由1990年10月開始啟播,收視率很高;當時每逢星期六,安排在黃金時段播放。
黃家駒隨樂隊日本之行(18張)
當時電視台正在錄制一個綜合性節目,並邀請了一批嘉賓參與演出,其中包括中國香港的Beyond成員(黃家駒、黃家強、黃貫中、葉世榮)。
日本凌晨1時(香港時間半夜12時),錄制開始,在一個名為「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游戲環節中,當天12名嘉賓分成兩組,在一個舞台上進行比賽。
舞台高約3米,台的中央有一個水槽,上空懸綴「寶物」,由兩組人爭奪。比賽進行了15分鍾,兩隊人集中到台的一方;由於台上濕滑,有些人滑倒並撞向台後的背景板;由於沖力大,背景板後的支架脫落;而節目主持人內村光良(28歲)及Beyond的黃家駒(31歲)分別墜落地上,黃家駒不幸頭先墜地,陷入了昏迷狀態,而內村光良頭戴安全帽僅受輕傷並無大礙。在日本時間凌晨1時25分及30分,兩輛救護車分別趕到,把二人送往就近的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就診;經醫生診斷,證實黃家駒的傷勢為急性腦膜血腫,頭蓋骨骨折,腦挫傷和急性腦腫脹,一直未能蘇醒。黃家駒所住的東京女子醫大位於新宿區川田町,為六層高建築物,家駒被安排在頂樓一獨立病房留院觀察。當日在日本,只有一份晚報報導了這宗意外。
事發後,該院發言人稱黃家駒仍然昏迷,情況嚴重;由於仍未確定腦部受損程度,故不能馬上進行手術,一切待進一步檢查才作決定。
至於Beyond其他成員,亦多次前往醫院探望黃家駒,在醫院等候進一步消息。
東京女子醫大加強了守衛,一切閑雜人等拒於門外;除了黃家駒的親友外,就只准富士電視台的工作人員進出。
聞風而至的Beyond樂迷不能進入探望,只好懷著憂傷的心情在醫院外面等候;有些女樂迷守在一家食店折紙鶴,打算連夜折好一千隻送給家駒,望他早日康復。
日本藝術界發生過的演出事故,以1981年10月5日,河合奈保子在NHK電視台作演唱綵排時的一宗意外最為嚴重;當時河合奈保子年僅18歲,在舞台上不慎踩進洞口,跌落4米高的台下地面,導致腰椎骨折斷。
1993年6月25日
家駒的家人去了日本,另外香港商業二台DJ郭啟華亦去到日本,他從日本一位友人口中得知此事;而香港的傳媒對於此宗意外非常關注,但由於台風和簽證的關系,他們被迫延遲出發到日本。意外發生後,Beyond的日本經理人並沒提及這件意外,這反映出他們和富士電視台有意把事情隱瞞。大部分的日本報章均有報導這宗新聞,但是篇幅卻相當小;而大幅報導這次意外的報紙,亦只提及內村光良,並沒有怎樣去報導家駒的情況;相反在香港,所有報章均以頭版和大篇幅去報導這次意外。
1993年6月26日
香港一名腦科專家指出:如果腦部受重擊,傷者可能立刻陷入昏迷;而腦部腫脹會令腦部壓力增加,如壓力超出可控制范圍,傷者會因腦出血而死。他指出治療腦出血的標準是立刻替病人進行腦掃描,如發現瘀血就要進行開腦手術、清除瘀血及放入儀器測量腦壓或用葯物降低腦壓。
黃家駒墓(新)
這位腦科專家表示「據外電報道,黃家駒受傷後未進行過手術,此舉有點令人奇怪」!但另外一方面消息是「嘉禾公司曾請人去找南斯拉夫兩位出色的腦外科聖手准備來治家駒的病。這兩位專家,當年曾治療在南斯拉夫拍《龍虎兄弟》受傷的成龍,十分成功。但當時,他們的國家正處在戰亂中,兩位腦科聖手一位下落不明,另一位叫積奇的則被塞爾維亞方面招入軍中做軍醫,很難來日本」。
在中國香港,商業二台為家駒舉行了一個祈禱會,希望家駒能早日痊癒。在這次祈禱會中,太極樂隊的鄧建明以及商台的DJ作了《愛的力量》,祈求家駒能夠度過這一個難關。
香港的報章繼續報導家駒的情況,但由於日本方面的新聞封鎖,香港的報章只能得到很有限的消息,大部分報章只說家駒情況尚可。
1993年6月27日
香港的報章報導了那一個祈禱晚會和家駒的治療情況,而大部份的報章指出家駒的日文名字「Koma」與英文昏迷「Coma」的發音相似是非常不吉利。
1993年6月28日
日本東京富士電視台設立熱線給中國香港。同日,在記者會上,家強希望意外發生在自己身上,並抱頭痛哭。
1993年6月29日
香港報章已經沒有什麼有關家駒的消息可報導,他們主要報導了記者會的情況;在日本,可能由於家強的一番話令到他們開始增加對家駒的報導。
1993年6月30日
黃家駒墓(舊)
當日,東京正下著雨。
傳媒的報導大概是說「家駒的情況穩定」、「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為他祈禱」,富士電視台亦指出他們不會停播這個危險的游戲,而Beyond的日本經理人亦繼續否認有關新聞封鎖的事。
就在這一天,一代音樂天驕—黃家駒於下午16時15分(該時間為日本當地時間,而中國當地時間是當天下午15時15分)在日本東京去世,年僅31歲。
同日黃昏,以下是由記者會中抽出的:
1、6月24日凌晨,在富士電視台第四錄影室進行「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節目拍攝過程中,香港搖滾樂隊Beyond的黃家駒先生不慎從舞台上摔下。深受重傷的黃家駒先生,被送往東京女子醫學大學病院接受搶救。但是在今天6月30日下午4點15分因為急性腦膜血腫,頭蓋骨骨折,腦挫傷和急性腦腫脹,已不幸去世。
2、我們希望黃家駒先生得到安息。在此,我們亦向黃家駒先生的家人表示深切慰問。這次意外對於黃家駒的家人以及他的樂迷是非常可惜的,我們對於這次不幸的事件表示遺憾。我們在此保證,同樣的意外將不會再次發生。(但是在1998年又有同樣的意外發生。富士電視台中的一名職員在節目中由大廈跌下,但該名職員並沒有死亡)
3、他的家人和Beyond的其他成員都在醫院陪伴他到最後一刻。
4、我們認為這次意外是在我們意料之外,但無可否認,意外是在我們的錄影廠發生;我們將會展開全面的調查,並會商討有關賠償的安排。
1993年7月1日
香港無線電視台新聞報導黃家駒去世的消息,香港所有的報紙也將此消息作為頭條,有些報社更出版一些特別紀念的刊物。很多香港的媒體也有報導及弔唁,也有些人討論日本節目的安全性;而電視台及電台也播出一些特備節目,商業二台也播悲傷的節目。
在日本,傳媒也在報導此株令人傷心的新聞;但日本人大多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一些人記錯歌名,有些甚至不知道Beyond是什麼。相對在東南亞地區例如馬來西亞及新加坡,此事卻被大肆報導。
1993年7月2日
在香港,傳媒報導他的去世及播出悲傷的節目,另外也有很多娛樂圈有關的人來弔唁。
家駒的家人帶著家駒的遺體乘搭CX505回港(CX—國泰航空公司),大批樂迷在機場等候。
Uchimura及Nanbara也有到家駒的喪禮來弔唁,當日他們上到一個電台節目,憶述當時的情形及感受,也再一次表示難過。
1993年7月3日
香港的一些報紙刊載有關喪禮的事宜,富士電視台也派人到靈堂慰問及與Beyond成員開了一個記者會。晚上,家駒的遺體被運到靈堂——香港殯儀館。
1993年7月4日至5日
7月4日晚,有一個通宵紀念家駒的聚會;而商業二台亦在高山劇院有一個悼念聚會,當晚有2600個樂迷參
黃家駒遺像
與。
直至7月5日,家駒的公開喪禮才設立;場面極為混亂,樂迷阻塞當區的交通,要警員到場圍持秩序,聽說還有一部電車被歌迷們阻擋住。之後,家駒的遺體被運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15段6台25號安葬。
1993年7月6日之後
在香港,仍有很多傳媒報導家駒的情況,但在日本有關的報導則一日比一日少;這是因為Beyond在日本沒有Ucchan和Nanchan那般著名,除了Beyond的樂迷外,大部分的日本人對Beyond並無多大興趣。
7月9日,Beyond的成員到日本參加悼念聚會。在7月11日,在日本非常著名的ShibauraZojoji寺院,共有700名樂迷參加聚會;當日,他們也開了一個記者會。
翌日,大多香港報紙報導悼念聚會事宜。悼念聚會後,報道亦逐漸減少了。
在日本的流行榜OriconChart中,《FarAway》的銷量最高時排第48位;因為這是家駒意外報導的背景音樂,而且這首歌亦是日本一部電視劇的片尾曲(是用這首歌的中文版《海闊天空》)。
❻ 黃家駒經歷過什麼
1983年Beyond正式組成,由在琴行老闆介紹下認識的葉世榮,聯同兩位朋友鄧煒謙及李榮潮一起組成,黃家駒擔任主唱兼節奏吉他手。
1987年,Beyond在自資舉辦「永遠等待演唱會」及推出盒帶《再見理想》後,得到唱片公司專業經理人的協助,正式進入商業流行樂壇。
❼ 黃家駒的簡歷
先簡單回顧一下香港樂隊興盛時期。
八十年代,樂隊潮出現在香港歌壇。太極開始是最受歡迎的樂隊,但很快水平大滑倍受質疑,逐漸沉下。
達明後來者居上,演繹新浪漫曲風。排第三的RAIDAS由作曲黃耀光,主音陳德彰,詞人林夕組成,風格接近大眾,極受歡迎。
這個時期的BEYOND出了《永遠等待》《阿拉伯跳舞女郎》兩張唱片,因風格另類,沒引起太多注意。
而BEYOND最早錄音是在香港另類音樂先驅唱片《香港》裏,他們的ART ROCK作品《大廈》《腦部侵蝕》收錄其中。
88年3月BEYOND出專輯《現代舞台》,9月出專輯《秘密員警》,《沖開一切》,《大地》,《喜歡你》三首歌橫掃各種排行榜,異軍突起,《大地》還進入了十大金曲,從此開創自己的時代,形成達明和BEYOND齊驅並駕的局面。
89年後,BEYOND聲勢超過被批沒有突破的達明,奠定自己的高度。那時還有小島,凡風,民間傳奇,藍戰士等樂隊,BEYOND的劉志遠也離隊組成浮世繪,轉向類似達明的曲風。
後來樂隊基本陸續解散,很多人轉干別的事,很奇怪的是藍戰士的單立文,這位出色的樂手,當年為家駒扶靈的摯友之一,成了拍三級片的明星,令人驚愕。
以前只知道BEYOND的歌,其他基本一無所知,直到97年張雨生車禍而逝,偶爾在BBS上看到一篇寫張雨生和黃家駒對比的文章,才開始慢慢了解。過去一直以為黃家駒另類,看過很多視頻資料後才知完全錯了。
黃家駒沒有明星氣質,華麗浪漫這樣的字眼無法用在他身上,更不是苗喬偉吳岱融(我覺得兩人是香港帥哥的代表)
那種玉樹臨風小生,但卻是越看越舒服的人。
我解讀出來的黃家駒認真質朴愛笑,很有主見,也很有趣,隨和親切得象鄰家哥哥。
家駒骨子裏有種樸素的傳統執著,令他的歌和他所帶領的BEYOND都有這樣氣質,他離世後,BEYOND的質朴也隨之消減。
他進歌壇前做過很多工作,進歌壇後前三年仍兼職,後來紅了,財產也寥寥,富士電視台的補償比他一生掙的錢多,真是唏噓。
曾有很多人開出各種誘惑條件企圖令BEYOND分開發展,家駒說:「不要期望我解散BEYOND,不是BEYOND需要我,是我需要BEYOND,失去BEYOND,我無法承受這個打擊,BEYOND失去我,找個人補上就行了。」但用劉卓輝的話來說,補人容易,可去那裏再找一個家駒?
在香港,打造一個樂隊比打造一個明星要花費多幾倍的錢財人力,所以唱片公司極少起用樂隊,條件也較苛刻。
作為創作編曲等工作都包攬了的樂隊,BEYOND的付出和收入絕對不成正比,四人分一份工資,除了宣傳,大半時間都花在創作和練習上,他們不可能也無意去參加更多活動以得到更豐厚的收入,所以前十年發展,都處在一個很辛苦,收入一般的狀態。
香港不少明星出了位就變得非常奢華,家駒一直依舊,不管紅或不紅,也不象其他明星那樣衣光鮮艷,精心裝扮,鏡頭拉近,你還可以清晰看到他不光滑的臉無任何修飾。當年有媒體評BEYOND成員是娛樂圈衣著品位最差之一,因為他們就是牛仔褲T恤之類。對此評論家駒覺得很無謂,他表示收入本來就不多,而且每年個人吉他維護費就高達四五十萬,買樂器和BAND房設置更要花一大筆錢,根本沒多少錢去衣服。家駒朋友都說,家駒寧願把錢都花在音樂上,也不肯花錢去多買一件衣服。
其實以家駒的條件做個人發展,肯定成賺千百萬天皇巨星級人物,風光無限。
香港象他那樣曲詞彈唱編樣樣出色的人極其少有,多少人想把他收為已用,但很多誘惑被他推開了。
家駒更極力淡化在BEYOND的突出位置,隊友演唱時,常有意無意退後或走開,讓燈光不聚焦他。歌迷叫他名字,他偶而笑笑卻從無回應,有時還說些「這是我們的吉他手PAUL」之類的話轉移注意。
家駒的光芒實在太強烈,無法忽視,但他從來沒向任何人擺過一絲架子,不能感覺到任何明星氣息。
閃光燈下始終不迷失,家駒一直保持到生命結束,這是我最敬佩的一點。
除了工作,家駒的生活游離娛樂圈外,他站在這個圈子的邊緣,走在現實和理想之間。
《再見理想》,家駒85年寫的歌,第一次唱時他說,這是我寫後幾天幾夜睡不著的歌。88年劉志遠離隊,他也唱了這首歌說,我們的遠仔有更大的理想要進行,我期待他理想的實現。
在91年生命接觸演唱會,家駒說:這麼多年經歷了很多事,從沒機會到有機會,有開心也有不開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會堅持自己的信念,一起彈吉他彈到手指不會動為止,這首很老的歌,記載著我們當年玩音樂的感觸,雖然今天那麼多人分享我們的音樂,但很多時候還是孤獨落寞,我要多謝一位朋友,八年來他和我們一起笑一起落淚,他就是我們的經紀人。
家駒料不到當年真心感謝的陳建添後來會做傷害他的事。擁有多首家駒遺作版權的陳建添賣了一首給某個樂隊後,給家駒父親的支票赫然寫的是黃家駒收,使BEYOND火冒三丈,陳建添卻說是筆誤。
他還趁著20周年出了張BEYOND早年演唱會VCD,付上家駒生氣歌迷亂扔東西罵了句「撲街」的鏡頭。
前些時候香港某周刊把家駒遺容登出來,更令BEYOND在媒體前罵人。
家駒去世十年仍不安寧,也難怪當年BYOEND到日本尋找另外天地,卻為此失去家駒。
羅大佑寫《家駒為什麼會死?》中提道:人死了,是誰害死家駒?沖動之後,罵罵日本人罵罵記者是可以理解的。
日本人沒有害死家駒,上電視是需要的,但不幸出了意外。我要問的是,為什麼家駒會死在日本,而不是死在香港。
很簡單,因為家駒覺得在香港搞音樂沒有什麼前途,所以轉往日本發展。家駒及beyond一直堅持一點,就是創作自己的音樂,很不幸的是,香港樂壇是一個及其不尊重音樂的地方!
日本是一個及其尊重原創音樂的市場,排行榜一百名內,原創音樂超過90%以上。
在日本改編歌曲或抄歌,是樂壇及社會最看不起的一種行為。beyond堅持原創,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只是自己風格的問題,更是一個尊嚴問題。beyond肯定無法生存,因為做原創音樂,起碼要消耗樂隊一半以上的時間和精力,而別人只要抄抄歌,張張嘴就行。在這種完全不公平的競爭之下,beyond如何在香港生存?」
90年去非洲後家駒得到靈感做了一張非洲音樂為主的唱片樣板,但被公司全部否決,最後出的是《Deliberate 猶豫》。
我覺得這張唱片也不錯,但對家駒來說,一直被牽制的郁悶難排解,也為他們去日本埋下伏筆。
《誰伴我闖盪》一曲就出自這專輯,冷寂孤獨,裡面的《系要聽ROCK N『 ROLL》,《堅持信念》,《誰來主宰》也預示著什麼
91年是BEYOND最鼎盛時期,香港第一個進紅館開唱的樂隊,更大誘惑在前面,BEYOND卻就在此時放棄這些,轉向日本。
新藝寶的老闆陳小寶希望家駒不要去,家駒說在香港不開心,決意離去,他又怎知是走上一條不歸路?
BEYOND和日本公司也有沖突,但在富士山下住的日子是他們感覺很快樂的一段時光。
看那些打雪仗,四個人在家裏做飯,家駒賴床不願起,家強蹲在馬桶上刷牙被世榮偷拍下的情形,確實很開心。
92年,BEYOND帶了風格冷峻的《繼續**》回港發行,這是一張充滿離鄉別井感覺,每首歌都值得玩味的唱片,主打歌是《長城》和《農民》。
在異國他鄉的家駒,漂泊感會令他希望有種依靠,而作為中國香港居民來說,祖國太遙遠陌生,缺乏實質了解。
家駒遠遠審視著這陌生國度,長城是中國文化象徵,農民是中國最大群體,憑著對兩者的感覺,他的曲和劉卓輝的詞天衣無縫結合,造出悠遠深沉意境。
好曲一定要好詞才能完美,黃家駒和劉卓輝這對搭檔是完美的。他們總是心有靈犀,合作十五首歌全是精品。
家駒去世後,劉卓輝漸漸不再填詞,說找不到好曲。
他和家駒相呼應的質朴沉穩在越來越充滿沉淪情慾的香港已無用武之地,沉寂是無奈也是必然的。
家駒生命最後兩年寫的曲多帶冷清悲涼,比如《無語問蒼天》《遙望》《無盡空虛》等,還有那麼熟悉的《海闊天空》。
在日本飄泊,雖然有了些自由,但無法合拍,孤立無助,前路在哪裡?
家駒漠然地唱著《繼續沉醉》:冷眼望,望四周人已變化,繁榮湛清的海港,已變得世俗與冷漠。
而《可否沖破》中有他們的期望:
「不想每天爭斗,真假我已經看透,世界已越變越糊塗,太多慾望逼壓,我已厭倦了象從前受騙,可否沖破眼前這裝扮,可否沖破以前那顫抖的歲月,道別舊日落寞堅守我自信。」
《不可一世》中更有家駒的強硬:從不信要屈膝面對生命,終使沒人幫,一生只靠我雙手,讓我放聲瘋狂叫嚷。
這是〈繼續**〉裏最高昂放肆的歌,看家駒現場唱,聲音神態異常堅定。
93年的〈樂與怒〉,快樂與憤怒,是家駒生命的終結,我們永遠看不到後面會有什麼樣的燦爛。
〈樂與怒〉比〈繼續**〉明朗很多,充滿希望和積極。
狂野的〈我是憤怒〉〈狂人山莊〉激昂豪氣,《狂人山莊》是我極其喜歡的一首歌,家駒寫的好詞,一改以往的唱腔,令人如回到一個熱血悲壯的俠客世界,而家駒就是那個始終抱著熱情和信仰的大俠。
暗喻97回歸的〈爸爸媽媽〉則有著他們的迷惘和期待。
〈走不開的快樂〉裏,家駒告訴我們:「世界終然冷冰充滿壓抑,繁華都市裡,人群失去感覺。平凡中的你,平凡中的我都不錯,不須抱怨跌倒了,快樂在暴風內尋,不要苦惱自縛,只要懂得胸襟變深海……」
很多人說〈命運是你家〉是家駒的寫照:「天生你是個不屈不撓的男子,不須修飾的面孔都不錯」。
可是這個無論多不屈不撓的男子,也無法抵擋死亡。
據說他昏迷前對抱著自己的家強說了一生最後三個字:「疼,保重……」。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的《海闊天空》是如此離奇巧合地成了家駒的絕唱,以致家強唱到這句失聲痛哭。
家駒對家強的疼惜是很明顯,眾所周知的,每次演出總有意無意地望向家強笑,帶著笑意的眼裏充滿寵溺,或者走近他身邊,可能是鼓勵,可能是兄弟間一種交流。
家駒去世那天下著冷雨,有些日本的和從香港趕來的歌迷擠在大門外哭泣,不少工作人員坐在走廊裏哭,家駒父母的悲痛哭聲傳得很遠,與家駒一起掉下,卻有帽子保護大難不死的主持人也在抱頭痛哭,或許有很多愧疚,BEYOND三個成員則被隔離起來。
對家強,那是相伴依賴三十年的哥哥,對世榮,那是十七歲就認識,一起玩一起工作的死黨,對PAUL,那是他的老師和好友,該如何面對這個無法接受的事實?
後來的記者招待會,PAUL沈默,面容浮腫的家強對著別人的示意,不知所措。世榮低頭坐著,長長的頭發遮住了眼睛和臉說:「我希望歌迷們冷靜下來,家駒只是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以後,我們每個音符都是給他聽的。」
面對死亡人極端無力,眼睜睜看著,一點辦法也沒有,是完全的絕望。如果你曾直面死亡,就會有這種刻心的感覺。
日本警方和富士電視台的處理令BEYOND不滿,交涉幾度破裂,家強激動地說:「我不要錢!把哥哥還?琚I」
這些是是非非隨著歲月流逝被很多人淡忘,唯有家強多年後還會忿忿說句:「我真的很憎恨他們。」
雖然他不再象以前一提就哭,長長一段時間怕黑怕孤獨,要人日夜陪著,更不能聽家駒以前的聲音,但悲傷可以被時間埋葬得很深,不忿和遺憾無法輕易消散。只是生命逝去了,無論怎麼不忿,怎麼伸手想抓回,都是徒勞無功。
如果可以,我寧願家強是永遠在哥哥庇護下的孩子,寧願BEYOND還在艱難地探索前路。
出名又如何?成功又如何?艱難又如何?都抵不過一個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的生命,一個給朋友家人帶來溫馨的生命,一個寫出很好音樂的生命。
江湖夜雨十年燈,人事浮沉幾番新,是也,非也,化為蝴蝶。
家駒對音樂很執著,對吉他更到了痴迷地步,也是香港公認的吉他頂尖高手。
曾經在TVB一個大型晚會上,家駒和好友,太極的鄧建明即興吉他大鬥法,整整玩了20多分鍾(有點奇怪,當時怎麼被允許了?!),看到台下的人目瞪口呆。
PAUL的技術有八成學自家駒,香港有不少人也是家駒的學生或受過點撥,比如後來出現在BEYOND演唱會上的吉他手黃仲賢,而當年玩樂隊的少年起碼有九成是受家駒影響,一直追隨他。
除了吉他,很多樂器家駒也拿得起放得下,如貝斯,鼓,薩克斯,笛,鍵盤等,少年家駒最喜歡吹薩克斯,但買不起,他撿回鄰居遺棄的一把吉他,從此步入音樂生涯。看過一次家駒吹薩克斯,我一直認為吹薩克斯很優雅,家駒當時的風度大約倒了不少人,至少我這麼覺得。也見過一次家駒吹笛,86年的剖析演出,家駒用笛伴奏〈舊日的
足跡〉,長達三分鍾,吹錯一下,羞澀地笑了,唱的時候把笛象寶劍一樣抗在肩上,讓我想起少年劍客,那樣意氣風發。
〈沙丘魔女〉裏的笛聲是家駒吹的,應該是他公開發表唯一一次不是吉他的樂器聲。
家駒一生中寫下至少七八百首曲,只有廖廖一百多發表,沒發表的也有少量流傳出來,有些類似聖歌,有些以七大洲或一些城市做主題,表達對這些地方的感覺等等,各種各樣的風格題材都有。
聽過的DEMO,我最喜歡《Southern All Stars》,感覺如在晚風中,滿天星光下,輕彈吉他,落寞但恬靜。
這些未發表作品跟家駒發表的作品比,就象藏在海底的根基和露出海面的一角,讓你由衷地感嘆他的才華。
很可惜,這些深海下的東西永遠不能看到了。
家駒發表的作品除了十幾首情歌外,大致可分為勵志,BEYOND式怨曲,和平與愛,家國情思四類。
他的作品沒有隱晦噯味故弄玄虛,也沒有學院派的華麗精緻,鮮明簡朴無修飾。
如果說許冠傑是開創門派的一代宗師,家駒就是他門派裏最出色的高徒,能最好繼承歌神那種深入平民,簡潔明朗風格,只有本身出自草根家庭的黃家駒。
他們有很相似的東西,都是受西方音樂影響成長,都是十六歲開始玩樂隊,都寫得一手好曲,會玩很多樂器,而且形象都是那麼健康。也是樂隊出身的許冠傑寫歌旋律優美,編排比BEYOND更簡練短小,卻仍然動人,充滿人生真實感觸。
但許冠傑絕對不會負上ROCK的累,而做著類似事情的家駒卻一直背負這樣的累。
他們之間的淵源也不淺,許冠傑很嘉賞家駒,和朋友合作的專輯《SamAndFriends》就有家駒作曲的《交織千個心》,那時BEYOND還不是紅樂隊,對著許冠傑,年少氣盛的家駒也恭敬叫聲「大哥SAM」。
在粵語流行曲方面,家駒能寫硬朗豪放的歌,也能寫優美婉約的歌,以簡明流暢的旋律,直抒胸臆的詞表達人生,和許冠傑相似。
兩者的曲調,一個古雅和詼諧,一個質朴和率真,但許冠傑的層面更廣,面對所有男女老少,家駒主要是面對年輕人。
「鬼馬歌」不是隨便就能作唱的,沒有許冠傑的睿智溫文,會非常惡俗。
如果沒有切身體會,或者那種心懷,比如叫那些一派高貴沉淪的歌星演繹,只會矯柔造作。
對家駒來說,本身的環境令他感同身受,向歌神致敬翻唱的《半斤八兩》輕車駕熟地演繹出來。
以前他們就作過首〈俾面派對〉,調侃參加娛樂圈各種派對的無奈。
92年出的試探性粵語EP《無盡空虛》只有三首歌:無盡空虛,點解點解,長城(日語版),《點解點解》便帶了許氏「鬼馬歌」風格,預示以後會有類似歌曲出現。
《樂與怒》裏的《爸爸媽媽》和《無無謂》運用大量俚語,《爸爸媽媽》說97問題,家駒還有段搞怪念讀。
《無無謂》被四人怪裏怪氣地調侃每天不知所謂的人們在為了什麼活著。
許冠傑急流勇退後,香港唯有BEYOND作這樣的歌面對世俗生活,繼承中也加上自己特點。
家駒絕對能成為走得更遠的英雄,步入更高的殿堂,只可惜一切戈然而止。
發生巨變後BEYOND所有計劃打亂,「鬼馬歌」在今天的香港絕跡。
家駒受許冠傑的思想影響也不淺,從他寫的一些歌詞可見一斑,但畢竟年輕,有著血性和沖勁,所以他的歌總帶著男兒的陽剛之氣,基本上我沒發覺哪首歌適合女子唱。
不過他為王菲寫過一首《可否抱緊我》,如果不說我猜不到是他寫的,田震唱的〈千秋思念〉竟然是用家駒以前寫的曲,也令人大感意外。
最清雅的要數《原諒我今天》,這首發表於89年的歌很多人都不熟悉,我卻十分喜歡。
家駒用木吉他輕拂出一種落寞清凈意境,象極琵琶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開朗的家駒寫怨曲卻很刻骨,《灰色軌跡》是我注意BEYOND的開始,無論什麼時候聽都有種無法消散的深刻傷感,我不知道原因,可能實在太凄絕吧。
這是家駒91年為電影《天若有情》寫的音樂,還有悲愴的《未曾後悔》和溫柔的《是錯也不分》。
當年香港影視很多都用家駒的歌作氣氛渲染的插曲,《大時代》用《未曾後悔》,《笑看風雲》用《誰伴我闖盪》,《飛一般的愛情》用《喜歡你》等等。最怪的是風靡內地的古惑仔系列裡,《歲月無聲》用香港黑道語重新填詞,改名叫《刀光劍影》,豪情勵志的歌成了黑社會搏殺之歌,這首歌旋律本來很有男子血性,大概符合陳浩男形象就套用吧。
看著家駒從一個羞澀稚氣輕狂的少年慢慢變沉穩冷靜,就象看著很多人的生命歷程。
年少的家駒站在台上,緊張拘謹,忘記歌詞會楞一陣,說話還會說錯詞語,笑起來極其不好意思,彈吉他很自然,唱歌時手卻不知怎麼放,後來才慢慢變得自在,能輕松投入地演唱。
如果選一個詞語形容家駒,我選善良,不了解之前,我會選另類。中學那時,照片裏他的耳環,長發對我來說並不順眼。
我不喜歡男子留長發戴耳環,而家駒,這個戴著耳環的男子在我心中卻如孩子般的純朴。
我很奇怪他有如此真摯的笑容,他一笑,好象整個世界籠罩陽光,燦爛無比,跟我對他的最初感覺有太大出入。
他的笑容從小到大沒有過一絲改變,純粹得令人心折。看到他笑,也會不由自主地笑,有一種溫暖從心而生。
他有一顆善意的心,很自然地流露在平時的一舉一動,待人接物。
香港媒體把家駒列為「香港年輕一代的典範」,電影人黃百鳴對家駒的評論是:「他是一個很乖的人。」
家駒拍的電影《籠民》是一部反映香港低下層生活的社會片,獲幾項金像獎。
當時導演張之亮要找個口碑好,長在逆境,形象反叛卻令人有好感的年輕人演類似角色,放眼香港娛樂圈,張之亮選了
大家不看好但他覺得是唯一人選的家駒,成就了這部片的一個亮點。
家駒的音樂和他本人從來沒有戾氣,那怕唱多狂的歌也沒有半點暴戾,如他所唱「年輕不是藉口,放縱不是理由」。
這是我喜歡家駒及他的音樂的最主要原因。
BEYOND給香港歌迷的影響一是健康積極,二是讓很多人迷上吉他和創作。
那時歌迷裏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時期,行為狂熱,部分人常和BEYOND的工作人員甚至包括BEYOND成員起沖突。
這種瘋狂,甚至令到BEYOND被列入不得在大會堂舉辦演出的黑名單,因為有些歌迷會搞破壞,弄爛設備。
家駒多次在媒體前為歌迷的行為道歉,也常軟硬兼施地對付年少氣盛的歌迷,有時甚至非常嚴厲。
家駒墓前曾有歌迷哭訴:「我已經答應你變乖了,為什麼你答應我們回來卻不回來?」
或許他們聽不進長輩的話,但家駒的話是聽進了。
對有些人來說家駒可能只是個抽象名字,但在我心裡他很親切得象一個身邊的朋友,沒有任何神秘感。
音樂其實是人生的濃縮,脫離了音樂,家駒也過著平常生活,一如我們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
他喜歡隨意地上街溜達,喜歡一幫人天馬行空笑談,也常約上朋友露營,游泳,釣魚,自由開心。
簡陋的二樓後座是露宿者之家,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上來,笑聲罵聲吵架聲音樂聲,還有家駒滔滔不絕的說話聲交織,
令人懷念。失去家駒後,BEYOND三子很長時間不敢到二樓後座,不願面對沒有家駒。
除了音樂,家駒還有五大愛好:睡覺,吃東西,看書,聊天,沉思。
他在工作繁重的日子用安眠葯才能入睡,怎麼也叫不醒,所以常睡懶覺遲到,被同伴們埋怨懲罰,有時記者也會問家駒你還遲到嗎?讓他不好意思。
家駒走後,PAUL說不會再埋怨了,是家駒就是愛遲到。只是家駒這一睡不僅會遲到,還是永遠不起來。
家駒很喜歡拿著吉他一邊彈一邊想事情,很安靜,但一說話就不停地大侃,別人都怕被他纏著。
和BEYOND最好關系的媒體要數香港電台,除了談音樂,常會一大群人天南地北地亂吹,聽那些錄音,純屬朋友閑談,常笑到前仰後翻,令人懷念的單純歲月。
看著這些影像聽著這些聲音經常突然醒起,這樣一個有著溫暖笑容,出眾才華的人永遠只能在螢幕上展現他往日的音容笑貌,再也沒有未來……有時我想假如沒有陳建添游說BEYOND加入樂壇,家駒的未來會是什麼?
他應該過著正常生活,結婚生子,工作後才和一幫朋友玩玩音樂,而且肯定不會發生日本的意外。
如果這樣,也絕對是一種幸福。
十年前的葬禮轟動全城,但形式簡朴,沒有珠光寶氣,也沒有一個個明星走秀似走入那條星光大道般的路的情景,圈內圈外的人都是一身便裝靜靜而來,最多的還是歌迷和朋友的守侯。
家駒昏迷期間,一群群歌迷長跪廟裏希望神靈庇護,香港電台也與鄧建明開了個臨時節目,為家駒祈禱。
面對死亡,每個人最後的希望只有神靈了。
把家駒從日本帶回香港時,歌迷情緒非常激動,在機場發生了極度混亂。到出殯,警方加大了人手,仍被歌迷沖破攔住
靈車不放行。靈車去將軍澳途中,後面跟著一條長長車龍,全是歌迷追著叫著家駒快回來。
但家駒終是帶著那把伴他多年的木吉他而去,白頭人送黑頭人,一杯凈土掩風流,令人扼腕沮喪,萬分痛惜。
在香港電台組織的沒有任何歌星,只有歌迷和家駒學生的紀念會上,一律黑衣白衣,手腕上扎著黑帶,揮著家駒常用的手勢,
流著淚唱他往日的歌。
十年來,歌迷很多人已經結婚生子,那段年少時光還在記憶永不老去。
而這個打擊對BEYOND幾乎是致命的,過了幾年才慢慢緩過,他們絕跡於游樂節目不再去。
有家駒的BEYOND永遠成為一個傳奇,那是我最鍾愛的。
我們和BEYOND在不同的軌道運行,一剎那有了相交點,然後分開,繼續各自旅程,或許會走得越來越遠,
但相交點永恆存在,多年後回頭看,還在身後發著光芒。
這是人與人的一種奇妙交流,在生活沒有任何交集,但能在心靈上進行共鳴,音樂的美好就在這。
家駒三十一年生命,是一出很完整的人生,歡笑,淚水,成功,失落,迷惘,追尋……最後是死亡。
他的一生充滿爭斗,不甘於捆綁,但對每個人來說,不羈放縱愛自由都是不可能的,所以苦滿人生。
家駒屬於香港整體上還有著社會責任感和精神追求的最後一代,所以他會唱出「常望見理想在前面,心中已破落都市,
重令這裏再發光」,也詢問「平凡人的理想是否叫妄想」。
人生之苦在於執著,家駒很執著,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帶著BEYOND走向遙遠的彼岸,雖然還走不到。
那麼多人讀著年表式的BEYOND簡歷又如何了解這種慘澹和不甘?
不同性格的人一起做事,需要一個有號召力和凝聚力的領袖帶領,否則很難成事。
家駒就是BEYOND的領袖,他在的時候,他的人領導BEYOND,他不在的時候,他的靈魂引導BEYOND。
不管BEYOND的以前還是未來,家駒是不可超越的,各方面的出色使他能成為一種典範,影響不少人。
用家駒十幾年前的一段話作結束,也許你會想,和我們今天是何等相似:
「聖經說世界末日會降臨在2000年,如果我長命可以看到,這是頗為刺激的;但想到地球不再存有,我又以為是很沒意思的一件事。 這幾年流行一股末世紀風氣,人人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確讓人感到頭痛。
末世氣氛之濃厚讓人難以抗拒,不斷發現新的不治之症,國家與國家的互相爭斗此等新聞不絕於耳。
我常想:地球上有著許多小國,正期待新的世界或美好將來的來臨,但到了2000年末世,地球宣布再沒有人類的存在,這不是不公平的事嗎?為什麼那些所謂大國,因為有感自己發展差不多到盡頭,相信聖經所指的世界末日即將降臨,而在製造一股末世氣氛?
地球現在只有「期待死亡」與「渴望明天會更好」的兩類人,這究竟是怎樣的世界?我們應否繼續積極工作?
這些都是我在工作之餘或看新聞時才會想,也是我現在想到頭痛的問題。」
❽ 百度程序員ar復現黃家駒用的是什麼技術
說真的,可能有點晚了。但是,還是很支持你。只要肯用功,肯定就沒問題。國外的程序員搞技術都搞到歲
❾ 黃家駒介紹(不少於1000字)
黃家駒(1962.6.10~1993.6.30),中國香港男歌手、原創音樂人、吉他手,搖滾樂隊beyond主唱及創隊成員。1983年黃家駒以歌曲《大廈》在香港歌壇出道;同年beyond樂隊正式成立,黃家駒擔任樂隊的主唱。1988年發行專輯《秘密警察》。1989年黃家駒作曲的《真的愛你》獲得十大勁歌金曲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1990年憑借《光輝歲月》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1992年發行專輯《繼續革命》。1993年獲得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獎追頒的「無休止符紀念獎」
黃家駒有獨特的沙啞嗓音,對尾音的顫抖式處理成為他的標志。[8] 他擅長詞曲創作以及吉他彈奏,beyond在1983年到1993年這段時期發表的大部分音樂作品均為黃家駒作曲及主唱。
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留醫六天後於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
黃家駒1962年6月10日出生在香港的一個勞工家庭,他們一家七
黃家駒小時候
口住在九龍深水埗蘇屋邨徙置區內一個不到三十平方米的小單位。黃家駒小時候偶然從大姐的一些party中接觸到一些20世紀70年代的搖滾音樂,其中包括Deep Purple、Led Zeppelin等搖滾樂隊,此外英國搖滾樂歌手大衛·鮑威對黃家駒也產生了較大影響。[11]
黃家駒於博允中學畢業後,做過辦公室助理、電視檯布景員、推銷員等。17歲時,黃家駒在鄰居搬家的時候撿來了一把木吉他,這把木吉他是他的第一件樂器。一次他去參加地下樂隊,遭到主吉他手的羞辱,黃家駒回家後對弟弟黃家強說自己有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彈奏得比這位樂手更出色;這件事後,他開始勤練吉他。[12]
20世紀80年代初期,黃家駒經人介紹認識了葉世榮,發覺彼此音樂興趣相近,於是黃家駒、葉世榮聯同兩位朋友鄧煒謙及李榮潮一起組成樂隊作音樂交流,這支樂隊也是Beyond的雛型。[13]
演藝經歷編輯
1983年,beyond樂隊正式組建成立,黃家駒擔任樂隊的主唱[14] 。同年,beyo
黃家駒 (53張)
nd參加了由《吉他雜志》舉辦的山葉吉他比賽,並獲得冠軍。1984年,黃家駒除了參與一些演出外,還嘗試創作音樂作品;同年,beyond與其他一些地下樂隊合作灌錄了專輯《香港》,該專輯收錄了Beyond的兩首英文原創歌曲。[15-16]
1985年,黃家駒與beyond整日在band房練習,經常被鄰居投訴,因此向銀行貸款租下港島明愛中心,並以地下樂隊的身份舉辦了一場「永遠等待」演唱會。[17] 1986年,beyond發行專輯《再見理想》,專輯同名主打歌由黃家駒作曲並個人獨唱。[15] 《再見理想》可算是beyond早期最能代表他們精神與現實壓迫的作品。同年,黃家駒所在的Beyond樂隊與達明一派合錄了一盤盒帶《勁歌金曲 I》[18] 。
1987年,beyond發行EP《永遠等待》,黃家駒為該EP作曲5首,作詞4首,其中由黃家駒創作的歌曲《永遠等待》是beyond嘗試用粵語創作搖滾作品的開端,也是第一首中文作品。此外由黃家駒創作的《昔日舞曲》登上了香港電台流行榜,並且成為beyond第一首被電視台拍成MTV的歌曲;此時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仍未被大眾所接受,他們的裝扮也受到外界的批評[19] ;同年,黃家駒所在的beyond樂隊發行專輯《亞拉伯跳舞女郎》,嘗試尋找介於商業和搖滾間的平衡點[18] 。
1988年,beyond發行粵語專輯《現代舞台》,雖然銷量欠佳,但卻是Beyond批 判社會現象的開始[20] ;該專輯共收錄11首歌曲,黃家駒參與其中8首歌曲的作曲;同年,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一起在香港大專會堂舉辦了一場音樂會;之後發行嘗試走向大眾化的專輯《秘密警察》,該專輯收錄了黃家駒創作的多首歌曲;其中《喜歡你》是黃家駒寫給已分手的女友的一首歌曲[21] ;另外一首《再見理想》是黃家駒為了表達自己無助失落的情感而創作的歌曲;同年,由黃家駒創作的歌曲《大地》在1988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22-23] 。
1989年,beyond發行專輯《Beyond IV》,並且取得雙白金的銷量成績[24] ;同年,由黃家駒作曲的《真的愛你》獲得1989年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這首歌曲也成為beyond的代表作品之一[5] 。
1990年,黃家駒所在的beyond樂隊發行粵語專輯《命運派對》,該專輯共收錄了10首歌曲,其中有8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專輯中有不少關懷第三世界的歌曲,如《光輝歲月》是黃家駒為致敬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所寫;黃家駒亦憑借《光輝歲月》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6] ;專輯中《俾面派對》更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第一名。同年出演喜劇電影《開心鬼救開心鬼》,並為電影創作主題曲《戰勝心魔》以及插曲《文武英傑宣言》。
1991年,在勵志電影《BEYOND日記之莫欺少年窮》中飾演熱愛音樂的青年吳家駒,並且為電影創作了《誰伴我闖盪》、《不再猶豫》等歌曲;9月,黃家駒和beyond其他成員一起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五場「生命接觸」演唱會;同年,他們在日本NHK的節目上出現,並簽約日本經紀公司Amuse,從而正式進軍日本樂壇;年底,beyond在台灣發行第三張國語專輯《信念》,並重新簽約滾石唱片。在滾石唱片期間,beyond在台灣發行的國語專輯雖然受到好評,但是銷量欠佳[26] 。
1992年,黃家駒獲得香港新城電台頒發的作曲人獎;同年,黃家駒與beyond其他成員一起轉投華納唱片,並將音樂事業的重心轉移至日本;在日本的發展期間,beyond推出了兩張日語專輯以及三張日語EP,不過成績平平[24] ;此外,黃家駒在日本接下了很多演藝工作,其中包括參與錄制游戲節目 。
1993年5月,beyond發行粵語專輯《樂與怒》[28] ,該專輯不僅保持了beyond一貫的原創性,還回歸到了搖滾曲風;專輯中由黃家駒作曲的《海闊天空》獲得1993年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頒發的「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獎」[29] ;6月24日,黃家駒在東京富士電視台錄制節目時,不慎從舞台上跌落成重傷,之後昏迷不醒;6月30日,黃家駒在日本東京去世,終年31歲;7月5日,黃家駒的遺體被運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15段6台25號安葬。
❿ beyond黃家駒到底怎麼死的
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電視台錄制節目,不慎從舞台上跌落成重傷,一直昏迷不醒,直到6月30日去世。
中文名:黃家駒
外文名:Ka Kui Wong(英);Koma(日)
別 名:黃伯、黑仔、四眼仔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星 座:雙子座
血 型:A型
身 高:173cm
出生地:香港
出生日期:1962年6月10日
逝世日期:1993年6月30日
1993年創作的歌曲《海闊天空》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以及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大獎 ;6月24日,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 ;黃家駒的遺體被運往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15段6台25號安葬,同年,被追頒十大中文金曲獎「無休止符紀念獎」 。
(10)百度程序員黃家駒擴展閱讀:
後世紀念——
1994年6月,Beyond發行粵語專輯《二樓後座》,專輯基本延續了Beyond四人時期的曲風特色,以懷念黃家駒為主題,收錄了黃家強創作的《祝你愉快》等 ;Beyond成員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等人共同舉辦了一場向黃家駒致敬的「祝你愉快」演唱會,並由滾石唱片公司發行了該演唱會的紀念專輯。
1996年,日本鼓手Funky末吉覺與中國的一些搖滾音樂人共同錄制了音樂合輯《亞洲鼓魂》,合輯中的《Memories》是一首紀念黃家駒的純音樂演奏作品。
2003年,在Beyond紀念樂隊成立二十周年的演唱會上,主辦方通過投影機的方式讓黃家駒「出現」在觀眾面前
2009年6月,糖衣文化唱片公司為紀念黃家駒去世16周年而出版了紀念合輯《聽著你的歌長大——致家駒》,這也是中國大陸音樂人集體向黃家駒致敬的首張音樂合輯
2013年4月6日,山東衛視《歌聲傳奇》播出致敬黃家駒專場節目;同年,黃家強出版歌曲《好好》紀念黃家駒去世20載 ;7月,安徽衛視亞洲偶像盛典追頒黃家駒終身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