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音頻格式選擇
兄弟,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 我現在把那個答案轉發給你,你自己看看,有什麼區別就知道什麼好壞了:
相比畫質上,個人覺得大部分的MKV要色彩更好些,因為RMVB畢竟在色調上不能與AVI等格式相比,要淺要單一!,而兩者的區別在於:
詳解mkv
首先澄清一個誤區,mkv不是一種壓縮格式,DivX、XviD才是視頻壓縮格式,mp3、ogg才是音頻壓縮格式。而mkv是個「組合」和「封裝」的格式,換句話說就是一種容器格式。舉個例子的話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把只有視頻的XviD和只有音頻的mp3組合起來,然後以一種多媒體介質的形式出現,最常見的就是avi,其次就是ogm,還有mp4等不太常見的。avi的出現已經超過了10年,漸漸體現出老態了,除了近年通過VD可以擁有2個音軌,沒有其他的改進。ogm的出現,標志著多音軌格式的出現,可以合成8個以上的音軌,音頻上自然也多了ogg這個格式,重要的是可以「內掛」字幕,老外稱為「軟字幕」,可以任意開關,可以「內掛」8個以上的字幕,美中不足的是僅僅支持srt格式,並且不支持Unicode,對亞洲字元支持嚴重不足。還有一個就是Chapter功能,可以自定義段落,播放時就可以選擇了。是不是越來越像DVD啦?但是當時的ogm源碼是不公開的,就那麼幾個人在開發,自然進度慢了,前一陣幾乎陷入了「死亡」。最近宣布公開源碼,加入Open Source行列,重新開始開發。mkv就是在ogm停滯的那段時間出現的,由俄羅斯的程序員開發的,從一開始就是Open Source,因此得到了很多其他程序員的幫助,開發速度相當快。ogm有的mkv都有,另外還有很多獨特的功能。其中最令人振奮的就是Gabest(開發vobsub的公司)開發的Plugin,不僅開發了專門的播放器Media Player Classic(俗稱MPC),這個東西的強大相信用過的人都有體會。還開發了很多的MKV用的Mux(合成器),尤其是Real格式的Mux。Real的rmvb是封閉格式,官方的Helix根本就不支持多聲道所以盡管演算法很優秀,但在聲效大片的再現上就無能為力了,只能乖乖讓位給可以合成AC3和DTS的avi以及ogm了。但Gabest開發的Realmedia Splitter和mkv Mux可以讓rmvb格式的視頻和AC3、DTS合成mkv,從根本上克服了rmvb音頻上的弱點。不僅如此,還開發了VSFilter.dll和SubtitleSource.ax這2個Plugin,宣布支持ssa和ass的格式軟字幕。總結就是下面幾條:
1.支持多種格式的視頻和音頻,尤其是Real
2.支持多音軌,多達16條以上
3.支持ssa,ass軟字幕,多達16條以上
4.支持段落選取(由製作人決定)
要播放「 .mkv」格式電影,你可以使用My MPC來播放這種格式的電影。
總的說:
MKV是封裝
RMVB是壓縮格式
MKV中可以裝AVI或者RMVB,所以MKV的質量關鍵看它封裝了什麼格式的視頻在裡面,如果是RMVB的,那麼就和RMVB一樣,如果是AVI,那當然要清晰的多!
(以上轉發)
Ⅱ 中級程序員的考試大綱是什麼都考些什麼呀
程序員考試級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求:
(1) 掌握數制、數據信息機內表示及其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基礎知識;
(2) 了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的基礎知識;
(3) 熟練掌握基本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用C語言編製程序;
(4) 掌握數據結構、程序語言和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5) 了解軟體工程、資料庫、多媒體和網路的基礎知識;
(6) 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編製程序,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 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計算機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二、考試范圍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1.1軟體基礎知識
1.1.1數據結構基礎
數組,記錄,列表(List),隊列,棧(Stack)堆(heap),樹和二叉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1.1.2程序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1.1.3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層次結構和進程概念
*作業、處理機、存儲、文件和設備等管理的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1.1.4軟體工程基礎知識
*軟體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任務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方法
*面向對象基本概念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
1.1.5資料庫基礎知識
*資料庫模型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SQL的使用初步
*常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知識
1.1.6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本概念
*簡單圖形的繪制
*常見圖像文件格式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基本概念
1.2硬體基礎知識
1.2.1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2機內代碼
*原碼,朴碼,反碼,移碼
*定點數與浮點數的機內表示
*ASCII碼及漢字編碼等常用的編碼
*奇偶校驗碼,海明碼,循環冗餘碼(CRC)常用校驗方法
1.2.3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數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2.4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
*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
*總結結構,指令流和數據流
1.2.5指令系統
*常用的定址方式
*指令的格式,分類及功能
*指令的執行過程
1.3網路基礎知識
1.3.1 網路的功能,分類與組成
1.3.2 基本的網路協議與標准
1.3.3 常用網路設備與網路通信初步
1.3.4 網路安全性初步
1.3.5 Client/Server結構
1.3.6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4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二)計算機程序設計
2.1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能熟練使用下列程序語言編製程序
C(美國標准)
2.2理解給定程序的功能,能發現程序中的錯誤並加以糾正
2.3具有良好的程序編制風格
2.4基本演算法
2.4.1查找、更新、排、合並及字元處理
2.4.2迭代、插值、數值積分、矩陣計算、方程求解和搜索求解
2.5程序編制方法
2.5.1分支、循環、子程序(過程和函數)、遞歸
2.5.2輸入輸出和文件的處理
2.5.3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Ⅲ 中級程序員考什麼
今年我報了名,是5月20日考試。
今年更改了名稱,取消了中級程序員。是這樣的:
初級資格:程序員 (原初級程序員)
中級資格:程序設計師,評測師(原高級程序員)
高級資格:系統分析師
考試內容:
程序員:
1)掌握數據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辦公軟體的基本操作方法;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中的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體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體過程基本知識、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程序設計師考試要求:
(1)掌握數據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
(2)掌握相關的應用數學、離散數學的基礎知識;
(3)掌握計算機體系結構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和基本工作原理;
(4)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了解編譯程序的基本知識;
(5)熟練掌握常用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7)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Visual C++其中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8)熟悉軟體工程、軟體過程改進和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
(9)熟練掌握軟體設計的方法和技術;
(10)掌握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1)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2)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如果你以後專攻C++的話,把C的基礎打好就可以了,不用學的那麼精通,但一定要打好基礎。
Ⅳ 中級程序員職稱需要考什麼啊
◇中級程序員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求:
(1) 掌握數制、數據信息機內表示及其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基礎知識;
(2) 了解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的基礎知識;
(3) 熟練掌握基本演算法和數據結構,用C語言編製程序;
(4) 掌握數據結構、程序語言和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5) 了解軟體工程、資料庫、多媒體和網路的基礎知識;
(6) 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 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編製程序,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 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計算機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計算機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鍾。
二、考試范圍
(一)計算機基礎知識
1.1軟體基礎知識
1.1.1數據結構基礎
數組、記錄、列表、隊列、踐、堆、樹和二叉樹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1.1.2程序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程序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什麼控制和傳輸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1.1.3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層資結構和進程概念
作業、處理賈、存儲、文件和設備等管理的基礎知識及基本原理
1.1.4軟體工程基礎知識
軟體生命周期各階段的任務
結構化分析和設計方法
面向對象基本概念
軟體測試方法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
1.1.5資料庫基礎知識
資料庫模型
資料庫系統的結構
SQL使用初步
常用資料庫管理系統的知識
1.1.6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本概念
簡單圖形的繪制
常見圖像文件格式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基本概念
1.2硬體基礎知識
1.2.1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2機內代碼
原碼、補碼、反碼、移碼
定點數與浮點數的機內表示
ASCII碼及漢字編碼等常用的編碼
奇偶校驗碼、海明碼、循環冗餘碼(CRC)等常用校驗方法
1.2.3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的二進制數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2.4 計算機的體系結構和主要部件
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
匯流排結構、指領流和數據流
1.2.5 指令系統
常用的定址方式
指令的格式、分類及功能
指令的執行過程
1.3 網路基礎知識
1.3.1 網路的功能、分類及組成
1.3.2 基本的網路協議與標准
1.3.3 常用網路設備與網路通信初步
1.3.4 網路安全性初步
1.3.5 Client-Server結構
1.3.6 Internet和Intranet初步
1.4 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二)計算機程序設計
2.1 按照軟體設計說明書,能熟練使用下列程序語言編製程序,C(美國標准)
2.2 理解給定的程序功能,能發現程序中的錯誤並加以糾正
2.3 具有良好的程序編制風格
2.4 基本演算法
2.4.1 查找、更新、排序、合並及字元處理
2.4.2 迭代、插值、數值積分、矩陣計算、方程求解和搜索求解
2.5程序編制方法
2.5.1 分支、循環 、子程序(過程和函數)、遞歸
2.5.2 輸入輸出和文件的處理
2.5.3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
關於2001年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
各區、縣人事局,市屬各委、辦、局、總公司,各高等院校、人民團體人事(幹部)部門:
根據人事部辦公廳《關於下半年各資格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人辦發[2001]12號)的精神以及信息產業部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具體情況,現將2001年度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的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報考條件
1、遵紀守法,工作努力,盡職盡責。
2、參加資格考試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⑴有志從事計算機軟體工作的在職人員,不論學歷、資歷,均可報考初級程序員資格考試。
⑵大學本科畢業的在職人員或擔任軟體技術員職務兩年以上(含兩年)的在職人員可以報考程序員資格考試。
⑶研究生畢業的在職人員或擔任軟體助理工程師職務兩年以上(含兩年)的在職人員可以報考高級程序員資格考試。
3、參加各級水平考試,不限學歷和資歷條件。對水平考試合格人員將頒發水平證書,不再頒發資格證書。
二、從2001年開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水平考試增加網路程序員(初級)、網路設計師(中級)兩個級別的考試。
三、考試時間及科目
考試日期 級 別 考試時間 考試科目
2001年10月14日 初級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00 基礎知識
14:00-16:00 編程能力
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30 基礎知識
14:00-16:30 編程能力
高級程序員(資格、水平) 9∶00-11∶30 基礎知識
14:00-16:30 程序設計能力
系統分析員(水平) 9∶00-11∶30 基礎理論
13:30-15:00 系統分析設計
15∶20-17∶20 論文
網路程序員(水平) 9∶00-11∶00 網路基礎知識
14:00-16:00 網路程序設計
網路設計師(水平) 9∶00-11∶30 綜合網路基礎
14:00-16:30 網路設計與管理
四、報名辦法
1、報名參加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人員需填寫考試申請表,經本人所在單位人事(幹部)部門審核同意蓋章後,持本人畢業證書(原件)、職稱(資格)證書(原件)、本人身份證、本人近期同一底版一寸照片兩張(申請表上的一張除外),到指定的計算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點報名(報名點情況附後)。
2、報考計算機專業技術水平考試人員需填寫考試申請表,持本人近期同一底版一寸照片兩張(申請表上的一張除外)在三處指定報名點任選一處報名(報名點情況附後)。
3、考試大綱、輔導教材可在報名的同時,在報名點統一征訂。考前輔導事宜可與考試指定報名點聯系。
五、報名時間:2001年7月9日-7月13日
六、報名地點:
1、資格考試報名地點:
機械局職工大學(海淀區翠微路4號,電話:68254605)
2、水平考試報名地點:
聯大應用文理學院(海淀區北土城西路197號,電話:62021694)
首都經貿大學(朝外紅廟,電話:65976366)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清華園內,電話:62773505)
-------------------------------------------------------
不知道你目前所在的地址,所以貼上的時間僅供參考。
Ⅳ 怎麼在某個程序打開時自動播放某個音頻
您可以在程序里嵌入音頻,當打開時音頻自動播放就可以了。
這個很簡單的,找個程序員改下就可以了。音頻和源代碼要找好。
Ⅵ 音樂的格式都有哪些分別都是什麼意思比如mp3.wma之類。
8svx,svx,ac3,aifc,aiff,aif,apl,snd,au,cda,cue,flac,fla,iff,hmp,rmi,mids,hmi,mus,cmf,gmf,midi,mid,xmi,mac,ape,mp1,mp2,mp3,mp4,m4a,mpc,mpp,mp+,ogg,aac,spx,wav,wv,wma,m3u,fpl,m3u8,pls,it,itz,s3m,dsm,s3z,xmz,j2b,mod,stm,mdz,psm,stz,ptm,umx,ptz,amf,mtm,xm,mtz,am,669
8SVX
相關信息 一種Amiga 多媒體計算器系統 8-位 聲音文件。
SVX
Amiga聲音(.SVX):Commodore所開發的聲音文件格式,被Amiga平台和應用程序所支持,不支持壓縮。 一般播放器默認不支持這種格式的音頻,需要在安裝時安裝相關插件。
AC3
(全稱Audio Coding3音頻編碼3)是杜比數碼的同義詞,杜比數碼是一種高級音頻壓縮技術,它最多可以
對6個比特率最高為448kbps的單獨聲道進行編碼。
AIFF-C
是包括能力壓縮音像數據格式的一個新版本。
AIFF
是音像互換文件格式, 一個格式為存放數字式音像樣品在文件。
AIF
一種音頻互交換文件,Silicon Graphic and Macintosh應用程序的聲音格式。
APL
一種音頻文件。
打開方式:用winamp 5.0以上或更高版本播放。
SND
1.NeXT聲音文件,用winamp等軟體打開。
2.Mac聲音資源。
3.原始的未符號化的PCM數據。
4.AKAI MPC系列抽樣文件。
AU
1.Sun/NeXT/DEC/UNIX聲音文件,用winamp等軟體打開。
2.音頻U-Law(讀作「mu-law」)文件格式。
CDA
音樂文件,CD音頻軌道。
CUE
1.一種Microsoft提示牌數據文件。
2.一首歌開始播放點,通常是某小節的第一拍,但也有人覺得第二拍較准,抓 Cue 點的目的是要接歌必須讓兩首歌速度一樣,而舞曲的正常行進方式為 4/4 拍(即每個小節 4 拍,4 分音符為一拍),當一首歌在第 4 個 4 拍結束另一小節出來時, 將手上抓到的 Cue點同時播出。
FLAC
即是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的縮寫,中文可解為無損音頻壓縮編碼。FLAC是一套著名的自由音頻壓縮編碼,其特點是無損壓縮。不同於其他有損壓縮編碼如MP3 及 AAC,它不會破任何原有的音頻資訊,所以可以還原音樂光碟音質。現在它已被很多軟體及硬體音頻產品所支持。
FLA
一種Macromedia Flash電影。
IFF
1.交換文件格式的圖像格式,用ACDSEE等軟體打開。
2.Amiga ILBM。
RMI
一種MiDi音樂文件。
MIDS
一種midi流文件。
CMF
是Creative公司所使用的類似於MIDI的一種音頻文件格式
MIDI
是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縮寫,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樂器數字化介面,可以把MIDI理解成是一種協議、一種標准、或是一種技術,但不要把它看作是某個硬體設備.
MID
MID是midi的簡稱,是它的擴展名
XMI
一種midi格式的文件,是XML的一種應用,它是為了在程序員和其它程序員之間交換元數據。XMI也可以幫助程序員應用UML語言解決不同語言編程的問題,除此以外,XMI也是和數據倉庫交換數據的重要方法之一。XMI比較有效地定義了不同應用,不同平台上元數據交換的問題。
APE
是目前流行的數字音樂文件格式之一。與MP3這類有損壓縮方式不同,APE是一種無損壓縮技術,也就是說當你將從音頻CD上讀取的音頻數據文件壓縮成APE格式後,你還可以再將APE格式的文件還原,而還原後的音頻文件與壓縮前的一模一樣,沒有任何損失。APE的文件大小大概為CD的一半,但是隨著寬頻的普及,APE格式受到了許多音樂愛好者的喜愛,特別是對於希望通過網路傳輸音頻CD的朋友來說,APE可以幫助他們節約大量的資源。
MP1(MPEG-1)
用於傳輸1.5Mbps數據傳輸率的數字存儲媒體運動圖像及其伴音的編碼,經過MPEG-1標准壓縮後,視頻數據壓縮率為1/100-1/200,音頻壓縮率為1/6.5。MPEG-1提供每秒30幀352*240解析度的圖像,當使用合適的壓縮技術時,具有接近家用視頻制式(VHS)錄像帶的質量。 MPEG-1允許超過70分鍾的高質量的視頻和音頻存儲在一張CD-ROM盤上。VCD採用的就是MPEG-1的標准,該標準是一個面向家庭電視質量級的視頻、音頻壓縮標准。
MP4
最初是一種音頻格式,和MPEG-4沒有太大的關系,就像MP3和MPEG-3沒有關系一樣。MP3是MPEG-1 Audio Layer 3 的縮寫;而MP4是MPEG-2 AAC,完完全全是一種音頻壓縮格式, 增加了諸如對立體聲的完美再現、多媒體控制、降噪等新特性,最重要的是,MP4通過特殊的技術實現數碼版權保護,這是MP3所無法比擬的。
M4A
是MPEG4音頻標準的文件的擴展名。在MPEG4標准中提到,普通的MPEG4文件擴展名是.mp4。自從Apple開始在它的iTunes以及 iPod中使用.m4a以區別MPEG4的視頻和音頻文件以來,.m4a這個擴展名變得流行了。目前,幾乎所有支持MPEG4音頻的軟體都支持.m4a。最常用的.m4a文件是使用AAC格式的(文件),不過其他的格式,比如Apple Lossless甚至mp3也可以被放在.m4a容器里(TC註:這個container的概念類似於.mkv文件)。可以安全的把只包含音頻的.mp4 文件的擴展名改成.m4a,以便讓它能在你喜歡的播放器里播放,反之亦然。
MPC
也稱作Musepack(以前叫MP+),由MP2派生出來,是一個免費的Windows Media Player外殼程序,如果讓MPC單獨工作,它並不能工作得很好,因MPC雖然已經內置了DVD解碼功能,但要播放其它類型的媒 體還需要另外安裝Decoder(解碼器)和Filter(濾鏡)。但如果已經安裝了相應的Decoder和Filter,用它則異常方便,也可以說是目前功能最強大的免費播放軟體。
Ogg
(ogg Vorbis) 是一種新的音頻壓縮格式,類似於MP3等現有的音樂格式。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它是完全免費、開放和沒有專利限制的。Vorbis 是這種音頻壓縮機制的名字,而Ogg則是一個計劃的名字,該計劃意圖設計一個完全開放性的多媒體系統。目前該計劃只實現了OggVorbis這一部分。
AAC
(高級音頻編碼技術 Advanced Audio Coding),出現於1997年,是基於MPEG-2的音頻編碼技術。由Fraunhofer IIS、杜比、蘋果、AT&T、索尼等公司共同開發,以取代mp3格式。2000年,MPEG-4標准出台,AAC從新整合了其特性,故現又稱MPEG-4 AAC,即m4a。
SPX
Sound Proction extensions,新的音頻渲染引擎內置了事件建模、物理建模和靈活可升級的軟DSP數字信號處理等新一代合成技術。它還能利用雙聲道立體聲音箱模擬劇場環繞效果,並將低音提升引擎整合入音頻輸出當中,增強低音表現。
WAV
是Microsoft Windows本身提供的音頻格式,由於Windows本身的影響力,這個格式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通用音頻格式。不客氣地說,它實際上是Apple電腦的AIFF格式的克隆。通常我們使用WAV格式都是用來保存一些沒有壓縮的音頻,但實際上WAV格式的設計是非常靈活(非常復雜)的,該格式本身與任何媒體數據都不沖突,換句話說,只要有軟體支持,你甚至可以在WAV格式裡面存放圖像。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WAV文件裡面存放的每一塊數據都有自己獨立的標識,通過這些標識可以告訴用戶究竟這是什麼數據。在WINDOWS平台上通過ACM(Audio Compression Manager)結構及相應的驅動程序(在這里通常稱為CODEC,編碼/解碼器),可以在WAV文件中存放超過20種的壓縮格式,比如ADPCM、GSM、CCITT G.711、G.723等等,當然也包括MP3格式。
WMA
全稱是Windows Media Audio,它是微軟公司推出的與MP3格式齊名的一種新的音頻格式。由於WMA在壓縮比和音質方面都超過了MP3,更是遠勝於RA(Real Audio),即使在較低的采樣頻率下也能產生較好的音質。
M3U
是mp3播放器媒體文件的播放列表文件。你可以用任何的文本編輯器打開它,在進行播放時,播放軟體並不是播放它,而是根據它的記錄找到相應的文件夾或是網路地址進行播放。M3U文件的「體積」很小,因為它裡面沒有任何媒體數據。
fpl
音頻菜單文件。
pls
媒體播放列表文件。
s3m
模塊音樂文件。
Ⅶ 程序員考試都考試些什麼
1.程序員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考試要求:
(1)掌握數制及其轉換、數據的機內表示、算術和邏輯運算,以及相關的應用數學基礎知識;
(2)理解計算機的組成以及各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標;
(3)掌握操作系統、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知識;
(4)熟練掌握計算機常用軟體的基本操作;
(5)熟練掌握基本數據結構和常用演算法;
(6)熟練掌握C程序設計語言,以及C++、Java、Visual Basic其中一種程序設計語言;
(7)熟悉資料庫、網路和多媒體的基礎知識;
(8)掌握軟體工程的基礎知識,了解軟體過程基本知識、軟體開發項目管理的常識;
(9)了解常用信息技術標准、安全性,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10)了解信息化、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
(11)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2.通過本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軟體開發項目管理和軟體工程的要求,按照程序設計規格說明書編制並調試程序,寫出程序的相應文檔,產生符合標准規范的、實現設計要求的、能正確可靠運行的程序,具有助理工程師(或技術員)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3.本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計算機硬軟體基礎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程序設計,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硬軟體基礎知識
1. 計算機科學基礎
1.1 數制及其轉換
二進制、十進制和十六進制等常用數制及其相互轉換
1.2 數據的表示
數的表示(原碼、反碼、補碼表示,整數和實數的機內表示方法,精度和溢出)
非數值表示(字元和漢字的機內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機內表示)
校驗方法和校驗碼(奇偶校驗碼、海明校驗碼)
1.3 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
計算機中二進制數的運算方法
邏輯代數的基本運算和邏輯表達式的化簡
1.4 數學應用
常用數值計算(矩陣、方程的近似求解、插值)
排列組合、應用統計(數據的統計分析)
1.5 常用數據結構
數組(表態數組、動態數組)、線性表、鏈表(單向鏈表、雙向鏈表、循環鏈表)、隊列、棧、樹(二叉樹、查找樹)、圖的定義、存儲和操作
1.6 常用演算法
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查找演算法、數值計算、字元串處理、數據壓縮演算法、遞歸演算法、圖的相關演算法
演算法與數據結構的關系,演算法效率,演算法設計,演算法描述(流程圖、偽代碼、決策表)
2. 計算機系統基礎知識
2.1 硬體基礎知識
2.1.1 計算機系統的組成,硬體系統、軟體系統及層次結構
2.1.2 計算機類型和特點
微機、工作站、伺服器、大型計算機、巨型計算機
2.1.3 中央處理器CPU
運算器和控制器的組成,常用的寄存器、指令系統、定址方式、指令執行控制、處理機性能
2.1.4 主存和輔存
存儲器系統
存儲介質(半導體、硬碟、光碟、快閃記憶體、軟盤、磁帶等)
主存儲器的組成、性能及基本原理
Cache的概念、虛擬存儲的概念
輔存設備的類型、特性、性能和容量計算
2.1.5 I/O介面、I/O設備和通信設備
I/O介面(匯流排、DMA、通道、SCSI、並行口、RS232C、USB、IEEE1394)
I/O設備的類型和特性(鍵盤、滑鼠、顯示器、列印機、掃描儀、攝像頭,以及各種輔存設備)
I/O設備控制方式(中斷控制、DMA)
通信設備的類型和特性(Modem、集線器、交換機、中繼器、路由器、網橋、網關)及其連接方法和連接介質(串列連接、並行連接,傳輸介質的類型和特性)
2.2 軟體基礎知識
2.2.1 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操作系統的類型和功能
操作系統的內核(中斷控制)和進程概念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漢字處理
圖形用戶界面及其操作方法
2.2.2 程序設計語言和語言處理程序基礎知識
匯編、編譯、解釋系統的基礎知識
程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數據、運算、控制和傳輸)
過程(函數)調用
2.3 網路基礎知識
網路的功能、分類、組成和拓撲結構
網路體系結構與協議(OSI/RM,TCP/IP)
常用網路設備與網路通信設備,網路操作系統基礎知識和使用
Client/Server結構、Browser/Server結構
LAN基礎知識
Internet基礎知識
2.4 資料庫基礎知識
資料庫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和特徵
資料庫模型(概念模式、外模式、內模式)
數據模型,ER圖
數據操作(關系運算)
資料庫語言(SQL)
資料庫的主要控制功能
2.5 多媒體基礎知識
多媒體基礎概念,常用多媒體設備性能特徵,常用多媒體文件格式類型
簡單圖形的繪制,圖像文件的基本處理方法
音頻和視頻信息的應用
簡單多媒體應用製作方法
2.6 系統性能指標
響應時間、吞吐量、周轉時間等概念
可靠性、可維護性、可擴充性、可移植性、可用性、可重用性、安全性等概念
2.7 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和常用辦公軟體的操作方法
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輔助設計、自動控制、科學計算、人工智慧等概念
文字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電子表格處理基礎知識和常用操作方法
演示文稿製作方法
電子郵件處理操作方法
網頁製作方法
3. 軟體開發和運行維護基礎知識
3.1 軟體工程和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軟體工程基本概念
軟體開發各階段的目標和任務
軟體過程基本知識
軟體工程項目管理基本知識
面向對象開發方法基礎知識
軟體開發工具與環境基礎知識(CASE)
軟體質量管理基礎知識
3.2 軟體需求分析、需求定義及軟體基礎知識
結構化分析概念(數據流圖(DFD)、實體關系圖(ER))
面向對象設計、結構化設計基礎知識
模擬設計、代碼設計、人機界面設計要點
3.3 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結構設計程序設計,程序流程圖,NS圖,PAD圖
程序設計風格
面向對象設計基礎知識、可視化程序設計基礎知識
3.4 程序測試基礎知識
黑盒測試、白盒測試、灰盒測試基礎知識
測試工作流程
3.5 軟體開發文檔基礎知識
3.6 軟體運行和維護基礎知識
軟體運行基礎知識
軟體維護基礎知識
4. 安全性基礎知識
安全性基本概念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計算機犯罪的防範
訪問控制
加密與解密基礎知識
5. 標准化基礎知識
標准化基本概念
國際標准、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基礎知識
代碼標准、文件格式標准、安全標准、軟體開發規范和文檔標准基礎知識
標准化機構
6. 信息化基本知識
信息化基本概念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常識
有關的法律、法規要點
過程教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常識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常識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簡單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程序設計
1. 內部設計
1.1 理解外部設計
1.2 功能劃分和確定結構
數據流圖、結構圖
1.3 物理數據設計
確定數據組織方式、存儲介質,設計記錄格式和處理方式
1.4 詳細輸入輸出設計
界面設計、報表設計
1.5 內部設計文檔
對程序介面、程序功能、人機界面、輸入輸出、測試計劃的描述
1.6 內部設計文檔
2. 程序設計
2.1 模擬劃分(原則、方法、標准)
2.2 編寫程序設計文檔
模塊規格說明書(程序處理邏輯的描述、輸入輸出數據格式的描述)
測試要求說明書(測試類型和目標、測試用例、測試方法)
2.3 程序設計評審
3. 程序實現
3.1 編程
編程方法和標准
程序設計語言的使用
人工檢查
程序文檔化
3.2 程序測試
准備測試環境和測試工具
准備測試數據
寫出測試報告
4.程序設計語言(C語言為必選,其他語言可以任選一種)
4.1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准)
程序結構,語法,數據類型說明,可執行語句,函數調用,標准庫函數,指針
4.2 C++程序設計語言(ANSI C++標准)
C++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語法和程序結構,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模板、繼承、多態
4.3 Java程序設計(Java 2)
Java和面向對象程序設計
語言機制(程序結構和語法,類、成員、構造函數、析構函數、繼承、介面)
4.4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Visual Basic 6.0)
用戶界面設計
程序結構和語法
文件系統對象
訪問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