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四種育兒態度是那些
四種育兒態度是1.允許寶寶犯錯誤。2.讓孩子從小獨立。3.放手讓孩子自由。4.凡事都包辦過度保護。不知能否給你幫助。
⑵ 從情感和控制兩個維度出發家長教養方式分為哪四種類型分別論述四種類型的家長教養特徵以及相應的兒童行為
心理學家把教養方式分為兩個維度——父母的接納/反應和命令/控制。根據這兩個維度,父母的教養方式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不作為型。
四種教養類型,你是哪一種?X
權威型是對孩子最有利的一種教養方式。他們會給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並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適當的限制。與此同時,他們表現出對孩子的愛,並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自信和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且會比較樂觀、積極。
專制型的家長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自己。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較多地表現出焦慮、退縮等負面情緒和行為,但他們在學校中可能會有較好表現,比較聽話、守紀律。
放任型的家長對孩子表現出很多的愛與期待,但是很少對孩子提要求和對其行為進行控制。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表現得很不成熟且自我控制能力差。
不作為型的家長對孩子不很關心,對於孩子,他們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質,而不會在精神上提供支持。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適應障礙,他們的適應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較差。
顯然,孩子不僅需要關愛還需要限制,一系列的規則可以幫助孩子建構和評價自己的行為。沒有這種引導,孩子就不能學會自我控制,就會變得非常自私、蠻橫,不能樹立明確的成就目標。但是如果孩子接受過多的指導,被刻板限制所束縛,那他們也許就較少有機會變得自立,並且缺乏充足的信心自己做出決定。
⑶ 幼兒園小班有哪些育兒知識
一、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可是你試過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麼的時候,請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他,然後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發現,用這樣的方式對孩子說話,孩子同樣聽你的話,而且還會更開心地去執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達到的是同樣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所不同的只是你說話的方式而已,而孩子卻更開心了,對你的「命令」同樣是執行的。這就是因為你蹲下來了,你用和藹的口氣和他說話。 二、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科學育兒知識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他幼兒園托班育兒知識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說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門前和孩子達成默契,就當是你們之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他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他吃飯時他說「我自己吃」,當你幫他穿衣時,他說「我自己穿」,可能他會弄得滿身是飯,可能他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你的興致,而要信任他,鼓勵他,給他學習的機會,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四小班育兒心得、適時調整關愛的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要適當調整自己的關愛方式,不要把孩子當成永遠長不大的人,事事都包辦代替。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好時機,對孩子提出新的要求,幫助他成長,這樣不會壓抑孩子的才智。例如,當孩子過兩歲生日時,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又長大一歲了,從明天開始就要自己刷牙洗臉了」;又如,當准備送孩子上幼兒園之前,你可以對孩子說:「寶寶下個月就要上幼兒園了,從現在開始要自己一個人睡覺,學會蓋好被子。」…… 五、相互間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兒園育兒知識大全孩子的各幼兒園春天育兒知識種想法,也應該把你的大班育兒知識想法告訴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時做什麼工作,媽媽平時喜歡吃什麼,爸爸媽媽對寶寶什麼表現感到很高興等等。對孩子敞開你的心扉,孩子也會同樣對待你,交流的問題解決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間就有了默契,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裨益。
⑷ 幼兒園對家長說的育兒小知識
幼兒園老師想對父母說的話(育兒小知識)
注:本文經過精心編輯,部分內容來源網路,如有疑議,請聯系我們處理。
[導讀]你想知道幼兒園老師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嗎?來看看來自幼兒園老師的建議,這些都是他們最想讓父母知道有些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1、對待我們應該就像朋友一樣因為,當你的孩子看到我們的關系很親密,他也會感到很愉快。比如:父母是否可以和我們幼兒園里的老師一起與孩子照張合影,然後把照片掛在家裡的牆上。2、要把握好時間如果你每天總是擔心上班遲到,結果匆匆忙忙地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這會使孩子感到緊張。要騰出一些時間來幫助孩子安頓下來;而且如果某天下午你很忙,你可以提前給我們打電話,這樣等你來接孩子的時候我們會提前給他准備好。3、給孩子穿普通的衣服當你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來時,不要給孩子穿太好的衣服,否則當他不小心把染料弄到衣服上的時候(這種情況的發生率幾乎是100%),他會有挫折感。4、不要把玩具帶到幼兒園里來小孩子通常是不喜歡與別人分享他自己的玩具的。而且幼兒園里已經准備了玩具讓小朋友們分享。5、要帶足孩子的用品如果你的孩子的尿布用完了,要我們從別的孩子那裡借用,這是不公平的,而且只有自己帶的才是最適合孩子的尺寸。6、把你從家裡帶到幼兒園的東西寫上孩子的名字有時,我們並不能把每個孩子的東西都分得一清二楚。7、給我們留一些你的小物品當孩子想你的時候,我們可以把你留下的這些東西給他,比如:你的家庭相冊;你自己錄的一卷錄音帶;或者一條小手帕,上面灑上你平時使用的香水。這些通常會使你的孩子感覺舒服一些。8、送孩子到幼兒園時,要微笑著和孩子說再見想到要一整天見不到孩子,所以當與孩子說再見的時候,父母的心情都很復雜,但不要讓孩子知道這些,好嗎?如果當你要離開的時候,表現得很難過,那麼孩子會表現得更難過、麻煩,這種情形下,他們更不願與你分開。9、把孩子放在幼兒園里請你放心我們希望你的孩子過得愉快,而且我們會盡我們的努力使你的孩子感覺這里就象他的家裡一樣。10、你要知道,你的孩子並不總是興高采烈、情緒良好他既然在家裡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那麼他在幼兒園里也是。既然他在幼兒園里大多數時候都是很高興的,那麼對他的小脾氣就請不要反應過度了。11、盡量守時如果我們說我們在5點半下班,請不要在5點50分才趕到幼兒園接孩子,畢竟,我們也想按時回到自己的家(而且,我們有的人也已經是為人父母了,有自己的孩子要照料)。12、看看我們給你寫的字條或我們的留言本,上面通常有重要的信息比如幼兒園計劃開會或者旅行,你要提前做好准備工作,不要拖到最後時刻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13、在家裡要和在幼兒園的要求保持一致如果你在家裡允許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而這在幼兒園里是不允許的,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無所適從。14、你是你的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如果你的孩子穿反了褲子,不會系鞋帶,請不要急著責怪我們,因為你平時在家裡就需要教孩子自立。15、告訴我們關於孩子生活環境的變化如果你離婚了,或者你的家裡有病人,甚至你的丈夫出去旅遊了,要讓我們知道,這樣我們就會了解孩子一些特殊的舉動。如果你家中發生了一些重要的 事,不要告訴孩子:在幼兒園要保守秘密。孩子要在幼兒園里呆很長時間,和幼兒園里的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相處時,他也需要覺得自己很誠實。16、請了解我們的發燒規定你的孩子如果發燒了,當他要重新回到幼兒園時,必須是已經退燒了,而且是已經停葯超過24小時後。17、及時交納托兒費如果你的財務狀況發生問題,或者你需要做特殊的安排,提前讓我們知道,我們也可以照顧你的孩子。18、說謝謝好讓我們知道:我們為你的孩子所做的事得到了你的認可。如果你有不滿意的地方請告訴我們知道,不要在別的父母中抱怨。
⑸ 家長教育孩子方式有哪幾種類型
1、第一類:專制型家教
這是最嚴厲的一種家教傾向類型,對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家長會強加很多的規矩,希望孩子嚴格遵守,但是家長跟孩子之間開放性的對話非常少。家長很少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他們需要遵守那些規則。另外,這種類型的家長非常依賴於家長的專制,比如利用體罰的方式來讓孩子服從自己的命令。
2、第二類:權威型家教
權威型父母又被稱作民主型父母。這種類型被廣泛認為是最有效的,最有幫助的一種家教方式。這一類父母相比來說更加靈活,他們會對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但是他們同樣會接受孩子的想法並積極回應。他們會設置清晰的規則並且持續性地強化規則,而反過來,他們會去跟孩子解釋規則背後的意義。
3、第三類:放縱型家教
放縱型家教被認為是會傷害孩子的家教方式。這類的家長會積極回應孩子但是很少對孩子有要求。他們鼓勵孩子表達感情,卻很少對孩子對行為施以控制。這種方式,壞處大於好處。家長設置的規矩非常少,並且沒有持續性。
4、第四類:忽視型家教
這一類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一種家教方式。家長較少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他們好像並不是很關心孩子。抑或是家長被自己的問題已經搞得暈頭轉向了,他們很難投入精力來表達他們對孩子的愛,並制定規則要求教育孩子。
家長教育與親職教育的區別:
「家長教育」的教育對象較之「親職教育」或「父母教育」更寬,將除父母之外的家長也包容了進來。這是由中國的特殊國情所決定的:在我國,撫育、教育孩子成長的並不僅僅限於父母。
從所涉及的內容看,「家長教育」較之「親職教育」或「父母教育」又相對狹窄。前者注重的是如何「教育」,而後者則兼顧「教育」與「養育」(亦即所謂「教養」)。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針對性更強,突出了家長究竟應當如何教育孩子這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使得教學內容更為集中而不至顯得龐雜、凌亂,從而收到更好的實效。
⑹ 四種育兒的態度
1.允許寶寶犯錯誤。2.讓孩子從小獨立。3.放手讓孩子自由。4.凡事都包辦過度保護。不知能否給你幫助。
⑺ 父母自我狀態有哪些形式
父母自我狀態形式:
1、撫育型父母
有很多撫育性的行為,把對方當成需要照顧的孩子,關心愛護、溫和鼓勵為主有時候關心他人多過自己,口頭禪是「你沒關系吧」「我來,我來」等等,這是他們積極的一面;消極的一面則是:看不到他人的潛力,對他人過分保護。
2、控制型父母
積極的一面是具有威嚴感,堅持原則,道德感比較強等;消極的一面是:過分強求、指責他人、懲罰多於保護;有高高在上的感覺,容易看不起別人等。他們的口頭禪是:「你應該」、「你怎麼回事」、「你不知道嗎」。
(7)命令式育兒四種表現擴展閱讀:
大多數的父母都具有同情心、愛護心及撫育心,當然有時候也會說教、苛責、懲罰孩子,甚至對孩子有偏見。有些父母撫育多過批評,有些則批評多過撫育。所以父母自我狀態又分為撫育型父母自我狀態和控制型父母自我狀態。
當父母的行為傾向撫育型時,孩子發展的父母自我狀態將包括撫育行為,除非他刻意抵制它,否則當他長大,他將重復幼時候學自父母的同情、撫育性的言語和舉動。
同樣道理,當父母傾向非理性看法的偏見、苛責、經常性的評判等行為,那孩子長大後就會經常出現批評性的「控制型父母」,可能會激怒他人,甚至與別人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