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戰爭中如何讓士兵做到絕對服從命令
戰爭中如何讓士兵做到絕對服從命令?
其實針對這個問題,在戰爭當中,其實士兵並不會做到絕對的服從命令。指揮官所下達的命令是不可以違反戰爭法、國際法和反聯合國憲章的。若是命令違反這些要求,那麼士兵可以進行申訴,選擇不服從,甚至可以像軍事法院提出控訴。就比如說在武器不對等情況下屠殺平民、虐殺戰俘婦女兒童等等。
面對這樣的命令,如果出現了疑問或是要拒絕命令的額時候,士兵必須在第一時間對直屬指揮官進行報告,不可不執行命令也不報告原因。所以有時會在電影里看到,士兵大喊informative或者negative。
1、部隊等級制度森嚴
從平時的生活中,士官就在不斷在建立威信,嚴格的紀律,如有觸犯將使用連帶處罰。比如全班一個人犯錯了,整個班都陪他一起做俯卧撐,一個人跑的慢了,全班都從新跑五公里。這樣迅速把新兵置於集體中,使全班士兵互相監督管理,用集體的力量使他養成對軍官命令的服從。
2、正確的發布命令
使士兵對你的信任感不斷增加,發命令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那是細活兒。曾經練發令的時候,教官讓我們爬到幾百米的山上,站在山上喊口令,他在山腳下睡覺,一喊就是一夜,不許停。當代軍事命令的復雜程度,超乎你的想像,僅是一個開火命令就有三十多種。你發令要簡短清楚的告訴士兵,目標的方向,位置,距離,射擊的方式,射擊的目的,效果等等。
舉個例子:我手指方向(方位:),150米敵方步兵車(距離,目標:),a組火力壓制自由開火(射擊方式,目的),b組雙發射擊斃敵(目的,開火方式),以上是一句完整的射擊口令。當在戰場上下出清晰完整的命令時,士兵是無法不去執行的。
因為清晰正確的指令會讓人在潛意識里服從,尤其是在長時間的配合和訓練之後。發令並不是用嗓子喊出來的,而是用丹田喝出來的。發音方式類似於咳嗽。
3、你的命令符合士兵的軍事認知
當戰爭中,你所發出的命令跟士兵想要做的事是一致的。例如行軍過程中,當行進危險陌生地區,你發令改變隊形,距離間隔五米以上。這是避免地雷或爆炸物造成多人傷亡的最佳方案,復合士兵的軍事認知。當進入城市,發令採用緊縮巷戰隊形,士兵有什麼理由不服從命令嗎? 他除了按照口令去做別無更好的選擇,難道進入敵占區他敢像個該溜子一樣閑逛嗎?
4、實時監控
作為當代士兵,在行動時大多數時候頭盔右側有行動記錄儀,有點類似執法記錄儀。每一個士兵的行動第一視角都會被記錄下來,同時在總部的大屏幕上是可以看到整個行動的。如果不遵守命令,回去是要上軍事法庭的,部隊的監獄滋味可沒那麼好受。同樣,指揮官發錯口令一樣要受嚴厲處罰。
5、人在面對生死關頭的本能
絕大多數人尤其是新兵,在腎上腺素的刺激下,會喪失一定的思考能力,就是平常咱們說的嚇傻了,手足無措。那時候除了按照指揮官所說的去做外,腦子幾乎是一片空白,這是我親身經歷。第一次參戰完全懵逼。普通人上戰場別說打仗了,你連路都走不了。
巨大的音爆對你耳鼓的沖擊會讓你失去平衡,很多新兵一上戰場就腿軟,渾身發顫,這不是膽小,而是臨戰經驗不足,身體的正常反應。那個時候除了跟著班長,跟著隊友,按照命令機械的做動作外,大腦一片空白,就跟斷片了一樣。根本不是恐懼,因為連什麼是疼,什麼是累什麼是恐懼,都已經不知道了,徹底蒙了。
『貳』 都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那如果將軍命令士兵去做違背祖國的是,那士兵還服不服從
作為軍人首先要明白天職和使命的關系,軍人的天職的確是以服從為基本,如果誰做不到那他就不配為軍。但做為我中華人民軍人的使命是:保衛祖國,保護人民和捍衛祖國的尊嚴。 如果誰下達有損祖國的命令,那他就已不在是中國軍人所以執行軍人理所當然不服從
『叄』 士兵可以拒絕執行上級命令嗎
不能,士兵就是要服從命令
『肆』 士兵接到錯誤的命令怎麼辦,執行不
在軍隊中,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基本職責。然而,有時士兵可能會接到錯誤的命令,這時候該怎麼辦?是否應該無條件執行呢?
軍隊紀律嚴明,命令傳達迅速,士兵接到命令後,首要任務是立即執行。但在執行命令之前,士兵應該冷靜思考,判斷命令是否合理。如果命令明顯違反了軍事法規或明顯不合理,士兵可以向上級請求澄清。
在執行命令過程中,如果士兵發現命令存在錯誤,且這種錯誤可能造成嚴重後果,應當立即停止執行,並向直接上級或更高層指揮官報告。報告時,應詳細說明錯誤所在,並提出合理建議。
如果士兵已經執行了錯誤命令,且造成了不良後果,應主動承擔責任,及時匯報情況。在後續處理中,應及時糾正錯誤,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總之,士兵在執行命令時,既要嚴格遵守命令,也要保持理性判斷。遇到錯誤命令,應勇敢提出質疑,確保軍事行動的安全與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