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為程序員,有沒有讓你感到既無語又崩潰的時刻
我作為程序員總是做什麼事情都安排的規規矩矩。但是我的女朋友就不一樣了,正好跟我相反。他做什麼事情都毫無章法,特別的懶散。感到既無語又崩潰。
B. 給程序員放一天假,你們都想干什麼
雖然我不是一個程序員,但是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程序員,經常和他們聊天打交道,也經常聊到放假了准備做些什麼去哪裡玩這個問題。
在上班期間,程序員最大的特點就是累、時間少,每天要盯著電腦顯示屏更改程序代碼,過著枯燥而無趣的生活,只能從手機微信、QQ、微博等一些APP上尋找一些有趣的事。確實,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很大,難得放一天假,基本上就是宅在家裡懶上一天。
對大部分程序員來說,如果放假一天,最有可能做的事情就是睡懶覺,睡到自然醒,然後中午叫份外賣,下午躺在沙發上看看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玩玩手機游戲,只期待安安靜靜地度過這一天。不像其它崗位的工作者,放假了不是去郊區游完,就是去市中心逛商場,或者去周邊各個景點散散心。
當然,也有著一部分有想法的程序員,平時沒有時間去實現自己的想法,只有在假期才能夠盡情的放飛自己。雖然只有短短一天的假期,但他們會把這一天當作程序一樣認真對待,做好規劃,早上早早起床,吃完早飯後就出去和朋友玩耍去了。他們中的有些人會利用這一天好好陪陪自己的女朋友或者老婆,陪她們逛街、陪她們看電影、陪她們吃美食、陪她們逛風景……彌補在一周工作的日子裡沒有時間好好陪她們的遺憾。他們中也有些人會用這一天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去享受美食的、有去看書學習的、有去郊區自駕游的……
如果哪一天單位領導批准一天的假期給程序員,我想他們心裡一定會瘋狂的吼叫,滿臉都散逸著幸福的滋味,當然,睡覺還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C. 程序員需要有多懶
我認識到一個非常有悖常理的現象,優秀的程序員都是即懶又傻的。
因為懶,他才會寫出各種各樣的工具來替自己幹活。因為懶,他才會想辦法避免去寫無聊重復的代碼——因此避免的代碼的冗餘,消減了維護的成本,使重構變得容易。最終,這些由於懶惰激發出的動力而開發出的工具和最佳編程實踐方法提升了產品的質量。
懶惰的程序員也因此變成了優秀的程序員。當然,這只是事情的一部分;從一個懶惰的程序員變成一個優秀的程序員,他/她會在學習如何能夠永遠保持懶惰時表現出驚人的不懶惰——也就是,什麼樣的軟體工具能讓自己幹活更輕松,什麼方法能避免繁冗,如何能讓工作更容易的維護和重構。
其次,(我將用多一點篇幅來說明這一點,因為我發現這個觀點比第一個更難接受。)優秀的程序員都是傻的。為什麼?因為如果他很聰明,或他知道自己很聰明,他就會:
a)停止學習
b)對自己的工作不再高標准、高要求
第一點將會導致他不再努力的去發現新的技術,讓自己工作的更快捷。第二點將導致他的代碼變得難以debug,難以重構。在程序員和編譯器無休止的戰爭中,程序員最好一開始就投降並承認是自己的錯,而不是編譯器的錯(除非是關於字元編碼問題,有些編譯器確實有問題)。
但是,還有一個優秀的程序員必須笨的更重要的理由。為了尋找到更好的問題解決方案,他必須保持一個謙虛的心態,他必須跳出模式想問題。某種程度上,這會讓他們回到小孩的思維模式;因從未經歷「no」的打擊而極具創造力。
相反的思維模式就不是那麼具有創見性,會認為對現狀了如指掌,會接受現狀。可是又有誰知道多少你認為的不可能是真正的不可能?知道的越少你就會越激進。你開發的工具越好,你的產品就會因為它們變得質量更高。
D. 程序員怎麼提高工作效率
程序員提高效率的一些建議
我是一個程序員、設計師和企業家,也是 Asana 的聯合創始人。許多知名公司(如:Uber,Pinterest,Dropbox)都在使用這款提升團隊生產力的軟體。我在 Facebook 做開發經理時,設計過一個用於提升團隊生產力的工具,Facebook 至今仍在使用該工具。
改善環境
避開所有打擾
「多任務處理」使人感到更有效率,但研究表明,它使我們變得更加低效。我們經常去查看郵件,這種頻繁的打斷使我們思維變得遲緩 ,我們需要花費比預期更多的時間回到原來事情上。所以當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時:
將手機設置為勿擾模式。在 iPhone 上:從屏幕的底部向上滑動,然後點擊月亮圖標。
關掉所有與當前任務不相關的網頁。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寫郵件,寫郵件時不要看到新郵件。在 Gmail 中的 Gmail 書簽(過濾掉所有內容)可以實現這一點。
關掉計算機上的新郵件提醒。
退出聊天軟體。
發現你的時間流
如果一天中你不斷地被會議打斷,你很難進入時間流、處理復雜任務的狀態。
在日程表上標注自己有一個三個小時的「會議」,你是會議的唯一參與人員。這樣同事們在安排會議時會避開這段時間,你可以在這段時間里不間斷地將工作完成。
如果可以話,每周選擇一天作為全公司的無會議日。在 Asana,我們設有「無會星期三」。
跟蹤了解你一天中不同的活動的高效時間。在你的高效時間完成工作最難的部分。下圖是我用來確定我的高效時間的方法,我的高效時間是上午 10 點到中午。相關閱讀:尋找你的超人時間。
精通你使用的工具
如果你一整天都在使用電腦,每次你伸手去拿滑鼠的時候,都會降低一點速度,阻礙你的時間流。你操作計算機的速度應該跟上你思維的速度。這樣做你需要學習常用軟體的快捷鍵。
每次需要使用滑鼠時候,看看是否可以使用快捷鍵代替。通常你可以在菜單項中找到對應快捷鍵,或當你把你的滑鼠游標放到按鈕上會顯示出快捷鍵提示。在 Mac 上:⌘ 是 Command,⌥ 是 Option,⇧ 是 Shift, ^ 是 Ctrl。
使用軟體 SizeUp,可以迅速重新排列軟體窗口,不需要使用滑鼠。
優化思維
這方面我最喜歡的書籍之一是托尼·施瓦茨的《全心投入的威力:管理精力而非時間》。 僅僅是這本的書名就有很大啟發性。
定時休息
通常我們以為,在工作上花費的時間越多,完成的任務也就越多。事實並非如此,人類不是機器,我們的大腦需要時間恢復。人類不是機器人。我們的頭腦需要時間來充電。研究表明,工作 90 分鍾,休息 15 分鍾,有助於在更少的時間里完成更多的工作 。
冥想
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多喝水。 每天早上,我都會在辦公桌上放 5 大杯水。我每天下班時,都已經把水喝完了。看到桌上放的這些水,會提醒我喝了多少水。
改善飲食。 碳水化合物過高的午餐會使你下午精力不足。
運動: 每周兩次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提高效率。
總之,使用的工作外的時間來修養身心,工作時會更加精力充沛。
直面困難、克服拖延
我們拖延,不是因為懶惰,而是因為任務的重要性會使我們感到焦慮。發生這種情況時,你應該做以下的事:
誠實面對你焦慮的原因。把導致焦慮的事情寫下來,或者告訴你朋友。你為什麼感到如此害怕?
尋找一個容易執行的下一步。
關於這方面,我寫過一篇文章:《如何通過面對焦慮克服拖延》。
如果你現在沒有精力去面對恐懼,那麼至少做你的清單上的第二優先的事情,而不是去查看 Facebook。多產的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佩里把這種做法稱為「結構化的拖延症」。在網站 StructuredProcrastination.com 上,他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這種做法。
優化流程
設定清晰的計劃。許多低效源於沒有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你沒有搞清楚哪些事情有助於實現你的目標、什麼是最高優先順序的事情。
在下一步計劃沒有完全明確,並且整個團隊達成一致之前,不要開始行動。
先思考這些事情: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為什麼想要達成該目標?達成該目標需要哪些步驟?每一個步的負責人是誰?這些步驟的順序是怎樣的?什麼是所有去實現它所需的步驟?每一步驟由誰負責?這些步驟將按照什麼順序執行?
團隊合作
有些人喜歡獨自工作,但是,處理復雜任務時,我一般覺得困難、容易分心。
找一個願意合作的隊友。有時候,花費我兩天的任務可以在 2 小時內與合適的夥伴完成。 「結對編程」是軟體行業很常見,但它其實適用於任何領域。
或者,你可以進行自我對話,問問自己那些問題是重要的,然後把問題和答案寫到文本編輯器或者筆記本里。我在電腦上以隨意的形式寫過一些長篇的對話,這些對話都是富有策略性的,有成效的。
公開聲明最後期限
將同伴的壓力轉化為你的優勢。如果一項重要任務沒有固定的最後期限,我會自信地告訴別人:「我會在周五下班時送給你一份作業副本」。我不想在同事面前表現得很可笑,所以我會努力確保事情在周五完成。
使用軟體來跟蹤你的工作
毫無疑問,我認為 Asana 在這方面是最好的。它不僅為維護你的待辦事項清單;它同時還管理整個團隊的工作流程,所以你們不需要無休止的會議來保持同步。Asana 讓大家在工作的地點面對面的交流,這樣你就不需要一直通過電子郵件去獲取信息。
花點時間反省
每一天結束用幾分鍾考慮一下:什麼地方做的好,什麼地方做的不好。你的整個工作流程是否有可以改進的地方?如果你每天都可以提升 1% 的效率,一年後你的效率將有 15 倍提升。
E. 為什麼程序員的電腦只關屏幕,很少關機
程序員這個職業一直都是小夥伴們比較關注的,因為很多女生都表示自己的男朋友是程序員,雖然工資還可以,但是經常會加班,而且他們腦子非常講究邏輯思維。校長身邊也有不少的程序員朋友,我看他們平時上班也挺辛苦,不過有件事情也是我非常好奇的,那就是程序員們在休息的時候好像都只關屏幕,很少會關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答案或許內行人才知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曾經有位程序員表示,自己已經一年沒關機了,電腦就那麼一直開著,第一是因為比較懶,第二就是開機開軟體太麻煩。最後校長認為,程序員很少關機其實就是他們的工資性質決定的,每一行都有自己工作方式和門道,我想他們不關機就是為了方便工作。
F. 我是個程序員,頸椎和腰椎都不好,有救嗎
程序員長期久坐、姿勢固定,確實容易鬧頸椎和腰椎的毛病,分享幾個實用辦法,親測能緩解不少:
先調整「硬體」環境
- 椅子和桌子:椅子選帶腰托的,把腰托頂到腰窩那裡;桌子高度讓手肘自然彎曲90度,鍵盤滑鼠剛好夠到,別聳肩或彎腰。
- 屏幕位置:屏幕中心和眼睛平齊,或稍低10-15度,避免低頭或仰頭看屏幕,減少頸椎壓力。
- 加個靠墊/腳踏:後腰空空的話塞個圓柱形靠墊,腳夠不著地就墊個腳踏,讓膝蓋和臀部保持同一高度。
再改「軟體」習慣
- 定時起身:用手機定個25分鍾鬧鍾,響了就起來活動3-5分鍾——站著伸懶腰、倒杯水、做幾個擴胸動作,重點是讓腰和脖子換個姿勢。
- 調整坐姿:別癱在椅子上!坐直,臀部盡量靠後,肩膀放鬆,下巴微微收(想像頭頂有根線往上拉),避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
- 睡前放鬆:睡前花5分鍾做「小燕飛」(趴在床上,手腳輕輕抬離床面,感受腰背收緊),或靠牆站10分鍾(後腦勺、肩胛骨、臀部、腳跟貼牆,收下巴),對腰椎和頸椎都友好。
試試「急救」小技巧
如果已經有點疼,試試熱敷(用熱水袋或熱毛巾敷頸腰,每次15分鍾),別冷敷!疼得厲害時別硬扛,及時去醫院康復科,做做理療或推拿,別自己瞎按。
關鍵還是別等疼到受不了才重視,每天花點時間護腰護頸,比後期治起來省事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