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如何保持優雅

程序員如何保持優雅

發布時間:2022-06-09 04:30:34

『壹』 程序員應該如何優雅的使用Mac電腦

坐直,穿的干凈精神,桌子干凈,放一杯咖啡,杯子要好看

『貳』 程序員如何優雅地裝逼才能看起來很厲害

其實不管是什麼職業,裝逼都是一樣的,它分為幾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你有一個漂亮的女朋友,第二個層次,你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一個程序員,第三個層次就是你的業務能力高到別人完全看不懂你在做什麼?鑒於我是一個比較有技術能力的人,所以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第三個層次。

簡易版裝逼方法

先要聲明一點,這個方法並不是我原創,我也是根據兩個外國裝逼達人,然後來做出了一個簡化版的裝逼教程,大家看看就好,首先,在命令行里安裝rockstar(需要python3支持,請自行google如何安裝python3/pip3/ipython3)然後隨便在哪裡新建一個目錄,運行ipython3,輸入這幾條:

好了,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整個教程就結束了,學會了之後,千萬不要告訴別人是我教給你的,接下來,就坐等HR給自己發面試邀請。

『叄』 程序員如何優雅的裝逼 看完最後一條醉了

一系列的關於「優雅」的問題,多到有時都讓人感到厭煩的地步,我一直試圖找到一個通解,直到有一天,寡人悟到了,我不敢說這是一個能讓所有人都滿意的答案,但我自己挺滿意的,在我看來決定優雅與否的一大關鍵,是創造力。
太史公「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推而廣之,多少詩詞、文章、書畫、小說、音樂、戲劇、舞蹈,在欣賞他們的時候,都能感到作品裡充斥著一股「氣」,而「氣」的背後,彷彿能看到作者橫眉怒目咬牙切齒的表情。
韓愈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要真的細細統計一下,憤怒還真有可能是人類藝術創作的第一推動力。
人,永遠是因為留下了些什麼,而不是因為毀掉了什麼,才顯得優雅。

『肆』 程序員如何優雅地辭職

作為一個程序員來說,想要比較優雅的辭職,可能我個人的一個建議就是去發揮自己作為一個程序員的本職工作吧。既然是一個程序員,那麼你就可以考慮用自己的能力去編寫一個程序,這樣的話是能夠去很優雅的辭職的,而且也會比較的有自己的一個獨特的風格。

『伍』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程序員

首先就是你的目標就不明確,你先要確定自己打算向哪方面發展
當好一名合格的程序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還要多思考,多實踐,勤看書,更要有團隊合作精神,平時多和別人交流,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多上網看看一些資料,看看別人對同一問題的看發會有很大的啟發,要知道不是你一個人在寫程序而是和大家一起寫程序,注重團隊的力量!編程是一種藝術,要好好的發揮團隊的力量把它做的漂亮,完美。

勤奮聯系,多寫一些程序,然後在根據程序代碼多想想用多種方法去測試運行它`實習基地給我們提供了實際做一些項目的機會`我會借這個機會多學習`多思考,多實踐。多看一些相關的書,不斷提高自己。

我覺得做一名程序員是很難的,特別是做一名合格的程序員就更要嚴格要求自己,增加團隊合作能力,不斷提高自身水平。

1.1 程序≠軟體
現在很多人以為程序就是軟體,軟體就是程序。事實上,軟體和程序在20世紀80年代時,還可以說是等同的,或者說,在非pc領域里它們可能還會是等同的,比如說某個嵌入式軟體領域,軟體和程序可能是等同的。但是,在pc這個領域內,現在的程序已不等於軟體了。這是什麼意思呢?
1. 軟體發展簡述
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pc剛誕生,這時國內還沒有幾個人會寫程序。那麼,如果你寫個程序,別人就可以拿來用。這時候的程序就能產生價值,這個程序就直接等同於軟體。
但軟體行業發展到現在,這里以中國的情況為例(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程序已經不等同於軟體了),程序也不等同於軟體了。因為現在會寫程序很容易,但是你的這個程序很難產生什麼樣的商業意義,也不能產生什麼價值,這就很難直接變成軟體。要使一個程序直接變成軟體,中間就面臨著很高的門檻問題。這個門檻問題來自於整個行業的形成。
現在,你寫了一個程序以後,要面臨商業化的過程。你要宣傳,你要讓用戶知道,你要建立經銷渠道,可能你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說服別人用你的東西。這是程序到軟體的一個過程。這門檻已比較高了。
我們在和國內的大經銷商的銷售渠道的人聊天時,他們的老闆說,這幾年做軟體的門檻挺高的,如果你沒有五、六百萬做軟體,那是「玩」不起來的。我說:「你們就使門檻很高了。」他說:「那肯定是的。如果你寫個「爛」程序,明天你倒閉了,你的東西還佔了我的庫房,我還不知道找誰退去呢。我的庫房是要錢的呀!現在的軟體又是那麼多!」
所以,如果你沒有一定的資產的話,經銷商都不理你。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的公司比較小,且沒什麼名氣,你的產品放到經銷商庫房,那麼他最多給你暫收,產品銷不動的話,一般兩周絕對會退貨。因為現在經銷商可選擇的餘地已很多了,所謂的軟體也已經很多了。而程序則更多,程序都想變成軟體,誰都說自己的是「金子」。但只有經受住用戶的檢驗,才能成為真正的「金子」。
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20世紀90年代幾乎沒有什麼新的軟體公司產生的原因。只是原來80年代的大的軟體公司互相兼並,我吞你,你吃我。但是,寫程序的人很多,美國的程序變軟體的門檻可能比我們還高,所以很多人寫了程序就丟在網上,就形成了共享軟體。
2. 共享軟體
共享軟體是避開商業渠道的一種方法。它避開了商業的門檻,因為這個行業的門檻發展很高以後就輕易進不去了。我寫個程序丟在網上,你下載就可以用,這時候程序又等於軟體。共享軟體是這樣產生的,是因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如果說程序直接等於軟體的話,誰也不會輕易把程序丟到網上去。
開始做共享軟體的人並不認為做它能賺錢,只是後來用的人多了,有人付錢給他了。共享軟體使得程序和軟體的距離縮短了,但是它與商業軟體的距離會進一步拉大。商業軟體的功能和所要達到的目標就不是一個人能「玩」得起來的了。這時的軟體也已不是幾個人、一個小組就能做出來的了。這就是在美國新的軟體公司沒法產生的原因。比如netscape網景是在1995~1996年產生的新軟體公司,但是,兩三年後它就不見了。
1.1.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1.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
商業軟體門檻的形成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個行業初始階段時的門檻都非常低,但是,只要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後,它的門檻就必然抬高。比如,現在國內生產小汽車很困難,但在20世紀50年代~60年代的時候,你裝4個輪子,再加上柴油機等就形成汽車。那時的萊特兄弟裝個螺旋槳,加兩個機翼,就能做飛機。整個行業還沒有形成的時候,絕對可以這樣做,但是,到整個行業形成時,你就做不了了。所有的行業都是這樣的。
為什麼網站一出來時那麼多人去擠著做?這也是因為一開始的時候,看起來門檻非常低,人人都可以做。只要有一個伺服器,架根網線,就能做網站。這個行業處於初始階段時,情況就是這樣的。但這個行業形成後,你就輕易地「玩」不了了。
國內的軟體發展也是如此。國內的軟體自從軟體經銷商形成以後,這個行業才真正地形成。有沒有一個渠道是判斷一個行業是否形成的很重要的環節。任何一個行業都會有一個經銷渠道,如果渠道形成了,那麼這個行業也就形成了。第一名的經銷商是1994年~1995年成立的,也就是說,中國軟體行業大概也就是在1995年形成的,至今才經歷8年時間的發展。
有一種浮躁的思想認為,中國軟體產業應該很快就能趕上美國。美國軟體行業是上世紀80年代形成的,到現在已經發展了20多年了。中國軟體行業才8年,8年才是一個懵懂的小孩,20多歲是一個強壯的青年,那麼他們的力量是不對等的。但也要看到,當8歲變成15歲的時候,它真正的能量才會反映出來。
2. 軟體門檻對程序員的影響
現在中國軟體行業正在形成。所以,現在做一個程序員一定要有耐心,因為現在已經不等於以前了。你一定要把所有的問題搞清楚,然後再去做程序。
對於程序員來說,最好的工作環境是在現有的或者初始要成立的公司裡面,這是最容易成功的。個人單槍匹馬闖天下已經很困難了。即使現在偶爾做兩個共享軟體放在網上能成名,但是也已經比較困難了。因為現在做軟體的人已經很多了。這也說明軟體已經不等於程序了,程序也不等於軟體。
程序要變成軟體,這中間是一個商業化的過程。沒有門檻以前,它沒有這個商業過程,現在有這個行業了,它中間就有商業化的過程。這個商業的過程就不是一個人能「玩」的。
如果你開始做某一類軟體的時候,別人已經做成了,這時你再決定花力氣去做,那麼你就要花雙倍的力氣去趕上別人。
現在的商業軟體往往是由很多模塊組成的,模塊是整個系統的一部分。個人要完整地寫一個商業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軟體進入windows平台後,它已經很復雜了,不像在dos的時候,你寫兩行程序就能賣,做個zip也能賣。事實上,美國的商業編譯器也不是一個人能「玩」的。現在你可能覺得它是很簡單的,甚至linux還帶了一個gcc,且源程序還在。你可以把它改一改,做個vc試一試,看它會有人用嗎?它能變成軟體嗎?即使你再做個界面,它也還是一個gcc,絕對不會成為visual c++那樣能商業化的軟體。
可見,國外軟體行業的門檻要比中國的高很多了。我覺得我們中國即使再去做這樣的東西,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了。這個門檻你是追不過來的。不僅要花雙倍的力氣,而且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你還要完成別人已經完成過的工作,包括別人所做的測試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你的軟體與別人有競爭力,能與它做比較。
1.1.2 認清自己的發展
如果連以上認識都不清楚,很可能就以為去書店買一本mfc高手速成之類的書,編兩個程序就能成為軟體高手。就好像這些書是「黃金」,我學兩下,學會了vc、mfc,就能做一個軟體拿出去賣了。這種想法也不是不行,最後一定能行,但要有耐心,還要有機遇。機遇是從耐心中產生的,越有耐心,就越有機遇。你得非常努力,要花很多的精力,可能還要走很多的彎路。
如果你是從mfc入手的,或是從vb入手的,則如要做出一個真正的能應用個人領域的通用軟體,就會走非常多的彎路。直接的捷徑絕對不是走這兩條路。這兩條路看起來很快,而且在很多公司裡面確實需要這樣的東西,比如說我這家公司就是為另一個家公司做系統集成的,那我就需要這樣的東西,我不管你具體怎麼實現,我只需要達到這個目標就行了。
任何軟體的實現都會有n種方法,即使你是用最差的那種方法實現的,也沒有問題,最後它還是能運行。即使有問題,再改一改就是。但是,做通用軟體就不行了,通用是一對多,你做出來的軟體以後要面向全國,如果將來自由貿易通到香港也好,通到國外也好,整個產品能銷到全世界的話,這時候,通用軟體所有做的工作就不是這么簡單了。所以說,正確的入門方法就很關鍵。
如果你僅僅只是想混口飯吃,找個工作,可能教你成為mfc的高手之類的書對你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想做一個很好的軟體,不僅能滿足你謀一碗飯吃,還能使你揚名,最後你的軟體還能成為很多人用,甚至你還想把它作為一個事業去經營,那麼這第一步就非常關鍵。這時就絕對不能找一本mfc或找一本vb的書學兩下就行,而是要從最底層開始做起,從最基本做起。
1.2 高手是怎樣練成的
1.2.1 高手成長的六個階段
程序員怎樣才能達到編程的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絕對不是你去編兩行代碼,或者是幾分鍾能寫幾行代碼,或者是用什麼所謂的可視化工具產生最少的代碼這些工作,這都不是真正的高手境界。即使是這樣的高手,那也都是無知者的自封。
我認為,一個程序員的成長可分為如下六個階段。
 第一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能熟練地使用某種語言。這就相當於練武中的套路和架式這些表面的東西。
 第二階段
此階段能精通基於某種平台的介面(例如我們現在常用的win 32的api函數)以及所對應語言的自身的庫函數。到達這個階段後,也就相當於可以進行真實散打對練了,可以真正地在實踐中做些應用。
 第三階段
此階段能深入地了解某個平台系統的底層,已經具有了初級的內功的能力,也就是「手中有劍,心中無劍」。
 第四階級
此階段能直接在平台上進行比較深層次的開發。基本上,能達到這個層次就可以說是進入了高層次。這時進入了高級內功的修煉。比如能進行vxd或操作系統的內核的修改。
這時已經不再有語言的束縛,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即使要用自己不會的語言進行開發,也只是簡單地熟悉一下,就手到擒來,完全不像是第一階段的時候學習語言的那種情況。一般來說,從第三階段過渡到第四階段是比較困難的。為什麼會難呢?這就是因為很多人的思想變不過來。
 第五階級
此階段就已經不再局限於簡單的技術上的問題了,而是能從全局上把握和設計一個比較大的系統體系結構,從內核到外層界面。可以說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到了這個階段以後,能對市面上的任何軟體進行剖析,並能按自己的要求進行設計,就算是ms word這樣的大型軟體,只要有充足的時間,也一定會設計出來。
 第六階級
此階段也是最高的境界,達到「無招勝有招」。這時候,任何問題就純粹變成了一個思路的問題,不是用什麼代碼就能表示的。也就是「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
此時,對於練功的人來說,他已不用再去學什麼少林拳,只是在旁看一下少林拳的對戰,就能把此拳拿來就用。這就是真正的大師級的人物。這時,win 32或linux在你眼裡是沒有什麼差別的。
每一個階段再向上發展時都要按一定的方法。第一、第二個階段通過自學就可以完成,只要多用心去研究,耐心地去學習。
要想從第二個階段過渡到第三個階段,就要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例如有一個高手帶領或公司里有一個好的練手環境。經過二、三年的積累就能達到第三個階段。但是,有些人到達第三個階段後,常常就很難有境界上的突破了。他們這時會產生一種觀念,認為軟體無非如此,認為自己已無所不能。其實,這時如果遇到大的或難些的軟體,他們往往還是無從下手。
現在我們國家大部分程序員都是在第二、三級之間。他們大多都是通過自學成才的,不過這樣的程序員一般在軟體公司也能獨當一面,完成一些軟體的模塊。
但是,也還有一大堆處在第一階段的程序員,他們一般就能玩玩vb,做程序時,去找一堆控制項集成一個軟體。
現在一種流行的說法是,中國軟體人才現在是一個橄欖型的人才結構,有大量的中等水平的程序員,而初級和高級程序員比較少。而我認為,現在中國絕大多數都是初級的程序員,中級程序員很少,高級的就更少了。所以,現在的人才結構是「方塔」形,這是一種斷層的不良結構。而真正成熟的軟體人才結構應該是平滑的三角形結構。這樣,初級、中級、高級程序員才能充分地各施所長。三種人才結構對比如圖1.1所示。
圖1.1 三種人才結構對比
1.2.2 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的區別
一般對於一個問題,初級程序員和高級程序員考慮這個問題的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在初級程序員階段時,他會覺得vb也能做出應用來,且看起來也不錯。
但到了中級程序員時,他可能就不會選擇vb了,可能會用mfc,這時,也能做出效果不錯的程序。
到高級程序員時,他絕對不是首先選擇以上工具,vb也好,vc也好,這些都不是他考慮的問題。這時考慮的絕對是什麼才是具有最快效率、最穩定性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軟體和別的產品不同。比如,在軟體中要達到某個目標,有n種方法,但是在n種方法中,只有一種方法或兩種方法是最好的,其他的都很次。所以,要做一個好的系統,是很需要耐心的。如果沒有耐心,就不會有細活,有細活的東西才是好東西。我覺得做軟體是這樣,做任何事情也是這樣的,一定要投入。

程序員到達最高境界的時候,想的就是「我就是程序,程序就是我」。這時候我要做一個軟體,不會有自己主觀的思路,而是以機器的思路來考慮問題,也就是說,就是以程序的思考方式來思考程序,而不是以我去設計程序的方式去思考程序。這一點如果不到比較高的層次是不能明白的。
你設計程序不就是你思考問題,然後按自己的思路去做程序嗎?
其實不是的。在我設計這個程序的時候,相當於我「鑽」入這個程序裡面去了。這時候沒有我自己的任何思維,我的所有思維都是這個程序,它這步該怎麼走,下步該怎麼走,它可能會出現什麼情況。我動這個部分的時候,別的部分是否要干擾,也許會動一發而牽全身,它們之間是怎麼相互影響的?
也只有到達這個境界,你的程序才能真正地寫好,絕對不是做個什麼可視化。可視化本身就是「我去設計這個程序」,而真正的程序高手是「我就是程序」,這兩種方法絕對是不同的。比如,我要用vb去設計一個程序,和我本身就是一個程序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別人也許覺得操作系統很深奧,很復雜,其實,如果你到達高手狀態,你就是操作系統,你就能做任何程序。
對待軟體要有一個全面的分析方法,光說理論是沒有用的。如果你沒有經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這四個階段,則永遠到達不了高境界。因為空中樓閣的理論沒有用,而這些必須是一步一步地去做出來。
一個高級程序員應該具備開放性思維,從里到外的所有的知識都能了解。然後,看到世界最新技術就能馬上掌握,馬上了解。實際上,技術到達最高的境界後,是沒有分別的。任何東西都是相通的,只要你到達這個境界以後,什麼問題一看就能明白,一看就能抓住最核心的問題,最根本的根本,而不會被其他的枝葉或表象所迷惑,做到這一步後才算比較成功。
從程序員本身來說,如果它到達這一步以後,他就已經形成了開闊的思維。他有這種開放性思維的話,他就能做戰略決策,這對他將來做任何事情都有好處。事實上,會做程序後,就會有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學會怎麼樣把問題的表象剖開,看到它的本質。這時你碰到任何具體的問題,只要給點時間,都能輕而易舉地解決。實際上,對開發計算機軟體來說,沒有什麼做不了的軟體,所有的軟體都能做,只是看你有沒有時間,有沒有耐心,有沒有資金做支撐。
這幾年,尤其是這兩三年,估計到2005年前,中國軟體這個行業裡面大的軟體公司就能形成。現在就已經在形成,例如用友,它上市後,地位就更加穩固了。其他大的軟體企業會在這幾年內迅速長大。這時候,包括流通渠道、經銷商的渠道也會迅速長大。也就是說,到2005年以後,中國軟體這個行業的門檻比現在還要高很多,與美國不會有太大的差別。此時,中國軟體才真正體現出它的威力來。如果你是這些威力中的一員,就已經很厲害了。
別人可能知道比爾•蓋茨是個談判的高手,是賣東西的高手,其實,比爾•蓋茨從根本上來說是個程序高手,這是他根本中的根本。他對所有的技術都非常敏感,一眼就看到本質,而且他本身也能做程序,時常在看程序。現在他不做董事長,而做首席設計師,這時他就更加接近程序的本質。因為他本身就有很開闊的思維,又深入到技術的本身,所以他就知道技術的方向。這對於一個公司,對他這樣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他判斷錯誤一步,那公司以後再回頭就很難了。計算機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不能走錯半步。很多公司以前看上去很火,後來就
銷聲匿跡了,就是因為它走錯一步,然後就不行了。為什麼它會走錯?因為他不了解技術的本質在哪裡,技術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比爾•蓋茨因為父母是學法律的,所以他本身就很能「侃」,很有說服力,而他又是做技術的,就非常清楚技術的方向在哪裡,所以他才能把方向把握得很准確,公司越來越大。而別的公司只火一陣子,他卻火了還會再火。就算微軟再龐大,你如果不把握好軟體技術的最前沿,一樣也會玩完。就像intel時刻把握著cpu的最新技術,才能保證自己是行業老大。技術決定它的將來。

所以,程序員要能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有非常強的耐心和非常好的機遇才有可能。事實上,現在的機會挺好的,2005年以前機會都非常大,以後機會會比較小。但是,如果有耐心的話,你還是會有機會的,機會都是出在耐心裡。我記得有句話說「雄心的一半是耐心」,我認為雄心的三分之二都是耐心。如果你越有野心,你就越要有耐心,你的野心才有可能實現。如果你有野心而沒有耐心,那都是胡思亂想,別人一眼就能看穿。最後在競爭中,對手一眼就看到你的意圖,那你還有什麼可競爭的?

1.2.3 程序員是吃青春飯的嗎
很多人都認為程序員是三十歲以前的職業,到了三十歲以後,就不應再做程序員了。現在的很多程序員也有這種想法,我覺得這種想法很不對。
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那時軟體還沒有形成行業,程序員不能以此作為謀生的手段時,你必須轉行,因為你年輕的時候不用考慮吃飯的問題,天天「玩」都可以,但是以後就不可能了。
據我了解,微軟裡面的那些高手,幾乎都是四五十歲的,而且都是做底層的。他們是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玩」程序的,所以對於整個計算機,他們是太清楚了。現在有些人主觀臆斷地希望微軟第二天倒閉就好了,但那可能性太小了。因為那些程序員是從cpu是4004的時候開始,玩到現在奔騰iv,沒有哪一代東西他們沒有經歷過。
你知道他們現在正在玩什麼嗎?現在正在玩64位的cpu。你說你普通的程序員,有這個耐心嗎?沒有這個耐心,你絕對做不了,你也絕對做不了高手。他為什麼能做?因為他不僅是玩過來的,而且他還非常有耐心,每一步技術他都跟得上,所以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難度和壓力。
因為計算機技術沒有任何時候是突變的。它的今年和去年相差不會很大,但是回過頭來看三年以前的情況,和現在的距離就很大。所以說,如果你每年都跟著技術進步的話,你的壓力就很小,因為你時刻都能掌握最新的技術。但是,如果你落下來,別說十年,就是三年,你就趕不上了。
如果你一旦趕不上,就會覺得非常吃力;如果你趕不上,你就會迷失方向;如果你迷失了方向,你就覺得計算機沒有味道,越做越沒勁。當你還只是有個思路的時候,別人的產品都做出來了,因為你的水平跟別人相差太遠,人家早就想到的問題,你現在才開始認識。水平越高,他就看得越遠,那麼他的思維就越開闊;水平越低,想的問題就越窄。
64位cpu是這個十年和下個十年最重要的技術之一,誰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抓住未來賺錢的商機。cpu是英特爾設計的,對這一點他肯定清楚。舉例來說,如果從64位的角度來看現在的32位,就像從現在的角度去看dos。你說dos很復雜嗎?當你在dos年代的時候,你會覺得dos很復雜。你說現在的windows不夠復雜嗎?windows太復雜了,但是你到了64位的時候再去看windows,就如同現在看dos一樣。
整個64位系統的平台和思維方式、思路都比現在更開闊,打個比方說,現在的windows裡面能開n個dos窗口,每個dos窗都能運行一個程序。到達64位的時候,操作系統事實上能做到開n個x86,開n個windows 98,然後再開n個windows 95都沒有問題,系統能做到這一步,甚至你的系統內開n個windows nt都沒有關系。這就是64位和32位的差別。所以,微軟的那些「老頭」,四、五十歲的那幾個做核心的人,現在正在玩這些東西。你說微軟的技術它能不先進嗎?是linux那幾個玩家能搞定的嗎?
微軟的技術非常雄厚,世界計算機的最新技術絕對集中在這幾個人手裡。而且這幾個人的思維模式非常開闊,誰都沒有意識到的東西他早就開始做了。現在64位的cpu都出來一二年了,你說有什麼人去做這些應用嗎?沒有,有的就是那幾個unix廠商做好後給自己用的。

所以,追求技術的最高境界的時候,實際上是沒有年齡限制的。對我來說,現在都三十三了,我從來沒有想過退出這行,我覺得我就能玩下去,一直玩到退休都沒有問題。我要時刻保持技術的最前端,這樣的話對我來說是不困難的,沒有任何累的感覺。
很多人說做程序不是人乾的事情,是非人的待遇。這樣,他們一旦成立一個公司,做出一點成績,在輝煌的時候馬上就考慮退出。因為他們太苦了,每天晚上熬夜,每天晚上燒了兩包煙還不夠,屋子裡面簡直就缺氧了,好像還沒有解決問題。
白天睡覺,晚上幹活,那當然累死了,這是自己折騰自己。所以,做程序員一定要有一種正常的心態,就是說,你做程序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搞得顛三倒四的。如果非得搞得晚上燒好多煙才行,這樣你肯定折騰不到三十歲,三十歲以後身體就差了。
事實上,我基本上就沒有因為做程序而熬夜的。我只經歷過三次熬夜,一次是在學校的時候,1986年剛接觸計算機時,一天晚上跟一個同桌在計算機室內玩游戲,研究了半天,搞著搞著就到了天亮,這是第一次。然後在畢業之前,在286上做一個程序。還有一次就是超級解霸上市前,那時公司已吹得很大了,那天晚上沒法睡覺。
一般來說,我也是十二點鍾睡覺,第二天七點就起了。所以說,只有具有正常的生活、正常的節奏,才有正常的心態來做程序員,這樣,你的思路才是正常的,只有正常的東西才能長久。搞疲勞戰或者是黑白顛倒,時間長久後就玩不轉了,玩著玩著就不想玩了。

『陸』 論程序員如何優雅的使用MAC

現在的程序員比較偏愛Mac,除了蘋果自身的高顏質和高質量外,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 Mac 的系統要比 Windows 好用。當然前提是能找到和自己工作相對應的軟體,像 Plsql、Powerdesigner 這樣的軟體目前還是沒有較好的替代方案。
希望可以幫到您,謝謝!

『柒』 一個程序員需要有怎樣的自我修養

作為一名程序員,一個「程序員的自我修養」是什麼?
盡管我們不一定要像尹天仇那麼的認真對待自己的事業,但,一些基本的修養,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碼農,總應該是要具備的吧。不過真要說修養,方面還是挺多的,技術自我提示自不必說。但我並不打算從這個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的技術方面入手,而是談談,可讀性代碼,這個容易被大家忽視的基本素養。
1、遵從所在團隊的代碼規范。
一個高效、成熟的團隊,必定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代碼規范,這個規范是團隊的寶貴的財富,它是整個團隊從各種坑中爬起來後積累的經驗教訓。什麼是規范,它是人們從無數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規則,標准。而代碼規范,指導團隊成員如何以最短的時間寫成最高效,可讀性強的代碼。試想,如果成員不遵從規范,你用駝峰命名,他用下劃線,這對程序的可讀,將造成多大的影響。我想,應該沒有一個人願意去閱讀一段,各種變數命名形式都能見得到,private, public 方法隨意排序,甚至常量類都散落在各個角落的代碼吧。
代碼,一個作用是讓機器閱讀,另一個重要的作用是讓人閱讀!!!

2、遵從行業內通用的規范
在團隊的代碼規范未涉及到的,那請按照行業內的規范來編寫代碼。規范的一個好處是,可以明顯減少學習和交流成本。在java中,當我們看到全大寫的變數名時,我們就知道這是常量,而不需要去看注釋,不需要去看代碼邏輯。為什麼這么迅速,因為行業里大家都習慣把常量用大寫命名。但假如你用其他命名方式命名常量,比如team_nums命名常量,不僅不能讓人迅速知道這是個常量,而且可能讓人誤會這是個變數,增加了團隊成員學習和溝通成本,甚至可能誤導他們。就見過一位仁兄,明明用的是工廠模式,偏偏按模版模式的命名方式來命名,問他,他說他知道這是工廠模式,但他覺得,更應該叫模版模式。。。我的天,,你這么任性,以後還能做朋友么?
舉個例子,我們需要根據支付類型,來生產多個支付產品,於是,我們寫了個工廠類,命名為FactoryPay。當其他人看到一個類叫FactoryPay,他們會猜測,這應該是個工廠類,負責生產各種支付產品的工廠,然後按照這個猜測去閱讀代碼,就能比較快速的理解整個類的作用。但是,假如我取名PowerPay,別人還不知道是啥,看了半天,才明白,這是個工廠的作用。這就明顯增加了他人的學習成本和維護代碼的成本。

不管你是新手還是老鳥,務必了解施行行業規范,切勿為了標新立異而違反規范。這么低端的裝逼,就沒必要採用了,要裝也寫個高端的框架來提升逼格唄。

3、變數、方法命名要能表達變數作用
在程序員這個圈子很久了,就發現,程序員這貨,都喜歡這套,「這個介面幹嘛用的,有文檔么」,「自己看代碼去」。很多時候都是一臉黑。
盡管程序員閱讀別人代碼技術都是一流,不管你是有沒有注釋,不管你是怎麼循環嵌套,也不管你是怎麼命名,他們都能耐心的,把代碼分析個所以然來。但,對於程序員這個視時間寶貴如生命,分分鍾都能創造幾百萬價值的群體來說,您行行好,給我們省點時間吧,把變數是幹啥用的,說清楚唄,沒准節省的這幾分鍾,多賺個幾萬,還能請大家出去嗨呢。
每每看到部門的某大神,用一個神一般的變數名「flag」,我就有吐血的沖動,他還這個flag一直雪藏,不用,只是傳遞到第n個方法才使用,頓時心力交瘁,我的天,這個flag都是是幹嘛用的啊,後來才明白,是isPay的意思,用來標識用戶是否支付成功了。當時一口老血吐屏幕上,心裡狂吐槽,老兄,你命名個isPay會死么,我的腦細胞這么不值錢么。到後來看到,去魔法數字,用int NUM_7 = 7,而不是MAX_MEMBERS來表示最大成員、用x y z來命名變數名,各種只有作者,或者作者後來都忘了的獨特命名方式,都見怪不怪了。更有甚者,一個變數命名為passed,作用居然是「未通過」的意思,當時就石化了,作者還真是用心良苦,這都要考我細心不細心。
一個好的變數名,能幫助閱讀者了解變數的作用,也輔助了對整段代碼的理解。

4、不要show英語,鄉下的孩子傷不起唉
LZ所在的團隊,英語一直都是團隊的硬傷,但總是能看到,某位仁兄,加上大把大把的英文注釋,有些變數名也取些高大上的復雜的英語單詞。敢問,你這么高的逼格,以後我們怎麼和你玩啊。(那位仁兄其實就是LZ,年輕時唉,罪過罪過)
代碼是用來溝通的,傳遞作者意圖的,都看不懂,怎麼溝通交流。建議英語好的童鞋,英語能力可以放到閱讀英文書籍中展示,在代碼中,如果團隊英語能力很弱,避免使用英文,變數命名也盡量按照團隊英語水平來命名

5、添加必要的注釋
正如上面LZ說的,經常遭遇「你仔細看看代碼,就知道幹嘛用的」這樣的神回復。盡管閱讀代碼是每個程序員的強項,但必要的注釋,比如邏輯比較復雜的地方,添加必要的注釋,對提升團隊成員閱讀熟悉代碼的效率是有很大幫助的。試想,一個類,幾百行,沒有一行注釋,對於閱讀者來說,閱讀它將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事。

6、注釋保持簡潔,避免沒有必要的注釋
即看過一行注釋都沒有的代碼,也看過注釋比代碼還要多的程序。一個是讓人生不如死,一個是讓人痛不欲生。(唉,有時不僅感嘆,在程序員界混,真的是難)。
LZ就經常看過,一大段注釋,啰嗦了半天,要不就是沒表達清楚重點,要不就是只為說明它是個循環的作用!!!譬如i++這樣的代碼,有必要加個「每個計數增加1」這樣的注釋么,這完全是把讀者定位為非程序員啊,或者就是嚴重鄙視讀者的編程水平。
注釋是幫助閱讀的人更好的理解程序的邏輯,只是輔助,如果不重視通過命名等方式來傳遞代碼的作用,而是依賴於注釋,這就是本末倒置了。而且,冗長啰嗦的注釋,這到底是幫助人理解,還是阻礙人理解啊,是讀程序還是讀小說啊。

7、擁有自己的編碼規范
規范是為了讓團隊更快的理解、熟悉代碼的,同理,擁有自己的一套規范,就能幫助其他人更快的理解我們所寫的功能,減少學習和溝通成本。

8、代碼清晰簡潔的表達出作者的意思
在我們每次寫完一段代碼時,一定要問問自己,代碼是否表達清楚了我的意思,是否需要添加些注釋,名字取得是否恰當了,別人在閱讀時是否吃力。。每每看到別人一團糟的費解的代碼,就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把代碼寫好咯,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一遍又一編的檢查,看變數名、方法名是否表明了它的用途,是否有些不必要的、只是為了提升逼格的代碼,別人是否能在短時間內看懂。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寫出一段更優美的代碼。

9、堅持並捍衛上面的准則
經常能聽到,有些公司是代碼行數來定義績效的,但作為一個有操守,並秉承基本自我修養的程序員,我們絕不能為了各種誘惑或者脅迫,甚至是自己的惰性、個性,而放棄寫出簡潔清晰,可讀的代碼。

以上的幾點,並不是嚴格的意見或者建議,只是提醒廣大程序員同胞們,在痴心與高端的技術時,千萬不要忘了,代碼不僅機器要閱讀,人也需要閱讀。就算你寫出再復雜的代碼,但它讓人完全無法閱讀,這有什麼用呢。這就如同,你很牛逼很牛逼,但別人聽不懂你說的話,還不是沒用。如果你真的寫出了可讀性強的代碼,但你也不應該鳴鳴得意,我覺得,寫出一段優美,健壯,可讀性高的代碼,是一個程序員最基本的自我修養。

『捌』 程序員應該如何設計更優雅的Token認證方式

把認證信息保存在客戶端,關鍵點就是安全的驗證,如果能解決認證信息的安全性問題,完全可以把認證信息保存在客戶端,服務端完全無認證狀態,這樣的話服務端擴展起來要方便很多。關於信息的安全解決方案,現在普遍的做法就是簽名機制,像微信公眾介面的驗證方式就基於簽名機制。簽名,就是只有信息的發送者才能產生的別人無法偽造的一段數字串,這段數字串同時也是對信息的發送者發送信息真實性的一個有效證明。當用戶成功登系統並成功驗證有效之後,伺服器會利用某種機制產生一個token字元串,這個token中可以包含很多信息,例如來源IP,過期時間,用戶信息等, 把這個字元串下發給客戶端,客戶端在之後的每次請求


4.適用性更廣:只要是支持http協議的客戶端,就可以使用token認證。

5.服務端只需要驗證token的安全,不必再去獲取登錄用戶信息,因為用戶的登錄信息已經在token信息中。

6.基於標准化:你的API可以採用標准化的 JSON Web Token (JWT). 這個標准已經存在多個後端庫(.NET, Ruby, Java,Python,PHP)和多家公司的支持(如:Firebase,Google, Microsoft).

『玖』 如何優雅地為程序中的變數和函數命名

簡言之,根據語意來選擇詞彙,別無它法……然而,有時我們會不知用什麼詞彙更合適。
當你想到某個抽象的東西,你更傾向於最先想到的詞語,除非你故意不這樣,這些詞也會搶著出現,直到模糊或改變你的想法。
當你想到一個具體的對象,你覺得詞窮,然後你想描述的已經看到了,然後你繼續尋找更適合它的詞。
哈哈,命名竟成了編程中最難的事~
Martin Fowler曾經在一篇文章中曾經引用過Phil Karlton的話:
There are only two hard things in Computer Science: cache invalidation
and naming things.
他說這句話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他最喜歡的話。可見命名對於廣大的程序員來說的確是個大問題。
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問題可能出在兩個方面:
– 自打學編程開始就沒被教育過要重視命名。
這可以在譚浩強的《C語言入門》一書中可見一斑。《C語言入門》可以說是很多程序員在大學時學習的第一門編程語言使用的教材。而本書通篇都是各種
a,b,c,x,y,z 的命名方式。這種poor naming的方式被廣大程序員紛紛效仿,導致如今在很多項目代碼中隨處可見。
– 命名需要一定的英文功底,而國內程序員的英文水平參差不齊。
很多程序員被教育後開始逐漸重視命名,但是受限於英文水平,不知道使用什麼合適的英文詞彙來命名。有的甚至直接把中文直譯為英文的方式命名,或者直接用拼音來命名,反而得不償失。
命名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過於強調。如今的軟體開發早已不是求伯君那種單槍匹馬的時代。你寫下的每一行代碼都會在不久的以後被團隊的其他人甚至你自己多次查看。如果是個開源項目,那麼更會被全球各地的人查看源代碼。所以代碼的可讀性就變得尤為重要。如果讀者能夠輕松讀出你的代碼的意圖,那麼就說明你的命名功底相當扎實。
比如在一個管理系統中,你使用這樣的代碼: a = b * c
很容易讓人摸不著頭腦,雖然程序能夠正常運作,但恐怕沒人敢輕易修改這行他們不了解的代碼。而如果修改成為這樣: weeklypay =
hours_worked * pay_rate; 那恐怕極少有人不懂這行代碼的意圖。
糟糕的命名也會導致大量無謂的注釋,這是一個很容易跳進去的陷阱。下一段代碼怕別人不明白你的意圖,那麼就加上注釋。這貌似是一個很精妙的想法,實際上卻南轅北轍。比如以下的注釋:
int d; // elapsed time in days
貌似很容易讓人讀懂,但是問題還是很多。首先注釋不能跟著所有的引用,在定義處了解了d的含義,繼續往下看的話卻很容易忘記;其次代碼更新了,很可能會忘記修改注釋,反而給把讀者帶入歧途。
與其用這樣的注釋,還不如直接重命名: int elapsedTimeInDays; 這樣清晰易懂,還不用維護注釋,何樂而不為?
那麼如何著手來提高的自己的命名技巧那?
首先尋找一份公認的代碼規范,並嚴格按照這樣的標准執行。比如google開源了自己內部使用的語言編碼規范,我們可以直接拿來使用。比如請看Google
Java的style guide,相當詳實。除此之外還有C++等。這里收集了Google對各種語言的編碼規范,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標準的代碼規范中的每一條都是有勝出的理由,值得我們遵從。但某些命名問題不一定只有一種最好的解決方式,這就需要團隊自己建立起約定。比如對於Java單元測試類的命名方式,不同的團隊可能不一樣。比如有的團隊喜歡以should開頭,有的喜歡test開頭,有的喜歡駱駝命名法,有些喜歡下劃線命名法,每種方式有各自的利弊,沒有一種能完全脫穎而出,所以需要團隊自行制定。一旦確定使用某一種,那麼一定要保持一致。
某些命名規范其實是可以進行自動化檢查的,比如在Java應用的構建過程中可以引用checkStyle這款插件,對命名進行一些基本的檢查,比如方法名、變數名是否遵循了一定模式等。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強制大家遵守某些約定。自己以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請參見這里。
最後要在團隊中建立起code review的機制,通過code
review來相互監督糾正命名問題,並且這樣更容易達成一致的命名約定,方便協作開發。code
review可以採取非正式會議評審的方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每天找個固定時間大家一起聚在一個顯示器前review每個人的代碼,現場提出問題,當事人記錄下來會後更改。這種方式非常高效。另外有的團隊在嵌入代碼時可能會引入一些代碼評審機制,比如pull
request, cherry pick等。這種review方式比較重量級,反饋周期也較長,好處是可以保證最終遷入的代碼是沒有問題的。
很多語言和框架為了更加可讀,都把命名玩出花來了。比如JavaScript生態圈中重要的單元測試工具Jasmine把測試函數以it命名,這樣可以與參數連接起來成為一種表意的自然語言:
如何優雅地為程序中的變數和函數命名?
- 不同的代碼段採用不同的命名長度。通常來說,循環計數器(loop
counters)採用1位的單字元來命名,循環判斷變數(condition/loop
variables)採用1個單詞來命名,方法採用1-2個單詞命名,類採用2-3個單詞命名,全局變數採用3-4個單詞命名。
- 對變數採用具體的命名(specific names)方式,」value」, 「equals」,
「data」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是一種有效的命名方式。
- 採用有意義的命名(meaningful names)。變數的名字必須准確反映它的含義和內容。
- 不要用 o_, obj_, m_ 等前綴命名。變數不需要前綴標簽來表示自己是一個變數。
- 遵循公司的變數命名規則,在項目中堅持使用同一種變數命名方式。例如txtUserName, lblUserName,
cmbSchoolType等,否則會對可讀性造成影響,而且會令查找/替換工具(find/replace tools)不可用。
- 遵循當前語言的變數命名規則,不要不統一(inconsistently)地使用大/小寫字母。例如:userName, UserName,
USER_NAME, m_userName, username, …。
以Java為例:
* 類名使用駝峰命名法(Camel Case):VelocityResponseWriter
* 包名使用小寫:com.company.project.ui
* 變數使用首字母小寫的駝峰命名法(Mixed Case):studentName
* 常量使用大寫:MAX_PARAMETER_COUNT = 100
* 枚舉類(enum class)採用駝峰命名法,枚舉值(enum values)採用大寫。
* 除了常量和枚舉值以外,不要使用下劃線』_』
- 在同一個類不同的場景(contexts)中不要復用變數名。例如在方法、初始化方法和類中。這樣做可以提高可讀性和可維護性。
- 不要對不同使用目的的變數使用同一個變數名,而是賦予它們不同的名字。這同樣對保持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很重要。
- 變數名不要使用非ASCII字元(non-ASCII chars)。這樣做可能會在跨平台使用時產生問題。
-
不要使用過長的變數名(例如50個字元)。過長的變數名會導致代碼醜陋(ugly)和難以閱讀(hard-to-read),還可能因為字元限制在某些編譯器上存在兼容性問題。
- 僅使用一種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來命名變數。例如,同時使用德語和英語來命名變數會導致(理解)不一致和降低可讀性。
- 使用有意義的方法名。方法名必須准確表達該方法的行為,在多數情況下以動詞(verb)開頭。(例如:createPasswordHash)
- 遵循公司的方法命名規則,在項目中堅持使用同一種方法命名方式。例如 getTxtUserName(), getLblUserName(),
isStudentApproved(),否則會對可讀性造成影響,而且會令查找/替換工具不可用。
- 遵循當前語言的變數命名規則,不要不統一地使用大/小寫字母。例如:getUserName, GetUserName, getusername,
…。
以Java為例:
* 方法使用首字母小寫的駝峰命名法:getStudentSchoolType
* 方法參數使用首字母小寫的駝峰命名法:setSchoolName(String schoolName)
- 使用有意義的方法參數命名,這樣做可以在沒有文檔的情況下盡量做到「自解釋(documentate itself)」
總之,命名問題只是整個編碼規范中的一小部分,但是起的作用舉足輕重,它是判斷一個程序員是否專業的必要標准。

『拾』 頂級的程序員是怎麼樣的

頂尖程序員常說:「這個我以前寫過一個模塊,我找找,很快。「簡直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有人認為,普通程序員用復雜的代碼解決簡單的問題;而高級程序員能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並用簡潔的代碼去實現。在w3cschool看來,頂尖程序員和普通程序員至少在以下6個方面大有區別。

1、文檔能力
「文檔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點在程序員的世界是毫無異議的。看看Spring,hibernate,Struts等最流行的開源軟體的文檔就知道,他們tutorial,他們的getstarted,他們的reference文檔寫的多麼的易懂。
如果要獲得更高的報酬,文檔是絕對關鍵的因素。有文檔就有溝通,就有交易。搞技術的容易忽視文檔的力量,也因為寫文檔十分困難,更多程序員選擇舒適區,習慣寫下代碼,但正因為如此,妨礙了不少程序員的進階。
2、解決BUG的效率差別
普通程序員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網路)尋找答案,經常性找不到好的解決辦法,然後更換技術方案!頂級程序員也利用搜索引擎(Google)尋找答案,一般bug都順利解決(其實跟前期框架選擇等關系非常大)。

3、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決定了你所做的技術的影響范圍,決定了你的影響力,決定你的威信,決定了你的報酬。普通程序員和頂尖程序員的表達能力差別非常大,這主要還是取決於他們格局的不同。良好的溝通能力讓你理解產品經理的設計思路,讓你更好的展現自己的特長。

對於累積人脈,當你的閱歷越來越豐富,人脈對你的幫助也越來越明顯。
4、優雅和美觀的抽象能力
普通程序員和頂尖程序員之間的區別在於優雅和美觀的抽象能力。好的系統通常是要做到兩個方面才合格,其一是好用,其二是好看。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普通程序員僅僅從實現的角度進行堆砌。頂尖程序員往往能夠更進一步,經常會去思考用戶在操作這個功能的時候,到底還會做什麼事情。
所以,頂尖程序員和普通程序員區別就是是否擁有用戶意識,是否敢於直面用戶。好用,好看一直是軟體能夠被普遍採用的前提,因此,我們有必要學會抽象優雅。
5、面對如何開源社區態度
普通程序員幾乎沒有在開源社區混,這也導致經常對新技術發展關注度低。而頂尖程序員則是擁抱開源社區。

6、面對功能點
普通程序員:立馬開始構思自己如何實現腦海里出來一個方案。
頂尖程序員:發現功能點很普通github上面早已經有非常多的解決方案,著手根據業務選擇一個最適合最優的方案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如何保持優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康伺服器怎麼改硬碟模式 瀏覽:814
app後台運行android 瀏覽:346
對象存儲演算法 瀏覽:734
sql命令中條件子句的關鍵詞 瀏覽:516
貴陽微樂麻將胡牌演算法 瀏覽:708
光纖的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882
iphone終端命令 瀏覽:176
visualc教程pdf 瀏覽:521
ad適合練什麼app 瀏覽:162
基於單片機的溫度報警器的設計 瀏覽:119
androidview復制 瀏覽:427
東北最簡單的擋光演算法 瀏覽:86
為什麼app都要獲取你位置信息 瀏覽:156
app維護的人是干什麼的 瀏覽:964
埃及雲伺服器怎麼租 瀏覽:342
醫療電子憑證是什麼app 瀏覽:16
javanat穿透 瀏覽:337
java數組索引值 瀏覽:92
程序員的數學21邏輯 瀏覽:918
程序員搞足球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