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从深圳流水线去了纽约做程序员的女工,最近失业了是怎么回事
曾经从深圳流水线女工逆袭为纽约程序员的孙玲,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不能在八月中旬前找到工作,她就面临签证失效的风险。
从月薪2300元的流水线工人到纽约高薪软件工程师,孙玲的经历曾被作为“逆袭典型”被大家熟知。她出生于湖南娄底小村镇,做木工的父亲不支持她读书,于是她做农活、学习理发。
在亲戚的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孙玲读完高中,之后她成为深圳流水线上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月薪2300元的一名女工。
高考结束后,孙玲偶然了解到软件培训机构的活动,心底埋下了学习计算机的想法。通过在肯德基打工、做电话客服,她积攒学费学习了相关软件,如愿以偿进入了IT行业。
之后孙玲在英语机构学习英语,又自考了深圳大学的本科,拿出12万的积蓄前往美国学习硕士计算机项目。2018年,她终于拿到EPAM Systems公司offer,作为外包程序员在谷歌办公室上班。
(1)疫情期程序员扩展阅读
求职与困境
3月9日,孙玲向公司申请了84天探病假期回到中国。当时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美国发布了限制旅行的禁令。在回国之前,她被公司警告:如果不能在假期结束前返回美国,你就会被解雇。
但是她不得不飞回老家,身患癌症的父亲病情更加恶化,她必须回来见最后一面。孙玲回到家的三天之后,父亲去世了。因为需要在县城宾馆隔离14天,她甚至无法参加父亲的葬礼。
由于父亲病逝,“照顾家人”的理由不成立,公司把她的家人陪护假改为了个人事假,缩短到40多天,这打乱了她的计划,她需要在4月30号之前回到公司。因为限航政策和跨国旅行限制,孙玲没能按时回到纽约。她被解雇了。
孙玲现在已经毕业,在工作期间持有的是OPT签证(F1学生签证毕业后的实习期),在工作结束之后只有90天宽限期,她必须要在七月底之前找到新的工作,才能留在美国。
疫情和相关政策给全球职场都带来了冲击,许多人发布个人信息和求职意向,希望能获得新的工作机会。于是孙玲在个人主页也发布了自己的经历和求助信息。
孙玲争取到一份实习,可以帮她把宽限期延长到九月底,而申请流程还需要时间,所以需要在八月中旬之前找到工作。现在她还处在几个面试流程中,能不能拿到offer还是未知数,而剩下的时间已经不足一个月。
B. 大批程序员被裁——失业背后的三个原因
在21世纪初,互联网被视为前沿技术的代名词,它预示着世界有潜力变得更好,并吸引了许多冒险家企业家投身于这一浪潮。然而,20年的变故之后,互联网行业的三大巨头以及京东、美团、B站等公司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仍然强劲,但实际上,预增值的泡沫已经被无情地戳破,而大规模的裁员似乎预示着这场泡沫的终结。
自2021年初,互联网行业的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对此的解释多种多样。有人指出,美国对中国互联网大厂的制裁,有人认为,世界经济体正在向实体经济转型,而虚拟经济——互联网,并未获得一致的国家认可和推崇。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公司经历了第一波阴跌,这也似乎是在向程序员们无情地暗示,属于他们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
到了2022年,疫情的再次爆发和城市的迟缓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疫情对经济水平的严重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下降,这在互联网公司的财报上体现为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与净利润的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爱奇艺、腾讯、网络、阿里、B站、滴滴、京东等知名互联网大厂纷纷采取了裁员措施。
裁员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观点:
一. 疫情反复,宏观经济颓废
今年出现的两大现象——大规模的灵活就业和大规模的内卷考试,部分是因为社会环境导致就业困难,部分是因为行业饱和度增加和大环境压力使得市场门槛提高。由于宏观经济的放缓,人们的消费能力下降,CPI消费水平减少,互联网公司面对财务利润减少和负债加深,不得不裁减部分没有增长空间或无前景的部门和项目,导致员工失业。
二. 大厂非主营业务不断扩大
为了扩大品牌IP和影响力,许多大厂在主营业务之外拓展其他业务,这需要更多的程序员支持。然而,这些业务大多除了给员工或股东带来心理安慰外,实际效果并不显着,常常亏损。在经济敏感时期,为了节省开支,公司可能会切断这些非主营业务。
三. 世界格局变化,美帝对中国制裁
自去年起,美国开始对中国互联网公司进行制裁,以侵犯美国本土隐私权为由,威胁让这些公司退市。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更倾向于相信可能的风险,导致互联网公司市值缩水。互联网公司是否做错了什么?泡沫终将过去,市场将回归理性,这场动荡是中美之间的博弈,也是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至于未来互联网大厂是否还能享受红利期,谁也不知道。正如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即便是猪都会飞。”而我想加一句:“做好最坏的准备,然后全力以赴,当风口来临时,你一定会飞起来。”
C. 杭州程序员的真实现状
杭州程序员的收入普遍较高,但加班现象严重,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成为一个难题。薪资差距显着,高技术水平的程序员薪酬远远高于普通水平的程序员。对于非985、211高校毕业生而言,在杭州找到高薪程序员工作较为困难。疫情期间,不少程序员失去了工作,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尽管如此,对于那些技术过硬的程序员来说,他们在杭州的生活质量较高。杭州作为互联网企业聚集地,为程序员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技术实力较强的程序员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享受更高的薪资和更稳定的工作。
然而,杭州程序员的工作压力也不容忽视。长时间加班、高强度工作是家常便饭,这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极大的考验。尽管如此,高薪与高压力并存的现实让许多程序员愿意在杭州拼搏。
此外,杭州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为了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程序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参加各种培训和考试,以获得更多的职业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高学历不再是唯一决定因素,实战经验和项目经验同样重要。
总体而言,杭州程序员的生活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高薪与职业发展的机会也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够坚持下去,努力追求更好的未来。
D. 大批程序员被裁——失业背后的三个原因
在21世纪进入互联网时代前,互联网无疑是一个前卫的代名词,它不仅代表了当前世界有能变更好的可能,还表明着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等待着那些冒险家企业家跨入商潮,自20年变故之后由此演变出来了三巨头 tba以及京东,美团,b站等等,这似乎看起来依旧很好,但实际上的预增值点却无情的戳破了互联网这个泡沫,而无数的裁员仿佛在暗示这场泡沫的结束。
自2021年初,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市场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美国公司开始制裁中国互联网大厂了,也有人说世界经济体开始向实体发展,而代表互联网的虚拟经济其本身并非国家一致认可说提倡。但不管如何在其雾霾的背景下,那些互联网公司迎来了第一波阴跌,而这一波阴跌仿佛像是那些给予程序员的警铃在无情的暗示他们属于你们的时代已经结束。
时间来到2022年自疫情再度爆发已经无间断性的进化,城市的滞后发展是一个无可非厚的事了,而在这段期间因为经济水平受到其疫情的严重滞后,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减少,而反应在大厂的财报上便是频频出现营业收入的稳增长然净利润的负增长,是否是伪装者为了自身编织的谎言而自己买单还是为了让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故事我们无从知晓。其后便传出大批程序员的离职,爱奇艺,腾讯,网络,阿里,b站,滴滴,京东等等我们所谓的知名的互联网大厂纷纷采取了行动。究其真正原因我想也有很多,再此我来阐述一下自己对此的观点。
一.疫情情况反复,宏观经济体略显颓废
我想这个最简单的反应的就是今年所出现的两个极端,一个是大规模的灵活就业,还有一个就是大规模的内卷考试,后者我想其主要原因是想避免因社会环境所致导致自己毕业即失业的惨状,因其行业本身饱和度的增值及大环境下必使市场门槛变高,就业环境的愈加恶劣也是其选择学习的第二考量目标。说了点闲话,回归主题 因其宏观经济的不显着社会增速变慢,使得人们不得不减少消费能力其反应在cpi上就是消费水平的减少,而早因资产市场缩水的互联网公司再面对财务利润的变少 负债的加深下一定得决定切断部分一直显着没有增长空间的部门或是当前无前景的项目,而这种结果便是员工的大批失业。
二.大厂的非主营业务的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为了能让自身品牌IP和影响力扩大 很多大厂都选择在从事完自身主营业务后扩展别的业务,这样不得不聘请更多的计算机程序员,然真正的情况是大部分业务除了能更员工或股东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外,它的实际效果并不显着,相反大多都以常年亏损为主,而在这个经济敏感时期为了能节流,所以选择切断部分非主营业务也是无可厚非的。
三.世界格局突变,美帝对中国制裁
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归最初我说过的话,从去年开始美国在中国互联网概念上的制裁便开始了,他常常以中国互联网公司侵犯美国本土隐私权为例,一直要挟大多数中国互联网公司退市,结果是显着的,大多投资者在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变多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阴跌路上雄关漫道的互联网公司不断的市值缩水。那么互联网公司错了吗?我想泡沫终将过去,市场也会回归理性,这一场动乱是中美之间的博弈,也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博弈。至于未来是否还会有属于互联网大厂的红利期呢,谁知道吗,想起了了雷军说过的那句话:站在风口上,即便是猪都会飞。而我现在想在前面加一句,然后该该。
“做好最坏的准备,然后全力以赴,我想待风口来临时 你一定会飞起来。”
E. 关于程序员手工建波音737模拟驾驶舱一事,你有何看法
看到这件事情我只有一个想法,人生非常的短暂,有梦想就要敢于去实现。这位杭州的小伙子本职工作是一位程序员,平时工作非常辛苦,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这个小伙子的爱好就是航天。从小他就酷爱飞机,家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飞机模型,关于航空的书集合在一起整整有两个人这么高。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忍不住感叹,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这么有毅力。我们的人生非常短暂,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可能很多人的梦想会被现实生活所打败,最终不得不放弃。只不过这个小伙子却并没有这样,虽然过程非常困难,但他最终却实现了自己从小到大的愿望,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去学习。
F. 好家伙!30% 国外程序员每天“摸鱼”四五个小时,国内似乎更严重
2020 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后,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支出远程办公,除了一些必须在现场办公的岗位之外,很多岗位的员工都可以居家办公。
在不少人眼里,“居家办公”的潜台词是可以光明正大的各种摸鱼。
这种“怀疑”站得住脚么?还是远程办公群体的名声不好呢?
近三成 IT 人每天“摸鱼”四五个小时
2021 新年伊始,国外匿名雇员交流平台 Blind 有一项调查:《每天真正用在工作的时间是多少?》。原调查对象是软件工程师群体,共有 2601 人程序员参与调查。
Blind 的投票结果
30.9% 的一天真正工作时间只有 3~4 小时;
43% 的 eBay 工程师、32% 的谷歌工程师、55% 的Adobe工程师都是这种情况
27.4% 工作 5~6 小时;
50% Airbnb 工程师是这种情况
10.7% 只工作 1~2 小时;
10% 的微软工程师是这种情况
15.5% 工作 7~8 小时;
27% 的字节跳动工程师是这种情况(从参与人员的数据来看,这应该它们的海外员工)
15.5% 工作 9~10 小时;
12% 的谷歌工程师是这种情况
在居家办公的时候,大多数人员工也会处理一些私人事务,比如下午接孩子放学或者中午遛狗。
一位 Facbook 员工表示,
“如果把开会算进工作时间,那么工时有 9~10 小时,如果不算,那可能不到 1 小时。”
有位 Amazon 的工程师表示,
“虽然有时我会在下午 2 点到 4 点之间打个盹(通常没有午休),或者出去遛狗,再花 2 小时吃晚餐。大部分工作时间从早上 9:30 到午夜。”
另外一位 Amazon 的工程师表示,
“去年,我每天工作 12~14 个小时。每周 65~70 小时。一周又一周,倦怠开始。而且绝对没有报酬:没有认可,没有晋升,对我没有真正的好处。只是痛苦。现在我每周只工作 44~48 小时。我更专注,更有效率,也更快乐。”
另外一位 Amazon 的工程师表示,
“除了例外情况(周五有时候工作时间短,周末工作时间长),亚马逊要求每天至少工作 10 小时。在疫情期间,我的工作时间更长了,日程表满满的,领导层要求更多。”
看完 Blind 的投票结果后,肯定有人会认为“原来程序员摸鱼这么严重啊!”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大多数上班族是在摸鱼,每日平均有效工作时间不到 3 小时
2019 年 2 月,英国 vouchercloud 平台做了一项调查,目的是了解英国各地员工的上网习惯和工作效率。一共有 1989 名 18 岁的上班族参与,所有受访者目前都在办公室全职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
“你认为自己在整个工作日都很有效率吗?”
79% 的人承认没有效率,只有 21% 的认为自己一整天都很有效率。
“你每天在工作时间内高效工作的时间有多长?”
调查结果显示,上班族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只有2 小时 23 分。
泡社交网站和刷新闻网站,是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
英国职场的前十大摸鱼行为
网友评论
国内程序员的工作专注时间长度如何?
1、微博投票
我们在微博发了一个相同的投票。
大致结果如下:
27.5% 的人每天专注工作的时间是 1~2 小时;
19.3%是 2~3 小时;
16.9%是 3~4 小时;
好家伙,看这节奏和趋势,国内程序员的“摸鱼”比国外同行更厉害啊 😂
提示:投票结果,未必能反映出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