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會有很多計算機系的大牛來自物理系或者數學系
高深的計算機演算法什麼的都需要強大的數學功底才能寫出來
物理系不清楚
2. 請問演算法大牛,這個運行次數怎麼出現的,i*(i+1)/2 是什麼意思,後面的多項式又是怎麼產生的
數學公式:(1+2+...+n) = n*(n+1)/2
可以理解:for(i=1;i<=n;i++) for(j=1;j<=i;j++)循環次數就是(1+2+...+n), 因為i = 1是j循環1次,
i = n是j循環n次,依次遞推就可以了。
3. 滿足多元一次方程組,求目標函數最值的計算機演算法。坐等大牛解答!
excel規劃求解
4. 還有哪些逆天級的大牛健在
1、楊振寧
楊振寧,男,1922年10月1日(護照上為9月22日)生於安徽合肥,物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兼理論物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榮休教授。
以及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957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安德斯·海爾斯伯格為MS-DOS和CP/M設計了Pascal編譯器,Borland買下該編譯器改稱Turbo Pascal,之後安德斯·海爾斯伯格開發Turbo Pascal並帶領小組設計了Turbo Pascal的替代品Delphi。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Anders Hejlsberg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Richard Stallman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Ken Thompson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唐納德·克努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楊振寧
5. 計算機的大牛是如何開始寫博客以及堅持寫博客的
所謂「大牛」就是在某些方面比我們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學習能力很強,效率普遍很高是一般「大牛」的共同特點。
在這個時代,對於絕大多數人的生活來說,拓寬朋友圈的途徑幾乎只有一個,通過網路,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網路朋友,如何判斷別人和自己是否有共同的語言?顯然,每天在日記中被SNS嘮叨是很難做到的。首先,博客沒有地域限制。從A到B的距離在網際網路上只有一個點擊距離。傳統的交友圈是受地理限制的。第二,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以前的方式交朋友,互相聊天,交換意見,然後逐漸熟悉,這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更糟糕的是,當你遇到一個陌生人,整個過程是重復的,表達你有想法的表達朋友。可以博客做到一個「一次表達,無數次閱讀」,當我看到一個寫了幾年的博客之後,我好像和這個人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總結:很多人在生活中容易覺得迷失,不知道想要做什麼,是因為沒有一件能夠持續地做的事情,用俗話來說就是沒有主心骨。不過前提是你得開始,並且堅持過一開始的困難期,以後的一切便成了習慣成自然。
6. 各位計算機互聯網行業的大牛們,小弟想在搜索引擎方面有所作為,但又不知從何下手,懇請指教!
從未來就業發展的角度看,建議學習高級網路技術比較好。網路技術是計算機技術的延伸和擴展應用,具有廣泛的應用發展空間。
互聯網作為信息技術的載體已成為人們工作、學習、生活、娛樂的重要工具。互聯網的發展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方便,人們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界限來共享信息資源。
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很廣泛,人們可以在互聯網上聊天、玩游戲、查閱信息資料等。更為重要的是在互聯網上進行購物等商業活動。互聯網給人們的現實生活帶來很大的方便,人們在互聯網上可以尋找自己學業上、事業上的所需,從而幫助工作與學習。
綜上所述,市場需求就是方向,就是選擇,應當選擇高級網路技術專業。
學習內容首先是英文,因為計算機來源於美國,源代碼是英文語言環境,沒有較好的英文水平,看不明白。專業方面必須學習高級軟體工程和高級網路技術。
7. 南郵計算機導師哪幾個大牛
1、陳國良
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首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際高性能計算(亞洲)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陳國良院士是我國大數據計算理論、非數值並行演算法學科帶頭人,成功研製我國基於國產高性能晶元萬億次系列高性能系列計算機,奠定了我國雲計算和大數據處理以及普適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在國內外學術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響和地位。
曾獲CCF A類會議INFOCOM最佳論文提名獎、CCF B類會議ICNP最佳論文獎及SECON最佳論文獎亞軍。主持/參與國自科面上、國家重點研發等項目十餘項。擔任YOCSEF南京分論壇主席,江蘇省計算機學會青年工委會副主任,江蘇省人工智慧學會智能與安全專委會副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物聯網專委會、網路與數據通信專委會等組織委員等職務。
擔任iThings、ICCCN、ICPADS、ICNP等十餘次會議主席職務。擔任著名國際學術會議如MobiHoc、INFOCOM、IJCAI、ICNP、ICDCS、IWQoS、IPDPS等程序委員會委員。擔任中文CCF B類期刊《計算機科學》編委等職務。
以上內容參考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師資簡介
8. 跪求演算法大牛解釋一下青蛙跳,也就是綠色和褐色青蛙互換問題的回溯演算法!!!
Frog[191] :初始化游戲中的n只青蛙,以1-n/2代表左邊的青蛙,n/2+1-n代表右邊的青蛙,
Frog[]初始化即為青蛙最初的位置,如果輸入n=7,Frog[]={1,2,3,0,4,5,6}
Done[191] :該數組值只取0或1,其中1代表用於表示此刻,在第i(1-n) 墩上的青蛙已換位成功。反之,取0。
DO[1926] :該數組用於記錄空墩移位的狀況,元素的取值范圍為0-n-1(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根據在第i步,可以根據元素值DO[i-1] 進行回溯操作。
這個演算法中DO[ ]記錄的是石頭的移動步驟,回溯的其實是回溯DO[ ],返回上一步的操作
9. 去澳洲讀碩士,計算機專業,哪所大學最合適
介紹一下澳洲悉尼大學的計算機系
首先得認,我對計算機一竅不通,但既然都已經寫了,就在這里歸納一下吧。
悉尼大學計算機系是澳洲第一個計算機系,現稱SoIT(School of IT),在computer science的SCI 1992-2002的CITATION排名中排世界82位,澳洲第一。近來可能比起以前差了一點,但每個學校都會有起有落,評學校要看Big Picture。看大局,首先必須得看看學校畢業生的作為,這樣做就算不明了其水平也體會到其風水。在這里我列舉幾位悉尼大學畢業生對計算機界的貢獻。
先說個70~80年代的人物,Vaughan Pratt,他是誰,他就是Sun Microsystems的創始人
SUN的LOGO就是它設計的。SUN是什麼東西,SUN就是發明java技術的公司!
接下來的的80~90年代,悉尼大學又出了一位大牛教授,John Ross Quinlan, 這牛人奠基了AI(人工智慧)的計算機演算法應用,發明了ID3 DECISION TREE等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我雖然對計算機一竅不通,但歸納之類的程序也自編自娛過,知道是什麼回事。
你可以google 一下 J. R. Quinlan 或全名,你就知道把他說成是AI machine learning 的奠基人之一,並不為過。
到了2000年IT屆的風雲人物,也有悉尼大學計算機系的畢業生Rod Johnson ,我對他不熟悉,但轉一下業界評價吧
Rod Johnson (CEO)
Rod is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authorities on Java and J2EE development. He is a best-selling author, experienced consultant, and open source developer, as well as a popular conference speaker.
Rod's best-selling 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2002) w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books ever published on J2EE. The sequel, J2EE without EJB (July 2004, with Juergen Hoeller), has proven almost equally significant,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vision for lightweight, post-EJB J2EE development.
Rod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 as a consultant in a wide range of instries: principally, finance, media and insurance. He has specialized in server-side Java development since 1996. Prior to that, he worked mainly in C and C++. His experience as a consultant has led him to see problems from a client's perspective as well as a technology perspective, and has driven his influential criticism of bloated, inefficient, orthodox approaches to J2EE architecture, which have delivered very poor results for stakeholders.
Rod is the founder of the Spring Framework, which began from code published with 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long with Juergen Hoeller, he continues to lead the development of Spring.
He regularly speaks at conferences in the US, Europe and Asia, including the ServerSide Symposium (2003, 2004, 2005 and 2006), JavaPolis (Europe's leading Java conference) in 2004 and 2005, JavaZone (2004 and 2005) and JAOO (2004). He was awarded a prize for giving one of the top 20 presentations (by evaluation) at JavaOne in 2005, and delivered keynotes at the JavaWorld conference in Tokyo, June, 2005, the JAX conference in Munich (October, 2005) and the Spring Experience conference in Bal Harbour, Florida, in December 2005.
Rod serves in the JCP on the Expert Groups defining the Servlet 2.4 and JDO 2.0 specifications. His status as a leader in the Java community has been recognized through his invitation to Sun's Java Champions program.
Rod continues to be actively involved in client projects at Interface21, as well as Spring development, writing and evangelism.
~~~~~~~~~~~~~~~~~~~~~~~~~~~~~~~~~~~~~~~~~~~~~~~~~~~~~~~~~~~~~~~~~~~~~
Rod在悉尼大學不僅獲得了計算機學位,同時還獲得了音樂學位。更令人吃驚的是在回到軟體開發領域之前,他還獲得了音樂學的博士學位。有著相當豐富的C/C++技術背景的Rod早在1996年就開始了對Java伺服器端技術的研究。他是一個在保險、電子商務和金融行業有著豐富經驗的技術顧問,同時也是JSR-154(Servlet 2.4)和JDO 2.0的規范專家、JCP的積極成員。
真正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的,是在2002年Rod Johnson根據多年經驗撰寫的《Expert o-ne-on-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其中對正統J2EE架構的臃腫、低效的質疑,引發了人們對正統J2EE的反思。這本書也體現了Rod Johnson對技術的態度,技術的選擇應該基於實證或是自身的經驗,而不是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或者門戶之見。正是這本書真正地改變了Java世界。基於這本書的代碼,Rod Johnson創建了輕量級的容器Spring。Spring的出現,使得正統J2EE架構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基於Struts+Hibernate+Spring的J2EE架構也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甚至在大型的項目架構中也逐漸開始應用。
Rod Johnson的新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without JEB》則更讓人吃驚,單單「Without EJB」一詞就會讓大多數J2EE架構師大跌眼鏡了。不過Rod Johnson可能僅僅是想通過「Without EJB」一詞表明應該放開門戶之見。這也是Rod Johnson一貫的作風,。也許正是這種思想,促使得Rod Johnson創建了Spring,真正改變了Java世界。
~~~~~~~~~~~~~~~~~~~~~~~~~~~~~~~~~~~~~~~~~~~~~~~~~~~~~~~~~~~~~~~~~~~~~~
第一次看到Rod Johnson是在Wrox的Professional JSP第二版的封面上,以前怎麼也沒能封面右上角的那個禿頂的小人頭和今天整個J2EE輕量容器革命和java open source的領導人聯系起來。已經不記得那本書的內容了,不過根據gigix的Wrox書的封面人頭數與質量成反比的定律,這應該是一本很平庸的書。
然而當第二次聽說Rod Johnson時,他已經是業界的大牛,他是SpringFramework的創始人,是全球最暢銷的J2EE書籍Expert one on one J2EE Design and Development的作者。當對SpringFramework一無所知我在2003讀了那本曠世奇書的時候,不得不對他的智慧,他的技術深度,和他對技術的獨到見解和寫作技巧折服了。那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了J2EE范疇,它最大的價值是Rod Johnson是對現有技術和項目開發的經驗的反思,它教會了新的思維模式:a pragmatic view of the current technique. Distribute system帶來的問題,EJB的缺陷,對現有MVC架構的分析,O/R Mapping的好處和缺陷,還有對面向對象設計的分析都讓人無比佩服。隨後他提出了自己設計的system infrastructure,自己的MVC架構,自已設計的JDBC framework,對如今的業界都有著革命性的影響,因為這些代碼就是如今最有影響的application framework Spring的雛形(除了性能測試那部分代碼似乎沒有放到Spring里)。
很難想像Rod Johnson的學歷,真的讓好多人大吃一驚,他是悉尼大學的博士,然而他的專業不是計算機,而是音樂學。不明白那個禿頂的腦袋瓜里怎麼會同時擁有如此高深的計算機技術和高雅的藝術細胞,只能驚為神人。
禿腦袋瓜並沒有讓Rod Johnson變得難看,好幾個同學一致認為這傢伙長得很酷。他看去是一個典型的英國紳士,雖然他好象出生在澳大利亞,但是現在住在倫敦。說起話來也是一板一眼,有條有理,字正腔圓而略有點尖的口音讓人聽起來特別清楚。然而Rod Johnson似乎也天生缺少一樣東西:幽默感。一本正經的講座和采訪雖然讓人聽起來很爽,但是我找不到聽Ted Neward或Marc Fleury時的那種激情和快感。記得去年的theserverside symposium上,Rod Johnson因為JBoss那幫傢伙戴著面具穿著小丑衣出席會議時說他自己和整個Spring項目組都沒啥幽默感,也不會穿那種衣服出席,結果引來了Gavin King用最污穢的詞在他的blog上作出的回應該。(anyway, Gavin King is a nice guy.呵呵)
接下來的SpringFramework和Expert One on one J2EE without EJB的成就幾乎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了。隨後是他創辦了interface21,一個專業的SpringFramework的咨詢公司,呵呵Open source的專業化道路是Java community的最好出路。很多人說那裡的培訓很精彩。Rod Johnson的老本行就是做咨詢的,在出名以前,他就給很多歐洲的大公司和大項目做資詢。
Rod Johnson的另一個閃光的地方是他對standardization的看法,他是JDO 2.0和Servlet 2.4的專家組成員,不過他對很多標准都持懷疑態度,當然最明顯的就是EJB。如果誰都沒有implement過某個技術而直接制定標准絕對是dangerous的。這也是今年他在theserverside symposium上keynote speaking的主題,呵呵。
Rod Johnson還有一個毛病就是Spring不離口,2004年的theserverside symposium的AOP panel上,他Spring不離口。看看Hani對他的評價吧:Rod Johnson will have completed his transformation from mild mannered intelligent British guy to freaky mad glint in the eye Spring zealot and ejbhater (possibly with a bigger posse in tow that his six pitiful acolytes last year). 呵呵。再看看Cameron Purdy的評語吧:
At the 2005 TSS Symposium, Rod Johnson will not be able to resist saying the word "Spring." Yup, it's like trying not to think of pink elephants -- impossible once you get that in your head. Spring, spring, spring, spring. La tee dah, spring spring spring. Take that, Linda. Spring-diddy-spring spring. Spring.
哈哈,逗死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