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用運籌學解決棒材下料問題,盡肯使剩餘的料少。誰有好的演算法。
先枚舉出一根原料上的下料方式有多少種,即 n 種棒材各下幾個。Anm 矩陣
設決策變數為Xm 表示採用第 m 種下料方式下料的原料根數。
Min sum(m, Xm)
s.t. AX= K
X>=0
例如,需要的棒材長度為3,4,而原料長度為6,則只有兩種下料方式即3+3餘0或4餘2.
對於原料的規格可以在6,9,12選擇,只不過下料方式多一些而已。
2. 幾種產成品耗用幾種原材料,如何核算
可用實做工時或人工成本或材料定額等分攤材料消耗
A產品分攤率
=
A人工成本
/
本期總人工成本
B產品分攤率
=
B人工成本
/
本期總人工成本
。。。
A產品材料消耗
=
本期材料總消耗
*
A產品分攤率
B產品材料消耗
=
本期材料總消耗
*
B產品分攤率
。。。
具體用什麼方式計算分攤率,可視企業能夠提供的資料而定。總之,幾種產品共用材料分攤主要是按比例分配,且分配方式不要經常改變,這樣才有可比性。
3. 編程計算多種原料配比怎麼算
計算各類成份所佔比例(保留小數點後面3位),其計算公式是:
①所佔比例=此類產品的所含質量(mg):總的質量(mg)
②百分比=此類產品的所含質量(mg)÷總的質量(mg)×100%。
通常情況下,凡是產品都有事先設計,而設計會根據產品的用途,給出主要材料材質、規格型號以及使用量,再根據各材料采購成本計算出所要消耗原材料的計劃成本,待實際完工後,對計劃成本不斷進行修正得出實際材料成本,再根據消耗的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等計算出原材料在產品中的比率(%)。
4. 各種鋼材型材的理算怎麼算
http://ke..com/view/959018.htm自己去看下了,各種演算法都有按外形可分為型材、板材、管材、金屬製品四大類。為便於采購、訂貨和管理,我國目前將鋼材分為十六大品種:
板材:中厚板 容器板 中板 碳結板 鍋爐板 低合金板
花紋板 冷板 熱板 冷卷板 熱卷板 鍍鋅板
電鍍鋅板 電鍍鋅卷 錳板 不銹鋼板 硅鋼片
彩塗板 彩鋼瓦楞鐵 鍍鋅卷板 熱軋帶鋼
型材:工字鋼 槽鋼 角鋼 方鋼 重軌 高工鋼
H型鋼 圓鋼 不等邊角鋼 扁鋼 輕軌 齒輪鋼
六角鋼 耐熱鋼棒 合結圓鋼 合工圓鋼 方管
碳工鋼 軸承鋼 碳結圓鋼 不銹圓鋼 軸承圓鋼
矩型管 彈簧鋼
線材:普線 高線 螺紋鋼
管材:焊管 不銹鋼管 熱鍍鋅管 冷鍍鋅管 無縫管
螺旋管 熱軋無縫
金屬材料:生鐵 馬口鐵 鋁 鉛 黃銅 錫 鋅
A 板材類
板材的經營管理模式:
大多數鋼廠出來的都是卷的形式出來的。把卷經過開平機加工後,就成為各種規格的板材;
板材的表現形式是:D*W*L 即:厚度*寬度*長度, http://www.hbgtw.cn
卷的長度通常以C(任意數)表達
板的長度則以具體長度(MM)表示。0.5*1200*3000mm,表示:此板厚0.5mm,1200mm寬,3 000mm 長。
卷板特殊之處是在入庫時以捆包號來入庫,因為經營板材的話肯定要知道有多少個卷,各為多少噸/個;反映在軟體中則必須知道每個卷的名稱(區分之處);
即:給每個卷冠一個不重復的編號,以區分各自的卷重;這樣入庫後對倉庫管理和銷售管理有以下好處:
倉庫管理:有多少個卷,每個卷重的重量;在哪個倉庫;一天入庫幾個卷,出庫幾個卷;
銷售管理:銷售前可以知道每個卷重,可以找一個與客戶需求最近的卷銷售;
"卷"必需得遇到一個加工的過程:
客戶買一個卷回去始終還是要開成平板才能用的;若不是自己能開的話,就是拉卷板回去之後再請人開平。
每個行業或多或少都是服務性行業,不管是賣軟體,還是賣鋼材,大家都有個服務的問題存大,區別僅僅在於你重視程序如何。
反正客戶都是要加工的,不如你先問他要什麼規格的板之後,有兩種選擇:
(1)在我這買卷,我幫你開成你想的規格,收你一點加工費。讓客戶效率提高很多;這樣客戶可以直接拉想要的規格板回去就能用;也不用先拉到開平廠,再從開平廠拉回公司,多一次地運輸費用。
(2)知道客戶的需求,我可以答應客戶我有你想要的規格的板,不用再拉回去加工,直接和客戶談板的價格。
客戶在有加工流程時管理節點:
1、 基料加工後的減少,
2、 新規格加工後的增加;
3、 邊角廢料的處理;
4、 加工的費用,以及成本的變化。
B 型材
(1)工、角、槽等(萊鋼的多點,馬鋼)
型材的幾個名詞:
支(只):即最小單位,相當於根,只不過根不好聽(呵呵);
件:多少支組成1件,即1件有多少支(只);
定尺:每支(只)幾米定尺,就是說這支(只)就是幾米。通常(6米,9米,12米定尺)
不定尺:每支長短不一,不規則;(軋的時候料不夠了等等)
過磅:磅稱稱的的重量;(簡稱:磅重)
理計:理論上算出的重量,即:比如:按國標:每支6# (6號) , 12米定尺的工字鋼是:0.15噸/支,則每支此規格的就是按0.15噸算,多也好,少也好,都是這個重量;
定尺的管理:
1、 通常理算的最小單位是:每米多重。
2、 由於是定尺,可以算出每支的重量:比如:每米理算為:0.01噸,則12米定尺的就是:0.12噸了;
3、 管好有多少支就好了;
不定尺:
1、 因為不定尺無法始終統計單支長,則以每米理算為理算系統較好;
2、 把握好兩個量:單支長度、總長度;
3、 若是一批整體入庫不定尺的話,則總長度=單支長度+單支長度+。。。。。,算出總長度多少米,每米系數也知道,則知道理算總重量;
4、 若客戶願意一支一支管,象捆包號一樣管的話也沒有問題,但是來一車皮全是不定尺的話,有2000支,你願意這樣管嗎?多半情況下,客戶只管總長度。因為,他們只有在出庫時,才記錄是多少長米/支。最後對比一下就可以了。大多數情況下,鋼廠在發貨時會把總長度碼單給客戶。
5、 單支長也就是相當總長度;自然理算出每支重量;
總結:通常型材多為過磅采購進來,理算銷售出去;存在上溢;(利潤所在點)。
有些客戶,則是定尺管好理算,支數等,不定尺則只管重量;
(1) H型鋼(上海五波,煙台福信)
主要是有標准:國標,日本標准(日標),98,2000等等很多標准;
每個標准不同,它所對應的理算系數就不同。別的和型材大致相同;
C 線材
線材分為螺紋鋼和高線等;
螺紋鋼通常也叫建材(建築工地上用);盤條(小鋼筋)
高線通常是提供給一些緊固件廠商做原材料用的;
1、螺紋鋼
螺紋鋼也涉及到理算,不過它通常是以件為單位,即:每件多少重量;
每件中有200支;或是多少支;
很少賣螺紋鋼以每支為單位,一支螺紋鋼在工地上什麼也不是;
但有些客戶要求嚴,每件理算,他還有一件少幾支。每支也要理算;
螺紋鋼還有一個特點:負庫存,也稱代銷、先銷後進;
就是說先幫鋼廠賣,之後結帳大致分兩種情況:
1、 月結或是約定周期結帳;
2、 不固定結帳,什麼鋼廠要結帳,則結帳;
這樣,是以銷售量,也是鋼廠的出庫量為采購量。
螺紋鋼是進入門檻兒低的品種,大部分鋼廠都有生產線,大部分經銷商也都有經營此營目,同時,也是最隨意化,不好管理的品種。
D 管材類
管材大致分為無縫鋼管、焊接鋼管
管材其實也算型材,主要注意幾點:
1、管材的規格非常多;
2、定尺和不定尺的情況特別多;
3、壁厚不同。
4、還有一些是要鋼廠特製的的特殊規格
5、管理模式和型材一樣。
鋼
鋼是含碳量在0.04%-2.3%之間的鐵碳合金。我們通常將其與鐵合稱為鋼鐵。
為了保證其韌性和塑性,含碳量一般不超過1.7%。鋼的主要元素除鐵、碳外,還有硅、錳、硫、磷等。
鋼的分類方法多種多樣,其主要方法有如下幾種:
1、按品質分類
(1) 普通鋼(P≤0.045%,S≤0.050%)
(2) 優質鋼(P、S均≤0.035%) (3) 高級優質鋼(P≤0.035%,S≤0.030%)
2.、按化學成份分類
(1) 碳素鋼:a.低碳鋼(C≤0.25%);b.中碳鋼(C≤0.25~0.60%);c.高碳鋼(C≤0.60%)。
(2)合金鋼:a.低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b.中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5~10%)c.高合金鋼(合金元素總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類:(1) 鍛鋼;(2) 鑄鋼;(3) 熱軋鋼;(4) 冷拉鋼。
4、按金相組織分類
(1) 退火狀態的a.亞共析鋼(鐵素體+珠光體)b.共析鋼(珠光體)c.過共析鋼(珠光體+滲碳體)d.萊氏體鋼(珠光體+滲體)。
(2) 正火狀態的:a.珠光體鋼;b.貝氏體鋼;c.馬氏體鋼;d.奧氏體鋼。
(3) 無相變或部分發生相變的
5、按用途分類
(1) 建築及工程用鋼:a.普通碳素結構鋼;b.低合金結構鋼;c.鋼筋鋼。
(2) 結構鋼a.機械製造用鋼:(a)調質結構鋼;(b)表面硬化結構鋼:包括滲碳鋼、氨鋼、表面淬火用鋼;(c)易切結構鋼;(d)冷塑性成形用鋼:包括冷沖壓用鋼、冷鐓用鋼。b.彈簧鋼c.軸承鋼
(3) 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
(4) 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包括抗氧化鋼、熱強鋼、氣閥鋼c.電熱合金鋼;d.耐磨鋼;e.低溫用鋼;f.電工用鋼
(5) 專業用鋼——如橋梁用鋼、船舶用鋼、鍋爐用鋼、壓力容器用鋼、農機用鋼等。
6、綜合分類
(1)普通鋼a.碳素結構鋼:(a) Q195;(b) Q215(A、B);(c) Q235(A、B、C);(d) Q255(A、B);(e) Q275。b.低合金結構鋼c.特定用途的普通結構鋼
(2)優質鋼(包括高級優質鋼)
a.結構鋼:(a)優質碳素結構鋼;(b)合金結構鋼;(c)彈簧鋼;(d)易切鋼;(e)軸承鋼;
(f)特定用途優質結構鋼。
b.工具鋼:(a)碳素工具鋼;(b)合金工具鋼;(c)高速工具鋼。c.特殊性能鋼:(a)不銹耐酸鋼;(b)耐熱鋼;
(c)電熱合金鋼;(d)電工用鋼;(e)高錳耐磨鋼。
7、按冶煉方法分類
(1) 按爐種分a.平爐鋼:(a)酸性平爐鋼;(b)鹼性平爐鋼。
b.轉爐鋼:(a)酸性轉爐鋼;(b)鹼性轉爐鋼。或 (a)底吹轉爐鋼;(b)側吹轉爐鋼;(c)頂吹轉爐鋼。
c.電爐鋼:(a)電弧爐鋼;(b)電渣爐鋼;(c)感應爐鋼;(d)真空自耗爐鋼;(e)電子束爐鋼。
(2)按脫氧程度和澆注制度分a.沸騰鋼;b.半鎮靜鋼;鎮靜鋼;d.特殊鎮靜鋼。
5. 我公司由幾種原料加工成一種產品,如何核算成本,按什麼方法確定各種原料的比例,
成本分攤比例有兩種,一種是按數量,一種是按材料的成本金額,你要考慮哪種分攤更能直實反映你們所生產產品的成本,沒有統一,這個是相對靈活的
6. 材料切割演算法
我需要切成矩形,圓形兩種形狀(
7. 加工成本如何計算
這個不好細說吧!這個就是成本核算啊。成本核算時企業生產流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企業決策都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定價決策等。我不知道你們的生產時採用什麼模式運營的。總結如下:大批量單步驟的採用品種法,大批量多步驟,採用分步法(包含綜合結轉分步法,分項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生產以訂單,批次為依據的採用分批法!具體的方法,建議網路一下。你可以在上面的總結中尋找一種適合的方法,然後去詳細的查找一下這種方法的核算流程。一般步驟,我總結如下
1。選定成本核算方法
2.歸集生產費用(你說你們是加工企業,那麼主要費用也就應該是動力,少量的材料,人工了吧)按費用要素進行歸集。
3.按誰受益分給誰,受益多,分的多,受益少分的少的原則進行合理分配(選定分配的基礎:比如,工時等)具體還是網上查查吧,不同的方法,採用的分配基礎有差異。
4.廢品,停工損失處理(廢品量少特殊處理,停工損失一般沒有)
5。將歸集的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按選定的成本核算方法進行處理)
以上敘述,屬於個人的建議,如想精確核算成本,建議在確定成本核算方法後,好好去研究一下選定的成本核算方法,以利於對成本的精確核算。希望可以幫到你!
8. 鍛造下料的計算方法能舉例最好!!!
計算重量,下料重量等於工件重量加損耗加加工餘量,要看工件的大小來定。
9. 設計一個表格,1項產品有多種原材料,且有對應的數量,現在選出幾種產品就要算出總需的原材料及數量。
可以做一個產品出庫單,填寫一個產品和數量,點擊確定後,就會在材料庫中扣除該產品所用各原材料的對應數量,這樣原材料的庫存數量、是否要缺貨了就一清二楚了。當然還要配套進貨單的處理,就是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了。
10. 原材料種類很多,產成品也多的企業適合用什麼成本計算方法
如果生產的產品使用的原料種類很多,製成的產品的品種也很多,建議你採用以下兩種方法中的一種。
第一種方法叫做作業法,這是一種新型的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是:
1、將某種產品製造的全過程人為地分成若干個作業組,將每個作業組的製作過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記錄下來;
2、月底將該產品的所有作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分別加總;
3、加上期初在製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減去期末盤點的在製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得到該產品當月入庫產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
4、將當月發生的待分攤的製造費用(或稱:間接費用)按適當的分配方式(或是用工時,或是用主要原料的數量等)分配到各種產成品上去。計算出各種產成品的成本總金額;
5、分別將當月各種入庫產成品的成本總金額除以入庫數量,得到各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第二種方法叫做定額法,這是一種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這種方法是:
1、利用將要生產的各種產品的工藝流程,先計算出它們每個品種要消耗的料(各種材料)、工、費的定額數量;
2、如果生產的產品要經過多道工序的,利用將要生產的各種產品的工藝流程,計算出它們每個品種在每道工序的在製品(或半成品)要消耗的料(各種材料)、工、費的定額數量;
3、月底將各種產品的所有作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定額數量分別加總;
4、加上期初在製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的定額數量,減去期末盤點的在製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的定額數量。得到該產品當月入庫產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的定額數量;
5、再將當月入庫產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費用的定額數量換算成實際用量;
譬如當月生產A、B、C3種產品它們分別消耗定額工時3000工時、5000和2000工時,當月實際消耗總工時為10600工時,將定額工時化為實際工時:
A產品當月消耗實際工時=(10600÷10000)×3000=3180(工時)
B產品當月消耗實際工時=(10600÷10000)×5000=5300(工時)
C產品當月消耗實際工時=(10600÷10000)×2000=2120(工時)
6、將當月發生的待分攤的製造費用(或稱:間接費用)按適當的分配方式(或是用工時,或是用主要原料的數量等)分配到各種產成品上去。計算出各種產成品的成本總金額;
7、分別將當月各種入庫產成品的成本總金額除以入庫數量,得到各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以上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第一種方法比較繁瑣(要登記每個作業的直接成本),但是計算結果比較精確;第二種方法比較簡單(只要統計月產量就能計算出定額成本),但是不是很精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