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家網信辦出台公眾賬號管理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國家網信辦1月22日發布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對比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的原規定,此次發布的新規定條目增加至23條,特別針對部分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台和生產運營者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自律和他律意識淡漠、缺乏內容審核把關機制等問題,增加了相應監管內容。
據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網上信息內容低俗庸俗、惡意炒作、情緒宣洩、惡意攻擊、抄襲剽竊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網路生態、破壞網路文明。
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少數「自媒體」惡意編造傳播網路謠言、隨意散布他人隱私等,嚴重影響社會和諧穩定、損害他人合法權益。
該負責人表示,當前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在信息流、演算法推薦、群圈分享、平台分發等網路傳播新技術新應用驅動下,加速呈現專業化生產、組織化傳播、商業化運營等新特徵,但同時網路水軍、惡意營銷、敲詐勒索、盜版侵權等頑疾毒瘤屢治不絕,嚴重影響輿論生態、擾亂傳播秩序。
為此,新規定進一步明確扶持和保護責任,引導和鼓勵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台和生產運營者大力生產向上向善、求真求美的優質信息內容。
(1)網信辦規定關閉演算法推薦擴展閱讀
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台更好落實主體責任的規定:
新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安全法》《網路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新增了生態治理、數據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知識產權保護、信用評價、分級分類管理等平台主體責任。
在此基礎上,新規定針對賬號分類注冊、真實身份注冊、主體資質核驗、賬號交易買賣、打擊網路謠言、賬號運營規范、數據流量造假等突出問題新增了多個條款。此外,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台還應當加強對本平台公眾賬號信息服務活動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違規信息或者行為。
而對於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既是內容生產者,又是賬號運營者,具有一定的輿論生成能力和社會影響力,應當對其內容安全生產和賬號合法合規運營負責。
新規定指出,在內容安全方面,生產運營者建立健全編輯策劃、製作發布等全過程審核機制,加強內容導向性、真實性、合法性等「三個把關」,以維護良好傳播秩序。
2. 國家網信辦擬規定用戶可選擇關閉演算法推薦,你贊成嗎
對於這個措施我是十分贊成的,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也能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隱私。
3. 網信辦打擊虛假信息流量造假,新規當眾明確規定了哪些內容
國家網信辦1月22日發布新修訂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月22日起施行,重點強調打擊虛假信息、虛假流量等違法違規行為。
新規定指出,在內容安全方面,生產運營者建立健全編輯策劃、製作發布等全過程審核機制,加強內容導向性、真實性、合法性等“三個把關”,以維護良好傳播秩序。
在賬號運營方面,生產運營者建立健全公眾賬號注冊使用、運營推廣等全過程安全管理機制,依法文明、規范運營公眾賬號,以維護良好社會形象。
在禁止行為方面,生產運營者不得從事虛假冒名注冊、違規采編新聞、製造虛假輿論、惡意營銷詐騙、抄襲偽原創、煽動網路暴力、非法買賣賬號等違法違規行為,以維護良好網路生態。
國家信息中心2020年4月13日發布的《2019中國網路媒體社會價值白皮書》指出,我國互聯網傳媒占據了傳媒業市場的八成,網路媒體深刻地影響著人們信息獲取方式以及思維、生活方式。與此同時,網路媒體承擔社會責任、體現社會價值的意義也日益凸顯。
新規定的發布和施行,有利於規范和引導公眾賬號信息服務平台和生產運營者更加自覺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價值取向,更加積極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鞏固壯大網上主流輿論,維護網路意識形態安全。
4. 網信辦專項整治APP彈窗
是的,記者從國家網信辦召開的清朗·移動應用程序PUSH彈窗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部署會上獲悉: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移動應用程序PUSH彈窗違規推送、過濫推送等擾亂網路傳播秩序問題,國家網信辦決定8月27日啟動「清朗·移動應用程序PUSH彈窗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聚焦突出問題靶向施策,推動PUSH彈窗傳播秩序短期內實現明顯好轉。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同志指出,一段時間以來,移動應用程序PUSH彈窗環節問題多發頻發,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推送來源不明或由「自媒體」違規生產的所謂「新聞」,造成虛假信息擴大傳播;
二是扎堆推送、渲染炒作惡性案件、災難事故等,誘發社會恐慌情緒;
三是片面追求流量,大肆炒作娛樂八卦、明星緋聞、血腥暴力、低俗惡俗等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傳遞錯誤價值取向;
四是濫用演算法推薦進行個性化PUSH彈窗,加劇「信息繭房」;
五是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資質,違規PUSH彈窗推送新聞信息。
網信部門的整改要求
國家網信辦此次專項整治,重點面向新聞客戶端、手機瀏覽器、公眾賬號平台、工具類應用等4類移動應用程序,分類施策,明確六項整改要求:
一是禁止PUSH彈窗推送商業網站平台和「自媒體」賬號違規采編發布、轉載的新聞信息,推送新聞信息必須採用規范稿源。
二是PUSH彈窗推送新聞信息不得渲染炒作輿情熱點,斷章取義、篡改原意吸引眼球、誤導網民。
三是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的工具類應用不得PUSH彈窗推送新聞信息。
四是禁止PUSH彈窗推送娛樂八卦、明星緋聞、血腥暴力、奇聞異事、低俗惡俗等有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
五是禁止通過PUSH彈窗渠道放大傳播失德藝人、負面爭議人物的有關言論。
六是遇突發事件、災難事故,不得渲染血腥現場、過度強調案件血腥細節等,不得扎堆PUSH彈窗推送相關信息。
5. 主播說演算法得有價值觀是怎麼回事
近日,央視主播評互聯網用戶畫像整治時表示:用數據給用戶畫像,然後精準推送,這是演算法的一項重要應用。國家網信辦近日發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意見稿)》。新規明確,平台不得將違法和不良信息作為關鍵詞給用戶畫像,更不得向其推送相關信息。也就是說,即便用戶搜索過這樣的信息,演算法也不能據此就不斷推薦此類信息。
很明確,這是要為演算法加裝價值瞄準鏡。說白了,演算法得有價值觀。演算法決定了供給內容,也在塑造用戶。所以演算法不能只自動響應或迎合用戶,還得主動引領,對違法、低俗需求必須說不。演算法必須守法。一是法律、二是法度。這樣的演算法才能把賬算明白。這是一筆事關平台和社會未來發展的大賬。
《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明確的內容
8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了關於《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徵求意見稿明確,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應優化規則的透明度和可解釋性,公示演算法推薦原理,設置關閉演算法推薦選項。 演算法推薦服務者的定期審核義務,建立識別違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徵庫。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拒絕並改變平台的推薦演算法,自己決定自己看到的內容,同時從技術上打擊「大數據殺熟」行為。
「徵求意見稿通過對平台方的信息分發模式的規制,對演算法推薦的所導致的『信息偏食』進行明晰界定,加大傳播領域的信息監管力度,以『演算法透明』為基點,建立『演算法問責』的責任追究制度,藉助法規改善用戶與平台的信息交互過程,推動雙方向陽而生,向善而行。」暨南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仲春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6. 國家網信辦發文,不得利用大數據殺熟,具體出台了哪些舉措
國家網信辦發文,不得利用大數據殺熟,具體出台了這些舉措:1、應該向用戶提供便捷的關閉演算法而推薦服務的選項;2.不可以利用演算法推薦服務去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路;3.應該要便利老年人去安全使用演算法推薦服務;4.不可以根據消費者的偏好和交易習慣等特徵,利用演算法在交易價格上實施有差別的待遇。
7. 3月起,這些新規將影響你我生活!
3月起一批新規將正式落地實施。一起看看,哪些與你息息相關。
* 四部門:不得利用演算法對消費者實施不合理價格差別待遇
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規定》明確,演算法推薦服務提供者,不得利用演算法屏蔽信息、過度推薦、操縱榜單等干預信息呈現;不得利用演算法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網路;不得根據消費者的偏好、交易習慣等特徵利用演算法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施不合理的差別待遇等。
* 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將實現全國互認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將於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明確醫療機構應按照相關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辦法》中明確提出醫療機構應當按照相應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同時,明確了開展互認工作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可以重新檢查的具體情況,並要求醫務人員加強醫患溝通,對於檢查檢驗項目未予互認的,應當做好解釋說明,充分告知復檢的目的及必要性等。
* 新版醫師法將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2022年3月1日起施行。新版醫師法首次將診療指南和循證醫學下的超說明書用葯寫入法條。
第二十九條規定:在尚無有效或者更好治療手段等特殊情況下,醫師取得患者明確知情同意後,可以採用葯品說明書中未明確但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葯品用法實施治療。
* 民事訴訟可在線進行 與線下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印發《人民法院在線運行規則》,2022年3月1日起,經當事人同意,民事訴訟活動可以通過信息網路平台在線進行,與線下訴訟活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規則》提出,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按照依法、自願、合理的原則,可將訴訟、調解等環節由線上轉為線下,或由線下轉為線上進行;人民法院在線運行方式支持部分參與者採用線上、其他參與者採用線下的方式參與訴訟、調解等活動。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
* 《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實施
此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特種設備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規定》明確,對於跨區域發生、事故調查處理情形復雜、輿論關注和群眾反響強烈的特種設備事故等情況,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對事故調查進行督辦,必要時可以直接進行調查。事故調查組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了解與事故有關的情況,並要求其提供相關文件、資料。有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並對所提供情況和文件、資料的真實性負責。
8. 《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正式施行,這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3月1日開始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主要從維護消費者利益、避免“暗箱”操作、理順管理職責、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防止不良消費、健全監管體系等方面作出了詳實的規定。
總之,《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可以讓互聯網服務交易更加有序、健康運行。
9. 多部門宣布不得利用演算法推薦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具體有何應對措施
在購物或者說是旅行的時候,總是會有平台根據演算法推薦出自己可能喜歡的東西,人們也就因此產生了消費行為。不過多部門宣布不得利用演算法推薦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具體的應對措施就是制定了和完善了相關的法律法條,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4個部門發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而且這個規定在3月1日就開始實施了。並且依據這個規定,會對違法行為進行相應的打擊,並且防範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
法律法規的制定是逐步完善而且與時俱進的,所以說這個法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能夠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普通人如果在互聯網世界被人辦理的話,也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0. 國家網信辦擬規定不得利用演算法控制熱搜,你如何看待這個規定
近日,一則關於國家網信辦發布了一條新的規定,不允許利用演算法來控制熱搜這件事情也是引發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因為近幾年來,很多人都非常注重所謂的流量,而熱搜就是很多人獲取流量的一個主要途徑,那麼怎麼樣來看待這個規定,接下來可以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抵制惡意流量
很多人都說現在是一個流量世界,處於一個流量時代,幾乎人人都認為只要獲得了流量,就可以獲得更高的知名度,可以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但這樣的一個背景驅動下,也會導致很多人去惡意利用這種流量。
還有值得一提就是現在很多飯圈,文化,飯圈,文化中的流量效應,已經對社會,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都產生了一個不良的影響,所以國家發布這個規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於網路風氣的一種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