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最新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最新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7-07 19:29:58

❶ 最好的排序演算法是什麼演算法呀

拿錢讓別人替你排!
事實上各種排序方法個有優缺點適用於不同的場合:
排序(Sorting)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直接插入排序
希爾排序(shell's
sort)(縮小增量排序Diminishing
increment
sort)
交換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快速排序(quick
sort)
選擇排序:直接選擇排序(straight
selection
sort),堆排序;
歸並排序(merge
sort):
分配排序:箱排序(Bin
sort),基數排序(radix
sort)
更多的自己研究一下。
排序方法的選取主要考慮演算法的性能與資源佔用。也就是速度和佔用的存儲空間。

❷ 搜索引擎的排序演算法都有哪些是怎麼實現的

搜索引擎的排序演算法:

詞頻統計——詞位置加權的搜索引擎

關鍵詞在文檔中詞頻越高,出現的位置越重要,則被認為和檢索詞的相關性越好。

1)詞頻統計

2)詞位置加權

2.2基於鏈接分析排序的第二代搜索引擎

1)PageRank演算法

PageRank演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頁面的重要程度用PageRank值來衡量,PageRank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引用該頁面的頁面個數和引用該頁面的頁面重要程度。
其計算公式為:
PR(A):頁面A的PageRank值;
d:阻尼系數,由於某些頁面沒有入鏈接或者出鏈接,無法計算PageRank值,為避免這個問題(即LinkSink問題),而提出的。阻尼系數常指定為0.85。
R(Pi):頁面Pi的PageRank值;
C(Pi):頁面鏈出的鏈接數量;

2)Topic-Sensitive PageRank演算法

3)HillTop演算法
HillTop演算法通過不同等級的評分確保了評價結果對關鍵詞的相關性,通過不同位置的評分確保了主題(行業)的相關性,通過可區分短語數防止了關鍵詞的堆砌。

4)HITS

HITS演算法只計算主特徵向量,處理不好主題漂移問題;其次,進行窄主題查詢時,可能產生主題泛化問題;因此可據LIngmao了解看待,找尋適合的演算法

❸ 數據結構排序演算法有哪些常用的

最常用的是快速排序,基數排序,計數排序,歸並排序,堆排序,(偶爾還有插入排序)
都有各自的應用,快排就是單純的快,但是特殊數據下復雜度會退化
基數排序可以配合一些特定的演算法,譬如後綴數組的構建
計數排序簡單且常用,通常排序值域小但是數據量大的情況
歸並直接用來排序並不多,但是可以用來求解一些其他問題,本身的思想也非常重要,有很多拓展的演算法(不是排序演算法)
堆排序勝在穩定,不論數據如何最壞都是O(nlogn),一般情況比快速排序慢些,但是極端情況下表現十分優秀,常用來配合快速排序,優化其穩定性
插入排序適合極少量數據的排序(幾個到十幾個),速度要比這些高級演算法快一些

❹ 常見排序演算法有哪些

常用的排序演算法有:冒泡排序、選擇排序、堆排序、SHELL排序、快速排序、歸並排序、磁碟排序等等。但是每種排序演算法都是各有優缺點。如果需要進一步研究各種演算法的性能的話,那麼就必須學習計算機演算法和復雜性這門課程。

❺ 排序演算法有哪些,簡述快速排序的核心

簡單的: 冒泡,選擇排序,插入排序,桶排序,

復雜點的: 堆排序,歸並排序,快速排序,

還有基數排序,計數排序(這兩個我還沒接觸到,不懂)

快速排序核心:

每次排序的時候設置一個基準點,將小於等於基準點的數全部放到基準點的左邊,將大於等於基準點的數全部放到基準點的右邊。這樣在每次交換的時候就不會像冒泡排序一樣只能在相鄰的數之間進行交換,交換的距離就大得多了。因此總的比較和交換次數就少了,速度自然就提高了。

圖片及快速排序簡述來源於<啊哈演算法>

❻ 推薦演算法中有哪些常用排序演算法

外排序、內排序、插入類排序、直接插入排序、希爾排序、選擇類排序。

推薦演算法是計算機專業中的一種演算法,通過一些數學演算法,推測出用戶可能喜歡的東西,應用推薦演算法比較好的地方主要是網路。所謂推薦演算法就是利用用戶的一些行為,通過一些數學演算法,推測出用戶可能喜歡的東西。

在基於內容的推薦系統中,項目或對象是通過相關特徵的屬性來定義的,系統基於用戶評價對象的特徵、學慣用戶的興趣,考察用戶資料與待預測項目的匹配程度。用戶的資料模型取決於所用的學習方法,常用的有決策樹、神經網路和基於向量的表示方法等。基於內容的用戶資料需要有用戶的歷史數據,用戶資料模型可能隨著用戶的偏好改變而發生變化。

基於內容的推薦與基於人口統計學的推薦有類似的地方,只不過系統評估的中心轉到了物品本身,使用物品本身的相似度而不是用戶的相似度來進行推薦。



❼ 常用的排序演算法都有哪些

排序演算法 所謂排序,就是使一串記錄,按照其中的某個或某些關鍵字的大小,遞增或遞減的排列起來的操作。
分類
在計算機科學所使用的排序演算法通常被分類為:
計算的復雜度(最差、平均、和最好表現),依據串列(list)的大小(n)。一般而言,好的表現是O。(n log n),且壞的行為是Ω(n2)。對於一個排序理想的表現是O(n)。僅使用一個抽象關鍵比較運算的排序演算法總平均上總是至少需要Ω(n log n)。
記憶體使用量(以及其他電腦資源的使用)
穩定度:穩定排序演算法會依照相等的關鍵(換言之就是值)維持紀錄的相對次序。也就是一個排序演算法是穩定的,就是當有兩個有相等關鍵的紀錄R和S,且在原本的串列中R出現在S之前,在排序過的串列中R也將會是在S之前。
一般的方法:插入、交換、選擇、合並等等。交換排序包含冒泡排序(bubble sort)和快速排序(quicksort)。選擇排序包含shaker排序和堆排序(heapsort)。
當相等的元素是無法分辨的,比如像是整數,穩定度並不是一個問題。然而,假設以下的數對將要以他們的第一個數字來排序。
(4, 1) (3, 1) (3, 7) (5, 6)
在這個狀況下,有可能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個是依照相等的鍵值維持相對的次序,而另外一個則沒有:
(3, 1) (3, 7) (4, 1) (5, 6) (維持次序)
(3, 7) (3, 1) (4, 1) (5, 6) (次序被改變)
不穩定排序演算法可能會在相等的鍵值中改變紀錄的相對次序,但是穩定排序演算法從來不會如此。不穩定排序演算法可以被特別地時作為穩定。作這件事情的一個方式是人工擴充鍵值的比較,如此在其他方面相同鍵值的兩個物件間之比較,就會被決定使用在原先資料次序中的條目,當作一個同分決賽。然而,要記住這種次序通常牽涉到額外的空間負擔。
排列演算法列表
在這個表格中,n是要被排序的紀錄數量以及k是不同鍵值的數量。
穩定的
冒泡排序(bubble sort) — O(n2)
雞尾酒排序 (Cocktail sort, 雙向的冒泡排序) — O(n2)
插入排序 (insertion sort)— O(n2)
桶排序 (bucket sort)— O(n); 需要 O(k) 額外 記憶體
計數排序 (counting sort) — O(n+k); 需要 O(n+k) 額外 記憶體
歸並排序 (merge sort)— O(n log n); 需要 O(n) 額外記憶體
原地歸並排序 — O(n2)
二叉樹排序 (Binary tree sort) — O(n log n); 需要 O(n) 額外記憶體
鴿巢排序 (Pigeonhole sort) — O(n+k); 需要 O(k) 額外記憶體
基數排序 (radix sort)— O(n·k); 需要 O(n) 額外記憶體
Gnome sort — O(n2)
Library sort — O(n log n) with high probability, 需要 (1+ε)n 額外記憶體
不穩定
選擇排序 (selection sort)— O(n2)
希爾排序 (shell sort)— O(n log n) 如果使用最佳的現在版本
Comb sort — O(n log n)
堆排序 (heapsort)— O(n log n)
Smoothsort — O(n log n)
快速排序 (quicksort)— O(n log n) 期望時間, O(n2) 最壞情況; 對於大的、亂數串列一般相信是最快的已知排序
Introsort — O(n log n)
Patience sorting — O(n log n + k) 最外情況時間, 需要 額外的 O(n + k) 空間, 也需要找到最長的遞增子序列(longest increasing subsequence)
不實用的排序演算法
Bogo排序 — O(n × n!) 期望時間, 無窮的最壞情況。
Stupid sort — O(n3); 遞回版本需要 O(n2) 額外記憶體
Bead sort — O(n) or O(√n), 但需要特別的硬體
Pancake sorting — O(n), 但需要特別的硬體
排序的演算法
排序的演算法有很多,對空間的要求及其時間效率也不盡相同。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見的排序演算法。這裡面插入排序和冒泡排序又被稱作簡單排序,他們對空間的要求不高,但是時間效率卻不穩定;而後面三種排序相對於簡單排序對空間的要求稍高一點,但時間效率卻能穩定在很高的水平。基數排序是針對關鍵字在一個較小范圍內的排序演算法。
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
選擇排序
快速排序
堆排序
歸並排序
基數排序
希爾排序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這樣實現的:
首先新建一個空列表,用於保存已排序的有序數列(我們稱之為"有序列表")。
從原數列中取出一個數,將其插入"有序列表"中,使其仍舊保持有序狀態。
重復2號步驟,直至原數列為空。
插入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平方級的,效率不高,但是容易實現。它藉助了"逐步擴大成果"的思想,使有序列表的長度逐漸增加,直至其長度等於原列表的長度。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這樣實現的:
首先將所有待排序的數字放入工作列表中。
從列表的第一個數字到倒數第二個數字,逐個檢查:若某一位上的數字大於他的下一位,則將它與它的下一位交換。
重復2號步驟,直至再也不能交換。
冒泡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與插入排序相同,也是平方級的,但也是非常容易實現的演算法。
選擇排序
選擇排序是這樣實現的:
設數組內存放了n個待排數字,數組下標從1開始,到n結束。
i=1
從數組的第i個元素開始到第n個元素,尋找最小的元素。
將上一步找到的最小元素和第i位元素交換。
如果i=n-1演算法結束,否則回到第3步
選擇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也是O(n²)的。
快速排序
現在開始,我們要接觸高效排序演算法了。實踐證明,快速排序是所有排序演算法中最高效的一種。它採用了分治的思想:先保證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於後半部分,然後分別對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排序,這樣整個列表就有序了。這是一種先進的思想,也是它高效的原因。因為在排序演算法中,演算法的高效與否與列表中數字間的比較次數有直接的關系,而"保證列表的前半部分都小於後半部分"就使得前半部分的任何一個數從此以後都不再跟後半部分的數進行比較了,大大減少了數字間不必要的比較。但查找數據得另當別論了。
堆排序
堆排序與前面的演算法都不同,它是這樣的:
首先新建一個空列表,作用與插入排序中的"有序列表"相同。
找到數列中最大的數字,將其加在"有序列表"的末尾,並將其從原數列中刪除。
重復2號步驟,直至原數列為空。
堆排序的平均時間復雜度為nlogn,效率高(因為有堆這種數據結構以及它奇妙的特徵,使得"找到數列中最大的數字"這樣的操作只需要O(1)的時間復雜度,維護需要logn的時間復雜度),但是實現相對復雜(可以說是這里7種演算法中比較難實現的)。
看起來似乎堆排序與插入排序有些相像,但他們其實是本質不同的演算法。至少,他們的時間復雜度差了一個數量級,一個是平方級的,一個是對數級的。
平均時間復雜度
插入排序 O(n2)
冒泡排序 O(n2)
選擇排序 O(n2)
快速排序 O(n log n)
堆排序 O(n log n)
歸並排序 O(n log n)
基數排序 O(n)
希爾排序 O(n1.25)
冒泡排序
654
比如說這個,我想讓它從小到大排序,怎麼做呢?
第一步:6跟5比,發現比它大,則交換。564
第二步:5跟4比,發現比它大,則交換。465
第三步:6跟5比,發現比它大,則交換。456

❽ 排序有幾種方法

一.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是是一種簡單的排序演算法。它重復地遍歷要排序的數列,一次比較兩個元素,如果他們的順序錯誤就把它們交換過來。遍歷數列的工作是重復的進行直到沒有再需要交換,也就是說該數列已經排序完成。這個演算法的名字由來是因為越小的元素會經由交換慢慢「浮」到數列的頂端

1.冒泡排序演算法的運作如下:
(1)比較相鄰的元素。如果第一個比第二個大(升序),就交換他們兩個
(2)對每一對相鄰元素作同樣的工作,從開始第一對到結尾的最後一對。這步做完後,最後的元素還是最大的數
(3)針對所有的元素重復以上的步驟,除了最後一個
二. 選擇排序
選擇排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演算法。他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末尾位置),然後,再從剩餘未排序元素中繼續尋找最小(大)元素,然後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畢
選擇排序的主要優點與數據移動有關。如果某個元素位於正確的最終位置上,則它不會被移動。選擇排序每次交換一對元素,他們當中至少有一個將被移到最終位置上,因此對n個元素的表進行排序總共進行至多n-1次交換。在所有的完全依靠交換去移動 元素的排序方法中,選擇排序屬於非常好的一種
三.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排序演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構建有序序列,對於未排序數據,在已排序序列中從後向前掃描,找到相應位置並插入。插入排序在從後向前掃描的過程中,需要反復把已排序元素逐步向後挪位,為最新元素提供插入空間
四.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又稱劃分交換排序。通過一趟排序將要排序的數據分割成獨立的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數據都要小,然後再按此方法對兩部分數據分別進行快速排序,整個排序過程可以遞歸進行,以此達到整個數據變成有序序列
五 希爾排序過程

希爾排序是插入排序的一種,也稱縮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演算法的一種更高效的改進版本。希爾排序是非穩定排序演算法。希爾排序是把記錄按下標的一定增量分組,對每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演算法排序;隨著增量逐漸減少,每組包含的關鍵詞越來越多,當增量減至1時,整個文件恰被分成一組,演算法便終止。
六. 歸並排序

歸並排序是採用分治法(把復雜問題分解為相對簡單的子問題,分別求解,最後通過組合起子問題的解的方式得到原問題的解)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歸並排序的思想就是先遞歸分解數組,再合並數組

將數組分解最小之後,然後合並兩個有序數組,基本思路是比較兩個數組的最前面的數,水小九先取誰,取了後相應的指針就往後移一位。然後比較,直至一個數組為空,最後把另一個數組的剩餘部分復制過來即可

閱讀全文

與最新排序演算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9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7
高中美術pdf 瀏覽:161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3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2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3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6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3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6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9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5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1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30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3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4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51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6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5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7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