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飛行棋怎麼玩 兒童
飛行棋是由四種顏色組成的棋子,一般是紅黃藍綠,上面畫著飛機的圖案;飛行棋還有一個骰子,是由6面正方形組成的立體圖形。
每個面分別是1,2,3,4,5,6點,轉動骰子,骰子停下來,正面朝上是幾點,你就可以走幾步,當你投到6點的時候,你的飛機才可以起飛,而且還可以繼續投骰子,當快到終點時,你必須剛好到達才可以勝利,不然只能倒退,直到點數剛好達到終點為止。
只有在擲得6點後,方可將一枚棋子由「基地」起飛至起飛點,並可以再擲骰子一次,確定棋子的前進步數;在改進的規則中,只要擲得5點以上的點數就可以起飛(擲得5點時不能再擲)。
在游戲進行過程中,擲得6點的游戲者可以連續投擲骰子,直至顯示點數不是6點或游戲結束;改進規則中,如果連續三次擲得6點,則己方所有棋子返回停機坪(包括已經到達終點的棋子),且不得再次投擲骰子。
(1)幼兒園步數速演算法擴展閱讀
飛行棋這種轉圈式的路程設計來自於空戰中的「拉弗伯雷圓圈」。法國人拉弗伯雷對德國的"大圓圈編隊"戰術作了改進,使參加編隊的飛機不但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飛行,而且可繞圓圈盤旋爬高。
這樣就可以利用防禦隊形進行盤旋以取得高度優勢,伺機進行攻擊。這就是著名的"拉弗伯雷大圓圈"。當時人們發明這種棋,是用一種先進的空戰戰術。
這個應該是國人的原創,是中國玩具公司生產的,據說是為了紀念二戰時飛虎隊的卓越功勛,是pachisi游戲的變種。
❷ 小孩子怎樣有效學習速算
其實重點要把握教孩子小學數學速算方法! 1、教會學生預習的方法。 2、教會學生聽課的方法。 (1)在聽課時必須專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點作上筆記,上課時老師會強調某些重要問題,以及還會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書在黑板上。那麼就要求作上重點符號,並作上筆記,將某些知識點記錄下來,以便復習...鞏固。 (3)在預習中作上記號的知識點應認真聽,多提問,保證能聽懂。 (4)積極回答教師的提問,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 3、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方法。 數學速算技巧舉例: 一、百位數是 1、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相加等於10的,三位數乘法: 1、按上述方法, 用十位數乘一個比它大1的數的得數作千位、百位數,直接用個位數相乘作得數的十位、個位數,先寫出得數: 如:174乘以176,先得出第一步數:5624; 2、用十位數乘以2再加1,乘以1000; 如:7乘以2加1,得15,再乘以1000得第二步數:15000; 3、用100乘以100得第三步數:10000; 4、將以上三個得數相加,即是計算結果:30624。 以上第 二、第三步可以合並為一步,直接寫成:25000,與第一步得數5624相加,速度更快。 二、兩位數的乘法直接填數或加減簡單乘法得數: 1、當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相加等於10時:用十位數乘一個比它大1的數的得數作千位、百位數,直接用個位數相乘作得數的十位、個位數 2、當個位數相加不等於10,十位數相同時:先湊成等於10的,按以上方法直接寫出結果,再加減多或少算的。 三、百位數是 1、十位數相同,個位數相加不等於10的,三位數乘法,同樣,先湊成等於10的數,按以上方法直接寫出結果,再加減多或少計算的。(參照 一、 2、當個位數相加不等於10,十位數相同時:先湊成等於10的,按以上方法直接寫出結果,再加減多或少算的。)
❸ 幼兒園小班 (餐後散步)活動環節
一、「一條長線」啟發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多種玩兒法,使幼兒每天都能在動腦、動口、動腳的多部位鍛煉中達到身心健康發展的散步目的。
1、「小猴走鋼絲」(鋼絲就是地上貼的一條長線)
這個比較傳統的體育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玩的平衡游戲,但玩兒兩遍之後,孩子們就開始厭煩了。這時,如果教師及時引導孩子創新游戲玩法,增加游戲的難度,使之多樣化,就能重新調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如:提供易拉罐、沙包、塑料圈等輔助材料,孩子們就能創新出「頂沙包走鋼絲」,「障礙走鋼絲」等帶有難度的玩法,使幼兒在有趣的多樣化游戲中達到快樂散步的目的。
2、游戲「測量長線有多長」
同樣是「一條長線」,如果教師提出新的問題:「孩子們,我們測量一下這條長線有多長?」孩子們會七嘴八舌的說出多種測量方法,如用尺子、跳繩、積木等工具量,最後我提議:「用小腳量」(可以達到數步的目的),要求是腳尖頂著腳跟走,一遍走過之後。
孩子們驚奇的發現,每個人的步數都不同,教師接著提出問題:「為什麼步數不同?」通過第二遍嘗試,孩子們總結出:
①腳大步數就少,腳小步數就多。
②兩腳頂緊走,步數就多,拉開距離走,步數就少。孩子們一遍一遍的嘗試,總有不同的發現,在游戲中,即達到了散步的目的,又豐富了測量知識,還發展了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滿足了大班幼兒的自主性。
二、通過「大帶小」活動,飯後在散步中,培養幼兒的責任感和愛心,發展起語言交往能力。
午餐後引導孩子們兩人一組牽著一名弟弟妹妹的小手,在走廊里散步,邊走邊給弟弟妹妹講周圍牆飾、小畫廊,帶著弟弟妹妹「走迷宮」「走鋼絲」,新入園的弟弟妹妹忘記了哭鬧,平時總喜歡追逐打鬧的男孩兒們,變得異常「溫柔」「耐心」,好一幅溫馨、和諧、充滿愛心的畫面。
散步後,孩子們把弟弟妹妹送回班中,自己回班悄然入睡。通過這種大帶小的散步活動,使孩子們知道自己長大了,在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增強了責任感和愛心,發展了他們的語言交往能力。
(3)幼兒園步數速演算法擴展閱讀;
幼兒園的特性;
一、基礎性、啟蒙性
從教育體制的角度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是整個學制的基礎。幼兒園課程作為學前教育的載體,直接影響幼兒現實的發展,為幼兒今後甚至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人的發展角度看,幼兒正處於人生發展的起始階段,是從懵懂邁開腳步走向社會的開始,因此幼兒課程不尋求傳授知識的高深、系統,只需讓幼兒體驗關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最淺顯的知識和觀念,幫助幼兒認識她們周圍的世界,開啟幼兒的智慧與心靈,萌發他們優良個性和品質。
二、全面性、生活性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教育目標的手段,是實現幼兒全面發展的中介,因此,幼兒園課程應以實現幼兒在身體、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和諧發展為目標,要具有全面性。
幼兒在現實生活中,通過與大量的人、事物相互作用,從而獲得知識、習得態度;體驗情感,形成個性。因此,幼兒園課程必然帶有濃厚的生活特性。課程內容要來自於幼兒生活,課程實施要貫穿於幼兒生活。
三、活動性與直接經驗性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幼兒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在豐富的感性經驗的基礎上,幼兒才理解事物,對世界形成相對抽象的認識。
幼兒的這種行動性和形象性的認知特點,使得幼兒園課程必須以幼兒主動參與的教育性活動為其基本的構成成分。在活動中幼兒獲得的直接經驗,是幼兒發展的根本,是幼兒理解世界的基礎。
四、潛在性
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幼兒園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課程的潛在性和隱蔽性的特徵。當然,中小學課程也存在隱性課程,但畢竟顯性課程的力量要強大的多。
❹ 有哪些幼兒園實用的英語游戲
您好,為您介紹5個好玩兒的英語親子游戲,不僅可以讓孩子享受游戲的樂趣,還可以寓教於樂,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英語環境,從而使孩子獲得愉悅的感受。
家長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硬紙板畫一個棋盤。可以在格子里寫單詞,或者畫簡筆畫。家長和孩子輪流擲骰子,說出骰子對應的格子里的內容。最先到達終點的一方獲勝。如果紙板足夠大,可以畫一張空白棋盤,把單詞卡片或者物品擺在棋盤上,這樣就可以重復利用棋盤了。
以上,望採納~
❺ 幼兒園數學10以內加減法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能積極參加數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操作完成後將物品歸還原處。
活動准備:
1.焦距准備:2個塑料簍子做"糧倉"、"糧袋"(上面寫有10以內的算式)
2、學具准備:雙色圓片10個(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算式卡片若干,飛行棋、汽水蓋,塑料碗、撲克牌、紅棗等。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游戲:拍手問答游戲。教師提問10以內的分解組成,幼兒回答。教師問到:"小朋友,我問你,10 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X老師,告訴你,10可以分成1和9 、2和8、3和7……
二、游戲活動。
創設游戲情景:游戲連環套。游戲王國的國王知道小朋友門都喜歡做游戲,於是國王派使者送來了許多的游戲。今天我們就一起玩個夠。
1.游戲"雙色卡"。有那10個雙色卡(正面是紅色、反面是藍色)向上拋去,雙色卡落地後,數一數紅色的有多少片,藍色的有多少片,紅色的和藍色的合起來有多少片?教師將幼兒說的答案用算式在黑板上列出來。
2.游戲"扣碗"5人一組,每組准備10個汽水瓶蓋,一個塑料碗,一名幼兒左手向桌面上撒開瓶蓋的同時右手持碗扣住部分瓶蓋,大家一起數一數桌上剩下瓶蓋,在一起算算碗中扣住了幾個瓶蓋,可以調整瓶蓋的總數來復習10以內的減法。
3.游戲"抓抓抓"將小鞋盒挖個洞,裡面放10個紅棗,請幼兒將手伸進洞里抓出紅棗,數一數抓了幾個紅棗,算算盒子里還有幾個紅棗。
4.游戲"小馬運糧食"幼兒分成兩隊扮演小馬運糧食,(教案出自:屈老師教案網)老師發出命令後,兩隊排頭跑向"小河邊"拿起一袋糧食,"糧食上貼有10以內加法和減法算式題目,幼兒將答案填在等於號的後面,跑向"糧倉"答案正確的才能將糧食袋放到糧倉,再將每隊的第二名幼兒上來運糧食,依次進行,相同時間里哪隊雲的糧食多為勝利。
三、分組活動。
1.雙色圓片游戲,幼兒操作雙色圓片完成算式後,把得數填寫在方框里。
2.撲克牌游戲,幼兒兩人一組,撲克牌1到10,兩人各自抽出一張牌,比一比誰的大,用大數減去小的數,或者將兩張牌合起來列加法算式。
3.下棋游戲。2到4人為一組玩飛行棋游戲,每人兩次擲2次,顯示的點數相加就是飛機要走的步數,最後誰先到達中點誰就是勝利。
4.交流小結:
❻ 怎樣教孩子加減法心算,兒子讀大班了,他用手指算的出來十以內的加減法,要他用心算不用手指那就不會了
你小孩喜歡玩嗎,那就好,表明你小孩有學習計算,數學等前提,你給你小孩玩飛行棋,這個非常有用的,讓小孩先學會一步步走,認識點數,這個可以培養他數數的能力,然後當他玩得熟練了,讓他學會用眼睛數數,或者說2步2步數,最後讓小孩掌握飛行棋走法規律,每四格同一顏色,如果你甩到5,那就先走4步,再加1步,讓他理解5可以分成4和1的道理。當你小孩玩飛行熟練的時候,那你小孩對數字的明銳對就強了,還有撲克牌也可以,玩湊十游戲,找烏龜版,9和1出,2和8,3和7,4和6,5和5,你可以讓小孩數數卡片的圖案的數量,他會更容易明白。還有學會排列,整理也是學習數學的基礎。
我自己教的幾個孩子都玩棋子,撲克牌特強,考試考100也很簡單,基本不用復習都能考好,在考前好好玩,反而對學習更好。
其實你說的用手指算,我之前也幫很多小孩介這個,的確有點討厭,只要你有耐性就可以了,最後我還是介了這個缺點。
❼ 幼兒的學習能力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父母對孩子的期待越來越高,也就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造成了不少家長讓孩子過早地接受大量知識的學習。
這類現象在數學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人們廣泛地認為數學好的孩子更聰明。許多家長從孩子三四歲開始就教孩子算數,並且炫耀自家孩子能從1數到100,但這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數學知識嗎?
的確,數學好的人會有很強的邏輯性和嚴密性,學數學也是開發孩子智能非常好的方法,但是如果家長不採用科學的提升孩子數學素養的方式,僅靠逼迫孩子背誦數字或者九九乘法表是不行的。孩子根本還沒有數的概念,死記硬背對孩子來說非常難。就算孩子費勁千辛萬苦背下來了,也不能讓孩子學好數學,而且很可能讓孩子對學數學產生心理陰影,變得厭惡數學。
有研究顯示,有超過九成的小學孩子數學不好是因為童年時期被逼迫學習而厭惡數學或者在幼兒時期家長並未對孩子的數學敏感階段有足夠科學的訓練。
孩子數學學習要注意階段層次
孩子數學學習不是通過一兩次簡單的訓練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必須堅持長期持續的訓練,並且必須要經過一個階段性的層層推進,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的逐步過渡。
在數學教學中,針對幼兒的差異,讓孩子進行有層次的訓練。如:在熟悉1~10的排序,能力強的幼兒可以提供6種以上的圖片進行排序,能力差的幼兒可提供3個明顯大小的實物供其擺弄,再慢慢增加難度,逐步推進。
❽ 幼兒園餐後散步的時候可以干什麼
1、可以帶小朋友去參觀幼兒的其他區角,游戲場地
2、認識幼兒園其他的哥哥姐姐
3、戶外觀察動植物
4、收集樹葉
5、進行小游戲,安靜的游戲,比如丟手絹、拉火車……
6、帶小朋友曬曬太陽,補充鈣
7、也可以拿著小板凳去戶外玩玩具或者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