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固定成本的計算工式是什麼
按直線法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 ...今天剛考完財務管理~~~管理人員工資,應該就這一項吧 ...固定成本,簡而言之就是無論生產量多與少都會固定發生的成本;...
Ⅱ 企業成本核算公式
這個也要區分行業吧,以下是一個礦山企業成本核算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根據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的概念,變動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變動成本 = 外購原材料費用 + 外購燃料和動力費用 + 利息支出
固定成本 = 工資和福利費 + 折舊費 + 推銷費 + 修理費 + 其他費用
總成本費用=經營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維簡費+攤銷費+利息
一般計算項目的經營成本計算公式為:
經營成本 = 總成本 — 折舊費 — 攤銷費 — 利息支出
上式中,由於在計算項目計算期內逐年發生的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時,將投資(包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作為一次性支出在其發生的時間已計入現金流出,為避免重復計算,不能以折舊和攤銷方式計為現金流出。因此,在計算作為經常性支出的經營成本時不能再包括折舊與攤銷費,必須從總成本費用中扣除。同理,在估算礦山項目的經營成本時也要扣除礦山「維檢費」。另外,在計算全部投資現金流量時,是以全部投資為計算基礎,利息支出不作為現金流出,而在計算自有資金現金流量時則已經將利息支出單列。因此,在估算經營成本時也不包括利息支出,要從總成本費用中扣除。
Ⅲ 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各有什麼特點試分別舉例說明。答案
一、固定成本也稱「固定費用」,是變動成本的對稱。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變動的那部分成本。
1、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間接成本,如企業管理人員的薪金和保險費、固定資產的折舊和維護費、辦公費等。當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的變動超過一定的范圍時,固定費用就會有所增減。所以,固定成本是一個相對固定的概念,我們稱之為「相對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和一定業務量范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
2、固定成本是不管生不生產都會發生的成本,比如折舊。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的成本。
二、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
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1、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Ⅳ 固定成本的方法與范圍
戰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有價值鏈分析法、競爭對手分析法、戰略成本動因分析法等等。 在固定資產投資上不盲目求大求先進,在保證科學、合理的前提下,把固定資產投資成本控制在最少的范圍內,降低固定成本占總成本的份額,增加對利潤的貢獻比例。實現投資規模的成本驅動,獲取成本優勢。例如:
(1)對新投資要考慮到每一個細小的環節。豐田汽車公司在全球每投資一個同等規模的新的汽車生產廠,至少要比上一個汽車廠的投資額少 10%,所以2002年豐田汽車公司的毛利率是全球汽車行業最高的,達到了8.5%;而通用只有1.5%。在設計新工廠時,豐田公司全面考慮了需要'花錢 '的每個環節,包括廠房、設備、生產工藝、布置等。尤其是物流,從原材料到成品,每一個環節都採用科學設計,做到省時節效。據統計,豐田某一汽車廠的一個螺絲釘從采購進廠到裝配後產品出廠,在廠區里被搬運了25公里。
(2)在設備投資方面,沒有必要追求所謂的名聲,只要合適,能用國產的就不用進口的。比如:某民營油漆公司的設備從國內采購一套花費了200萬元,而一家上市公司從國外采購一套同樣規模的設備卻花了1100萬元。這不是拿股東的錢開玩笑嗎?
(3)設備功能以適用為准,不追求富餘功能和豪華性。比如:水泥生產設備的電氣控制系統,應該以能夠適應高溫粉塵環境、故障率低、易操作為主要功能。同樣是日產1000噸水泥的生產線,甘肅某企業投資7000萬元購買設備,而陝西某企業卻投資了13000萬元,電氣控制系統部分採用的是運用於美國太空梭上的技術。試想一下,在一個水泥生產企業,有用到航天控制那麼尖端技術的必要嗎?
(4)進口設備以成熟且易於掌握操作為主,與企業自身的工程師、技術人員、工人的實際操控水平相結合,不宜選擇最先進的、尚未普及的新型設備。這方面失敗的案例數不勝數。某飲料企業購買國外最先進的設備,由於操作技術難度大,企業花了近二年的時間進行調試,最終還是沒有達到其設計產能。
(5)廠房是選擇鋼混磚結構,還是鋼結構?甚至是鋼結構中的輕鋼結構?企業可以通過合理設計,經過可行性論證,採用最合適的用鋼比例結構,減少鋼材用量,從而降低投資金額。
(6)合理利用固定資產租賃業務。不管是短期使用還是長期使用,廠房、設備都可以採取租賃的形式,特別是使用效率不高的設備。比如:大型工程建設用設備就普遍採用租賃的方式。港台商人在台灣高速鐵路和香港機場的建設完成後,就將大量使用過的工程機械設備租賃到大陸和泰國使用。這在較發達地區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7)及時處理企業閑置資產也是很必要的。這雖然會造成當前的一次性損失,但卻可以為企業帶來現金的回收,增加營運現金流,並減少未來的折舊。
(8)另外,投資設立大型工廠可以根據需要將資金逐步到位,沒有一次投入完畢的必要。因為投資項目容易形成沉沒成本,一旦項目確立並且投資完成,就沒有任何的回頭反復。而分期分批進行資金的投入,還有定期review的可能,保證不發生可能的損失或將已經發生的損失降到最低。諸如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汽車零部件自製率只有35%,其餘均為大眾配套(OEM)。
國內的蒙牛乳業就是採用輕資產結構的典型例子。蒙牛公司從零開始,經過4年時間,銷售收入達到20多億。他們的做法就是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與核心技術相關的關鍵設備上;而為其配套需要的500多輛車則全部由配套商自己投資,農民養牛需要的全部資產也由農民自己投入;企業沒有較大的包袱,從而獲得比同行業競爭對手更快的發展。
從固定資產投資的角度,企業需要考慮的相應的戰略管理指標包括:業務與規模的關系、企業內部和外部資源的整合程度、學習帶來的成本降低指標、地理位置選擇指標、供應商管理指標等。 眾所周知,在成本結構中,固定成本所佔比重越大,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對單位製造成本的影響就越大。例如:汽車及零部件行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比例大約為10:90;鋼鐵、水泥、園林機械、番茄食品、糖等行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比例大約在20:80;果汁飲料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比例大約在52:48;而自來水行業的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比例大約在98:2。固定資產使用率越高,周轉的越快,企業的獲利能力也就越強。
有這么一個例子,某小型鋼鐵企業雖然設備落後,但盈利能力非常強。經過研究發現,該企業的實際產量超過設計能力的2.2倍,也就是說這家企業一套設備的產量比其他鋼鐵企業二套設備的產量還多,這樣就等於是節約了一套設備的投資。鋼鐵企業平均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比例約為20:80,而這家企業卻達到11:89,單位製造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低了90元/噸,而這個貢獻主要來自企業對固定資產的管理。
又比如:番茄醬、糖類等產品的生產季節性很強,一年中只有2-3個月的生產期,在其他時間設備都是閑置的。然而,通過研究開發,培育早熟或晚熟的番茄品種,提前10天開始或延長10天結束生產,就能增加番茄醬產量約1.4萬噸,每噸番茄醬因固定資產折舊而降低的成本約為10元,那麼30萬噸的產量就可以降低成本約300萬元。除了閑置設備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再利用,依靠生產設備的柔性化也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的轎車組裝生產線就是柔性化的,別克君威系列、賽歐系列、GL8商務車系列、以及新車凱越系列都是可以在同樣一條流水線上組裝出來的。
再比如說,通過對某小型汽車零配件企業的模擬,在現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總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加快,利潤的增長率會更快。
從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的角度,企業需要考慮的相應的戰略管理指標包括:生產能力運用模式指標、企業內部組織效率指標、產品開發指標等。 事實上,從戰略管理方面對固定成本進行分析和核算是比較困難的。傳統的固定成本大多採用本量利、盈虧平衡等分析方法,而且數據不準確,這也是管理會計方法在實際中應用比較少的原因。
固定成本(費用)不僅僅指折舊,由於固定成本在國內是包含在間接成本科目里的,進行傳統成本核算時,往往按照產量被分攤計算了。有些設備即使沒有使用,其折舊也被攤銷在產品成本里,這恰恰掩蓋了產品實際成本的真相,因而容易被忽視,使管理者疏於管理。如果採用作業成本法計算,按照設備的機時、人工將實際成本分配給實際行為或作業上,就能夠彌補這一缺點。
例如,某農業機械生產企業效益逐年下滑,嚴重虧損。按照傳統會計分析,就像大多數企業虧損的理由一樣:市場不景氣、競爭太激烈、原材料漲價、911事件、非典型肺炎、伊拉克戰爭等。但是用作業成本法對製造成本的屬性進行重新核定後,就會發現事實真相。
原來這家企業的根本問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設備利用率太低,生產更換太頻繁,生產准備時間長,單件產品產量小,而產品產值又低,勞動生產率過低而不能彌補相對較高的固定成本, 其產品實質就是發達國家首先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生產的產品。
從生產環節固定成本的角度,企業需要考慮的相應的戰略管理指標包括產出率指標、計劃外停工的指標、機時佔用率指標、生產准備時間和人力、產品合格率指標、采購質量合格率和供應及時率指標等。
固定成本 一企業在某時段即使在產量為零時也會發生的成本。總固定成本由諸如利息支出、抵押支出、管理者費用等契約性開支所組成。
固定成本是指這部分成本在一定時期內總量上是固定不變的,但是隨著產量的變化其分配到單位產量的成本是變化的。
Ⅳ 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如何計算
DOL=(EBIF+F)/EBIT
DFL=EBIT/(EBIT-I)
DTL=DOL*DFL=(EBIT+F)/(EBIT-I)
根據題目I+F=150,I=500*40%*10%=20,則F=150-20=30。
EBIT 息稅前利潤 I 利息 F 固定成本
DOL 經營杠桿 DFL 財務杠桿
DOL=(EBIF+F)/EBIT=1+F/EBIT F=150-20
EBIT=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收入*(1-變動成本率)-固定成本
(5)固定成本計演算法描述擴展閱讀;
固定成本(費用)不僅僅指折舊,由於固定成本在國內是包含在間接成本科目里的,進行傳統成本核算時,往往按照產量被分攤計算。有些設備即使沒有使用,其折舊也被攤銷在產品成本里,這恰恰掩蓋了產品實際成本的真相,因而容易被忽視,使管理者疏於管理。
在固定資產投資上不盲目求大求先進,在保證科學、合理的前提下,把固定資產投資成本控制在最少的范圍內,降低固定成本占總成本的份額,增加對利潤的貢獻比例。實現投資規模的成本驅動,獲取成本優勢。
Ⅵ 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演算法是什麼意思
在產品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演算法:是指各月末可以不必具體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的實際數額,而固定以年初數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