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資料庫,演算法:採用什麼排序演算法,感覺什麼order by time/id/slary 不管怎麼變,一下就出來了,怎麼這么快
數據表根據欄位不同排序方式也不同啊。帶索引的欄位本身就是有序的,是通過一個具有線索的B+樹存放的。其中相關索引(聚合索引)排序最快,因為每個元組的數據都是和它關聯的。非索引欄位排序是很慢的,要用到堆排序和,錦標賽演算法和歸並等等,不會用快速排序,因為快排不穩定,而且不能動態規劃,必須一次排完,堆排可以只找最大(或最小)的n條記錄。
㈡ 世界麻將錦標賽的規則
不同於日常老百姓娛樂的麻將游戲,世界麻將錦標賽是競技性體育賽事。錦標賽採用世界麻將組織頒布的《麻將競技規則》和《麻將品級認定製度》,較各地娛樂性質的麻將規則更復雜。在《麻將競賽規則》中,各種番種分值不同,最高的88分,分別是「九蓮寶燈」(任何一種同花色均可和牌)、十三幺、大三元、四風會、四杠(即「成都麻將」中的「十八學士」)等,而低的有4分,比如「成都麻將」中稱得上大牌的「帶幺」,以及「不求人」、「雙明杠」、「和絕張」等。競技麻將一共有144張牌,除了筒、條、萬外,還有東南西北風,中發白及8張聽用(春夏秋冬梅蘭菊竹)。
㈢ 簡述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F1)的比賽規則
每站比賽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第三名6分,第四名5分,第五名4分,第六名3分,第七名2分,第八名1分,其他車手沒有積分.如果比賽提前結束(多數由於天氣原因),當第一名車手未完成75%的比賽時,積分減半.(則第一名5分,第二名4分,第三名3分,第四名2.5分,第五名2分,第六名1.5分,第七名1分,第八名0.5分.)
另外,試車手參加比賽得到的積分算作個人積分和車隊積分,不算作他所代替的正式車手的積分.
車隊:
在一站比賽中兩名車手(有時也可能時1名,在2003年摩納哥站是就是)的積分和則是車隊在一站比賽所得的積分.
同樣,有可能車隊積分大於兩名正式車手(車隊在賽季中可能更換車手)的積分,那些多出的積分就是試車手或其他車手代替正式車手比賽時得到的積分.
當車手賽季中轉會時,積分不隨車手而到達他所轉會的那支車隊,而是保留於最初那支車隊.
台了有關輪胎、引擎以及空氣動力學套件和排位賽的新規則,目的在於加強車手的安全性和給F1減速。
F1比賽是怎樣安排的?賽程分為三天
F1比賽賽程分為三天,其中包含了:星期五的自由練習、星期六的第一階段排位賽和周日上午的第二階段排位賽,以及周日下午的正賽組成。
想要在決賽當天的起跑在線佔有一席之地,必須經過測時排位賽的考驗,在為時一小時的測時排位賽內,每位車手只能跑一圈。其中第一次排位賽以車手上一站成績的倒序出場,獲得最好成績者最後出場,第二次排位賽以第一次排位賽的成績倒序出場。兩段排位成績相加最快者,正賽中便可排頭位,稱為P.P.(Pole Position),又稱為「竿位」。在一些路面較狹窄、超車困難的跑道,排位順序對於比賽的結果將有直接的影響。決賽前有一圈的暖胎,然後在起跑前有30秒的倒數,由5個一組的燈號所控制,5個紅燈同時熄滅時比賽就開始。賽程以300公里(蒙地卡羅為特例)或2小時為限,看何者先完成,比賽就算結束。最長與最短的賽程分別為日本站的310.352公里與摩納哥站的262.626公里。
決賽過程中必須視輪胎的磨耗以及油耗狀態進入維修站換胎以及加油,稱為Pit Stop。特殊設計的加油系統,加油速率為每秒12公升,加油管需要三人扶持,才能承受加油時所產生的力量。平均每場比賽大約加油兩次,每次約加油60公升,一次的Pit Stop需要21人來完成,通常花6—12秒來為賽車加油以及換胎。
每一站的完賽前8名車手可以分別獲得10、8、6、5、4、3、2、1的積分。年度總冠軍是在一整年賽季中獲得積分最多的車手,現役車手邁-舒馬赫已經是7年的年度冠軍。車隊積分是以該車隊兩部賽車的積分和,整個賽季拿下積分最多的車隊可拿下年度車隊冠軍。
2005賽季對排位賽的修改
2005賽季新的排位賽規則規定:排位賽將分別在周六下午和周日上午各舉行一場。兩場比賽的成績相加作為最後的成績。
第一輪排位賽將在當地時間周六下午13點至14點進行,這一點與今年的賽制保持不變,每位車手仍然只需要完成一個計時單圈,出場的順序根據上一站的比賽結果決定。
第二輪排位賽則會於當地時間周日上午10點至11點舉行,採用單圈計時制,車手出發的順序根據周六排位賽的結果來決定(周六最快的車手在周日將最後出發做第二輪排位賽的成績)
賽車在周六排位賽時將不限油量。第一輪排位賽後,車隊仍然可以做適當的練習,更改調教,包括對載油量重新估配。但周日的排位賽每輛賽車必須帶著下午正式比賽的用油。在正式比賽開始前,賽車的油量將不允許再次進行調整。
兩場排位賽的成績將相加作為最終的排位依據,相加時間最短的車手贏得該場比賽的桿位。
都有哪些種制裁方式?
制裁的程度由斥責到終身禁賽不等, 包括罰金, 驅逐出比賽, 停賽, 和扣除世錦賽積分。 對於資格賽中的違規, 無論是運動或技術規則方面的, 賽事幹事都可能取消此賽手的所有單圈記時。 因此, 他們有權在發車區批准或終止車手發車。 在比賽進行中, 賽事幹事也可以對車手實行時間處罰, 被處罰的車手必須返回他的維修區並在那裡停留10秒。 實際上, 此處罰會導致比10秒多得多的時間損失, 因為遭到處罰的車手必須經過窄道駛入維修區, 然後再駛出, 這會使速度降低很多。 經過這一處罰, 實際時間損失會在25-40秒。 如果時間處罰發生在比賽的最後5圈, 被處罰車手會被在比賽記時上加25秒, 而不採用10秒的停車處罰。
㈣ 在遺傳演算法中什麼是二進制錦標賽法
錦標賽法是選擇操作的一種方法。
假設種群規模為n,該法的步驟為:
1.隨機產生n個個體作為第一代(其實這步准確的說不是屬於選擇操作的,但每個運算元並沒有絕對的界限,這個是在選擇操作之前的必做之事)
2.從這n個個體中隨機(注意是隨機)選擇k(k<n)個個體,k的取值小,效率就高(節省運行時間),但不宜太小,一般取為n/2(取整)
3.從這k個個體中選擇最大的一個個體(涉及到排序的方法),作為下一代n個個體中的一個個體
4.重復2-4步,至得到新的n個個體
5.進行這新的n個個體之間的交叉操作
不論是二進制還是十進制,方法都是一樣的
㈤ 數據結構題、大哥大姐幫我做下題吧。萬分感謝啊
什麼是數據、數據對象、數據元素、數據結構、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間的關系。
2、面向對象概念:理解什麼是數據類型、抽象數據類型、數據抽象和信息隱蔽原則。了解什麼是面向對象。由於目前關於這個問題有許多說法,我們採用了一種最流行的說法,即Coad與Yourdon 給出的定義:面向對象 = 對象 + 類 + 繼承 + 通信。
要點:
·抽象數據類型的封裝性
·面向對象系統結構的穩定性
·面向對象方法著眼點在於應用問題所涉及的對象
3、數據結構的抽象層次:理解用對象類表示的各種數據結構
4、演算法與演算法分析:理解演算法的定義、演算法的特性、演算法的時間代價、演算法的空間代價。
要點:·演算法與程序的不同之處需要從演算法的特性來解釋
·演算法的正確性是最主要的要求
·演算法的可讀性是必須考慮的
·程序的程序步數的計算與演算法的事前估計
·程序的時間代價是指演算法的漸進時間復雜性度量
第二章 數組
1、作為抽象數據類型的數組:數組的定義、數組的按行順序存儲與按列順序存儲
要點:
·數組元素的存放地址計算
2、順序表:順序表的定義、搜索、插入與刪除
要點:
·順序表搜索演算法、平均比較次數的計算
·插入與刪除演算法、平均移動次數的計算
3、多項式:多項式的定義
4、字元串:字元串的定義及其操作的實現
要點:
·串重載操作的定義與實現
第三章 鏈接表
1、單鏈表:單鏈表定義、相應操作的實現、單鏈表的游標類。
要點:
·單鏈表的兩種定義方式(復合方式與嵌套方式)
·單鏈表的搜索演算法與插入、刪除演算法
·單鏈表的遞歸與迭代演算法
2、循環鏈表:單鏈表與循環鏈表的異同
3、雙向鏈表:雙向鏈表的搜索、插入與刪除演算法、鏈表帶表頭結點的優點
4、多項式的鏈接表示
第四章 棧與隊列
1、棧:棧的特性、棧的基本運算
要點:
·棧的數組實現、棧的鏈表實現
·棧滿及棧空條件、抽象數據類型中的先決條件與後置條件
2、棧的應用:用後綴表示計算表達式,中綴表示改後綴表示
3、隊列:隊列的特性、隊列的基本運算
要點:
·隊列的數組實現:循環隊列中隊頭與隊尾指針的表示,隊滿及隊空條件
·隊列的鏈表實現:鏈式隊列中的隊頭與隊尾指針的表示、
4、雙向隊列:雙向隊列的插入與刪除演算法
5、優先順序隊列:優先順序隊列的插入與刪除演算法
第五章 遞歸與廣義表
1、遞歸:遞歸的定義、遞歸的數據結構、遞歸問題用遞歸過程求解
要點:·鏈表是遞歸的數據結構,可用遞歸過程求解有關鏈表的問題
2、遞歸實現時棧的應用
要點:·遞歸的分層(樹形)表示:遞歸樹
·遞歸深度(遞歸樹的深度)與遞歸工作棧的關系
·單向遞歸與尾遞歸的迭代實現
3、廣義表:廣義表定義、廣義表長度、廣義表深度、廣義表表頭、廣義表表尾
要點:
·用圖形表示廣義表的存儲結構
·廣義表的遞歸演算法
第六章 樹與森林
1、樹:樹的定義、樹的基本運算
要點:
·樹的分層定義是遞歸的
·樹中結點個數與高度的關系
2、二叉樹:二叉樹定義、二叉樹的基本運算
要點:
·二叉樹性質、二叉樹中結點個數與高度的關系、不同種類的二叉樹棵數
·完全二叉樹的順序存儲、完全二叉樹的雙親、子女和兄弟的位置
·二叉樹的前序·中序·後序·層次遍歷
·前序
·中序
·後序的線索化二叉樹、前驅與後繼的查找方法
3、霍夫曼樹:霍夫曼樹的構造方法、霍夫曼編碼、帶權路徑長度的計算
4、樹的存儲:樹的廣義表表示、樹的雙親表示、樹與二叉樹的對應關系、樹的先根·中根·後根·層次遍歷。
5、堆:堆的定義、堆的插入與刪除演算法
要點:
·形成堆時用到的向下調整演算法及形成堆時比較次數的上界估計
·堆插入時用到的向上調整演算法
第七章 集合與搜索
1、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基本運算、集合的存儲表示
要點:
·用位數組表示集合時集合基本運算的實現
·用有序鏈表表示集合時集合基本運算的實現
2、並查集:並查集定義、並查集的三種基本運算的實現
3、基本搜索方法
要點:
·對一般表的順序搜索演算法(包括有監視哨和沒有監視哨)
·對有序順序表的順序搜索演算法、用判定樹(即擴充二叉搜索樹)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長度(成功與不成功)的計算。
·對有序順序表的折半搜索演算法、用判定樹(即擴充二叉搜索樹)描述搜索,以及平均搜索長度(成功與不成功)的計算。
4、二叉搜索樹:
要點:
·動態搜索樹與靜態搜索樹的特性
·二叉搜索樹的定義、二叉搜索樹上的搜索演算法、二叉搜索樹搜索時的平均搜索長度(成功與不成功)的計算。
·AVL樹結點上的平衡因子、AVL樹的平衡旋轉方法
·高度為h的AVL樹上的最少結點個數與最多結點個數
· AVL樹的搜索方法、插入與刪除方法
第八章 圖
1、圖:圖的定義與圖的存儲表示
要點:
·鄰接矩陣表示(通常是稀疏矩陣)
·鄰接表與逆鄰接表表示
·鄰接多重表(十字鏈表)表示
2、深度優先遍歷與廣度優先遍歷
要點:
·生成樹與生成樹林的定義
·深度優先搜索是個遞歸的過程,而廣度優先搜索是個非遞歸的過程
·為防止重復訪問已經訪問過的頂點,需要設置一個訪問標志數組visited
3、圖的連通性
要點:
·深度優先搜索可以遍歷一個連通分量上的所有頂點
·對非連通圖進行遍歷,可以建立一個生成森林
·對強連通圖進行遍歷,可能建立一個生成森林
·關節點的計算和以最少的邊構成重連通圖
4、最小生成樹
要點:
·對於連通網路、可用不會構成環路的權值最小的n-1條邊構成最小生成樹
·會畫出用Kruskal演算法及Prim演算法構造最小生成樹的過程
5、單源最短路徑
要點:
·採用逐步求解的方式求某一頂點到其他頂點的最短路徑
·要求每條邊的權值必須大於零
6、活動網路
要點:
·拓撲排序、關鍵路徑、關鍵活動、AOE網
·拓撲排序將一個偏序圖轉化為一個全序圖。
·為實現拓撲排序,要建立一個棧,將所有入度為零的頂點進棧
·關鍵路徑的計算
第九章 排序
1、基本概念:關鍵碼、初始關鍵碼排列、關鍵碼比較次數、數據移動次數、穩定性、附加存儲、內部排序、外部排序
2、插入排序:
要點:
·當待排序的關鍵碼序列已經基本有序時,用直接插入排序最快
3、選擇排序:
要點:
·用直接選擇排序在一個待排序區間中選出最小的數據時,與區間第一個數據對調,而不是順次後移。這導致方法不穩定。
·當在n個數據(n很大)中選出最小的5 ~ 8個數據時,錦標賽排序最快
·錦標賽排序的演算法中將待排序的數據個數n補足到2的k次冪2k-1<n≤2k
·在堆排序中將待排序的數據組織成完全二叉樹的順序存儲。
4、交換排序:
要點:
·快速排序是一個遞歸的排序方法
·當待排序關鍵碼序列已經基本有序時,快速排序顯著變慢。
5、二路歸並排序:
要點:
·歸並排序可以遞歸執行
·歸並排序需要較多的附加存儲。可以採用一種"推拉法"(參見教科書上習題)實現歸並排序,演算法的時間復雜度為O (n)、空間復雜度為O(1)
·歸並排序對待排序關鍵碼的初始排列不敏感,排序速度較穩定
6、外排序
要點:
·多路平衡歸並排序的過程、I/O緩沖區個數的配置
·外排序的時間分析、利用敗者樹進行多路平衡歸並
·利用置換選擇方法生成不等長的初始歸並段
·最佳歸並樹的構造及WPL的計算
第十章 索引與散列
1、線性索引:
要點:
·密集索引、稀疏索引、索引表計算
·基於屬性查找建立倒排索引、單元式倒排表
2、動態搜索樹
要點:
·平衡的m路搜索樹的定義、搜索演算法
·B樹的定義、B樹與平衡的m路搜索樹的關系
·B樹的插入(包括結點分裂)、刪除(包括結點調整與合並)方法
·B樹中結點個數與高度的關系
·B+樹的定義、搜索、插入與刪除的方法
3、散列表
要點:
·散列函數的比較
·裝填因子 a 與平均搜索長度的關系,平均搜索長度與表長m及表中已有數據對象個數n的關系
·解決地址沖突的(閉散列)線性探查法的運用,平均探查次數的計算
·線性探查法的刪除問題、散列表類的設計中必須為各地址設置三個狀態
·線性探查法中的聚集問題
·解決地址沖突的(閉散列)雙散列法的運用,平均探查次數的計算
·雙散列法中再散列函數的設計要求與表長m互質,為此m設計為質數較宜
·解決地址沖突的(閉散列)二次散列法的運用,平均探查次數的計算
·注意:二次散列法中裝填因子 a 與表長m的設置
·解決地址沖突的(開散列)鏈地址法的運用,平均探查次數的計算
㈥ 遺傳演算法中的錦標賽選擇演算法的思想是什麼
我理解的是,在50個人中,隨機選擇兩組人,每組10個人,對於每組的10個人按適應度進行排列,選擇兩組中適應度最好的兩個個體作為母代進行兩兩交叉;
然後再從剩下來的48個人中,隨機選擇兩組人,每組10個人,對於每組的10個人按適應度進行排列,選擇兩組中適應度最好的兩個個體作為母代進行兩兩交叉;
依此類推,知道你選出的母代個數滿足你的要求,這里母代個數肯定是少於50的。
㈦ 目前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中男子團體比賽採用什麼制度
乒乓球規則
最新國際乒乓球比賽競賽規則
3.1規則和規程的適用范圍
3.1.1比賽類型
3.1.1.1「國際競賽」,即一個以上協會的運動員參加的比賽。
3.1.1.2「國際比賽」,即不同協會代表隊之間的一場比賽。
3.1.1.3「公開賽」,即所有協會的運動員均可報名參加的比賽。
3.1.1.4「限制賽」,即除年齡組外只限於特定組別的運動員參加的比賽。
3.1.1.5「邀請賽」,即限於個別邀請的、指定運動員參加的比賽。
3.1.2適用范圍
3.1.2.1除了3.1.2.2另有規定外,規則將適用於世界、洲和奧林匹克的比賽,公開賽和國際比賽,除非參加的協會達成另外的協議。
3.1.2.2理事會可授權公開賽的組織者,採用執委會判發的實驗性規則。
3.1.2.3國際競賽規程應適用於下列比賽:
3.1.2.3.1世界和奧林匹克的比賽,除非理事會許可了另外的規程,並事先通知了各參賽協會;
3.1.2.3.2洲的比賽,除非有關洲聯合會許可了另外的規程,並事先通知了各參賽協會;
3.1.2.3.3公開錦標賽(3.7.1.2),除非國際乒聯執委會許可了另外的規程,並由參賽者按3.1.2.4條規定予以同意;
3.1.2.3.4公開賽,3.1.2.4條款規定的除外。
3.1.2.4不符合規程任何條款而舉辦的公開賽,應在報名表中說明變化的性質和范圍;填寫並提交報名表應被視為報名者同意包括更改內容在內的比賽條件。
3.1.2.5建議此競賽規程應用於所有國際比賽,但在遵守章程的條件下,非會員單位組織的國際限制賽、邀請賽以及經許可的國際比賽,可以按照主辦機構制定的規則舉行。
3.1.2.6本規則和國際競賽規程被認為適用於所有國際比賽,除非各項變化事先得到同意,或明確寫入已公布的該比賽規程中。
3.1.2.7規程的詳細說明和理解,包括器材規格的說明,應以理事會許可的《技術文書》《比賽官員手冊》和《裁判長手冊》的形式公布。
3.2器材和比賽條件
3.2.1批准和許可的器材
3.2.1.1對比賽器材的批准或許可,應由器材委員會代理理事會執行;如果在任何時候發現繼續生產或使用某產品對乒乓球運動有害,理事會可以取消對該器材的批准。
3.2.1.2公開賽的報名表或競賽指南應詳細說明將使用的球台、球網裝置以及球的品牌和顏色;器材的選擇應由比賽所在地的協會從國際乒聯現行批準的品牌和型號中挑選。
3.2.1.3球拍擊球拍面的覆蓋物應是國際乒聯現行許可的品牌和型號,並在其邊緣必須附有清晰可見的商標型號及國際乒聯(ITTF)的標記。
3.2.1.4從秘書處可得到將球拍覆蓋物粘合在球拍上的經許可的粘合劑清單。
3.2.2服裝
3.2.2.1比賽服一般包括短袖運動衫、短褲或短裙、短襪和運動鞋;其他服裝,如半套或全套運動服,不得在比賽時穿著,但得到裁判長的允許時除外。
3.2.2.2短袖運動衫(袖子和領子除外)、短褲或短裙的主要顏色應與比賽用球的顏色明顯不同。
3.2.2.3短袖運動衫的背部可以有號碼或字樣,用於表明運動員、運動員的協會,或在俱樂部比賽時,表明運動員的俱樂部,以及符合3.2.4.9條款規定的廣告。
3.2.2.4在短袖運動衫背部的中間位置應優先佩帶被組織者制定的用於表明運動員身份的號碼布,而不是廣告。這個號碼布應是長方形,面積不大於600平方厘米。
3.2.2.5在運動服前面或側面的任何標記或裝飾物以及運動員佩戴的任何物品,如珠寶裝飾等,均不應過於顯眼或反光,以致影響對方的視線。
3.2.2.6服裝上不得帶有可能產生不悅或詆毀本項運動聲譽的設計和字樣。
3.2.2.7有關比賽服的合法性及可接受性問題,應由裁判長決定。
3.2.2.8團體賽同隊運動員,或同一協會運動員組成的雙打,應穿著同樣的服裝,鞋襪除外。
3.2.2.9比賽的雙方運動員應穿著顏色明顯不同的運動服,以使觀眾能夠容易的區分他們。
3.2.2.10當雙方運動員或運動隊所穿服裝顏色類似,且均不願更換時,應由抽簽決定某一方必須更換。
3.2.2.11運動員參加世界、奧林匹克或國際公開錦標賽時,穿著的短袖運動衫、短褲或短裙等應為其協會批準的種類。
3.2.3比賽條件
3.2.3.1賽區空間應不少於14米長、7米寬、5米高。
3.2.3.2賽區應由75厘米高的同一深色的擋板圍起,以於相鄰的賽區及觀眾隔開。
3.2.3.3在世界和奧林匹克比賽中,從比賽檯面高度測得的照明度不得低於1000勒克斯,且整個比賽檯面照度均勻,賽區其他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於500勒克斯;其他比賽中,比賽檯面的照明度不得低於600勒克斯,且整個比賽照明度均勻,賽區其他地方的照明度不得低於400勒克斯。
3.2.3.4使用多張球台時的照明水平應是一致的,比賽大廳的背景照明不得高於比賽區域的最低照明度。
3.2.3.5光源距離地面不得少於5米。
3.2.3.6場地四周一般應為暗色,不應有明亮光源,或從窗戶等透過未加遮蓋的日光。
3.2.3.7地板不能顏色太淺或反光強烈或打滑,而且表面不得為磚、水泥或石頭;在世界和奧林匹克比賽中,地板應為木製或國際乒聯批準的某品牌和種類的可移動塑膠地板。
3.2.4廣告
3.2.4.1在賽區內,廣告只能在規定設置的器材和裝置上展示,而不能單獨設置廣告。
3.2.4.2賽區內任何地方不準使用熒光或發光的顏色。
3.2.4.3擋板內側的字樣和標記禁止使用白色或黃色,亦不得超過兩種顏色,其總高度應限制在40厘米以內;建議使用比底色深些或淡些的顏色。
3.2.4.4地板上和球台端面、側面上的標記物顏色應深於或淺於底色,或者是黑色。
3.2.4.5比賽區域地面最多可有4個廣告,球台的每個側面和每個端面可各有1個廣告,每個廣告的總面積不得超過2.5平方米;廣告與擋板的距離不得少於1米,兩端的廣告語擋板的距離不得超過2米。
3.2.4.6球台兩個側面各1/2處和端面均可有一個臨時性廣告,該廣告不得是其他乒乓球器材供應商的廣告,而且與永久性廣告必須有明顯區別;每個廣告總長度不得超過60厘米。
3.2.4.7球網上的廣告應深於或淺於背景的顏色,與球網頂端的距離不少於3厘米,並且不得遮蓋網眼。
3.2.4.8賽區內裁判桌或其他器材上的廣告,其任何一面的總面積不得超過750平方厘米;
3.2.4.9運動員服裝上的廣告應受下列限制:
3.2.4.9.1製造廠家的正常商標、標記或名稱,所佔總面積不得超過24平方厘米;
3.2.4.9.2短袖運動衫前面和側面不得有3條以上的廣告,廣告總面積不得超過200平方厘米,每條廣告必須明顯分開;
3.2.4.9.3短袖運動衫的背部可有一個面積不超過200平方厘米的廣告;
3.2.4.9.4短褲或短裙上可有不超過2個、總面積不超過80平方厘米的廣告。
3.2.4.10運動員號碼布上的廣告總面積不得超過100平方厘米。
3.2.4.11裁判員服裝上的廣告總面積不得超過40平方厘米。
3.2.4.12比賽服和號碼布上不得有煙草製品、含酒精飲料或者有害葯品的廣告。
3.3 裁判人員的管理許可權
3.3.1裁判長
3.3.1.1每次競賽應指派一名裁判長,其身份和工作地點應告知所有參賽者及隊長。
3.3.1.2裁判長應對下列事項負責:
3.3.1.2.1主持抽簽;
3.3.1.2.2編排比賽日程;
3.3.1.2.3指派比賽工作人員;
3.3.1.2.4主持裁判人員的賽前短會;
3.3.1.2.5審查員動員的參賽資格;
3.3.1.2.6決定在緊急時刻是否中斷比賽;
3.3.1.2.7決定在一場比賽中運動員是否可以離開賽區;
3.3.1.2.8決定是否可以延長法定練習時間;
3.3.1.2.9決定在一場比賽中運動員能否穿長運動服;
3.3.1.2.10對解釋規則和規程的任何問題作出決定,包括服裝、比賽器材和比賽條件的可接受性;
3.3.1.2.11決定在比賽緊急中斷時,運動員能否練習,以及練習地點;
3.3.1.2.12對於不良行為或其他違反規程的行為採取紀律行動。
3.3.1.3經競賽管理委員會的同意,當裁判長的任何職責託付給一些其他人員時,這些人員中的每人的特殊職責和工作地點應告知參賽者及隊長。
3.3.1.4裁判長或在其缺席是負責代理的副裁判長,在比賽過程中應自始至終親臨比賽場地。
3.3.1.5如果裁判長認為必要,可在任何時間更換裁判人員,但不得更改被更換者在其職權范圍內就事實問題作出的判定。
3.3.2裁判員
3.3.2.1每場比賽均應指派1名裁判員和1名副裁判員。
3.3.2.2裁判員應坐或站在球台一側,與球網成一直線。副裁判員應面對裁判員坐在球台另一側。
3.3.2.3裁判員應對下列事項負責:
3.3.2.3.1檢查比賽器材和比賽條件的可接受性,如有問題向裁判長報告;
3.3.2.3.2按3.4.2.1.1和3.4.2.1.2條款規定,任意取一隻球;
3.3.2.3.3主持抽簽確定發球、接發球和方位;
3.3.2.3.4決定是否由於運動員身體傷殘而放寬合法發球的某些規定;
3.3.2.3.5控制方位和發球、接發球的次序,糾正上述有關方面出現的錯誤;
3.3.2.3.6決定每一個回合得1分或重發球;
3.3.2.3.7根據規定的程序報分;
3.3.2.3.8在適當的時間執行輪換發球法;
3.3.2.3.9保持比賽的連續性;
3.3.2.3.10對違反場外指導或行為等規定者採取行動。
3.3.2.4副裁判員決定處於比賽狀態中的球是否觸及距離他最近的比賽檯面的上邊緣。
3.3.2.5裁判員或副裁判員均可判決:
3.3.2.5.1運動員發球動作不合法;
3.3.2.5.2合法發球在球越過或繞過球網裝置是否觸及球網裝置;
3.3.2.5.3運動員阻擋;
3.3.2.5.4比賽環境受到意外干擾,該回合的結果有可能受到影響;
3.3.2.5.5掌握練習時間、比賽時間及間歇時間。
3.3.2.6執行輪換發球法時,副裁判員或另外指派的一名裁判人員均可當計數員,計接發球方運動員的擊球板數。
3.3.2.7裁判員不得否決副裁判員或計數員根據3.3.2.5和3.3.2.6條款所作出的決定。
3.3.3申訴
3.3.3.1在單項比賽中的雙方運動員或是在團體比賽中的雙方隊長之間所達成的協議,均不能改變該場比賽的裁判人員就事實問題所作的決定,亦不能改變裁判長就解釋規則或規程的問題所作的決定;亦不能改變競賽管理委員會對競賽或比賽管理問題所作的決定。
3.3.3.2對有關裁判人員就事實問題所作的決定,不得向裁判長提出申訴;對裁判長就解釋規則或規程的問題所作的決定,不得向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訴。
3.3.3.3對裁判人員就解釋規則或規程的問題所作的決定不服時,可以向裁判長提出申訴,裁判長的決定為最後決定。
3.3.3.4對裁判長就未包括在規則或規程中的有關比賽管理問題所作的決定有不同看法時,可項競賽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訴,該委員會作出的決定為最後決定。
3.3.3.5在單項比賽中,只能由參賽的運動員就該場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申訴;在團體比賽中,則只能由參賽隊的隊長就比賽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申訴。
3.3.3.6對裁判長就解釋規則或規程的問題所作的決定,或競賽管理委員會就比賽管理方面的問題所作的決定仍有異議時,可以由有權申訴的運動員或隊長,通過所屬協會將問題提交國際乒聯規則委員會考慮。
3.3.3.7規則委員會將就此作出裁決,作為將來決定的指南。所屬協會仍可就該裁決向理事會或代表大會提出反對,但不影響裁判長或競賽管理委員會已作出的任何最後決定。
3.4比賽的管理
3.4.1報分
3.4.1.1當球一結束比賽狀態,或在情況允許時,裁判員應立即報分。
3.4.1.1.1報分時,裁判員應首先包下一回合即將發球一方的得分數,然後報對方的得分數。
3.4.1.1.2一局比賽開始和交換發球員時,裁判員在報完比分後,應報出下一回合發球員的姓名,並用手勢指明發球方。
3.4.1.1.3一局比賽結束時,裁判員應先報勝方運動員的姓名,然後報勝方得分數,在報負方的得分數。
3.4.1.2裁判員除報分外,還可以用手勢表示他的判決。
3.4.1.2.1當判得分時,裁判員可將靠近得分方的手舉至齊肩高。
3.4.1.2.2當出於某種原因,回合應被判為重發球時,裁判員可以將手高舉過頭表示該回合結束。
3.4.1.3報分,以及在實行輪換發球法時的報數,裁判員應使用英語或雙方運動員及裁判員均能接受的任何其他語言。
3.4.1.4應使用機械或電子設備顯示比分,使運動員和觀眾都能看清楚。
3.4.1.5當運動員因不良行為受正式警告後,應在記分牌該運動員得分處放置一個黃牌。
3.4.2器材
3.4.2.1運動員不得在賽區內挑選比賽用球。
3.4.2.1.1在進入賽區之前,運動員應有機會挑選一個或幾個比賽用球,並由裁判員任意從中取一個球進行比賽。
3.4.2.1.2如果未能在運動員進入賽區前挑選比賽用球,則由裁判員從一盒大會指定的比賽用球中任意取一個進行比賽。
3.4.2.1.3如果比賽中球損壞,應由比賽前選定的另外一個球代替;如果沒有賽前選定的球,則由裁判員從一盒大會指定的比賽用球中任意取一個球代替。
3.4.2.2在一場單項比賽中,球拍將不允許更換,除非球拍意外嚴重損壞到不能使用。如果運動員在比賽中損壞了球拍,應立即替換隨身帶來的另一塊球拍,或場外遞進的球拍。
3.4.2.3運動員在比賽間歇時,應將球拍留在比賽的球台上。得到裁判員的特殊許可除外。
3.4.3練習
3.4.3.1在一場比賽開始前2分鍾,運動員有權在比賽球台上練習,正常間歇不能練習。只有裁判長有權延長特殊的練習時間。
3.4.3.2在緊急中斷比賽時,裁判長可允許運動員在任何球台上練習,包括比賽用的球台。
3.4.3.3運動員應有合理的機會檢查和熟悉將要使用的器材,在替換破球或損壞的球拍以後,運動員可練習少數幾個回合,然後繼續比賽。
3.4.4間歇
3.4.4.1任何運動員有權要求:
3.4.4.1.1在局與局之間,不超過1分鍾的休息時間;
3.4.4.1.2每局比賽中,沒打完6分球後,或決勝局交換方位時,用短暫的時間擦汗。
3.4.4.2一名或一隊雙打運動員可在一場比賽中要求一次暫停,時間不超過1分鍾。
3.4.4.2.1在單項比賽中,暫停應由運動員或指定的場外指導者提出;在團體比賽中,應由運動員或隊長提出。
3.4.4.2.2請求暫停只有在球未處於比賽狀態時作出,應用雙手做出「T」形表示。
3.4.4.2.3在一方獲得合理的暫停要求後,裁判員應暫停比賽並出示白牌,然後將白牌放在提出要求暫停一方運動員的台區上。
3.4.4.2.4當提出暫停的一方運動員准備繼續比賽或1分鍾暫停時間已到時,以時間短的計算,白牌應被拿走並且立即恢復比賽。
3.4.4.3運動員因意外事件而暫時喪失比賽能力時,裁判長若認為中斷比賽不至於給對方帶來不利,可允許中斷比賽,但時間要盡量短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超過10分鍾。
3.4.4.4如果失去比賽能力的狀態早已存在,或在比賽開始前就有理由可以預見,或由於比賽的正常緊張狀態引起,則不能允許中斷比賽。如果失去比賽能力的原因在於運動員當時的身體狀況或比賽進行的方式,引起抽筋或過度疲勞,這些也不能成為中斷比賽的理由。只有因意外事故,如摔倒受傷而喪失比賽能力,才能允許緊急中斷。
3.4.4.5如果賽區內有人受傷流血,應立即中斷比賽,直到他接受了醫療救護並將賽區內所有血跡擦乾凈後再恢復比賽。
3.4.4.6除非裁判長允許,運動員在一場比賽中贏留在賽區內或賽區附近,在局與局之間的法定休息的時間內,運動員應在裁判員的監督下,留在賽區周圍3米以內的地方。
3.5紀律
3.5.1場外指導
3.5.1.1團體比賽,運動員可接受任何人的場外指導。
3.5.1.2單項比賽,運動員只能接受一個人的場外指導,而這個指導者的身份應在該場比賽前向
裁判員說明;如果一對雙打運動員來自不同協會,則可分別授權一名指導者;如未被授權的人
進行指導,裁判員應出示紅牌令其遠離賽區。
3.5.1.3在局與局之間的休息時間或經批準的中斷時間內,運動員可接受場外指導,但在賽前練
習結束後到比賽開始前不能接受場外指導。如被授權的指導者在其他時間內進行指導,裁判員應出示黃牌進行警告;如在警告後再次違犯,將被驅逐出賽區。
3.5.1.4在一個團體賽或單項比賽中的一場比賽,指導者已被警告過。如任何人再進行非法指導,裁判員將出示紅牌,並將其驅逐出賽區,不論其是否曾被警告過。
3.5.1.5在團體比賽中被驅逐出賽區的人不允許在團體比賽結束前返回,除非需要他上場比賽。在單項比賽中,不允許他在該場單項比賽結束前返回。
3.5.1.6如被驅逐出賽區的指導者拒絕離開或在比賽結束前返回,裁判員應中斷比賽,並立即向裁判長報告。
3.5.1.7以上規定只限制對比賽的指導,並不限制運動員或隊長就裁判員的決定提出正式申訴,或阻止運動員與所屬協會的代表或翻譯就某項判決的解釋進行商議。
3.5.2不良行為
3.5.2.1運動員和教練員應克服那些可能不公平的影響對手、冒犯觀眾或影響本項運動聲譽的不良行為,諸如:辱罵性語言,故意弄壞球或將球打出賽區,踢球台或擋板和不尊重比賽官員等。
3.5.2.2任何時候,運動員或教練員出現嚴重冒犯行為,裁判員應中斷比賽,立即報告裁判長;如果冒犯行為不太嚴重,第一次裁判員可出示黃牌,警告冒犯者,如再次冒犯將被判罰。
3.5.2.3除3.5.2.2和3.5.2.5條規定外,運動員在受到警告後,在同一場單項比賽獲團體比賽中,第二次冒犯,裁判員應判對方得1分;再犯,判對方得2分,每次判罰,應同時出示黃牌和紅牌
。
3.5.2.4在同一場單項比賽或團體比賽中,運動員在被判罰3分後繼續有不良行為,裁判員應中斷比賽,並立即報告裁判長。
3.5.2.5在一場比賽中,不允許更換球拍,除非球拍意外嚴重損壞到不能使用。如果運動員沒有聲明就更換球拍,裁判員應停止比賽,並向裁判長報告。
3.5.2.6雙打配對中的任何一名運動員所受到的警告或判罰均應視做是該對雙打運動員的,但未受警告運動員在同一場團體比賽隨後的單項比賽中不受影響;雙打比賽開始時,配對運動員中任何一名在同一場團體比賽中已經受到的最嚴重的警告或判罰應視作是該對雙打運動員的。
3.5.2.7除3.5.2.2條規定外,教練員在受到警告後,在同一場單項比賽獲團體比賽中再次冒犯,裁判員應出示紅牌並將其驅逐出賽區,直到該場團體比賽或單項賽中的該場單項比賽結束才可返回。
3.5.2.8無論是否得到裁判員的報告,裁判長有權取消有嚴重不公平或冒犯行為運動員的比賽資格,包括取消一場比賽、一項比賽或整個比賽的比賽資格。當他採取行動時應出示紅牌。
3.5.2.9如果一名運動員在團體(或單項)比賽中有兩場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就自動取消了其參加團體(或單項)比賽中有兩場被取消了比賽資格,就自動取消了其參加團體(或單項)比賽的資格。
3.5.2.10裁判長有權取消已經兩次被驅逐出賽區的任何人在本次競賽剩餘時間里的臨場資格。
3.5.2.11非常嚴重不良行為的事例應報告冒犯者所屬協會。
3.5.3粘貼
3.5.3.1用來粘球拍覆蓋物的粘合劑不得含有禁用溶劑,從秘書處可得到禁用溶劑的清單。
3.5.3.2在世界性比賽及奧林匹克比賽和主要的巡迴賽中將進行膠水檢測,運動員的球拍被檢測出含有違禁膠水,將被取消本次比賽的參賽資格並報告其所屬協會。
3.5.3.3應提供一處通風良好的地方用於粘貼球拍覆蓋物,比賽場地的其他任何地方不得使用液體黏合劑。
3.6淘汰賽的抽簽
3.6.1輪空和預選賽
3.6.1.1淘汰賽第一輪的位置數應為2的冪。
3.6.1.1.1如果位置數多於已接納的報名人數,第一倫應設置足夠的輪空位置以補足所需位置數目。
3.6.1.1.2如果位置數少於已接納的報名人數,應舉行預選賽,使預選賽出線人數和免予參加預選賽的人數的總和等於所需的位置數。
3.6.1.2輪空位置應按照種子排列先後次序安排,在第一輪中盡可能均勻分布。
3.6.1.3通過預選賽的選手應視情況盡可能均勻地抽入相應的上下半區、各1/4區、1/8區或1/16區。
3.6.2按排名排列種子
3.6.2.1排名在前的選手應被列為種子,以使他們在比賽進行到較後輪次時相遇。
3.6.2.2種子數不得超過該項比賽第一輪的選手數。
3.6.2.3第一號種子應安排在上半區的頂部,第二號種子應安排在下半區的底部,其餘種子應通過抽簽進入規定的位置,具體如下:
3.6.2.3.1第三、第四號種子應抽入上半區的底部和下半區的頂部;
3.6.2.3.2第五~八號種子應抽入單數1/4區的底部和雙數1/4區的頂部;
3.6.2.3.3第九~十六號種子應抽入單數1/8區的底部和雙數1/8區的頂部。
3.6.2.3.4第十七~三十二號種子應抽入單數1/16區的底部和雙數1/16區的頂部。
3.6.2.4在團體淘汰賽中,每一協會中排名最高的隊才有資格按排名被列為種子。
3.6.2.5排列種子應按國際乒聯最新公布的排名表為准,下列情況除外:
3.6.2.5.1如果符合種子條件的報名選手(隊)均來自同一洲聯合會下屬的協會,該聯合會最新公布的排名表應優先考慮。
3.6.2.5.2如果符合種子條件的報名選手均來自同一協會,該協會最新公布的排名表應優先考慮。
3.6.3按協會提名排種子
3.6.3.1來自同一協會的報名選手應盡可能合理分開,使他們在比賽進行較後輪次時相遇。
3.6.3.2各協會應按技術水平由強至弱的排列其報名運動員和雙打配對的順序,並應與種子排名表的順序一致。
3.6.3.3排列為第一和第二位的選手應被抽入不同的半區,第三和第四號選手應被抽入沒有本協會第一、第二號選手所在的另外兩個1/4區。
3.6.3.4排名第五~八號的選手,應盡可能均勻地抽入沒有前四號選手的1/8區。
3.6.3.5排名第九~十六號的選手應盡可能均勻地抽入沒有前八號選手的1/16區,以此類推,直到所有報名選手都進入適當位置為止。
3.6.3.6由不同協會的選手組成的男子雙打或女子雙打配對,應被視為屬於在世界排名表上排名較高選手的協會;如果兩名選手在世界排名表無名,則應被視為屬於在相應的洲聯合會排名表排名較高選手的協會;如果兩名選手均不在上述排名表內,則應被視為屬於在世界團體賽排名表中排名較高的協會。
3.6.3.7由不同協會的選手組成的混合雙打配對,應被視為屬於男選手的協會。
3.6.3.8在預選賽中,同一協會的不多於預選賽分組數目的選手應抽入不同的小組,並應按3.6.3.3~3.6.3.5所述的原則使通過預選賽的選手盡可能地合理分開。
3.6.3.9協會可提名其許可權內的運動員參加其有資格參加的任何單項比賽;但有資格代表其他協會的運動員有權接受該協會的提名。
3.6.4變更抽簽
3.6.4.1隻有競賽管理委員會授權,才能對已經結束的抽簽進行更改,情況許可時,還須徵得各與之直接有關協會代表的同意。
3.6.4.2隻有在糾正因通知和接受報名方面產生的錯誤和誤解,糾正3.6.5所述的嚴重不平衡或按3.6.6所述,加入補報的運動員時才可對抽簽進行更改。
3.6.4.3一個項目比賽開始後,除必要的刪減外,抽簽結果不可作任何更改,但預選賽可視作一個單獨項目,不在此列。
3.6.4.4未得到有關運動員的許可,不可將其從抽簽中除掉,除非其已被取消比賽資格;如果運動員在場,該許可應有運動員本人提出,如果運動員缺席,可由其授權的代表提出。
3.6.4.5如果兩名雙打運動員均已到會,健康狀況允許比賽,不得變更其配對;變更配對的理由須是其中一名運動員受傷、生病或缺席。
3.6.5重新抽簽
3.6.5.1除3.6.4.2、3.6.4.5和3.6.5.2條款情況外,不允許運動員從抽簽的一個位置移到另一個位置。如果因任何原因使抽簽結果極不平衡,應盡可能全部重新抽簽。
3.6.5.2如果不平衡是由於同一抽簽區內若干種子選手缺席造成,只可將剩餘種子重新排列順序,在種子范圍內重新抽簽,盡可能考慮按協會提名排種子的規定。
3.6.6增補
3.6.6.1抽簽時未包括在一個項目內的運動員,由競賽管理委員會許可及經裁判長同意,可以增
補。
3.6.6.2首先應按排名順序,將實力最強的增補運動員補抽進種子位的空缺;然後,將多出的選
手先抽入因缺席或取消資格而出現的空位,而後抽入不與種子位相鄰的輪空位。
3.6.6.3如果運動員或雙打配對按照排名可以作為種子進入原抽簽,則只能抽入種子位的空缺。
3.7競賽的組織工作
3.7.1許可
3.7.1.1在遵守章程規定的前提下,任何協會都可以在本土組織或授權組織公開賽、限制賽、邀請賽或安排國際比賽。
3.7.1.2協會可以在任何賽季提出舉辦成年和少年公開賽各一次,作為它的成年和少年國際公開賽。只有經其協會允許的運動員,才可以參加此類比賽,但不允許不應是沒有理由的限制。
3.7.1.3運動員未經其協會允許不得參加國際限制賽或國際邀請賽,除非獲得國際乒聯的允許,或運動員均來自同一洲時,得到洲聯合會的允許。
3.7.1.4被其協會暫停比賽的運動員不得參加國際比賽。
3.7.1.5未經國際乒聯允許,任何比賽不能用「世界」稱號;未經洲聯合會允許,不能用「洲」稱號。
3.7.2代表資格
3.7.2.1有選手報名參加國際公開錦標賽的所有協會的代表有權出席抽簽,有權參與磋商抽簽的更改或可能直接影響其選手的申訴的決定。
3.7.2.2來訪協會應有權提名至少一名代表進入其參加的國際比賽的管理委員會。
3.7.3報名
3.7.3.1國際公開錦標賽的報名表,最遲應於比賽開始前兩個月和報名截止前一個月寄給所有協會。
3.7.3.2公開賽的組織者應接受由協會報名參賽的所有選手,但有權將報名選手安排進行預選賽;在決定此安排時,組織者應考慮國際乒聯和洲聯合會有關的排名表,以及由報名協會提出的報名順序。
3.7.4比賽項目
3.7.4.1國際公開錦標賽可以包括男子單打、女子單打、男子雙打、女子雙打
㈧ 遺傳演算法用錦標賽選擇的話,適應度函數可以當做目標函數嗎
其實適應度函數的根本是目標函數的函數,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會知道目標函數可以做適應度函數,此時目標函數的函數選取的是恆等函數而已,所以說適應度函數當目標函數的說法有點問題,應該反過來說就對了
那麼當適應度函數就是目標函數時,得出的結果如果你是指編碼的個體或者染色體的話,是可以作為下一代的母代
多說一句,當我們求某函數的最大值時,如果直接把目標函數作為適應度函數,求出應為最小值(如果存在的話),所以此時我們要把目標函數取反作為適應度函數,再進行優化就可以求得最大值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