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哪些好用的在線LaTeX編譯器
桌面平台上互動式公式編輯器這些年不知有多少,桌面辦公軟體如 Word,文檔編輯軟體如 TeXmacs,數學軟體如 Maple、Mathematica,專門的公式插件如 MathType。演算法上性能上不是大問題,可能主要問題也就在 js 功能。「難度在於如何typesetting」?MathJax 真是哭暈在廁所。
那麼最後給出結論觀點:不要做什麼所見即所得的 LaTeX Edtior,這東西沒前途的。做個好用的基於 XML 標記的、結構化的富文本編輯器,裡面有良好的公式支持,支持一些類 TeX 語法的公式輸入就好。——然後讓它能導出 LaTeX 格式。
B. 如何打開並編輯tex文件
任何一個文本編輯器都可以打開 TeX 文件,比如記事本。
有專門擅長編輯 TeX 的編輯器,比如 WinEdt 等。
要編譯 TeX 文件,還需要安裝 TeX/LaTeX 軟體. 並且要做好和編輯器的配置。
可以到 www.ctex.org 下載 CTeX 套裝。裡麵包含了 TeX/LaTeX 軟體、WinEdt 編輯器等大量的常用工具。 和編輯器的配置已經做好了,一次安裝就可以做好。
C. TeX是個什麼樣的排版軟體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答案一
TeX是由著名的計算機科學家Donald E. Knuth(高德納)發明的排版系統,利用TeX可以很容易地生成高質量的dvi文件,列印輸出。利用dvips,dvipdfmx,pdfLaTeX等程序生成pdf,ps,文件,LaTeX2html生成html文件。 它在學術界十分流行,特別是數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界。TeX被普遍認為是一個很好的 排版工具,特別是在處理復雜的數學公式時。利用諸如是LaTeX等終端軟體,TeX就能夠排版出精美的文本。通過CTAN上的宏包可以擴展其功能,可以作幻燈片,定義模板。中文支持可以由CCT、CJK等來完成。TeX提供了一套功能強大並且十分靈活的排版語言,它多達900多條指令,並且TeX有宏功能,用戶可以不斷地定義自己適用的新命令來擴展TeX系統的功能。許多人利用TeX提供的宏定義功能對TeX進行了二次開發,其中比較著名的有美國數學學會推薦的非常適合於數學家使用的AMS-TeX以及適合於一般文章、報告、書籍的LaTeX系統。TeX系統是公認的數學公式排得最好的系統。美國數學學會(AMS)鼓勵數學家們使用TeX系統向它的期刊投稿。世界上許多一流的出版社如 Kluwer、Addison-Wesley、牛津大學出版社等也利用TeX系統出版書籍和期刊。大部分的TeX系統都是免費的。Knuth教授還公開了他的全部源程序。TeX系統已經在數百種計算機系統上得到實現。TeX系統的排版結果DVI(DeVice Independent)文件與輸出設備無關。DVI 文件可以顯示、列印、照排,幾乎可以在所有的輸出設備上輸出。TeX排版源文件及結果在各種計算機系統上互相兼容。
D. 有哪些好用的在線 LaTeX 編譯器
第一: 通過mathtype直接粘貼到知乎的tex編輯器里,知乎也認識了: ,那麼只要知乎提供博客服務,不就可以在知乎上面發布自己的學術小文章了?
第二: 為什麼用mathtype而不是用知乎自帶的編輯器,答曰我在word里也用mathtype,通過設置 and paste preference,讓mathtype粘貼為latex格式,可以用於世界各地.
E. 目前國際上主流的TeX軟體套裝和編輯器有哪些
說實話,我已經很長時間不用 LaTeX ,現在的我已經很難記起當時用的那一套東西的細節。如果非說還記得起來的,基本上是編輯器的那一部分:
Lyx。很老牌的 Linux TeX/LaTeX 編輯器。效率還可以,但界面很獨特——換句話說,跟當時周圍的。Gnome,界面幾乎格格不入。我放棄它的最終原因,是不太適應它的操作習慣。
TeXmacs。手工安裝非常麻煩,運行速度也讓人不滿意。好處是宣稱可以所見即所得。我個人認為,它的主要優點是語法高亮顯示觀感不錯,但我那時候的老爺機確實帶不動它,只能放棄。後來轉到 vim 做純文本編輯,就基本上不再用它。
BibTeX。生成索引主要靠它。雖然用的機會不算多。
王垠改進的gbkfonts工具。為了能夠在 Linux 下生成,符合學校論文要求的效果,我必須把 Windows 的TrueType 字體轉換為 Linux 下的Type1 字體。沒有這個工具,那時候我自己是完不成任務的。有同學指出現在 gbkfonts 已經過時,可以使用 fontforge 代替。但我用這東西的年代是2001年,那時候 fontforge 還不算很好用。另一點是,如今我們可以藉助 XeTeX直接使用系統 TrueType 字體,這種轉換操作其實也不是很必要了。
MetaPOST。做計算機的對插圖要求沒那麼高。我畫流程圖完全靠它。生成的圖片轉成 eps 插入 LaTeX。
Gnuplot。這個東西能幫我生成各種復雜圖表。最妙的一點是,它也支持 LaTeX 的 eps 格式圖片。
大體上就這樣了。
F. 有沒有可見即可得的 LaTeX 編譯器
可以,我可以將TeX的輸出模塊改成可以輸出到GDI的形式。但這只是即時顯示。但是,可見即可得。則是另外的一個概念了。這和畫畫一個道理,你畫到哪裡,那幅畫上的痕跡就在哪裡。TeX/LaTeX的典型用法就是開一個編輯器,然後編輯器裡面可能有一些快捷鍵或者按鈕,能夠觸發一個命令將你正在編輯的文件交給編譯器編譯。但是這個和所見即所得完全沒有關系。這是在編程的感覺。
所謂所見即所得,這種東西起碼看起來得失MS Word/WPS的感覺。這種東西確實有,比如LyX和TeXmacs,用起來和TeX的感覺不是太一樣的。如果不著急,可以試試這兩個東西。不過要有一個預警給你,就是後者的某些版本會特別卡。商業版本的是Scientific Word/WorkPlace和BaKoMa TeX,不過價格不菲罷了。
所見即所得的缺點很明顯,就是需要大量的人工調整。這一點在你使用的時候必須要知道。
G. 今天剛在mac上安裝了MacTex,編譯器studio,怎麼才能中文
目前來說,結合 xeCJK 宏包使用 XeLaTeX 編譯,應該是最方便的方式了。
XeLaTeX 要求 .tex 文檔保存為 UTF-8 編碼。所以要做的事情只有兩件:
配置一個 UTF-8 的編輯環境;
用 xeCJK 的語法選擇合適的字體。
1
印象中,TeXshop 的默認編碼不是 UTF-8(具體是什麼我不記得了),需要調整一下。
打開 TeXshop,按下 cmd + , 打開偏好設置。在「源代碼」標簽下找到編碼設置,調整為 UTF-8。
2
XeTeX 在 Mac OS X 下的行為和 Windows / Linux 下不大一樣。Mac 底下,XeTeX 並不使用 fontconfig 庫來搜索字體,所以我們沒法在終端里通過 fc-list 命令來查看可用的字體列表。不過 Mac 里提供了名為「字體冊」的程序,來列出系統中所有可用的字體信息。
(其實這樣的設計挺討厭的,TeX Live 自帶了許多開源字體,因此沒有辦法很好地使用。必須用字體名而不是字族名來調用這些字體,實在是不太方便。)
打開字體冊程序,找到需要的字體信息:
這里的 PostScript 名稱就是我們需要的信息,我們記下華文宋體的名字:「STSong」。你還可以按需找到其他字體的名字,比如華文中宋、華文楷體、華文黑體等字體的名字。
3
使用下列代碼,配置中文字體。
\usepackage{xeCJK}
\setCJKmainfont[BoldFont=STZhongsong, ItalicFont=STKaiti]{STSong}
\setCJKsansfont[BoldFont=STHeiti]{STXihei}
\setCJKmonofont{STFangsong}
這里,
文檔中文主字體是華文宋體,對應的 bfseries 字體是華文中宋,對應的 itshape 字體是華文楷體;
文檔的「無襯線」中文字體是華文新黑,對應的 bfseries 是華文黑體;
文檔的「等寬」中文字體是華文仿宋。
完整代碼的編譯效果截圖如下:
4
xeCJK 之解決了中文支持問題,以及一些關於標點的處理,並沒有提供和中文版式相關的解決方案。ctex 宏包和文檔類封裝了 xeCJK,同時提供了中文版式的相關支持。新版的 ctex 宏包和文檔類能夠自動檢測用戶使用的操作系統,自動選擇合適的字體配置,十分方便。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測試截圖如下:
如果希望 ctex 只提供中文支持的功能不對版式做任何修改,也可以這樣使用: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UTF8, heading = false, scheme = plain]{ctex}
\begin{document}
中文
\end{document}
H. 有哪些好用的在線 LaTeX 編譯器
vim -- 強大的編碼功能,加亮之類的只是小意思了。如果會配置的話,還可以實現自動補齊代碼、自動編譯、自動刷新瀏覽器之類的功能。會用 vi 或 vim 的話,強烈推薦,否則就算了。操作系統:Unix/Linux, Windows, MacOS, ...
emacs -- 沒好好用過。編寫其他代碼時,它和 vim 一樣強大,相信編寫 LaTeX 文檔也一樣強。emacs 和 vi (現已被 vim 取代) 是 Unix 用戶的兩大神器,一般人只能駕馭其中一個,牛人才能兩個都精通。
WinEdt --- 集成環境,有編碼窗口,有編譯按鈕。由於 CTeX 的原因,在國內的 Windows 平台上十分流行。其實比較起來就是花哨一點而已,真正要看誰更快、功能更豐富的話,WinEdt 比 vim 和 emacs 差一大截。它的好處是上手快。vim 和 emacs 不練上幾個月是駕馭不了的(不過 vim 和 emacs 現在都有窗口版,藉助於滑鼠也容易上手,但是快捷性就犧牲了)。操作系統:Windows,收費軟體。如果安裝 CTeX 的話,它會自動給你一個免費的 WinEdt.
Kile -- 類似於 WinEdt 的集成環境。但 WinEdt 是通用的開發集成環境,Kile 是專門針對 LaTeX 的集成開發環境,所以,要比 WinEdt 更好。操作系統:Linux
Scientifc WorkPlace -- 所見即所想 (WYSIWYM) 軟體。Windows 用。收費軟體。
Lyx -- WYSIWYM 軟體,Linux, Windows, MacOS 都支持。
TeXmacs -- WYSIWYM 軟體,Linux/Unix, Windows, MacOS 都支持。舊版本對中文支持不好,新版本不知道。
Windows 系統中的記事本、寫字板也可以用,但是功能太低下。
I. LaTex,還有WinEdt是用來做什麼的(詳細一點)
一、LaTeX(LATEX,音譯「拉泰赫」)是一種基於ΤΕΧ的排版系統,由美國計算機學家萊斯利·蘭伯特(Leslie Lamport)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發,利用這種格式,即使使用者沒有排版和程序設計的知識也可以充分發揮由TeX所提供的強大功能,能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生成很多具有書籍質量的印刷品。
latex用法設置行間距的方法:
%setlength{aselineskip}{15pt}
enewcommand{aselinestretch}{1}
二、WinEdt軟體是一個Windows平台下的強大的通用文本編輯器,其更傾向於LaTeX/TeX文檔的編輯。
WinEdt被應用於諸如TeX、HTML或NSIS等編譯器和排版系統的前端軟體。WinEdt的突出方案,使其可以設置為不同的模式,其拼寫檢查功能支持多種語言設置。
可以編輯 LaTeX 源文件的編輯器還有很多,Vim,UltraEdit,Editplus 等等,太多了。用 windows 的記事本,也是可以的,就是太原始了。
(9)tex編譯器下載擴展閱讀:
最基本的TeX程序只是由一些很原始的命令組成,它們可以完成簡單的排版操作和程序設計功能。然而,TeX也允許用這些原始命令定義一些更復雜的高級命令。這樣就可以利用低級的塊結構,形成一個用戶界面相當友好的環境。
在處理器運行期間,該程序首先讀取所謂的格式文件,其中包含各種以原始語言寫成的高級命令,也包含分割單詞的連字型大小安排模式。接著處理程序就處理源文件,其中包含要處理的真正文本,以及在格式文件中已定義了的格式命令。
創建新格式是一件需要由具有豐富知識的程序員來做的事情。把定義寫到一個源文件中,這個文件接著被一個名叫iniTeX的特殊版本的TeX程序處理。它採用一種緊湊的方式存貯這些新格式,這樣就可以被通常TeX程序很快地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