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GPA是什麼怎麼算
GPA是平均績點的意思。和平常所說的平均分有不同。最基本的不同是,平均分是總成績除以課程數。而GPA計算是涉及到課程數目、課程得分、以及課程的學分。
舉例:
假如這學期學習了4門課程(學分也是假設的):物理3個學分,數學6個學分,英語2個學分,體育1個學分。按照中國大學百分制,分別得分79、85、90、60分。如果是按照中國大學平均分,就是79+85+90+60/4=78.5分。
而GPA換算是要按照4分制來套(以下只是常規格式,有的大學有更詳細的格式):
100分——90分:4.0
89分——80分:3.0(有的大學更詳細,比如89分——85分:3.5)
79分——70分:2.0(79分—75分:2.5)
69分——60分:1.0
60分以下,在中國常規就是不及格,因此績點為0分。
按照以上常規格式換算GPA為:
(物理79分)2.0X3學分+(數學85)3.0X6學分+ (英語90)4.0X2學分+(體育60)1.0X1學分 /總學分12分 = 2.75
可見:
GPA和中國的平均分演算法完全不一樣。
學分多的課程(說明此課程重要),因此得分低,會影響GPA;如果是學分少的課程,得分低,對GPA的影響不大。
GPA比中國大學平均分的演算法更科學,更能真實反映出學生在本專業的學業狀況。
⑵ 英國留學GPA要求,GPA是怎麼算的呢
一、英國留學GPA的5種演算法:
1、標准計算方法
即加權平均分。最標準的演算法就是將大學每門課的成績乘以這門課占的學分並求和,再乘以4。然後,再除以總學分與100的積。簡而言之,就是計算各科成績的加權平均數再按比例換算成4分制。
2、簡單4分制演算法
即算數平均分。就是簡單粗暴地將國內百分制與國外的四分制進行一一對應。也就是說,如果你的2學分的體育選修課課程成績是滿分,和你的6學分的數學專業課成績是滿分,在這種計算方法下是完全相同的結果。
3、北大演算法
GPA=4-3×(100-X)2 ÷ 1600
X代表百分比的成績,且X不得大於100或小於60。X若小於60,GPA為0。這個北大演算法可謂非常主流的演算法之一,光看公式就覺得繁瑣,但總是比較准確,看上去的(誤)。
4、WES演算法
WES,World Ecation Service,是美國非營利性組織,為有意在美國或加拿大留學或工作的人提供證書認證。每年大約提供5萬份證書認證。他們建立一個自己的計算規則。是將國內的百分製成績按照對應區間換算成4分製成績,再用加權平均的方法計算平均績點。
盡管,他們的成績單認證是收費服務,但是小夥伴可以通過他們的工具免費計算GPA。
5、英國學校:各學校有自己的標准
英國大學的官方網站上很多都有「平均分證明」的官方表格。大家可以從官網下載,算出自己的平均分,找自己學校的教務處或是院里的教務老師核實、公正、簽字並蓋章。如果實在無法提供所在大學官方簽字蓋章的「平均分證明」,那麼英國大學只好按照他們自己的方式,根據學生提供給的官方成績單,算出該申請人的平均分。
二、英國大學的招生要求
1、平均成績90分以上
這在英國來說就是一等的畢業成績,如果其他條件都優秀的話,可以申請英國15名的大學,比如牛津劍橋,LSE,帝國理工,聖安德魯斯大學等等的一些優勢專業。
2、平均成績85分及以上,90分以下
如果同學的平均成績有85分級以上,可以算是上等的成績,這樣的成績除了牛津劍橋這樣的名校之外,其他的學校的均分要求都是達到了,在其他條件都是優秀的情況下,無論什麼學校和專業申請起來都會非常的順利。尤其是211類大學的學生,Top30名的大學應該都是可以拿到OFFER的。
3、平均成績80分及以上,85分以下
如果同學的平均成績有80分,這是英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普遍要求。如果是普通專業,10名以後的大學都可以申請,當然還需要與雅思成績和畢業學校相結合,在這個時候,雅思和畢業學校似乎更佔主導作用,如果這兩者的條件都能達到很好的話,申請英國前30名的學校都是可行的。
4、平均成績75分及以上,80分以下
80分是大多數學校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如果學生有78/79還可以爭取與學校Argue一下,如果其他條件好,錄取的機會還是很大的。而平均成績75-77則是很尷尬的分數,沒有達到大多數大學要求的80分。
5、平均成績70分及以上,75分以下
英國大學要求只有70分的學校相對不多,如果學生如果是70分的話多半隻能申請排名50以後的大學。如果是在71或73分以上,也可以試著申請排名30至50內的大學,但同時也還是要看其他的成績,如果語言成績不錯,能達到7分,拿到offer的幾率相對較大。
目前來說平均分只要70的學校,比如:斯特林大學,包括其優勢專業,金融,適合那些平均成績只有70分左右的學生。紐卡斯爾大學對211畢業的學生申請計算機專業,70分也可以考慮。另外70分左右的學生還可以考慮牛津大學、布魯克斯大學等等。
6、平均成績70分以下
如果學生的平均成績還不到70分的話,那麼英國大學的碩士課程一般情況下是沒有資格申請,因為這已經是各大學錄取的最低要求,當然,如果學校名額沒有招滿的話,學校也可能或給學生offer,但這學校的排名層次應該是非常低的,多半隻能申請排名70以後的大學了,而且有的時候還要看學校的心情。
留學選校定位-可以到公眾號「留學志願參考系統」中進行選校定位。
使用方法:把你的基本情況(GPA、雅思成績、專業、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到了國外哪些大學,這樣子就能對你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⑶ 出國留學的GPA怎麼算用哪種
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成績績點)/∑課程學分=各門課程學分績點之和/各門課程學分數之和。
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換算為績點,之後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學分績點一般3.7分以上為優秀,3.5分左右為良好,2.5分左右為中等,1分為及格。
美國的GPA滿分是4分,即A=4,B=3,C=2,D=1。美國、澳大利亞等多數大學對申請人GPA都有最低規定,不夠最低要求的不予考慮。
(3)gpa不同演算法擴展閱讀:
GPA的標准計算方法:將大學成績的加權平均數乘以4,再除以100。比較常見的方法還有把各科成績按等級乘以學分求和再以總學分除之。
GPA的常見計算方法:將每門課程的學分乘以學時,加起來除以總的學時,得出平均分。
中國學校的分數設置一般是百分制或五分制,具體的摺合方式視不同的大學的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百分制中的90分以上可視為4分,80分以上為3分,70分以上為2分,60分以上為1分,五分制中的5分為4分,4分為3分,3分為2分,2分為1分。
中國許多大學的成績單上沒有學時,因此,GPA只能估算,可將所有課程的成績加起來後除以課程數。對中國學生很不利的是,中國大部分學校的評分都相當嚴,而且沒有統一的標准。
很多實際成績很優秀的學生把分數換算成GPA後卻還不夠3.0,在有些大學里,班上前5名學生的總平均成績都可能會在82分以下,這樣在申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的大學時,GPA都要變成3.O或更低,只能進一些三四流的學校。
為了消除這種不利,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在成績單或是推薦信以及讀書計劃中,說明這種GPA實際上是由於評分標准十分嚴格而導致的;二是在提供成績單的時候,列明成績在全班,或是全系所排的名次以及百分比。
⑷ 申請美國大學,GPA如何計算
美國大學GPA滿分為4分,即A=4、B=3、C=2、D=1。美國大學對申請人的GPA都有自己的要求,不能滿足要求的學生是不會被錄取的。因此,GPA成績是留學生進入美國名校的第一道門檻。
GPA也有很多不同的演算法,得出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大家在換算的過程中,可以對比不同的GPA演算法,選擇提交成績較高的演算法,這樣比較有利。
一般來說,GPA的精確度往往達到小數點後1到2位。GPA的標准計算方法是將大學成績的加權平均數乘以4,再除以100。
國內學生使用最多的兩種演算法如下:
1、GPA標准演算法公式:
GPA=[(92×4+80×3+98×2+70×6+89×3)×4]/[(4+3+2+6+3)×100]=3.31
2、GPA常見演算法:
GPA=(4×4+3×3+2×4+6×2+3×3)/(4+3+2+6+3)=3.00
除此之外,國內大學百分制換算成4.0的GPA,還可以採用如下演算法:
1.掌握成績換算公式。
設x代表百分制的成績,那麼GPA滿分為4.0時,成績換算公式就是(x/20)-1=GPA。
2.將百分製成績代入公式,然後計算。
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水平能申請到美國排名多少的名校,可以把你的基本情況(GPA、語言成績、專業、院校背景等)輸入到留學志願參考系統中去,系統會自動從資料庫中匹配出與你情況相似的同學案例,看看他們成功申請了哪些院校和專業,這樣子就可以看到你目前的水平能申請到什麼層次的院校和專業了,對自己進行精準的定位。
⑸ 大學里的GPA怎麼算
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
平均學分績點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准,實施多樣的教育規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
平均學分績點(GPA)有多種計算方式,以標准4.0演算法為例:將學生修過的每一門課程(包括重修的課程)的課程績點乘以該門課程的學分,累加後再除以總學分,公式如下:
平均學分績點(GPA)=(每門課程的學分數×對應課程的績點)的總和÷學分的總和
(註:不同學校GPA計算方法存在差異,請以各高校官方網站為准)
平均學分績點影響
1、保研;
2、獎學金;
3、出國留學;
4、申請交流項目;
5、轉專業或輔修第二專業。
平均學分績點是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和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之一,能方便地與美國的GPA制掛鉤。想出國留學的本科生尤其應該引以為重。
⑹ 怎麼計算GPA
國內給分都是採用百分制,也就是總分是100,你每門課也是80、90打分。所以,國內的總成績計算方法通常有兩種:
1、算術平均分:把所有科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科目數。
2、加權平均分:每門課的分數乘以該科對應的學分後相加,再除以總學分的平均數。
美國大學中,給成績不像我們國內,一門課給80分或者90分,而是直接給A、B、C、D、F。
A:滿分的意思,優秀!Excellent。
B:平均水平之上,也就是良好 Above average。
C:平均水平,就是 中 Average。
D:就是及格,剛剛過線。Usually the minimum passing grade。
F:不及格。Fail。
GPA演算法:
通過上邊的數據我們大致可以看出,各個演算法得出的 GPA都會略高於普通標准演算法。
最常用的三種:浙大演算法、北大演算法、WES演算法做對比
第一推薦:浙大演算法
浙大演算法在絕大多數的分數段中都有很大的優勢,僅僅在60-65這個分數段中,計算結果會差於其它演算法。
第二推薦:WES演算法
WES演算法在 85-100、75-76、60-67 的分數段中,會有絕對優勢。
第三推薦:北大演算法
北大演算法在77-84、68-74這些分數段中,計算成績會高於其它演算法。
結論:各個演算法的優勢是有交替的,具體到個人,就要看你們成績單的成績分布到哪個分數段的更多,就採用哪種方法計算。
⑺ 美國的GPA是什麼怎麼換算
美國的GPA是平均學分績點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准。換算方法為: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
大學里每一門課程都有一定的學分。只有通過這門課的考試,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只有學分積累到專業要求後才能畢業。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課程與學分,還可以提前畢業。
學分制是一種更加靈活的彈性學制,為學生在校期間創造了更多的靈活性,包括在一段時間內申請休學、創業,鼓勵學有餘力的同學提前畢業以及輔修、攻讀其他專業和學位。
GPA的計算細節:
總平均績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學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最後兩年平均績點(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最後兩年所修各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 在美國,90%的學校GPA計算方法是採取四分制。
僅有10%的學校會採取五分制,即A等成績為5,B等為4,C等為3,D等為2,F等為1,這些學校的最低入學標准也就相應的提高了。中國學生在申請時,應按照自己原先學校採用的GPA制提供成績,同時註明採用了哪一種的GPA制。
對我國學生很不利的是中國大部分學校的評分都相當嚴,很多實際成績很優秀的學生把分數換算成GPA後卻還不夠3.0,在有些大學里班上前5名學生的總平均成績都可能會在82分以下,這樣在申請美國大學時,GPA都要變成3.0或更低,只能進一些三四流的學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GPA
⑻ GPA怎麼算呢
GPA的計算一般是將每門課程的績點乘以學分,加起來以後除以總的學分,得出平均分。
如某學生的五門課程的學分和成績為:
A課程四個學分,成績92(等級A,績點4);
B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0(等級B,績點3);
C課程兩個學分,成績98(等級A,績點4);
D課程六個學分,成績70(等級C,績點2);
E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9(等級B,績點3)。
以上五項成績GPA為:
四分制演算法GPA=(4*4+3*3+2*4+6*2+3*3)/(4+3+2+6+3)=3.00
標准演算法GPA=[(4*92+3*80+2*98+6*70+3*89)*4]/[(4+3+2+6+3)*100]=3.31
績點根據每門課的成績計算而得,60分績點為1,往上每1分為0.1績點,100分為5個績點。每門課都有學分,是按學時計的,多數學校每18學時對應1學分。
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換算為績點,之後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學分績點一般3.7分以上為優秀,3.5分左右為良好,2.5分左右為中等,1分為及格
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成績績點)/∑課程學分=各門課程學分績點之和/各門課程學分數之和
∑,Sigma,希臘字母(念:西格瑪) 表示數學中的「求和」。
某些學校採用學分績點制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定:
課程學分績點=課程績點×課程學分
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績點總和÷課程學分總和
在有些學校,平均學分績點不到2的話(即每門平均分在70分左右)無法獲得畢業證書,只有結業證書。
1、五級記分製成績與績點的對應關系表。
2、百分製成績與績點的對應關系表。
3、課程學分績點、平均學分績點的計算。
⑼ GPA標准演算法和四分制的區別
GPA標准演算法和四分制的沒有區別。
1、4分制學分績通常指平均學分績點(即GPA,Grade Point Average)。某些學校採用學分績點制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定,平均學分績點是主要考察指標。
2、計算方式:績點根據每門課的成績計算而得,60分績點為1,往上每1分為0.1績點,100分為5個績點。每門課都有學分,是按學時計的,多數學校每18學時對應1學分。
3、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換算為績點,之後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學分績點一般3.7分以上為優秀,3.5分左右為良好,2.5分左右為中等,1分為及格。
4、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成績績點)/∑課程學分=各門課程學分績點之和/各門課程學分數之和∑,Sigma,希臘字母(念:西格瑪) 表示數學中的「求和」。
某些學校採用學分績點制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定:
1、課程學分績點=課程績點×課程學分,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績點總和÷課程學分總和,在有些學校,平均學分績點不到2的話(即每門平均分在70分左右)無法獲得畢業證書,只有結業證書。
2、五級記分製成績與績點的對應關系表,百分製成績與績點的對應關系表,課程學分績點、平均學分績點的計算。
(9)gpa不同演算法擴展閱讀:
1、總平均基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學科按以上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最後兩年平均基點( 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最後兩年所修的各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
2、在美國90%的學校GPA計算方法為4.00制(4.00 scale)的,又有10%的學校會採取5.00制。即A等成績為5,B等為4,C等為3,D等為2,F等為1,這些學校的最低入學標准也就相應提高了。
3、中國學生在申請時,應按照自己原先學校採用的GPA制提供成績,同時註明採用了哪一種GPA制,對於我國學生很不利的是中國大部分學校的評分相當嚴,所以很多優秀學生GPA換算出來以後還不到3.0,在有些大學里班上前5名的學生平均成績可能會在75左右。
4、有的學生雖然平均成績上了80但用上述方法一計算也不到3.0-這取決與90分以上科目和80分以下科目的多少。
⑽ GPA怎麼算
GPA的計算一般是將每門課程的績點乘以學分,加起來以後除以總的學分,得出平均分。中國中小學一般沒有GPA,但是各高等院校從1999年起開始採用GPA衡量在校學生成績,教育部並作出相關規定。中國高校的分數設置最常見的為五分制或四分制,具體的摺合方式視各個學校規定而有所不同。
對於四分制,百分制中的90分及以上可視為績點中的4分,80分以上為3分,70分以上為2分,60分以上為1分;五分制中的5分為四分制中的4分,4分為3分,3分為2分,2分為1分。高校的GPA一般在最終成績單,尤其是中英文成績單上出現。在學校官方的記錄系統裡面也可以查到該生的GPA。
雖然GPA一般不作為國內入學標准,但是在獎學金評選和保送生資格評選時都會佔到比較重要的地位。
最終GPA低於60%-50%很可能會影響到順利畢業或取得學位。GPA的演算法非常復雜,根據論文或研究項目、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公共必修課和公共選修課等不同類型課程的績點與學分之積的總和再除以總學分得出。
每個學校的相關規定都有區別,一般都不會是所有成績簡單相加再除以科目數量。所以建議在計算GPA的時候,一定要先准確參考學校的相關規定。美國多數大學對申請人的GPA都有最低規定,不夠最低要求的不予考慮。一般美國大學對於獎學金申請者的GPA要求是3.0以上。
如某學生的五門課程的學分和成績為:
A課程四個學分,成績92(等級A,績點4);
B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0(等級B,績點3);
C課程兩個學分,成績98(等級A,績點4);
D課程六個學分,成績70(等級C,績點2);
E課程三個學分,成績89(等級B,績點3)。
以上五項成績GPA為:
四分制演算法GPA=(4*4+3*3+2*4+6*2+3*3)/(4+3+2+6+3)=3.00
標准演算法GPA=[(4*92+3*80+2*98+6*70+3*89)*4]/[(4+3+2+6+3)*100]=3.31
(10)gpa不同演算法擴展閱讀
在具體運用中,美國大學經常採用總平均績點與最後兩年平均績點。總平均績點(Overall GPA)是將全部所修學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最後兩年平均績點(GPA for the last two years)即將最後兩年所修學科按上述方法計算出來的點數。在讀生申請學校時,有時被要求單獨提供該生最近一年或最近一學期的GPA成績。
在美國,90%的學校GPA計算方法是採取四分制,僅有10%的學校會採取五分制,即A等成績為5,B等為4,C等為3,D等為2,E等為1,這些學校的最低入學標准也就相應的提高了。
中國學生在申請時,應按照自己原先學校採用的GPA制提供成績,同時註明採用了哪一種的GPA制(GPA:___out of ___)。 對我國學生很不利的是中國大部分學校的評分都相當嚴,很多實際成績很優秀的學生把分數換算成GPA後卻還不夠3.0,在有些大學里班上前5名學生的總平均成績都可能會在82分以下,這樣在申請美國大學時,GPA都要變成3.0或更低,只能進一些三四流的學校。
為了消除這種不利,可以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在推薦信以及讀書計劃中說明這種GPA實際上是由於評分標准十分嚴格而導致的;二是在提供成績單的時候,列明這樣的成績在全班,或是全系所排的名次以及百分比。
通常大學本科生拿到C以上成績都可以。但研究所碩士學生,至少要拿到B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