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象棋中的馬怎麼走,怎麼才不算蹩馬腿。怎麼才算蹩馬腿
1、棋子馬只能沿著「日」字形的對角線走(俗稱馬走「日」字),可退可進。但在馬行走的方向上,與馬緊鄰的交叉點有其他棋子時,馬就不能跳過去(俗稱「蹩馬腿」)。如圖所示,黑馬由於紅馬蹩馬腿,無法往紅相的位置走棋。
2、中國騎兵沒那麼厚重的防護,就算一身皮甲,也可以上陣。但是,自從胡服騎射那會兒,要的就是機動性和持續力,可以萬里驅馳,逐匈奴於漠北。不過,這樣一來沖擊力稍顯不足,一旦被牽絆,也就成了中國象棋里的「蹩馬腿」了。

(1)象棋憋馬腿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象棋棋子走法:
1.基本規則:
對局開始,紅棋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或是判定平局。
2.棋子走法:
馬走日,象走田;車走直路炮翻山;
士走斜線護將邊;小卒一去不返還。
② 中國象棋撇馬腳怎樣才算
在中國象棋中,撇馬腳的解釋如下:
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
馬在開局因為受蹩腿限制,所以不如炮,但在殘局階段限制極少,所以比炮強。

(2)象棋憋馬腿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中,馬的子力等級及走法:
1、車、馬、炮、過河兵(卒)、士、相(象),均算「子力」。帥(將)、未過河兵(卒),不算「子力」。「子力」簡稱「子」。
2、子力價值是衡量子力得失的尺度,也是判斷是否「捉子」的依據之一。原則上,一車相當於雙馬、雙炮或一馬一炮;馬炮相等;士相(象)相等;過河兵(卒)價值浮動,一兵換取數子或一子換取數兵均不算得子。
3、強子是指車、馬、炮等戰鬥力較強的各類子。兵、卒須視形勢而定,一般以過河界的為強,在自界的為弱。
4、「馬8進7」,表示黑馬從縱線8向前走到縱線7。當一方有2個以上名稱相同的棋子位於同一縱線時,需要用「前」或「後」來加以區別。例如,「前馬退六」(表示前面的紅馬退到直線六)。
③ 中國象棋怎樣算是蹩馬腿
首先馬走的是日,和馬在同一條線上並且和馬緊挨著的話,馬就不能向那一條線的方向跳,也就是說蹩馬腿了。如圖所示:

如果任意一顆棋子,在丙處,那麼馬就不能向4和5的地方跳,這就是蹩馬腿。
相同的道理,在乙處,馬就不能向2和3處跳;在甲處,就不能向1和8處跳;在丁處,就不能向6和7處跳。
④ 中國象棋怎樣才是蹩馬腳
象棋中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正前方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朝走的方向來看有八個地方可以走,以東南西北來看,如果往北走,北邊有棋子在馬的正北方一格則無法往北邊走 ,同理,東南西北都是一樣。

在中國古代,象棋被列為士大夫們的修身之藝。現在則被視為是怡神益智的一種有益身心的活動。有著數以億計的愛好者。它不僅能豐富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更有助於開發智力,啟迪思維,鍛煉辨證分析能力和培養頑強的意志 。中國象棋是由兩人輪流走子,以「將死」或「困斃」對方將(帥)為勝的一種棋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類運動。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招,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在棋戰中,人們可以從攻與防、虛與實、整體與局部等復雜關系的變化中提升思維能力。
中國象棋歷史悠久,它難易適中,基本規則簡明易懂,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變化豐富細膩,棋盤棋子文字都體現了中國文化。
⑤ 象棋象棋中馬怎麼樣算憋腿
象棋中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正前方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朝走的方向來看有八個地方可以走,以東南西北來看,如果往北走,北邊有棋子在馬的正北方一格則無法往北邊走 ,同理,東南西北都是一樣。
⑥ 象棋的馬怎麼走算蹩腳

如果在要去的方向,同一條直線上有別的棋子,並且這個棋子就在馬的旁邊,就算蹩腳。馬的蹩腳俗稱蹩馬腿,就是不能走的意思。簡單理解就是:馬每一步行走的過程中不能穿越其他棋子。
蹩馬腿,首先要滿足一個條件就是馬的旁邊就有棋子,其次還要滿足同方向這個條件(也就是同一條線上)。
比如馬要向左上走,如果馬的左邊緊挨著一顆棋子,就是蹩馬腿。如果這枚棋子不是緊挨著馬,就不蹩馬腿。如果這個馬往右上走、右下走,都是不蹩馬腿的,但是往左下走就是蹩馬腿。
同理,如果馬要往右上走,但是馬的右邊緊挨著一顆棋子,就是蹩馬腿。如果這枚棋子不是緊挨著馬,就不蹩馬腿。如果這個馬往左上走、左下走,都是不蹩馬腿的,但是往右下走就是蹩馬腿。
馬是非常厲害的一個棋子。馬如果用得好,完全可以將軍。很多人用馬最喜歡用卧槽馬。所謂卧槽馬指的是: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既可將軍,又可以抽車,是常見的凶招之一。
⑦ 中國象棋里怎麼算絆住馬(象)腿要圖解!
中國象棋里絆住馬的情況為:
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然後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
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中國象棋中的馬:曲線型的活動,具有面的控制力,屬於中距離的作戰兵種。分值為4分。

(7)象棋憋馬腿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中國象棋的行棋規定:
1、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右圖。
2、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走一步。
3、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
4、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5、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
6、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照將」不必聲明。
7、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象棋
⑧ 象棋怎樣算別馬腿
在中國象棋中,馬、依「日」字形狀而走至對角線的另一端,若前方有其他棋子時,即無法行動,是為拐腳。
「馬」的移動稱為「跳馬」,走法為:每一回合可以沿任何方向的直線走一步然後沿斜線一步,即沿著漢字「日」的對角線從一段走向另一端,稱作「馬走日」。但如果馬的隔鄰有任何一方的棋子,就不能走往那方向,稱為「蹩馬腿」、「撬馬腳」、「拐腳」或「擋腳」。
通常情況下,「馬」的攻擊力與「炮」相當。根據在棋盤上不同的位置有「卧槽馬」「盤河馬」「窩心馬」等名稱。

(8)象棋憋馬腿的演算法擴展閱讀:
相關術語——
1、卧槽馬:是象棋術語,指進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馬。其既可將軍,又可以抽車,是常見的一種凶招。生活中常用來形容善於韜光養晦,靜待時機的人。
2、屏風馬:一種開局著法。一方雙馬並踞(炮二平五、馬8進7,馬二進三、馬2進3),保護中卒(兵),故名。有先手屏風馬和後手屏風馬之分,其中對抗中炮的後手屏風馬運用最為廣泛,一般所說屏風馬是指後手屏風馬。3、反宮馬:開局術語,士角炮加上屏風馬的布局。
4、單提馬:象棋術語,指象棋開局階段紅方走馬二進一或馬八進九,多用於五七炮開局,實踐證明,走馬二進三或馬八進七的屏風馬布局比這種屯邊的單提馬布局要富有彈性。
5、歸心馬:象棋術語,指馬歸入宮心的位置。一般來說,走出窩心馬的著法會嚴重地影響己方的布局和防守靈活性,很容易被對方趁機將殺或抽子。
6、釣魚馬、高釣馬:一方的馬占據對方屏風位置,與對方將座的距離形成 「雙象連環式。
7、虎頭馬、相(象)頭馬:指在己方河口高相位上的馬。
8、先鋒馬、快馬、出林馬:先走方挺三兵或七兵,隨即進馬河口,如同軍隊行軍時的先頭部隊,故名。
⑨ 象棋馬怎麼算蹩腳
馬跳日,假設馬在棋盤中間,那麼現在就有8個地方可以跳,上下左右四個方向每個方向都有兩種跳法。與你馬緊貼的棋子都可以對你馬形成憋腳,但蹩腳的方向不同。假設你想往上跳,那麼在緊貼你馬的上方有棋子,那麼該棋子就是憋住了你的馬往上跳的兩種情況,此時你的馬只能往剩下三個方向跳。如果你的馬四個方向都有棋子緊貼,那麼你的馬就四隻腳都被憋住了,無法再跳動。
⑩ 國際象棋軟體和象棋軟體哪個的演算法要復雜些
國際象棋要復雜,看規則多少
象棋:
第一章 行棋規定
第1條 棋盤和棋子
1.1象棋盤由九道直線和十道橫線交叉組成。棋盤上共有九十個交叉點,象棋子就擺在和活動在這些交叉點上。
棋盤中間沒有劃通直線的地方,叫做「河界」;劃有斜交叉線的地方,叫做「九宮」。
九道直線,紅棋方面從右到左用中文數字一至九來代表;黑棋方面用阿拉伯數字1至9來代表。
1.2 棋子共有三十二個,分為紅、黑兩組,每組共十六個,各分七種,其名稱和數目如下: 象棋的擺法
紅棋子:帥一個,車、馬、炮、相、士各兩個,兵五個。
黑棋子:將一個,車、馬、炮、象、士各兩個,卒五個。
1.3 對局開始前,雙方棋子在棋盤上的擺法見右圖(印刷體棋圖規定:紅方棋子在下,用陽文;黑方棋子在上,用陰文)。
1.4 比賽用的標准棋盤,應每格都為正方形,每方格長寬均應為3.2至4.6cm。每個平面圓形棋子直徑應為2.7至3.2cm,大小與棋盤合適配套。棋盤和棋子底色,均應為白色或淺色。棋盤上直線和橫線應為紅色或深色,四周應有適當空白面積。棋子面色分為紅黑兩組,字體和圓框應當醒目。
演示比賽用的大棋盤為直式,紅方在下,黑方在上。棋盤和棋子大小,應配合場所相應增大。
第2條 走棋和吃子
2.1 對局時,由執紅棋的一方先走,雙方輪流各走一著,直至分出勝、負、和,對局即終了。
輪到走棋的一方,將某個棋子從一個交叉點走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而佔領其交叉點,都算走了一著。
雙方各走一著,稱為一個回合。
2.2 各種棋子的走法如下:
帥(將)每一著只許走一步,前進、後退、橫走都可以,但不能走出「九宮」。將和帥不準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如一方已先佔據,另一方必須迴避。
士每一著只許沿「九宮」斜線走一步,可進可退。
相(象)不能越過「河界」,每一著斜走兩步,可進可退,即俗稱「相(象)走田字」。當田字中心有別的棋子時,俗稱「塞(相)象眼」,則不許走過去。
馬每著走一直(或一橫)一斜,可進可退,即俗稱「馬走日字」。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俗稱「蹩馬腿」,則不許走過去。
車每一著可以直進、直退、橫走,不限步數。
炮在不吃子的時候,走法同車一樣。
兵(卒)在沒有過「河界」前,每著只許向前直走一步;過「河界」後,每著可向前直走或橫走一步,但不能後退。
2.3 走一著棋時,如果己方棋子能夠走到的位置有對方棋子存在,就可以把對方棋子吃掉而佔領那個位置。只有炮吃子時必須隔一個棋子(無論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稱「炮打隔子」。
除帥(將)外其他棋子都可以聽任對方吃,或主動送吃。吃子的一方,必須立即把被吃掉的棋子從棋盤上拿走。
第3條 將死和困斃
3.1 一方的棋子攻擊對方的帥(將),並在下一著要把它吃掉,稱為「照將」,或簡稱「將」。「照將」不必聲明。
被「照將」的一方必須立即「應將」,即用自己的著法去化解被「將」的狀態。
如果被「照將」而無法「應將」,就算被「將死」。
3.2 輪到走棋的一方,無子可走,就算被「困斃」。
第4條 勝、負、和
4.1 對局時一方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輸棋(負),對方取勝;
4.1.1 帥(將)被對方「將死」。
4.1.2 走棋後形成帥(將)直接對面。
4.1.3 被「困斃」。
4.1.4 在規定的時限內未走滿規定的著數。
4. 1.5 超過了比賽規定的遲到判負時限。
4. 1.6 走棋違反行棋規定。
4.1.7 走棋違反禁例,應變著而不變。
4.1.8 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規」。
4.1.9 自己宣布認輸。
4.1.10 在對局中拒絕遵守本規則或嚴重違反紀律。
4.2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為和棋:
4.2.1 雙方均無可能取勝的簡單局勢。
4.2.2 一方提議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4.2.3 雙方走棋出現循環反復三次,符合「棋例」中「不變作和」的有關規定。
4.2.4 符合自然限著的回合規定,即在連續60個回合中(也可根據比賽等級酌減),雙方都沒有吃過一個棋子。
國際象棋:
國際象棋由黑白兩棋組成,執白先行,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
比賽規定:
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判和;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沒有任何棋子可以移動,成為"逼和";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判為和局。
棋盤和棋子
國際象棋棋盤是個正方形,由橫縱各8格、顏色一深一淺交錯排列的64個小方格組成。深色格稱黑格,淺色格稱白格,棋子就放在這些格子中移動。棋子共三十二個,分為黑白兩組,各十六個,由對弈雙方各執一組,兵種是一樣的,分為六種: 王(1)、後(1)、車(2)、象(2)、馬(2)、兵(8)。
中文全稱 國王 皇後 城堡 主教 騎士 兵卒
英文全稱 King Queen Rook Bishop Knight Pawn
中文簡稱 王 後 車 象 馬 兵
英文簡稱 K Q R B N P
在正式比賽中,國際象棋棋子採用立體棋子,非正式比賽中可以採用平面圖案的棋子。
布子規則:
對於初學者,擺棋時記住:王對王,後對後;白後站白格,黑後站黑格。黑王站白格,白王站黑格。
注意:比賽時為了便於記憶和記錄,布置棋盤時總是讓自己的右下角是白色格。
走子規則:
· 王:橫、直、斜都可以走,但每次限走一步。
(1)除易位時外,王可走到未被對方棋子攻擊的任何相鄰格子.
(2)易位是由王已方任何一個車一起進行仍被視作王的一著的走法,其進行方式如下:王從原始位置向任何一位的方向橫移兩格,然後那人橫越過王而置於王剛經過的格子.
(3)如果一方先觸摸車一起然後再觸摸王,那麼他不能用那個車進行易位,這種情況須按以下A和B條處理
A:除上述上,如果行棋方有意識地觸摸了同一方的一個或更多的棋子,他觸動或吃掉所觸措的第一個可以走動或可以被吃的棋子;或者一個已方的棋子和 個對方的棋子,他用前者吃掉後者;如果這種吃法不合規則,如果無法確定先觸摸哪一個棋子,則以已方棋子作為已被觸摸的棋子.
B:如果所觸摸的已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著法(或者對所觸摸的對方棋子均沒有合乎規則的吃法),行棋方有權走任何合乎規則的著法.
(4)如果一方在准備易位時觸摸了王,或者同時觸摸了王和車,然後發現易位不合規則,他可以選擇走王或者向另一翼易位,前提是向那一翼易位是合乎規則的,如果王沒有合乎規則的走法,該方有權造反走任何規則的著法.
(5)不符合規則的易位: 王已經移動過,或者 用來易位的車已經移動過.
(6)下列情況暫不能易位: 王的原始格子或者將要越過的格子或者將要佔據的格子正受到對方棋子的攻擊,或者王和用來易位的車之間尚有別的棋子
· 後:橫、直、斜都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但不能越子。它是國際象棋中威力最大的子。
· 車:橫、豎均可以走,步數不受限制,不能斜走。一般情況下不能越子。
· 象:只能斜走。格數不限,不能越子。每方有兩象,一個占白格,一個占黑格。
· 馬:每步棋先橫走或直走一格,然後再斜走一格(每次斜走六個正方格子),可以越子,沒有"中國象棋"中"蹩馬腿"的限制。
· 兵:只能向前直走,每著只能走一格。但走第一步時,可以最多直進兩格。兵的吃子方法與行棋方向不一樣,它是直進斜吃,即如果兵的斜進一格內有對方棋子,就可以吃掉它而占據該格。
特殊著法:
除了上面所有棋子的一般著法外,國際象棋中存在下面三種特殊著法:
· 吃過路兵:如果對方的兵第一次行棋且直進兩格,剛好形成本方有兵與其橫向緊貼並列,則本方的兵可以立即斜進,把對方的兵吃掉。這個動作必須立刻進行,緩著後無效。 記錄時記為 「en passant」 或 「en pt」, 法語中表示 「路過」。
·兵的升變:任何一個兵直進達到對方底線時,即可升變為除"王"和"兵"以外的任何一種棋子,不能不升變。一般情況下升變成為「後」因為「後」威力最大;在特殊情況下也可升變為「車」、「馬」、「象」 。
·王車易位:每局棋中,雙方各有一次機會,讓王朝車的方向移動兩格,然後車越過王,放在與王緊鄰的一格上。王車易位根據左右分為"長易位"和"短易位"。
在下面四種情況下,王車易位不允許:
王或車已經移動過;
王和車之間有其他棋子阻隔;
王正被對方"將軍";
王經過或達到的位置受對方棋子的攻擊。
勝、負、和:
· 國際象棋的對局目的是把對方的王將死。比賽規定:一方的王受到對方棋子攻擊時,成為王被照將,攻擊方稱為「將軍」,此時被攻擊方必須立即「應將」,如果無法避開將軍,王即被將死。除「將死」外,還有「超時判負」與「和局」。出現以下情況,算和局:
·一方輪走時,提議作和,對方同意;
·雙方都無法將死對方王時,判和;
· 一方連續不斷將軍,對方王卻無法避開將軍時,成為「長將和」;
·輪到一方走棋,王沒有被將軍,但卻無路可走,成為「逼和」;
· 對局中同一局面出現三次,而且每次都是同一方走的,並且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判為和局。
·雙方在連續50回合內都沒有吃掉對方任何一子的,判為和局。
(說明:「沒有任何可走棋步的差別」主要指過路兵和易位,我記得見過一個NB的排局有一方就是在3次重復但對方車、王有移動後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