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沖突檢測的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在CSMA/CD協議中,一旦檢測到沖突,為降低再沖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個隨機時間,然後再使用CSMA方法試圖傳輸。為了保證這種退避維持穩定,採用了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的技術,其演算法過程如下:
1. 將沖突發生後的時間劃分為長度為2t的時隙
2. 發生第一次沖突後,各個站點等待0或1個時隙在開始重傳
3. 發生第二次沖突後,各個站點隨機地選擇等待0,1,2或3個時隙在開始重傳
4. 第i次沖突後,在0至2的i次方減一間隨機地選擇一個等待的時隙數,在開始重傳
5. 10次沖突後,選擇等待的時隙數固定在0至1023(2的10次方減一)間
6. 16次沖突後,發送失敗,報告上層。

⑵ 沖突演算法是什麼
沖突演算法(或者碰撞演算法)是指當多個對象爭奪有限資源產生發生「撞車」現象時,快速決定把現有資源分配給哪個對象。比如說:
1、計算機科學中常見的Hash(哈希)演算法,要把多個數據分散放到有限空間去,由於空間限制(如空間數量少於數據的個數)以及分配演算法設計(如採用簡單的取模演算法)問題等,很容易導致兩個數據被分到同一個空間地址,這時就會發生沖突,稱為Hash沖突。哈希沖突解決演算法,一般是採用「拉鏈法」,即將沖突的數據順序排放在沖突空間的下一個位置,如果該位置也有數據,就再下一個,以此類推。
2、RFID應用中的碰撞最典型的情況是:當一輛貨車中滿載多個貼有RFID標簽的木箱通過RFID讀寫器時,RFID讀寫器會同時收到多個標簽的響應,此時稱為RFID讀寫沖突,如何防止讀寫過程中的重復讀取和漏讀是RFID沖突演算法需要解決的問題。RFID沖突演算法,往往需要分群避讓、檢測、仲裁等多種處理。
3、其他的如醫院中的多個緊急呼叫器同時呼叫服務台,以及通訊中的一台電話同時有多個人呼叫,都會發生「沖突」。一般遵循「先來先服務」、按緊急劃分優先順序、隨機抉擇等方法
⑶ 解釋發生沖突後採用的隨機延遲重發演算法
「沖突窗口」是指在具有沖突檢測的載波監昕多路訪問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Sion Detection )中遇到沖突的窗口.發生沖突後採用的隨機延遲重發演算法有:(1)非堅持演算法
①若媒體是空閑的,則可以立即發送;
②若媒體是忙的,則等待一個由概率分布決定的隨機重發延遲後,再重復前一步驟;採用隨機的重發延遲時間可以減少沖突發生的可能性。非堅持演算法的缺點是:即使有幾個站點都有數據要發送,但由於大家都在延遲等待過程中,致使媒體仍可能處於空閑狀態,使利用率降低。
(2)1-堅持演算法
①若媒體是空閑的,則可以立即發送;
②若媒體是忙的,則繼續監聽,直至檢測到媒體空閑,立即發送;
③如果有沖突,則等待一隨機量的時間,重復步驟①至②;
這種演算法的優點是:只要媒體空閑,站點就立即可以發送,避免了媒體利用率的損失;其缺點是:假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站點有數據要發送,沖突就不可避免。
(3)P-堅持演算法
①監聽匯流排,如果媒體是空閑的,則以P的概率發送,而以(1-p)的概率延遲一個時間單位。一個時間單位等於最大傳播時延的2倍。
②延遲了一個時間單位後,再重復步驟①;
③如果媒體是忙的,繼續監聽直至媒體空閑並重復步驟①。
P-堅持演算法是一種既能象非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沖突,又能象l-堅持演算法那樣減少媒體空閑時間的折衷方案,問題是如何選擇P的有效值,這要考慮到避免重負載下系統處於的不穩定狀態。
2.數據傳輸時延
數據幀從一個站點開始發送,到該數據幀發送完畢所需的時間稱為數據傳輸時延;同理,數據傳輸時延也表示一個接收站點開始接收數據幀,到該數據接收完畢所需的時間。數據傳輸時延(s)=數據幀長度(bit)/數據傳輸速率(bps)若不考慮中繼器引人的延遲,數據幀從一個站點開始發送,到該數據幀被另一
接收。
⑷ 簡述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CSMA/CD)的工作原理。
在CSMA中由於信道傳播時延的存在即使匯流排上兩個站點沒有監聽到載波信而發送幀時,仍可能會發生沖突。
由於CSMA演算法沒有沖突檢測功能,即使沖突已發生,仍然要將已破壞的幀發送完,使匯流排的利用率降低。一種CSMA的改進方案是使發送站點在傳輸過程中仍繼續監聽媒體,以檢測是否存在沖突。
如果發生沖突,信道上可以檢測到超過發送站點本身發送的載波信號的幅度,由此判斷出沖突的存在。一旦檢測到沖突,就立即停止發送,並向匯流排上發一串阻塞信號,用以通知匯流排上其它各有關站點。

(4)資源沖突檢測演算法擴展閱讀:
非堅持演算法,演算法規則為:
假如媒本是空閑的,則可以立即發送。假如媒體是忙的,則等待一個由概率分布決定的隨機重發延遲後,再重復前一步驟。採用隨機的重發延遲時間可以減少沖突發生的可能性。
非堅持演算法的缺點是:即使有幾個著眼點為都有數據要發送,但由於大家都在延遲等待過程中,致使媒體仍可能處於空閑狀態,使用率降低。
堅持演算法,演算法規則:
假如媒體空閑的,則可以立即發送。假如媒體是忙的,則繼續監聽,直至檢測到媒體是空閑,立即發送。假如有沖突(在一段時間內未收到肯定的回復),則等待一隨機量的時間,重復步驟。
這種演算法的優點是:只要媒體空閑,站點就立即可發送,避免了媒體利用率的損失;其缺點是:假若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站點有數據要發送,沖突就不可避免。
⑸ 怎樣檢測硬體沖突
打開設備管理器在查看里選依連接排序資源.然後點IRQ就能看到了.
在任務管理器里看沒有黃色問號就OK了.
或者您請看下面的詳細介紹關於硬體沖突的!
硬體沖突是兩個(或多個)設備使用相同的IRQ,DMA,I/O時,導致一個或多個設備無法正常使用的故障現象。
一:硬體沖突檢查的辦法
檢查硬體沖突可以通過控制面板進行:
1.選擇控制面板/系統里的系統屬性對話框,在設備管理器選項的資源列表中,分類列出了相應類別的所有設備。當某設備無法使用時,資源列表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設備條目前有一紅色的叉號,說明該設備無效,當前無法正常使用
*設備條目前有一黃色的問號,說明該設備目前存在問題,無法正常工作,產生的原因可能是設備驅動程序安裝不當,也可能存在硬體沖突
*設備條目前有一帶圓圈的蘭色「!」號,說明該設備存在,基本能正常工作,但系統認為設備有問題,例如能正常工作的非即插即用設備
2.在資源列表中,打開一個設備的設備屬性對話框,在「資源」選項的「沖突的設備列表」中,會給出與當前設備沖突的對象及沖突的資源內容。
*有些設備沒有「資源」項,說明該設備目前未使用資源。
*如果資源選項中有「手工配置」按扭,並提示設備存在沖突或其他問題,已被禁用。可根據提示內容檢查處理。
*如果系統提示資源設置不符合任何已知配置,請查閱設備的說明書,如大多非即插即用scsi卡,網卡,modem需佔用指定的中斷和IO 。
3.對有些設備(如pci網卡),用上述方法也無法查到資源沖突,可選擇 「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信息」,打開「Microsoft系統信息」窗口,雙擊左邊窗口「系統信息」框中的「硬體資源」條目前的「+」號,將其展開,能檢查到資源沖突。
二:硬體沖突的解決
檢查到硬體沖突後,建議按以下方式處理:
1.如果某一設備在「資源列表」中出現兩次,而實際上只有一個設備,請將兩個同一設備都刪除,重新安裝該設備驅動程序。
2.帶有黃色「?」的設備如果無「資源」選項,大多是該設備的驅動程序安裝不當或驅動程序不兼容,請將其刪除並重新安裝(注意檢查驅動的版本和兼容性)
3.如果「沖突的設備列表」中列出的沖突是「系統保留」類型的硬體沖突,這種特定設備所使用的資源沖突很可能不會出現問題,如果不影響使用,可忽略它。但如果沖突影響使用,請在「資源列表」中雙擊「計算機」打開「計算機屬性」,在「保留資源」選項中,選擇發生沖突的資源類型,單擊「設置」列表中的特定資源,將其刪除。
4.如果兩種設備使用了相同的資源,通常可以如下解決:
方法一:更改其中一種或兩種設備的資源,方法如下:
(1) 在「資源列表」中雙擊該設備,打開「該設備屬性」對話框,在「資源」選項上,查看「沖突的設備列表」,確定那些設備與該設備沖突
(2) 清楚「使用自動的設置」復選框
如果該設備的「使用自動的設置」復選框為灰色,則該設備的設置不能更改,如果該硬體是非即插即用設備,則需要調整硬體介面卡上的跳線 有些介面卡使用軟跳線,如ne2000兼容網卡,則需運行其配套軟盤中的安裝程序更改資源
(3)在「資源類型」和「設置」的列表框中,雙擊與其他資源發生沖突的設置,打開相應資源的「編輯資源」對話框,利用資源「值」選擇框右側的滾動條,更改其值
方法二:如果所有設置都與其他設備沖突,可禁用暫時不使用的設備.還可以在BIOS中關閉某些不使用的設備,如com1,com2,lpt等,注意關閉USB有可能導致死機
方法三:早期的網卡使用軟跳線設置,出廠時設置為IRQ3,與COM2發生IRQ沖突,可禁用COM2,或運行網卡程序軟盤中的設置程序,將網卡設成非PNP模式,設置中斷號和I/O為系統未佔用的地址,並在BIOS將相應中斷號由PCI/ISA該為legacy ISA
方法四:有些pci網卡會強用IRQ10,與一些使用IRQ10的顯卡沖突,可在BIOS中「assign IRQ for VGA」項設置為「disabled」
5.有時「資源列表」中未列出任何沖突,但你的設備還是無法使用(實際存在硬體沖突),可能是該設備通過其他設備介面佔用系統資源,如modem是通過com口佔用資源,如果你未安裝相應的com口,則會引發沖突,導致貓無法使用
6.如果你的設備未出現在資源列表中,可能是其他設備佔用資源,導致windows無法發現該設備,需按前述內容禁用
⑹ 什麼是軟體沖突,如何檢測軟體沖突
殺毒軟體
金山+瑞星=沖突
卡巴+金山=沖突
NOD+瑞星=實用
金山+江民=沖突
江民+NOD=實用
總結:
1.殺毒軟體不要裝的太多
2.金山與所有殺毒軟體有沖突
3.此乃測試結果 系統正版認證信息沒有通過,或者內存壞了,或者系統病毒,顯卡配置有問題 如果是安裝軟體問題:1、開機按F8不動到高級選項出現在鬆手,選「最近一次的正確配置」回車修復。
2、如果故障依舊,請你用系統自帶的系統還原,還原到你沒有出現這次故障的時候修復(如果正常模式恢復失敗,請開機按F8進入到安全模式中使用系統還原)。
3、如果故障依舊,使用系統盤修復,打開命令提示符輸入SFC /SCANNOW 回車(SFC和/之間有一個空格),插入原裝系統盤修復系統,系統會自動對比修復的。
4、如果故障依舊,在BIOS中設置光碟機為第一啟動設備插入系統安裝盤按R鍵選擇「修復安裝」即可。
5、如果故障依舊,建議重裝操作系統。
當出現藍屏時一般重啟就可以了,如果啟動困難用上面的方法。
真正的解決方法,是卸載不兼容的軟體,起碼不能讓不兼容的軟體同時啟動,如果你在實踐中啟動了某程序,在啟動另一個程序時出錯,今後兩個程序就不要同時啟動了。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10-03-03 21:42 一、軟體引起的"藍屏"故障
1、重要文件損壞或丟失會引起"藍屏"故障(包括病毒所致)。
WIN中VxD(虛擬設備驅動程序)或.DLL(動態連接庫)之類的重要文件丟失會出現"藍屏警告"。解決的辦法是利用Win的啟動盤中的"Ext"來恢復被損壞或丟失的文件,步驟如下:
(1)、先用WIN的啟動盤起動電腦,在提示符下敲入"Ext"命令;
(2)、在提示"Please enter the path to the Windows CAB files (a) :" 後輸入WIN安裝壓縮包所在的完整路徑,回車,如"E:\Pwin2003\Win2003;
(3)、在提示"Please enter the name (s) of the file (s) you want to extract:"後輸入你丟失的文件名,如"BIOS.Vxd",回車;
(4)、在解壓路徑提示"Please enter path to extrct to (' Enter' for current directory): " 後輸入文件將被解壓到的完整路徑,如"C:\Windows\System" 並回車,後面出現的提示,只要按YES回車即可,得新啟動後就能恢復系統。註:因事先記下丟失的文件名,以便恢復)
如是病毒引起,可用殺毒軟體來殺毒,並及時恢復中毒前的備份;
如果能啟動圖形界面,可採取重裝主板以及顯示卡的驅動程序,和進行"系統文件掃描"來恢復被破壞或丟失的文件,可從開始菜單內附件中的系統工具中找到;
2、注冊表損壞導致文件指向錯誤所引起的"藍屏"
在注冊表被改動後或受到破壞,在開機或在調用程序時出現"藍屏",並且屏幕有出錯信息(包括出錯的文件名)。
--解決方法是恢復注冊表備份,重新啟動計算機,切換到MS-DOS方式,進入Windows子目錄,鍵入Scanreg\regstore 後回車,就可恢復最近一次注冊表
3、在卸載程序後出現"藍屏",多數是由於程序卸載不完善造成。解決辦法:首先記下出錯文件名,然後到注冊表中找到以下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ysy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xD",在"查找"中輸入出錯的文件名,把查到鍵值刪除即可。
4、在System.ini文件錯誤引起的"藍屏",由於軟體卸載或安裝時沒有即時更新System.ini造成"藍屏"的,解決辦法:禁用注冊表中該項或重裝相應軟體或驅動程序;
由於Win98的spl和Microsoft的Vxd_fix.exe補丁程序對Win98的穩定起著重要的作用,可到華軍網站下載補丁Vxd_fix.exe.
5、系統資源耗盡引起的藍屏。這一類故障主要是三個堆資源(系統資源、用戶資源、GDI資源)佔用有情況有關。
--打開資源監視器,看一下剩餘資源的情況,如這三種資源都 在50%甚至更低,就很容易出現"非法操作"、"藍屏"、"死機"。因此,必須減少資源浪費,減少不必要的程序載入,避免同時運行大程序(如圖形、聲音和視頻軟體),如載入計劃任務程序、輸入法和聲音指示、音效卡的DOS驅動程序,系統監視程序等;
6、DirexctX問題引起的"藍屏"故障。如DirectX版本過高、過低;游戲與它不兼容或是不支持;輔助文件丟失;顯卡對它不支持,都可能造成此故障。升級或重裝DirectX,嘗試更新顯卡的BIOS和驅動程序,或升級顯卡。
7.軟體不兼容導致的。
二、硬體引起的"藍屏"故障
此類故障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內存超頻或不穩定。主要出現隨機性"藍屏"。恢復正常頻率運行,或找一根好的內存條進行替換,一般都能解決問題,還要注意和CPU內存條很近的散熱問題;
2.硬體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藍屏"。由於DIY門使用的是兼容機,沒有經過完善的監測,從而留下陷患, 如不同規格的內存條混插等,可交換內存條所插的插糟位置,或更換相同規格、廠家、批號的內存條都可解決問題。而內存條的好壞直接影響系統的穩定性,應特別引起重視;
3.硬體散熱問題也會引起"藍屏"。這一類故障,往往都有一定規律,一般在電腦運行一段時間後才出現,表現中"藍屏"死機或隨意重啟動,解決方法是很簡單,不要隨意超頻,加強機內的降溫。
4、I / O沖突也能引起"藍屏"。這種現象比較少,如果出現,可以從系統中刪除帶!號或?號的設備名,重新啟動計算機,一般能解決。
三、預防措施
總之要做到防患於末然,只要能在平時能做到以下幾點,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現"藍屏"或死機。
1.定期對注冊表進行備份,出錯時能夠及時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2.盡量避免非正常關機,可減少重要文件丟失。如.VxD .DLL文件等;
3.一般而言,計算機能正常工作,沒必要去升級著如顯卡、主板的BIOS和驅動程序,避免造成損害機器;
4.定期運行"系統文件檢查器"對系統文件進行檢查;在"系統工具"中可找到
5.減少無用文件的安裝,盡可能不要用手工卸載或刪除程序,以減少非法替換文件和文件指向錯誤;
6.盡量避免大程序的同時運行,如果發現在聽MP3時有沙沙的聲音,可以肯定該故障是由內存不足造成。
最後是藍屏代碼,
Windows藍屏錯誤代碼
0X0000 操作完成
0X0001 不正確的函數
0X0002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X0003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路徑
0X0004 系統無法打開文件
0X0005 拒絕存取
0X0006 無效的代碼
0X0007 內存控制模塊已損壞
0X0008 內存空間不足,無法處理這個指令
0X0009 內存控制模塊位址無效
0X000A 環境不正確
0X000B 嘗試載入一個格式錯誤的程序
0X000C 存取碼錯誤
0X000D 資料錯誤
0X000E 內存空間不夠,無法完成這項操作
0X000F 系統找不到指定的硬碟
0X0010 無法移除目錄
0X0011 系統無法將文件移到其他的硬碟
0X0012 沒有任何文件
0X0019 找不到指定扇區或磁軌
0X001A 指定的磁碟或磁片無法存取
0X001B 磁碟找不到要求的裝置
0X001C 列印機沒有紙
0X001D 系統無法將資料寫入指定的磁碟
0X001E 系統無法讀取指定的裝置
0X001F 連接到系統的某個裝置沒有作用
0X0021 文件的一部分被鎖定,現在無法存取
0X0024 開啟的分享文件數量太多
0X0026 到達文件結尾
0X0027 磁碟已滿
0X0036 網路繁忙
⑺ 在共享乙太網中,當站點在發送數據過程中檢測到沖突時,站時是如何進行退避的 急
檢測到沖突後,採用截斷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來進行沖突退避。
(1)監測到沖突後,馬上停止發送數據,並等待一段時間。
(2)定義參數k,k為重傳次數,且k不超過10,K=min【重傳次數,10】。
(3)從整數【0,1,...(2k-1)】中隨即取一個數,記為n,重傳退避時間為n倍沖突槽時間。
(4)如果重傳次數達到16次,就丟棄該幀。
⑻ 手機資源沖突怎麼解決
手機應用出現資源沖突時,可以用代碼檢測出名字相同但內容不同的文件引起的沖突覆蓋。
⑼ 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任何站點要向公共介質發送信息時,首先要偵聽介質上是否有其他站點正在傳送信息,如果通信介質上無載波,即沒有被佔用,則可以利用通信介質進行傳送;
如果已監聽到介質上有載波,即有其它站點正在傳送信息,則必須等待介質平靜之後才能進行傳送的處理,這樣就會使信道上的沖突大大減少。
按偵聽介質的規則可以分為非堅持CSMA、以概率1—堅持CSMA、概率P—堅持CSMA。在CSMA的基礎上可作進一步的改進,就是當站點開始發送之後,仍需繼續偵聽信道一段時間,當檢測到沖突就馬上迅速取消沖突幀的傳送。

(9)資源沖突檢測演算法擴展閱讀:
載波偵聽的功能
為了盡量減少數據的傳輸碰撞和重試發送。乙太網中使用了CSMA/CD(載波監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工作機制,以防止各站點無序地爭用信道。
CSMA/CD的檢測方式是通過電纜中電壓的變化來測得,當數據傳輸發生碰撞時,電纜中的電壓就會隨著發生變化。載波偵聽的作用就是在發送數據之前,乙太網會「偵聽」線纜,判斷是否已經有其他數據傳輸。
載波偵聽的用處表現在:假設你有多部電話機掛接到同一根電話線上。如果你拿起其中的一個電話話筒准備打電話時,聽到其他人在談話,這時你必須等待,直到那個人通話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