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分區覆蓋演算法

分區覆蓋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02 07:09:04

❶ 分區覆蓋是什麼

硬碟分成c d e f 叫做四個分區
將某個分區的內容 通過某個軟體一般是ghost 完全復制到另一個分區。就要做分區覆蓋。一般用於備份恢復的操作。速度快,數據完整。

❷ DiskGenius復制分區 目標分區的現有文件將會被覆蓋是什麼意思

現有數據將會被覆蓋,意思就是復制過去的新分區數據覆蓋替換掉原來分區的數據,原來數據全部丟失。

❸ 兩個硬碟全盤對刻,第一個硬碟是四個分區第二個是五個分區,從五個分區的硬碟對刻到四個分區的硬碟數據會丟

不會的,對刻完後相當於AB都是一樣的,分區表也是一樣的!也變5個分區

❹ 安裝影子系統破解版出現分區覆蓋問題

這個問題我兩年前也遇到過,屏幕還會出現定時的抖動,後來換了RVS,用注冊機能注冊各種版本,還是內存影子模式的。注冊馬在RVS貼吧也能求到。
用rvs,和SD吧,抗機器狗一流,SP也不錯,能實現重新啟動不丟失影子的功能,

❺ windows7下的硬碟分區(把其他硬碟的容量分割給另外一個硬碟)

要原因是文件在此分區上並不一定是按從分區頭往後連續存儲的,比如已用空間是6G,其中有一個文件存在了此分區120G的位置,則壓縮卷只能壓縮到120G,因為有文件佔位。
解決辦法:

如果D盤沒有多少重要文件,你可以把要備份的備份到其他盤,然後格式化D盤再分

如果有文件,不想損失,那麼看下面

方法一:用系統自帶的碎片整理整理碎片,完成後再壓縮卷空間可能大一點。不過一般碎片整理忽略64MB以下的碎片以及非碎片文件,故而此處效果不好。
方法二:方法一不行的話,如果你會用Ghost就行,把你的D盤做成鏡像存放在足夠大的其他盤,一般壓縮方式選Fast就行了。然後再將剛做的鏡像又覆蓋回D盤,這樣文件全是從分區頭開始排列,很整齊!再壓縮你會發現能多出100多G了。
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前幾天我自己就是用方法二把筆記本分區調好的,希望你也能順利!Ghost幾乎所有裝機系統盤都有,或者現成的備份還原工具也行。
建議C盤分30G,這樣裝軟體或將來重裝系統都方便。祝你好運!

用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的話,選中D盤,右鍵,調整D盤到你要的大小,然後把表示D盤佔用空間的框子往最左端移,右端空出來的空間一會格式化後就能使用了。點確定,然後提交操作或關閉Acronis Disk Director Suite,彈出的對話框選確定。等一會就行了。

❻ 硬碟分區的整數演算法

這是網上流傳的「硬碟分區整數最精確演算法」二種說法:

【第一種】硬碟整數分區計算方法我們一般是這樣算的:分區大小=(分區大小-1)×4+1024×分區大小。
比如: 40GB=(40-1)×4+1024×40=41116MB

按照這樣的計算方法:
5G=5136MB
10G=10276MB
15G=15416MB
20G=20556MB
30G=30836MB
40G=41116MB

【第二種】
30G以內,輸入上面的數據,如10G你輸入10276,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裡面顯示的剛好10.00GB,而在管理工具-磁碟管理界面顯示就是10.04GB,如果是40G你輸入41116,那麼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裡面顯示的剛好40.01GB。
因此上面的計算公式還不是很准確。 最精確硬碟分區的演算法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

硬碟一般有255磁頭,63扇區,故每柱面大小為:
512byte x 255 x 63=8225280bytes =7.84423828125 MB
如果要分40GB,那麼要40x1024MB=40960MB
需要柱面數為40960÷7.84423828125=5221.66
取整數既為5222個柱面
應分M數為5222x7.84423828125=40962.6123046875MB
不管小數點後面幾位都進1,也就是40963MB,windows就認為是40GB了。
這個方法NTFS和FAT32通用。

下面附1GB到200GB精確計算結果:
1G : 1028M
2G : 2056M
3G : 3075M
4G : 4103M
5G : 5123M
6G : 6150M
7G : 7170M
8G : 8198M
9G : 9217M
10G : 10245M
15G : 15367M
20G : 20482M
25G : 25604M
30G : 30726M
35G : 35841M
40G : 40963M
45G : 46085M
50G : 51208M
55G : 56322M
60G : 61444M
65G : 66567M
70G : 71681M
75G : 76803M
80G : 81926M
85G : 87048M
90G : 92162M
95G : 97285M
100G : 102407M
110G : 112644M
120G : 122888M
130G : 133125M
140G : 143362M
150G : 153606M
160G : 163843M
170G : 174088M
180G : 184324M
190G : 194561M
200G : 204806M

此精確分區結果,在管理工具-磁碟管理界面,和Windows資源管理器裡面顯示的是整數,10G就是10.00GB,20G就是20.00GB,40G就是40.00GB

❼ 2011數學建模國賽B題 求解答

一 問題的重述
110警車在街道上巡邏,既能夠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犯罪率,又能夠增加市民的安全感,同時也加快了接處警時間,提高了反應時效,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現給出某城市內一區域,其道路數據和地圖數據已知,該區域內三個重點部位的坐標分別為:(5112,4806),(9126, 4266),(7434 ,1332)。該區域內共有307個道路交叉口,為簡化問題,相鄰兩個交叉路口之間的道路近似認為是直線,且所有事發現場均在下圖的道路上。
該市擬增加一批配備有GPS衛星定位系統及先進通訊設備的110警車。設110警車的平均巡邏速度為20km/h,接警後的平均行駛速度為40km/h。警車配置及巡邏方案要盡量滿足以下要求:
D1. 警車在接警後三分鍾內趕到現場的比例不低於90%;而趕到重點部位的時間必須在兩分鍾之內。
D2. 使巡邏效果更顯著;
D3. 警車巡邏規律應有一定的隱蔽性。
現在我們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 若要求滿足D1,該區最少需要配置多少輛警車巡邏?
二. 請給出評價巡邏效果顯著程度的有關指標。
三.請給出滿足D1且盡量滿足D2條件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四. 在第三問的基礎上,再考慮D3條件,給出你們的警車巡邏方案及其評價指標值。
五.如果該區域僅配置10輛警車,應如何制定巡邏方案,使D1、D2盡量得到滿足?
六. 若警車接警後的平均行駛速度提高到50km/h,回答問題三。
七. 你們認為還有哪些因素、哪些情況需要考慮?給出你們相應的解決方案。

二 問題分析
本題為城區道路網路中警車配置及巡邏問題。在進行警車配置時,首先要考慮警車在接警後在規定時間內趕到現場的比例,在此條件下,以車數最少為目標,建模、求解;在制定巡邏方案時,要考慮巡邏的效果及隱蔽性問題。
問題一隻要求滿足D1,求最少的警車配置數,可以認為警車是不動的,在三分鍾或兩分鍾內它能到達的區域就是它的覆蓋范圍。據此,在滿足所有街道的覆蓋率不低於90%的條件下,尋找最優解。
問題二要評價巡邏效果,有兩個方面需要考慮:一是巡邏的全面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後警車走過的街道數占總街道數的比例;二是巡邏的不均勻性,即經過一段時間後警車經過每一條街道的次數相差不大,用方差來衡量。
問題三是在滿足D1的條件上盡量滿足問題二所給的指標,並給出評價方案的指標。首先找到一組滿足D1的各警車位置,然後在和各警車位置相連的點中隨機尋找一個點,判斷新的點是否滿足D1,如果滿足則警車行駛到該點,否則重新尋找,直到滿足為止。一段時間後統計所有車走過的點數及每個點被走過的次數,用問題二給出的兩個指標進行評價。綜合兩個指標,可判斷此路徑的好壞,重復這個過程,直到綜合評價指標達到一個滿意的值為止。
問題四增加了隱蔽性要求,首先給出評價隱蔽性的指標,隱蔽性可用路線的隨機性來評價,將它加入到問題三的模型中去進行求解。
問題五限制警車數量為10,要綜合考慮D1、D2,先分配這10輛車使道路的覆蓋率最高,然後按照問題三的步驟進行求解,其中每一步對D1的判斷只需使道路的覆蓋率盡量高即可。
問題六同問題三,只需將車速改為50km/h即可。

三 模型的假設

1. 警車都在路上巡邏,巡警去處理案件的時間不考慮;
2. 所有事發現場都在道路上,案件在道路上任一點是等概率發生的;
3. 警車初始停靠點是隨機的,但盡量讓它們分散分布,一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
4. 假定各個劃分區域內,較短時間內,最多會發生一個案件;
5. 假設區域內的每條道路都是雙行線,不考慮轉彎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6. 如果重點部位不在道路上的,假設這些重點部位在離它們最近的道路上;
7. 圖中水域對巡邏方案沒有影響。

四 符號說明

表示警車數目
表示警車初始停靠點到各道路的最短距離
表示整個區域的總道路長度
表示不能在3分鍾內到達的區域的道路的長度
表示非重點部位的警車在3分鍾內不能到達現場的比例
表示三分鍾內能從接警位置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是
表示整個區域總的離散點個數
表示第 區內的節點個數
表示區內調整函數
表示模擬退火的時間,表徵溫度值
表示區間調整函數
表示全面性指標
表示不均勻性指標
表示綜合評價指標
表示第 輛車經過每條道路的次數
表示整個區域每條道路經過的平均次數

五 模型的建立與演算法的設計
5.1 滿足D1時,該區所需要配置的最少警車數目和巡邏方案
5.1.1 滿足D1條件時,區域最少警車的規律
題目要求警車的配置和巡邏方案滿足D1要求時,整個區域所需要配置的警車數目最少。由假設可知警車都在道路上,且所有事發現場也都在道路上,但區域內總的道路長度是個定值的;警車在接警後趕到事發現場有時間限制和概率限制:三分鍾內趕到普通區域案發現場的比例不低於90%,而趕到重點部位的時間必須控制在兩分鍾之內。由此可知每輛警車的管轄范圍不會很大,於是考慮將整個區域分成若干個分區,每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域。
由上面的分析,求解整個區域的警車數目最少這個問題可轉化為求解每一輛警車所能管轄的街道範圍盡量的大。於是我們尋找出使每輛警車管轄的范圍盡量大的規律。為了簡化問題,我們不考慮趕到現場的90%的幾率的限制,僅對警車能在三分鍾內趕到事發現場的情況作定性分析,其分析示意圖如圖1所示。警車的初始停靠位置是隨機的分布在道路上的任一節點上,我們假設一輛警車停靠在A點上。

圖1 一輛警車管轄范圍分析示意圖

由於警車的平均巡邏速度為20km/h,接警後的平均行駛速度為40km/h,由於距離信息比較容易得到,於是我們將時間限制轉化為距離限制,這樣便於分析和求解。當警車接警後,在三分鍾內能從接警位置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是 ,其中 。
如圖1所示,我們設警車初始停靠位置在A點,A點是道路1,2,3,4的道路交叉口。我們僅以警車在道路1巡邏為例來進行分析,警車以 的速度在道路1上A到 點之間巡邏, 與初始停靠點A的距離為 。由於案件有可能在道路上任一點發生,當警車巡邏到A點時,若案發現場在道路2,3,4上發生時,警車以40km/h的速度向事發現場行駛,警車能在三分鍾內從 點趕到現場的最大距離為 。如果警車在道路1上繼續向前行駛,則該警車能在三分鍾內趕到現場的距離繼續縮小,當警車從初始點向A點行駛但沒有達到 點時,此時該警車的最大管轄范圍比警車到達 點時的最大管轄范圍大。為了使警車的管轄范圍盡量大,警車的巡邏范圍越小越好,當 時,即警車在初始停靠點靜止不動時,警車的管轄范圍達到最大值 。
圖1所分析的是特殊的情況,道路1,2,3,4對稱分布,現在我們來對一般的情況進行分析,如圖2所示。

圖2.1 圖2.2
圖2 一輛警車最大管轄范圍分析示意圖

圖2.1所示的情況是道路分布不對稱,與圖1相比,圖2.1所示的道路方向和角度都發生了改變,圖2.3中的情形更為復雜。參照對圖1的分析方法,我們分析這兩種情形下,警車巡邏時能在三分鍾內趕到現場的最大距離的規律,我們只分析圖2.2的情況,道路1,2,3,4,5相交於點C,同時道路1與道路6也有個道路交叉口D, 由於警車巡邏時是在道路上行駛的,行走的路線是分段直線,並不影響路徑的長度,所以當警車巡邏到距離初始停靠點C點 遠處的D,此時若有案件發生時,該警車要在三分鍾內能趕到現場處理案件,最大行駛距離在 之內,如果警車在道路1上繼續向前行駛,則該警車能在三分鍾內趕到現場的距離繼續縮小,當警車沒有行駛到D點時,此時該警車的最大管轄范圍比 大,為了使警車的管轄范圍盡量大,警車的巡邏范圍越小越好。當 時,即警車靜止不動時,一輛警車的管轄范圍能達到最大值。
以上分析的僅作定性的分析,對於三個重點部位也可以同理分析,所得的結論是一致的,以上的分析沒有考慮到90%的到達幾率限制,但在設計演算法需要充分考慮。
綜上所述,當警車靜止在初始停靠點時,在三分鍾時間限制內,警車能從初始停靠點趕到事發現場的最大距離為 。

5.1.2 將道路離散化
由於事發現場是等概率地分布在道路上的,由區域地圖可以發現,整個區域中的道路長度不均,為了使計算結果更加精確,可將這些道路離散化。只要選取合適的離散方案,就能使警車在經過道路上的離散的點時就相當於經過了這條道路。這樣,不論是求解警車初始停靠點還求解警車趕到事發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時,所計算得的的結果顯然比僅考慮整條道路的叉路口要精確得多。
區域中共有307個道路交叉口,458條道路。我們採用線性插值方法對道路進行離散化,以 的速度行走一分鍾的距離作為步長,一分鍾時間的選擇是參照問題三的結果要求來設定的,步長 。用線性插值的方法,從道路的一個方向進行線性插值,實現將每條道路離散化的目標,考慮到有些道路不是 的整數倍,我們就一般情況進行討論,其分析示意圖如圖3所示。道路AB長度為 個 與 長度的和,為了更精確處理CB段道路,那麼就要考慮在CB之間是否要插入一個新的點, 根據 的長度不同,其對應的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

圖3 道路離散化分析示意圖

引進臨界指數 ,選取 大小的准則是使盡量離散化後警車等效的平均巡邏速度和題目給定的速度( )的差值盡量小,經過計算得 時,不再插入新的坐標點時能使整個區域的道路離散效果較好。此時,將CB段長度設定為 處理,於是離散後的AB道路長度會比實際長度短些;當 時,需要在兩個點之間再插入一點,因為這樣處理能使整個區域的整體道路的離散化效果比較理想。如圖3所示,在C與B間再插入新的坐標點,插入的位置在距C點 的D點處,這樣處理後所得的道路長度比實際長度長了 。採用這樣的方法進行線性插值,我們使用MATLAB編程實現對整個區域道路的離散,所得的離散結果如圖4所示,離散後共得到762個節點,比原始數據多了455個節點,離散後的節點數據見附件中的「newpoint.txt」。

圖4 整個區域離散結果圖

採用這種插值方法道路離散後,將直線上的無窮多個點轉化有限個點,便於分析問題和實現相應的演算法,由圖4可知,所取得的整體離散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

5.1.3 分區域求解警車數目的演算法設計
考慮到警車配置和巡邏方案需要滿足:警車在接警後三分鍾內趕到普通部位案發現場的比例不低於90%,趕到重點部位必須控制在兩分鍾之內的要求。設計演算法的目標就是求解出在滿足D1情況下,總的警車數目最小,即每個區域都盡可能多地覆蓋道路節點。由於警車的初始位置是未知的,我們可設警車初始停靠點在道路上的任一點,即分布在圖4所示的762個離散點中的某些點節點上,總體思路是讓每兩輛車之間盡量分散地分布,一輛警車管轄一個分區,用這些分區覆蓋整個區域。
於是我們設計演算法1,步驟如下所示:

Step1:將整個區域預分配為 個分區,每個分區分配一輛警車,警車的初始停靠位置設在預分配區中心的道路節點上,若區域的中心不在道路節點上,則將警車放在離中心最近的道路節點上;
Step2:統計分區不能覆蓋的節點,調整警車的初始停靠點,使分區覆蓋盡可能多的道路節點,調整分為區內調整和區間調整方案:(1)區內調整按照模擬退火思想構造的函數,在區間調整調整車輛初始點的位置(後文中有詳細說明),當分區內節點數較多時,調整的概率小些,分區內節點數較少時,調整的概率大些,(2)當區域中存在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大於等於三個節點集中在一個范圍內)時,將警車初始位置的調整方向為朝著這些未被覆蓋的節點按一定的規則(在演算法說明中有詳細敘述)移動,同時要保證 3個重點部位能在2分鍾之內100%到達;
Step3:用Floyd演算法計算出警車初始停靠點到周邊各道路節點的最短距離 ;
Step4:以 個劃分區域未覆蓋的總的道路長度 與整個區域的道路總長度 的比值 來表示警車不能3分鍾內到達現場的概率;
Step5:模擬足夠多的次數,若 ,將車輛數 減1,跳轉到Step1;
Step6:計算結束後,比較當 時所對應的 值, 當 取得最小值時,記錄此時的區域劃分方案, 即為最少的警車數。

對演算法的幾點說明:
(1)該演算法所取的車輛數 是由多到少進行計算的, 初始值設為20,這個值的選取是根據區域圖估算的。
(2)預分區的優點在於使警車的初始位置盡可能均勻地分散分布,警車的初始停靠點在一個分區的中心點附近尋找得到,比起在整個區域隨機生成停靠點,計算效率明顯得到提高。
預分配之後,需要對整個區域不斷地進行調整,調整時需要考慮調整方向和 調整概率。
警車調整借鑒的是模擬退火演算法的方法,為了使分區內包含道路節點數較多的分區的初始停車點調整的概率小些,而分區內包含道路節點數的少的分區內的初始停車點調整的概率大些,我們構造了一個調整概率函數 ,
(1)
(1)式中, 均為常數, 為整個區域車輛數, 為第 分區內覆蓋的節點數, 為時間,同時 也能表徵模擬退火的溫度變化情況:初始溫度較高,區域調整速度較快,隨著時間的增加,溫度不斷下降,區域調整速度逐漸變慢,這個調整速度變化也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
由式(1)可以得出調整概率函數 ,假設在相同的溫度 (時間)的條件下,由於總的車輛數目 是定值,當 時,即第 分區內的節點數大於第 分區的節點數時,分區 調整的概率大些,分區 的調整概率小些。分析其原因:當分區內包含了較多的節點個數時,該分區的警車初始停靠位置選取地比較合適了,而當分區內包含的道路節點數較少時,說明警車的初始停靠位置沒有選好,需要更大概率的調整,這樣的結論也是比較客觀的。
對於所有分區外未被覆蓋的道路節點和很多節點(稱之為節點群),用來調整警車位置遷移的方向,其分析示意圖如圖5所示。調整方案目標是使未被覆蓋的節點數盡量的少。在設計調整方向函數時,需要考慮:(1)節點群內節點的數目;(2)警車距離節點群的位置。優先考慮距離,所以在公式(2)中,用距離的平方來描述調整方向函數。
由於某一個區域范圍內的未被覆蓋節點數,整個區域未被覆蓋的節點總數,分區域與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的距離等幾個因素會影響到調整的方案,所以要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於是設計了區間調整函數 ,
式中, 表示第 個分區內未被覆蓋的節點數, 表示第 分區域與未被覆蓋的節點或節點群的距離, 表示未被覆蓋的節點和節點群個數。
現在簡要分析第 分區按區間調整函數的調整方案,當某兩節點群 的節點數目相等,但是距離不等時,如 ,由區間調整公式可知,該區間向節點群 方向調整。當某個分區與兩個節點群的距離相等,但節點群的內節點個數不相等,如 時,由(4)可知,該分區域會想節點群 方向調整。
注意在整個調整過程中,調整幾率控制是否調整,調整方向函數控制調整的方向,尋找在這種調整方案下的最優結果。

圖5 調整分區域示意圖

(3)在step3中,使用Floyd演算法計算出警車初始停靠點到周邊各節點的最短距離 ,目的是當區域內有情況發生時,警車能在要求的時間限制內到達現場。
(4)為求出較優的警車停靠點,採用模擬退火演算法,算出局部最優的方案。
5.1.4 警車的配置和巡邏方案

使用MATLAB編程實現演算法1得到,整個區域配備13輛警車,這些警車靜止在初始停靠點時,能滿足D1要求。警車的初始停靠位置分別為道路交叉節點6,25,30,37,82,84,110,111,126,214,253,258,278處。每個警車所管轄的交叉點(原始的交叉節點)如圖6所示,求解的分區結果見附錄所示。
圖6 滿足D1條件下的區分劃分圖

13個分區共覆蓋了252個交叉點,另外的55個原始交叉點沒有被這些分區域覆蓋:137,138,151,159,167,168,170,174,175,186,188,189,211,215,226,242,255,260,261,262,263,267,270,271,272,275,282,283 ,284,287,288,289,292,296,297,299,304,305,307。在這種分區方案下,這些點中,每兩個相連的點間的道路離散值長度占整個區域總的長度的比值為 。因此,在整個區域配置13輛警車,每個警車在初始停靠點靜止不動,當有案件發生時,離案發現場最近的警車從初始停靠點趕到現場。

5.2 評價巡邏效果顯著的指標
110警車在街道上巡邏是目的是為了對違法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降低犯罪率,又能夠增加市民的安全感,同時還加快了接處警(接受報警並趕往現場處理事件)時間,提高了反應時效,為社會和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巡警在城市繁華街道、公共場所執行巡邏任務, 維護治安, 服務群眾, 可以得良好的社會效應[1]。
在整個區域中,由於案發現場都在道路上,道路上的每一點都是等概率發生的,因此警車巡邏的面越廣,所巡邏的街道數目越多,警車的巡邏效果就越好,對違法犯罪分子就越有威懾力,警車也能更及時地處理案件。
我們採用全面性 來衡量巡邏的效果顯著性,即用警車巡邏所經過的街道節點數占區域總節點數的比值。當警車重復經過同一條街道同一個離散點時, 僅記錄一次。
(3)
式中, 表示警車經過的離散點數, 代表整個區域總的離散點數。 值越大,表明警車所經過的街道數目越多,所取得的效果越顯著。
同時考慮到在巡邏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相同的時段內,警車會多次巡邏部分街道,而一些街道卻很少巡邏甚至沒有警車到達,這樣會造成一些巡邏盲區。分布很不均衡。這樣就可能出現巡邏密度大的街道上的違法犯罪分子不敢在街道上作案,而流竄到巡邏密度稀疏的街道上作案,因此在相同的警車數目條件下,密度不均衡的巡邏方式的巡邏效果的效果較差,而密度較均衡的巡邏方式所取得的巡邏效果會更好些。我們引入一個巡邏的不均勻度 來衡量巡邏效果的顯著性,考慮到方差能表示不均衡度,於是我們用方差的大小來表徵不均衡,方差越大,巡邏密度越不均衡,所取得的巡邏效果越差。
(4)

問題1所給出的滿足D1條件下的警車數目為13輛,這時每輛警車在初始停靠點靜止不動,只有該管轄區域內發生了案件時,警車才從初始停靠點趕到案發現場處理案件。當警車在巡邏狀態時,所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更復雜一些,如當節點運動時,警車還能否達到D1的要求,警車的運動方向如何等問題,但基本演算法思想與問題1類似,所得的演算法2的框圖如圖7所示,
為了簡化問題,我們假設各分區警車的巡邏時候,盡量保證所有的警車的行駛方向相一致,且警車都走雙行道,即當警車走到某個節點後,它們又同時返回初始停靠點,警車的行駛方向有四種方式,如6所示。
在圖6中,數字1代表走巡邏走的第一步,2表示朝1的巡邏方向相反的方向巡邏。在具體程序實現時,四種巡邏方向任意選擇,但是盡量保證所有的警車向同一個方向巡邏。

圖6 各警車巡邏方向圖

我們用MATLAB編程對這種巡邏方式進行計算,所得的車輛數目為18輛,綜合評價指標為 ,其結果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3.txt」所示。

5.4 在滿足問題三的基礎上討論D3條件,警車的巡邏方案和評價指標
巡邏的隱蔽性體現在警車的巡邏路線和時間沒有明顯的規律,主要目的是讓違法犯罪分子無可乘之機,防止他們在非巡邏時間實施違法犯罪活動,危害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為了使巡邏的規律具有隱蔽性,這就需要警車在巡邏時至少具有兩條不同的路線,時間最好也是不相同的。因此,考慮到隱蔽性時,只需要在問題2的基礎上加上一個隨機過程即可。對於其評價指標,由於警車有幾條可選的巡邏路線,當相同的路線在同一時間內重復出現時,重新將所設定的方案再執行一遍,我們用這個時間間隔來衡量隱蔽性的程度,當循環周期 越大,表明可選的巡邏方案越多,其規律就越具有隱蔽性,而循環周期 越小時,表明巡邏方案比較少,其隱蔽性較差。在巡邏狀態時,最差的隱蔽性巡邏方案是巡邏方案只有一個,並且時間固定,這樣的巡邏方案沒有任何隱蔽性可言。

5.5 整個區域為10輛車時的巡邏方案
由第三問的結果可知,10輛車的數量是不能把整個區域完全覆蓋的,其演算法與演算法2類似,不同的是此時車的數目已經固定了,要求使D1,D2盡量大的滿足,我們求得的評價指標值為 ,所得的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5.txt」所示。

5.6 平均行駛速度提高到 時的巡邏方式和評價指標值
問題六的分析方法與具體實現與問題三一致,但是警車的接警後的平均速度由原來的 提高到 ,於是各分區的覆蓋范圍也增大了,將數值帶入問題3的演算法中求解, 計算得的指標值為 ,其巡邏方案見附件中的「1193402-Result6.txt」所示。

圖7 演算法2框圖

六 模型的分析和評價

在求解滿足D1的條件下,整個區域需要配備多少輛警車問題中,採用分區巡邏的思想,先分析能使各區管轄范圍達到最大值時的規律,由特殊到一般層層進行分析,邏輯嚴密,結果合理。
在求解區域和警車數目時,在初步設定警車停靠點位置的基礎上,用模擬退火演算法思路構造函數 來確定調整的概率大小,綜合考慮了影響區間調整的因素後構造了 函數來確定分區的調整方向,當分區按照這兩個調整函數進行調整時,各分區能管轄盡可能多的道路節點,所取得效果也比較理想。

參 考 文 獻
[1]中小城市警察巡邏勤務方式的探討,俞詳,江蘇公安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第1期
[2]Matlab7.0從入門到精通,求是科技,人民郵電出版社;
[3]不確定車數的隨機車輛路徑問題模型及演算法,運懷立等,工業工程,第10卷第3期,2005年5月;
[4]隨機交通分配中的有效路徑的確定方法,李志純等,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第3卷第1期,2003年2月。

❽ 請問硬碟分區的結構

硬碟分區的主要結構說明:
(Cylinder柱面/磁軌-Side磁頭-Sector扇區地址以下簡稱為?-?-?)

《主分區》
名稱 地址 長度(扇區)
-----------------------------------------------------------
主引導記錄(Main Boot Record): 0-0-1 1
系統扇區(System Secotrs): 0-0-2,0-0-63 62
引導扇區(Boot): 0-1-1 1
FAT16系統中,此扇區包含BPB(BIOS Parameter Block)表,描述邏輯盤結構組成,包含
隱藏扇區數目(從0-1-1開始計算)、FAT扇區數、FAT拷貝數、硬碟磁頭總數、根目錄表項
最大值等。
FAT32系統中,BPB表的偏移與FAT16不同,但表項基本相同。整個隱藏扇區部分都作為邏輯
盤的描述區域。
隱藏扇區(Hidden Secotrs):
FAT16 0-1-1 1
FAT32 0-1-1 32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16 0-1-2 根據邏輯盤容量變化
FAT32 0-1-33 根據邏輯盤容量變化
說明:
FAT16的每個表項由2位元組(16位)組成,通常每個表項指向的簇包含64個扇區,即32K位元組。
邏輯盤容量最大為2047MB。
FAT32的每個表項由4位元組(32位)組成,通常每個表項指向的簇包含8個扇區,即4K位元組。
邏輯盤容量最小為2048MB。
對於C分區,在MBR的偏移01c2H處,FAT16為06H,FAT32為0CH。
*** 有關計算公式為:
每個扇區長度=512位元組
總簇數=邏輯盤容量/簇容量
總簇數=FAT表長度(位元組)/每個表項長度(位元組)-2
FAT表長度=邏輯盤容量/簇容量*每個表項長度
FAT表的開始由介質描述符+一串「已佔用」標志組成:
FAT16硬碟----F8 FF FF 7F
FAT32硬碟----F8 FF FF 0F FF FF FF 0F
每個有效的FAT結構區包含兩個完全相同的拷貝:FAT1、FAT2
文件目錄表(File Directory Table),即根目錄區,又稱為ROOT區:
緊跟在FAT2的下一個扇區,長度為32個扇區(256個表項)。如果支持長文件名,則每個表項
為64個位元組,其中,前32個位元組為長文件鏈接說明;後32個位元組為文件屬性說明,包括文件長
度、起始地址、日期、時間等。如不支持長文件名,則每個表項為32個位元組的屬性說明。
數據區(Data Area):
緊跟在FDT的下一個扇區,直到邏輯盤的結束地址。

《擴展分區》
名稱 地址 長度(扇區)
-----------------------------------------------------------
擴展分區(Extend Partition): ?-y-1 1
系統扇區(System Secotrs): ?-y-2,?-y-63 62
引導扇區(Boot): ?-(y+1)-1 1
其後各項與主分區相同……

擴展邏輯盤尋找說明:
1 在主分區的分區表中,尋找擴展分區的物理地址(道-頭-扇)
2 在擴展分區地址所指扇區尾部,查找擴展分區表(擴展卷),結構與主分區表相同
3 擴展分區表的物理地址中,將磁頭數加1,其餘不變,則為第一個邏輯驅動器(如D盤)的BOOT扇
區物理地址
4 根據擴展驅動器的系統分類(FAT16/FAT32,以2048MB為界限),查看FAT表與ROOT區
5 如果還有E、F……等盤,則繼續尋找符合要求的BOOT扇區,BOOT扇區規定在每個磁頭的1號扇區

附錄:分區表項結構說明
分區表自MBR扇區偏移01BEH開始,共4個分區,每個分區16位元組;
第一個分區的結構如下:
偏移 值 說明
01BE 80 ;啟動標志
01BF 01 ;分區開始的磁頭號
01C0 01 ;分區開始的扇區號,低6位;柱面號,高2位
01C1 00 ;分區開始的柱面號,低8位
01C2 ?? ;分區類型,06=FAT16的C,0C=FAT32的C,05=擴展分區
01C3 ?? ;分區結束的磁頭號
01C4 ?? ;分區結束的扇區號,低6位;柱面號,高2位
01C5 ?? ;分區結束的柱面號,低8位
01C6-01C9 ?? ;相關扇區數,通常為63
01CA-01CD ?? ;分區的總扇區數
分區表結束標志:
01FE 55
01FF AA

關於MS-DOS 6.xx以上版本的兩個明顯BUG的說明:
1 FDISK.EXE
在FDISK建立分區時,將對每個磁頭的1號、7號扇區進行覆蓋,填入512位元組的F6;覆蓋
區域范圍從BOOT區開始,結束地址不詳。
2 啟動過程
在MS-DOS啟動過程中(包括WINDOWS 9X啟動的MS-DOS 7.XX),將搜索每個邏輯驅動器,
如果在擴展分區表中的某個邏輯盤的分區類型標志被病毒或其他因素(如王江民的KV???的
某個版本,為「懲罰」盜版……)改寫為05H後,又將該分區指針指向硬碟頭部的主引導記錄,
那麼……呵呵,你再看看你的硬碟還能啟動嗎?用軟盤(MS-DOS 5.0以上版本)還能啟動嗎?
……要嘛改個位元組,要嘛就用DOS 3.31(還找得到嗎?)來啟動……

分區演算法:
Disk /dev/hda: 80.0 GB, 80026361856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9729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765 6144831 7 HPFS/NTFS
/dev/hda2 766 2805 16386300 c W95 FAT32 (LBA)
/dev/hda3 2806 9729 55617030 5 Extended
/dev/hda5 2806 3825 8193118+ 83 Linux
/dev/hda6 3826 5100 10241406 83 Linux
/dev/hda7 5101 5198 787153+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hda8 5199 6657 11719386 83 Linux
/dev/hda9 6658 7751 8787523+ 83 Linux
/dev/hda10 7752 9729 15888253+ 83 Linux

❾ 分區表錯誤 出現分區覆蓋怎麼辦

再dos下用pq工具修復一下,或者你下一個partition
magic修復一下分區表,他會自動識別的,告訴你分區表錯誤

❿ 硬碟分區問題。。。。

這個要看你設置的格式了

從 FAT 文件系統到 NTFS 的磁碟分區轉換需要一定的可用磁碟空間,以用於建立 NTFS 磁碟結構。本文介紹使用 Convert.exe 將 FAT 轉換為 NTFS 的步驟並討論轉換所需要的空間。
更多信息
FAT 和 NTFS 使用不同的磁碟結構表示文件的空間分配。這些結構通常被稱作圖元數據或文件系統的開銷。

FAT 文件系統的圖元數據由下列各項組成:即引導扇區、一個或多個文件分配列表、一定大小的根目錄結構以及與子目錄中的文件數目相關的每個子目錄的可變空間。

與 FAT 和 NTFS 相關的另一種開銷與兩種文件系統按一定大小的簇分配磁碟空間有關。這些分配單元或簇的實際大小是在格式化時確定的,默認大小取決於卷的大小。對於大小相近的卷而言,NTFS 所默認的簇的大小小於 FAT 的默認大小。

由於文件數據的空間僅可以按整個簇的數量進行分配,所以在 FAT 卷上即使一個位元組文件最後也將使用相當於一個簇的磁碟空間。NTFS 的情況與 FAT 類似,但是相比 FAT 稍微復雜一些,在本文中將不做詳細介紹。

與 FAT 一樣,NTFS 有一定數量的容量開銷與一定數量的各個文件的開銷。為了支持 NTFS 的高級功能(如可恢復性、安全性、大容量支持等等),NTFS 圖元數據開銷稍大於 FAT 圖元數據開銷。另一方面,由於 NTFS 簇開銷小於 FAT 簇開銷,即使不使用 NTFS 文件壓縮,NTFS 卷上通常也能存儲不多於但至少也會等同於 FAT 卷上的數據量。

為避免在轉換過程中由於轉換失敗而使文件受到破壞的可能性,Convert.exe 必須使用 FAT 文件系統所認可的可用空間建立 NTFS 圖元數據。這樣,如果轉換無法完成,用戶文件的 FAT 表示仍舊有效。使得該方法復雜化的原因在於其中一個 NTFS 數據扇區必須佔用磁碟上的指定位置,同時數量有限的某些其它結構必須佔用臨接扇區。

轉換過程的一般概述如下: 1. 為固定位置的 NTFS 結構與其它臨接數據(如有必要)創建一些空位(即重新分配 FAT 簇)並保存新的 FAT。例如,如果由於不可讀的原因,必要的扇區無法使用,轉換過程會失敗且 FAT 卷與試圖轉換前的狀態將保持一致。
2. 在 FAT 可用空間中創建 NTFS 基本數據結構。它們是適用於任何 NTFS 卷的固定大小的表示結構。這些表的大小可能因卷的大小而有所不同,但這並不取決於卷上的文件的個數。
3. 在 FAT 可用空間中創建 NTFS 主控文件表與目錄列表。該步驟所需的空間是可變的並取決於在 FAT 卷上的文件總個數。
4. 將那些由 FAT 指定結構所使用的 NTFS 簇在 NTFS 點陣圖中標記為可用。轉換完成之後,FAT 圖元數據開銷可以重新作為 NTFS 的可用空間。
5. 寫 NTFS 引導扇區。這是導致卷被識別為 NTFS 而非 FAT 的最後一步操作。如果轉換在此步驟之前的任一步驟失敗,該卷將仍將是有效的 FAT 卷並將識別為 FAT 卷。
由於在任何時候均有可能發生崩潰,上述過程最大限度減小了磁碟破壞的可能性。

備註:幾乎所有寫操作是到 FAT 可用空間的,因此轉換失敗會使 FAT 保持原樣。

例如,只有當轉換失敗可能會引起問題時,我們才寫入非可用空間,這些情況包括: • 在步驟 1 的最後,當「轉換」覆蓋 FAT 時。重新分配簇的演算法可以保證:如果在該過程中出現轉換失敗,CHKDSK 將可以修復磁碟而不丟失任何數據。
• 在步驟 5,寫引導扇區時。如果在該步驟中出現故障,且正在轉換的卷是系統分區(用於引導系統的活動主分區),就有可能使系統停留在它無法開始的狀態。發生這種情況(一般不可能發生)時,仍有可能使用啟動軟盤啟動系統。
Convert.exe 根據在 FAT 卷上預先存在文件的個數以及卷的大小進行計算以統計出在開始轉換之前需要多少可用空間。對於標准硬體(每個扇區有 512 位元組的硬碟),計算方法為: 1. 開始時,將卷的大小(以位元組為單位)除以 100。如果該值小於 1,048,576,則取 1,048,576。如果該值大於 4,194,304,則取 4,194,304。
2. 對上述值加上以位元組為單位的卷大小除以 803 的數值。
3. 對上述值加上卷上的文件與目錄的個數乘以 1280 的數值。
4. 對上述值加上 196,096。
除上述演算法之外,如果在 FAT 卷上有擴展屬性信息,Convert.exe 將考慮所需要的額外空間。擴展屬性信息通常不提供,而且在系統已運行 OS/2 且使用擴展屬性時才考慮提供。

上述演算法基本上反映了由 Convert.exe 所執行的演算法。在給定系統上所獲得的實際結果可能會稍微有所不同。

備註:這是在嘗試轉換之前 Convert.exe 所需要的可用空間。該演算法考慮了在 FAT 可用空間中可能遇到壞扇區的可能性。但是,在卷有足夠可用空間可以開始轉換且發現磁碟空間的重要碎片不可用的情況下,轉換過程可能會失敗。如上所述,這將不會導致磁碟損壞。卷應自動退回為 FAT 的狀態。

閱讀全文

與分區覆蓋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69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69
高中美術pdf 瀏覽:153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05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74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25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06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35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0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1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17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65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3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36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37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44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17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78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1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