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防沖突二進制演算法

防沖突二進制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05 00:37:18

『壹』 射頻識別時,aloha演算法是怎樣解決沖突的

目前的防沖突演算法分兩大類【一是基於曼徹斯特編碼的二進制搜索演算法及其改進演算法, 二是基於隨機數產生器的時隙演算法及其改進演算法下面分別介紹。二進制搜索演算法及其改進演算法在二進制搜索演算法中電子標簽的舊號必須採用曼徹斯特編碼。曼徹斯特碼可在多個射頻卡同時響應時, 譯出錯誤位置,以按位定出發生沖突的位置。根據沖突的位置搜索標簽。二進制搜索演算法只能識別舊號唯一的情況。改進的演算法有動態二進制搜索演算法演算法改進的地方是對沒有發生沖突的舊位只傳送一次。這樣就減少了重傳的數據提高了效率。圖二所提的基於動態二進制的二叉樹搜索結構舊反沖突演算法是對二進制搜索演算法的改進。它的思想是對每次識別的沖突位進行分類, 分成、兩部分從而形成一棵二叉樹,

『貳』 物聯網導論的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篇 概述
第 1 章 物聯網概述… ……………………………………………………………… 003
1.1 起源與發展………………………………………………………………… 005
1.2 核心技術…………………………………………………………………… 006
1.3 主要特點…………………………………………………………………… 009
1.4 應用前景…………………………………………………………………… 010
第 2 章 自動識別技術與RFID…………………………………………………… 015
2.1 自動識別技術……………………………………………………………… 016
2.1.1 光符號識別技術……………………………………………………… 016
2.1.2 語音識別技術………………………………………………………… 016
2.1.3 生物計量識別技術…………………………………………………… 016
2.1.4 IC卡技術……………………………………………………………… 017
2.1.5 條形碼技術…………………………………………………………… 018
2.1.6 射頻識別技術………………………………………………………… 023
2.2 RFID的歷史和現狀… …………………………………………………… 024
2.2.1 歷史…………………………………………………………………… 024
2.2.2 現狀…………………………………………………………………… 027
2.3 RFID技術分析… ………………………………………………………… 028
2.3.1 閱讀器………………………………………………………………… 029
2.3.2 天線…………………………………………………………………… 029
2.3.3 標簽…………………………………………………………………… 029
2.3.4 頻率…………………………………………………………………… 031
2.4 RFID標簽沖突*… ………………………………………………………… 033
2.4.1 基於ALOHA的防沖突演算法…………………………………………… 034
2.4.2 基於二進制樹的防沖突演算法………………………………………… 037
2.5 RFID和物聯網… ………………………………………………………… 038
第二篇 感 知 識 別
第 3 章 感測器技術………………………………………………………………… 041
3.1 感測器概述………………………………………………………………… 041
3.2 發展歷史…………………………………………………………………… 042
3.3 應用… ……………………………………………………………………… 044
3.3.1 軍事監測中的感測器——VigilNet… ……………………………… 044
3.3.2 智能樓宇中的感測器——LoCal… ………………………………… 045
3.3.3 醫療監控中的感測器——Mercury…………………………………… 046
3.4 設計需求…………………………………………………………………… 047
3.5 硬體平台…………………………………………………………………… 049
3.5.1 供能裝置……………………………………………………………… 049
3.5.2 感測器………………………………………………………………… 050
3.5.3 微處理器……………………………………………………………… 050
3.5.4 通信晶元……………………………………………………………… 052
3.6 操作系統*…………………………………………………………………… 054
3.6.1 開發語言……………………………………………………………… 055
3.6.2 任務調度……………………………………………………………… 056
3.6.3 關鍵服務……………………………………………………………… 057
3.6.4 其他感測器節點操作系統…………………………………………… 057
3.7 總結與展望………………………………………………………………… 057
第 4 章 定位系統… ………………………………………………………………… 059
4.1 位置信息…………………………………………………………………… 059
4.2 定位系統…………………………………………………………………… 060
4.2.1 GPS… ………………………………………………………………… 060
4.2.2 蜂窩基站定位………………………………………………………… 063
4.2.3 無線室內環境定位…………………………………………………… 065
4.2.4 新興定位系統………………………………………………………… 067
4.3 定位技術…………………………………………………………………… 068
4.3.1 基於距離的定位……………………………………………………… 068
4.3.2 基於距離差的定位…………………………………………………… 070
4.3.3 基於信號特徵的定位………………………………………………… 071
4.4 物聯網環境下定位技術的新挑戰和發展前景… ………………… 074
第 5 章 智能信息設備……………………………………………………………… 077
5.1 智能設備概述……………………………………………………………… 077
5.1.1 智能設備產生的背景………………………………………………… 077
5.1.2 傳統智能設備………………………………………………………… 077
5.1.3 新時代的智能設備…………………………………………………… 079
5.2 智能設備運行平台*……………………………………………………… 085
5.3 智能設備發展新趨勢… ………………………………………… 090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一……………………………………………………………… 092
第三篇 網 絡 構 建
第 6 章 互聯網… …………………………………………………………………… 097
6.1 互聯網概述………………………………………………………………… 097
6.1.1 互聯網基本組件……………………………………………………… 099
6.1.2 網路協議及其分層結構……………………………………………… 103
6.2 應用層… …………………………………………………………………… 105
6.2.1 應用層概述…………………………………………………………… 105
6.2.2 應用程序構架………………………………………………………… 106
6.2.3 Web和HTTP協議……………………………………………………… 107
6.2.4 域名系統……………………………………………………………… 110
6.3 傳輸層… …………………………………………………………………… 112
6.3.1 基本概念……………………………………………………………… 112
6.3.2 UDP協議… …………………………………………………………… 114
6.3.3 TCP協議… …………………………………………………………… 115
6.4 網路層… …………………………………………………………………… 118
6.4.1 路由器………………………………………………………………… 118
6.4.2 IP協議… ……………………………………………………………… 120
6.5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 …………………………………………………… 123
第 7 章 無線寬頻網路……………………………………………………………… 129
7.1 無線寬頻網路概述… …………………………………………………… 129
7.1.1 無線網路簡介………………………………………………………… 129
7.1.2 無線寬頻網路及其特點……………………………………………… 132
7.2 WiFi:無線區域網… …………………………………………………… 134
7.2.1 802.11物理層… ……………………………………………………… 134
7.2.2 802.11架構… ………………………………………………………… 136
7.2.3 802.11介質訪問控制協議… ………………………………………… 137
7.2.4 802.11數據幀結構… ………………………………………………… 141
7.2.5 802.11小結… ………………………………………………………… 143
7.3 WiMAX:無線城域網…………………………………………………… 144
7.3.1 WiMAX概述及架構…………………………………………………… 144
7.3.2 WiMAX介質訪問控制原理簡介……………………………………… 146
7.3.3 WiMAX小結…………………………………………………………… 147
7.4 無線物聯世界……………………………………………………………… 147
第 8 章 無線低速網路……………………………………………………………… 149
8.1 低速網路需求……………………………………………………………… 149
8.2 低速網路協議……………………………………………………………… 150
8.2.1 藍牙…………………………………………………………………… 150
8.2.2 紅外…………………………………………………………………… 151
8.2.3 802.15.4/ZigBee… …………………………………………………… 152
8.3 組網與網路互聯… ……………………………………………………… 160
8.3.1 無線感測網組網協議………………………………………………… 160
8.3.2 IPv6網際互聯… ……………………………………………………… 162
8.3.3 6LoWPAN……………………………………………………………… 165
第 9 章 移動通信網路……………………………………………………………… 167
9.1 移動通信發展歷史… …………………………………………………… 168
9.1.1 第一代移動通信:模擬語音………………………………………… 168
9.1.2 第二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 170
9.1.3 第三代移動通信:數字語音與數據………………………………… 173
9.2 3G通信技術和標准… …………………………………………………… 175
9.2.1 TD-SCDMA…………………………………………………………… 176
9.2.2 W-CDMA……………………………………………………………… 177
9.2.3 CDMA2000… ………………………………………………………… 178
9.3 移動互聯網………………………………………………………………… 180
9.3.1 視頻電話……………………………………………………………… 180
9.3.2 手機電視……………………………………………………………… 181
9.3.3 其他應用……………………………………………………………… 183
9.4 關於4G……………………………………………………………………… 185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二……………………………………………………………… 188
第四篇 管 理 服 務
第 10 章 資料庫系統… …………………………………………………………… 193
10.1 資料庫系統的起源與發展… ………………………………………… 193
10.1.1 早期的資料庫系統… ……………………………………………… 193
10.1.2 關系資料庫系統及其基本組成… ………………………………… 194
10.1.3 新興資料庫簡介… ………………………………………………… 194
10.2 關系資料庫… …………………………………………………………… 196
10.2.1 關系資料庫模型… ………………………………………………… 197
10.2.2 SQL查詢語言*… …………………………………………………… 208
10.2.3 常見關系資料庫系統… …………………………………………… 212
10.3 資料庫與物聯網………………………………………………………… 213
10.4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214
10.4.1 數據存儲… ………………………………………………………… 215
10.4.2 數據查詢… ………………………………………………………… 217
10.4.3 數據融合… ………………………………………………………… 218
第 11 章 海量信息存儲… ………………………………………………………… 219
11.1 物聯網對海量信息存儲的需求……………………………………… 219
11.2 網路存儲體系結構……………………………………………………… 221
11.2.1 直接附加存儲… …………………………………………………… 221
11.2.2 網路附加存儲… …………………………………………………… 222
11.2.3 存儲區域網路… …………………………………………………… 222
11.3 數據中心… ……………………………………………………………… 223
11.3.1 數據中心的起源及發展… ………………………………………… 224
11.3.2 數據中心的相關標准… …………………………………………… 225
11.4 典型的數據中心*… …………………………………………………… 231
11.4.1 谷歌(Google)數據中心… ……………………………………… 231
11.4.2 Google File System…………………………………………………… 233
11.4.3 MapRece…………………………………………………………… 235
11.4.4 BigTable……………………………………………………………… 236
11.5 Hadoop*… ………………………………………………………………… 238
11.6 數據中心的研究熱點… ……………………………………………… 240
第12章 搜索引擎… ………………………………………………………………… 245
12.1 搜索引擎簡介… ………………………………………………………… 245
12.1.1 搜索引擎介紹… …………………………………………………… 245
12.1.2 搜索引擎的發展 … ………………………………………………… 247
12.2 搜索引擎的體系結構… ……………………………………………… 249
12.2.1 信息採集… ………………………………………………………… 249
12.2.2 索引技術… ………………………………………………………… 254
12.2.3 搜索服務… ………………………………………………………… 256
12.2.4 類Google Web搜索引擎的實例分析*… …………………………… 257
12.3 物聯網搜索引擎………………………………………………………… 258
第 13 章 物聯網中的智能決策…………………………………………………… 261
13.1 數據挖掘… ……………………………………………………………… 261
13.1.1 數據預處理階段… ………………………………………………… 262
13.1.2 數據挖掘階段… …………………………………………………… 263
13.1.3 知識評估與表示階段… …………………………………………… 263
13.2 數據挖掘的基本類型和演算法*………………………………………… 264
13.2.1 關聯分析… ………………………………………………………… 264
13.2.2 分類和預測… ……………………………………………………… 265
13.2.3 聚類分析… ………………………………………………………… 266
13.2.4 離群點分析… ……………………………………………………… 268
13.2.5 演化分析… ………………………………………………………… 269
13.3 智能決策與物聯網……………………………………………………… 270
第 14 章 物聯網中的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 273
14.1 物聯網安全和隱私概述… …………………………………………… 274
14.2 RFID安全和隱私………………………………………………………… 275
14.2.1 RFID的安全現狀… ………………………………………………… 275
14.2.2 主要安全和隱私隱患… …………………………………………… 276
14.2.3 安全性與效率… …………………………………………………… 281
14.3 RFID安全和隱私保護機制…………………………………………… 281
14.3.1 早期物理安全機制… ……………………………………………… 281
14.3.2 基於密碼學的安全機制*… ………………………………………… 283
14.3.3 其他方法… ………………………………………………………… 287
14.3.4 如何面對安全和隱私挑戰… ……………………………………… 288
14.4 位置信息與個人隱私… ……………………………………………… 291
14.4.1 位置隱私的定義… ………………………………………………… 291
14.4.2 保護位置隱私的重要性… ………………………………………… 292
14.4.3 位置隱私面臨的威脅… …………………………………………… 293
14.5 保護位置隱私的手段… ……………………………………………… 293
14.5.1 制度約束… ………………………………………………………… 294
14.5.2 隱私方針… ………………………………………………………… 295
14.5.3 身份匿名… ………………………………………………………… 295
14.5.4 數據混淆… ………………………………………………………… 297
著名科學家訪談錄之三……………………………………………………………… 298
第五篇 綜 合 應 用
第 15 章 智能電網… ……………………………………………………………… 303
15.1 智能電網的起源與發展… …………………………………………… 303
15.1.1 電力系統和電力網路概覽… ……………………………………… 303
15.1.2 智能電網簡介… …………………………………………………… 304
15.1.3 智能電網的發展與前景… ………………………………………… 305
15.2 智能電網與物聯網……………………………………………………… 307
15.2.1 新能源發展與利用… ……………………………………………… 307
15.2.2 輸變電檢測與監控… ……………………………………………… 308
15.2.3 配用電管理… ……………………………………………………… 308
15.2.4 實時的電力調度… ………………………………………………… 310
15.2.5 電網安全… ………………………………………………………… 310
15.3 智能電網的未來前景… ……………………………………………… 311
15.3.1 更加深入的環境感知… …………………………………………… 311
15.3.2 更加全面的信息互通… …………………………………………… 311
15.3.3 更加智能的電網建設… …………………………………………… 312
第 16 章 智能交通… ……………………………………………………………… 313
16.1 智能交通概述… ………………………………………………………… 313
16.2 智能交通中的物聯網技術… ………………………………………… 315
16.2.1 無線通信… ………………………………………………………… 316
16.2.2 計算技術… ………………………………………………………… 317
16.2.3 感知技術… ………………………………………………………… 317
16.2.4 視頻車輛監測… …………………………………………………… 317
16.2.5 全球定位系統 GPS… ……………………………………………… 318
16.2.6 探測車輛和設備… ………………………………………………… 318
16.3 智能交通應用… ………………………………………………………… 318
16.3.1 不停車收費系統… ………………………………………………… 318
16.3.2 實時交通信息服務… ……………………………………………… 321
16.3.3 智能交通管理… …………………………………………………… 322
第 17 章 智能物流… ……………………………………………………………… 323
17.1 物流的起源和發展……………………………………………………… 323
17.1.1 粗放型物流… ……………………………………………………… 324
17.1.2 系統化物流… ……………………………………………………… 324
17.2 現代物流 … ……………………………………………………………… 325
17.2.1 電子化物流… ……………………………………………………… 325
17.2.2 EDI…………………………………………………………………… 326
17.2.3 現代物流面臨的問題… …………………………………………… 328
17.3 智能物流… ……………………………………………………………… 330
17.3.1 智能物流的特點… ………………………………………………… 330
17.3.2 智能物流的應用… ………………………………………………… 331
17.3.3 展望… ……………………………………………………………… 336
第 18 章 智能綠色建築… ………………………………………………………… 337
18.1 物聯網環境下的綠色建築… ………………………………………… 338
18.1.1 建築管理… ………………………………………………………… 338
18.1.2 低碳建築… ………………………………………………………… 339
18.1.3 智能樓宇… ………………………………………………………… 340
18.1.4 智能家居… ………………………………………………………… 341
18.1.5 其他綠色建築系統… ……………………………………………… 343
18.2 綠色建築的發展與展望… …………………………………………… 344
第 19 章 環境監測… ……………………………………………………………… 347
19.1 應用背景… ……………………………………………………………… 347
19.1.1 環境監測的概念… ………………………………………………… 347
19.1.2 環境監測的發展… ………………………………………………… 348
19.2 環境監測感測網………………………………………………………… 349
19.2.1 典型應用系統和部署… …………………………………………… 349
19.2.2 環境監測感測網的模式和特徵… ………………………………… 352
19.3 環境監測物聯網………………………………………………………… 354
19.3.1 應用動機… ………………………………………………………… 354
19.3.2 環境監測物聯網的模式和特徵… ………………………………… 354
19.3.3 森林生態物聯網… ………………………………………………… 356
19.3.4 Planetary Skin………………………………………………………… 361
參考文獻………………………………………………………………………………… 366
後記………………………………………………………………………………… 373
教師增補材料說明………………………………………………………… 378

『叄』 在乙太網中採用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來降低沖突的概率,如果某站點發送數據時發生了3次沖突,則它應該( )。

什麼叫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搞清楚這個概念,你就知道為什麼選B了……
按照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沖突次數越多則隨機范圍越大。題目中發生3次沖突,則時間片數的隨機選擇范圍是0~2³-1,也就是0~7。例如有可能隨機產生了4,那麼就要在4個時間片內等待,之後才繼續嘗試CSMA傳輸。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肆』 我需要基本的二進制搜索樹防沖突代碼,您有嗎感激不盡。!!!!!!

編譯、連接
採納我的答案吧。。

『伍』 沖突檢測的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

在CSMA/CD協議中,一旦檢測到沖突,為降低再沖突的概率,需要等待一個隨機時間,然後再使用CSMA方法試圖傳輸。為了保證這種退避維持穩定,採用了二進制指數退避演算法的技術,其演算法過程如下:
1. 將沖突發生後的時間劃分為長度為2t的時隙
2. 發生第一次沖突後,各個站點等待0或1個時隙在開始重傳
3. 發生第二次沖突後,各個站點隨機地選擇等待0,1,2或3個時隙在開始重傳
4. 第i次沖突後,在0至2的i次方減一間隨機地選擇一個等待的時隙數,在開始重傳
5. 10次沖突後,選擇等待的時隙數固定在0至1023(2的10次方減一)間
6. 16次沖突後,發送失敗,報告上層。

『陸』 請教:MATLAB模擬RFID的二進制防碰撞的模擬程序。請發到[email protected],多謝高手指點!

關於:MATLAB模擬RFID的二進制防碰撞的模擬程序
畢業設計
開題報告
我幫你就可以了 沒什麽問題的
有很完整的整套的資料呢
你找我我就可以幫你做的 可以給你完整的資料
很好幫你的
聯系我 就可以

『柒』 rfid的沖突問題,防沖突演算法有哪些

在SR演算法的基礎上增加了2條命令:Slot0命令使時隙為0的標簽在[0, 1]范圍內隨機選擇一個新的時隙並載入時隙計數器中,時隙不為0的標簽將其時隙加1。Slot1命令使時隙為1的標簽在[0, 1]范圍內隨機選擇一個新的時隙並載入時隙計數器中,時隙不為1的標簽將其時隙加1。

『捌』 ISO/IEC18000是什麼協議

ISO/IEC18000-6介紹

ISO/IEC18000-6《信息技術一針對物品管理的射頻識別(RFID)一第6部分:針對頻率為860-930MHz無接觸通信空氣介面參數》的閱讀器與應答器之間的物理介面、協議和命令以及防沖突判斷機制。

Type A 協議的通訊機制是基於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於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整個通訊中的數據信號定義為以下四種:「0」,「1」,「SOF」,和「EOF」。

通訊中的數據信號的編碼和調制方法定義為:

(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傳輸閱讀器發送的數據採用ASK(調制載波幅度)進行調制,調制深度是30%(誤差不超過3%);數據編碼採用脈沖寬度編碼(PIE)來編碼數據。即通過定義下降沿之間的不同寬度來表示不同數據信號。

(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連接應答器通過反向散射給閱讀器來傳輸信息;數據編碼採用FMO編碼,數據速率是40kbps。

(3) 防沖突採用時隙ALOHA演算法。

Type B協議和Type A協議在很多領域都是相似的:

(1) 閱讀器到應答器之間的通訊採用的調制方式也是ASK,而調制深度為30.5%或者100%;編碼方式為FM0。

(2) 應答器到閱讀器之間的傳輸採用反向散射的方式將調制的信息回傳給閱讀器,調制方式為ASK;編碼方式為FM0。

(3) 防沖突採用自適應二進制樹演算法。

關於ISO/IEC18000-6TypeA 和Type B 協議的指令幀格式及狀態轉換本文不做討論。

ISO/IEC18000-6 TypeC介紹

本文主要討論的系統是基於ISO/IEC18000-6TypeC 協議下的,Type C 協議的通訊機制也是基於一種「閱讀器先發言」的,即基於閱讀器的命令與應答器的回答之間交替發送的機制。下面將就射頻通訊格式、指令幀格式、狀態圖、防沖突機制和指令集及其分類四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討論。

ISO 18000-6標准採用物理層( Signaling) 和標簽標識層兩層分層結構,如圖所示。其中物理層主要涉及到RFID頻率、數據編碼方式、調制格式、RF 包絡形狀及數據速率等問題; 標簽標識層主要處理閱讀器讀寫標簽的各種指令。

標簽標識層

物理層( Signaling)

電子標簽從閱讀器發出的電磁波中獲取能量,閱讀器通過調制發送的載波給標簽發送信息,並且給標簽發送無調制的載波並通過接收標簽的後向散射獲取標簽返回的信息。由此可見,閱讀器和電子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半雙工的,標簽在後向散射的時候不獲取閱讀器的指令。由於是短距無線通信,為了使得標簽解調的方便,閱讀器到標簽之間的通信方式主要是幅度調制,而電子標鑒的後向散射是通過調制閱讀器的無調制載波來返回信息,主要的調制方式是幅度調制或者是相位調制。

射頻通訊格式

(1) 數字調制方法簡介

在實際的通信系統中,很多信道都不能直接傳送基帶信號,必須用基帶信號對載波波形的某些參量進行控制,使載波的這些參量隨基帶信號的變化而變化。由於正弦信號形式簡單,便於產生及接收,大多數數字通信系統中都採用正弦信號作為載波,即正弦載波調制。數字調制技術是用載波信號的某些離散狀態來表示所傳送的信息,在接收端也只要對載波信號的離散調制參量進行檢測。數字調制信號,在二進制時有振幅鍵控(ASK)、移頻鍵控(FSK)和移相鍵控(PSK)三種基本信號形式。

(2) 讀寫器到射頻卡端通信

① 射頻載波調制

射頻載波調制採用DSB-ASK、SSB-ASK或PR-ASK調制方式進行通信。

② 基帶編碼格式

ISO/IEC 1 8000-6C協議的基帶數據發送採用PIE編碼格式。Tari為詢問機對對標簽發信的基準時間間隔,是數據-0的持續時間。高位值代表所發送的CW,低位值代表減弱的CW。所有參數的公差應為+/-1%。

(3) 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

① 射頻載波調制

射頻載波調制採用反向散射調制(Back Scatter Molation)。從傳統意義的定義上來說,無源的電子標簽(Tag)並不能稱為發射機。這樣,整個系統只存在一個發射機,卻完成了雙向的數據通信。反向散射調制技術是指無源RFID電子標簽將數據發送回讀寫器所採用的通信方式。根據要發送的數據的不同,通過控制電子標簽的天線阻抗,使得反射的載波幅度產生微小變化,這樣反射的回波的幅度就攜帶了所需傳送的數據。這和ASK調制有些類似。控制電子標簽天線阻抗的方法有多種,都是基於一種稱為「阻抗開關」的方法,即通過數據變化來控制負載電阻的接通和斷開,那麼這些數據就能夠從標簽傳輸到讀寫器。

另外反向散射調制之所以可以實現的一個條件是讀寫器和射頻標簽之間的通信是基於「一問一答」,閱讀器先發言的方式,這種通信方式為:只有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後,標簽才做出響應,另外當讀寫器發送完命令後仍然發送載波,反向負載調制正是對該載波信號進行調制。

② 基帶編碼格式

射頻卡到讀寫器端通信過程中基帶編碼採用FM0編碼或者Miller副載波調制, FM0編碼又叫雙相間隔碼編碼(Bi-phase space),是在一個位窗內採用電平變化來表示邏輯,如果電平從位窗的起始處翻轉則表示邏輯『1』;如果電平除了在位窗的起始處翻轉,還在位窗的中間翻轉則表示為邏輯『0』。

『玖』 新手求教大神,14443A的防沖突演算法是如何實現的,詳見內

執行防沖突(9320)後,若沒有沖突,將返回完整UID,然後選卡(9370)
若有沖突了,將返回部分UID(開始位到沖突位),並在對應寄存器標識哪位沖突了,然後可以用返回的部分UID防沖突(9321,9322...等),直到返回完整UID後選卡(9370),這里稱為防沖突循環,要軟體實現

閱讀全文

與防沖突二進制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噴油螺桿製冷壓縮機 瀏覽:578
python員工信息登記表 瀏覽:376
高中美術pdf 瀏覽:160
java實現排列 瀏覽:512
javavector的用法 瀏覽:981
osi實現加密的三層 瀏覽:231
大眾寶來原廠中控如何安裝app 瀏覽:913
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瀏覽:242
3d的命令面板不見了 瀏覽:525
武漢理工大學伺服器ip地址 瀏覽:148
亞馬遜雲伺服器登錄 瀏覽:524
安卓手機如何進行文件處理 瀏覽:70
mysql執行系統命令 瀏覽:929
php支持curlhttps 瀏覽:142
新預演算法責任 瀏覽:443
伺服器如何處理5萬人同時在線 瀏覽:250
哈夫曼編碼數據壓縮 瀏覽:424
鎖定伺服器是什麼意思 瀏覽:383
場景檢測演算法 瀏覽:616
解壓手機軟體觸屏 瀏覽:348